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普遍共识。我认为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立足文本整体,紧扣重点词句;唤起学生生活经验,激发想象和联想;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朗读、体验、感悟;适度拓展,坚持练笔,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师生共同努力,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发生了巨大变化。课堂比过去开放了,气氛比过去活跃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比过去多了。然而,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也发现当前的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着无效或低效教学的现象。出现了为了自主而自主,无效合作,随意探究,盲目综合,无度开放,泛化体验,淡化整体,曲解对话等现象。当前,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下面,我就语文有效教学谈四点粗浅的体会。
1.立足文本整体,紧扣重点词句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曾说,书不读通不开讲,书不读熟不开讲。可是当前,许多教师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有所忽视。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学生才初读了一遍课文,课文还没读熟,生字词语还没解决,教师就匆匆地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一句、哪一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然后就开始让学生谈体会。看起来,好像教学效率很高,节奏很快,其实不然。这样进行组织教学的直接后果是“欲速则不达”。语文学习强调“语文教育的整体观”,如果在教学中,忽视整体感知,往往会造成学生理解肤浅,泛泛而谈,造成学生难以和作者、文本进行很好沟通。长此以往,自然影响了学生提纲挈领地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影响了学生整体阅读、系统阅读的习惯培养。这也是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历练之。训练语言,是语文学科的专责。我认为在通读全文,在课文读通、读熟的基础上,在欣赏品评的读书中,紧扣重点词句进行组织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一般说来,一篇课文总有提纲挈领的重点句、中心句。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找准切入点,紧紧围绕重点词句展开教学。例如,在教学语文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我紧紧抓住“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围绕“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风景优美,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物产丰富?”这一问题,紧扣重点字句和学生一起品读课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觉得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此长彼短的定量。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能面面俱到,也没必要面面俱到。教师须从一篇课文的众多信息中提炼出最本质的信息,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产生效率。
2.唤起学生生活经验,激发想象和联想
让书本知识呈现出鲜活的生命状态,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课堂教学呈现的新特点。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世界和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起来,从而激活书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发展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生活经验,激发想象和联想,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更主要的是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前不久,我听了一位老师上《清清的溪水》很受启发。《清清的溪水》是语文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大象和棕熊为了比谁的力气大,把小树林的树木拔光了,经过小兔的教导后,它们重新把树木栽好,使得溪水又变清了的事。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些问题:你认为大象、棕熊做得对吗,为什么?如果再这样做,大自然会变成什么样?假如你是大象、棕熊,你会怎样做呢?老师在叫学生回答时,巧妙地称学生为“大象、棕熊”,一下子让学生融入到课文的情景中。然后让学生想象“你会怎样做呢?”学生置身情景,回答得特别天真、可爱、动情,很好地体会出大象、棕熊知错就改的品质。
《西风胡杨》是语文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由于文章所讲的胡杨不是在我们这一带生长的,学生了解较少。在教学《西风胡杨》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胡杨的精神,我让学生联想自己家乡的杨树,当你看到坚韧挺拔的杨树时,你是怎样一种心情,从而沟通学生和文本的情感。通过这样的联想,学生很快找准了情感基调,教学起来自然效率就高了。
3.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朗读、体验、感悟
感悟和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出现的两个概念,也是语文教师使用极多的两个词语。然而在什么前提下、在什么时候、怎样让学生感悟与体验,很多老师缺少细致的研究和设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我认为语文学习中的体验与感悟要真切,倡导个性化体验,这一目标的实现只能靠“潜心会文本”。即通过反复地读,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触摸情感的脉搏。读是感悟与体验的前提与基础。不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好,就不能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之间、人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必须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一遍又一遍地读书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然后才有独特的、有见地的感悟。
例如:我在教学语文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的“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父亲挖掘时间长,挖掘的艰辛,永不放弃的信念,以及对儿子深深的爱等情感。我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领读、引读、组织学生有感情地个别读,把学生的感悟、体验不断推向文本。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感悟过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必然会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与体察过程。这样的言语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语言、思维和精神的同步发展,达到了“训练”和“感悟”比翼齐飞的境界。
4.适度拓展,坚持练笔
在语文教学中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在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处理上,当前过分的偏向于人文性。许多老师一听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好像就认为不符合新课改精神,误认为这是与新课改背道而驰的事。我们都知道“语文,语文,语言文字能力是根本。”小学阶段语文的奠基作用说到底就是在掌握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中完成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如果语文课上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其他的一切活动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我认为在推进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加强学生动笔书面练习。崔峦老师指出:语文课时有限,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用在识字、写字、读书、习作、口语交际上,把语文课上得既生动活泼,又扎实有效,向每个40分钟要效率,要质量。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课堂内的训练量太少,课堂内动笔时间太少。我们要克服课堂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顽症,每篇课文学完后,要腾出8-10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书面语言练习。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情境性的语言书面练习题,让学生写一组句群或一个语段。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师生共同努力,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有效教学,高效课堂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发生了巨大变化。课堂比过去开放了,气氛比过去活跃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比过去多了。然而,在新课程实施中,我们也发现当前的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着无效或低效教学的现象。出现了为了自主而自主,无效合作,随意探究,盲目综合,无度开放,泛化体验,淡化整体,曲解对话等现象。当前,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下面,我就语文有效教学谈四点粗浅的体会。
1.立足文本整体,紧扣重点词句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曾说,书不读通不开讲,书不读熟不开讲。可是当前,许多教师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有所忽视。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学生才初读了一遍课文,课文还没读熟,生字词语还没解决,教师就匆匆地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一句、哪一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然后就开始让学生谈体会。看起来,好像教学效率很高,节奏很快,其实不然。这样进行组织教学的直接后果是“欲速则不达”。语文学习强调“语文教育的整体观”,如果在教学中,忽视整体感知,往往会造成学生理解肤浅,泛泛而谈,造成学生难以和作者、文本进行很好沟通。长此以往,自然影响了学生提纲挈领地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影响了学生整体阅读、系统阅读的习惯培养。这也是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历练之。训练语言,是语文学科的专责。我认为在通读全文,在课文读通、读熟的基础上,在欣赏品评的读书中,紧扣重点词句进行组织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一般说来,一篇课文总有提纲挈领的重点句、中心句。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找准切入点,紧紧围绕重点词句展开教学。例如,在教学语文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我紧紧抓住“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围绕“你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风景优美,从哪些句子中读出了物产丰富?”这一问题,紧扣重点字句和学生一起品读课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觉得课堂教学的时间是个此长彼短的定量。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能面面俱到,也没必要面面俱到。教师须从一篇课文的众多信息中提炼出最本质的信息,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产生效率。
2.唤起学生生活经验,激发想象和联想
让书本知识呈现出鲜活的生命状态,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课堂教学呈现的新特点。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世界和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起来,从而激活书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发展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生活经验,激发想象和联想,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更主要的是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前不久,我听了一位老师上《清清的溪水》很受启发。《清清的溪水》是语文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大象和棕熊为了比谁的力气大,把小树林的树木拔光了,经过小兔的教导后,它们重新把树木栽好,使得溪水又变清了的事。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些问题:你认为大象、棕熊做得对吗,为什么?如果再这样做,大自然会变成什么样?假如你是大象、棕熊,你会怎样做呢?老师在叫学生回答时,巧妙地称学生为“大象、棕熊”,一下子让学生融入到课文的情景中。然后让学生想象“你会怎样做呢?”学生置身情景,回答得特别天真、可爱、动情,很好地体会出大象、棕熊知错就改的品质。
《西风胡杨》是语文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由于文章所讲的胡杨不是在我们这一带生长的,学生了解较少。在教学《西风胡杨》一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胡杨的精神,我让学生联想自己家乡的杨树,当你看到坚韧挺拔的杨树时,你是怎样一种心情,从而沟通学生和文本的情感。通过这样的联想,学生很快找准了情感基调,教学起来自然效率就高了。
3.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朗读、体验、感悟
感悟和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出现的两个概念,也是语文教师使用极多的两个词语。然而在什么前提下、在什么时候、怎样让学生感悟与体验,很多老师缺少细致的研究和设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我认为语文学习中的体验与感悟要真切,倡导个性化体验,这一目标的实现只能靠“潜心会文本”。即通过反复地读,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触摸情感的脉搏。读是感悟与体验的前提与基础。不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好,就不能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之间、人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必须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一遍又一遍地读书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然后才有独特的、有见地的感悟。
例如:我在教学语文版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的“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父亲挖掘时间长,挖掘的艰辛,永不放弃的信念,以及对儿子深深的爱等情感。我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领读、引读、组织学生有感情地个别读,把学生的感悟、体验不断推向文本。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感悟过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必然会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认识与体察过程。这样的言语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语言、思维和精神的同步发展,达到了“训练”和“感悟”比翼齐飞的境界。
4.适度拓展,坚持练笔
在语文教学中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关注,在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处理上,当前过分的偏向于人文性。许多老师一听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好像就认为不符合新课改精神,误认为这是与新课改背道而驰的事。我们都知道“语文,语文,语言文字能力是根本。”小学阶段语文的奠基作用说到底就是在掌握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中完成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如果语文课上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其他的一切活动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我认为在推进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加强学生动笔书面练习。崔峦老师指出:语文课时有限,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用在识字、写字、读书、习作、口语交际上,把语文课上得既生动活泼,又扎实有效,向每个40分钟要效率,要质量。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课堂内的训练量太少,课堂内动笔时间太少。我们要克服课堂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顽症,每篇课文学完后,要腾出8-10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书面语言练习。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情境性的语言书面练习题,让学生写一组句群或一个语段。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师生共同努力,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