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观察、思维、表达的综合训练。好作文要求内容充实、语言流畅,同时字里行间跳动着作者真挚的情感。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培养、激发、启迪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在写作之前就具备丰富的情感。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开思路,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发展想象和联想,提高写作水平。此外,还要根据季节的变换、教材内容的安排以及学生参加的活动等因素来考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多看、多想、多写、多练,使小学作文教学更适应于素质教育的。
[关键词]先做后写 多写多练 丰富生活 积累素材 鼓励 自信
许多学生认为写作文难,写作时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写作文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是什么原因使小学生打不开思路呢?我认为就是对所写的事物无动于衷,缺乏热情,没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呢?
一、鼓励学生先做后写
随着作文教学的探索,我认识到让学生去感受生活、获得题材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做后写。即先指导做,后指导写。从活动中获得写作素材,解决学生无事可写的问题。“做”,不仅包括言行表现,动手操作,还包括动耳、动眼、动嘴、动脑等。这些做与写作挂钩,不同的年级做和写的要求逐级提高:低年级能把做过的事,句子连续地说通即可;中年级做的过程要写仔细,适当加些动作神态描写;高年级除按前两项要求完成外,还要加上学生的想象与感受。如:在写《记一次家务劳动》时,我先要求学生回家做一两件简单的家务劳动。这样一则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二则使学生有了亲身体会。做完之后再让学生写时,他们就能写出真实、具体、感人的习作。涌現出了像《洗衣服》、《擦自行车》、《炒鸡蛋》等劳动过程的优秀习作。在练习《一次有趣的活动》为题的作文时,先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活动,事后再让学生写时,就激起了他们的表达欲望,思维也活跃了,写作时感到有话可写,写得顺手,不但活动记叙的具体、生动,还能十分逼真地表现出自己的动作和感想,使习作生动有趣。
二、鼓励学生多写多练
鼓励学生多写,可以先求量而后求质,没有一定数量的积累,就很难有质的飞跃。为此,要培养学生天天写日记的习惯,把学生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随时用文字表达出来。有时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一个场面、一幅画、一件事等写出来。这样常常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冲动而养成习惯,既可丰富生活,积累素材,又能锻炼学生运用语文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熟练写作技巧。同时,为鼓励学生多写多练,经常组织欣赏活动,评出优秀习作给予表扬,激起写作兴趣。
三、帮助学生丰富生活,积累素材
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必须有丰富的素材。可小学生的生活天地比较单一,从家到学校,从课堂到操场,接触的人和事有限。因此,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引导他们捕捉写作素材,学生素材的积累来自两个渠道:一是课堂内,建立词语摘抄本,使其在课文学习中汲取营养;二是丰富课外生活,如组织拔河、踢球比赛,组织学生春游、野炊、爬山等活动,观察大自然四季景色,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等。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陶冶了情操、锻炼了才干、积累了素材,使学生的视野开阔、思维灵活,感到有说不完的话,写不完的事。
四、多给鼓励,提高学生自信
学生经过辛苦的劳动,写出一篇篇作文,是渴望得到老师的评价,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肯定。因此,老师在作文批改中,要尽量多用鼓励的语言,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尽可能挖掘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写作的信心。对写得好的学生,老师的肯定能激励学生把作文写得更好。有位同学的《砸蒜》写得非常生动,我在评价时,是这样写的:“这是一篇较成功的习作,把砸蒜时的动作、想法写得生动逼真,语言功底较厚实,记叙能力强。”学生看到教师的评语后受到很大鼓励,激发了写作热情。特别是对那些作文较差的同学,教师也要新平气和地帮助学生分析,用平等、商量的语气提出修改意见:“这篇习作,xx方面写得较好,请在xx方面下功夫。”就是对缺点很多的作文,也不能全盘否定,应挖掘点滴“闪光点。”
哪怕全文只有一句写得好,也要提出来表扬,予以热诚的鼓励。这样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肯定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明白自己的作文虽有不少缺点,但并非一无是处,只要自己不断努力,认真修改,也能写出好文章,增强了自信心,产生了进一步尝试的愿望。
[关键词]先做后写 多写多练 丰富生活 积累素材 鼓励 自信
许多学生认为写作文难,写作时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写作文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是什么原因使小学生打不开思路呢?我认为就是对所写的事物无动于衷,缺乏热情,没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呢?
一、鼓励学生先做后写
随着作文教学的探索,我认识到让学生去感受生活、获得题材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做后写。即先指导做,后指导写。从活动中获得写作素材,解决学生无事可写的问题。“做”,不仅包括言行表现,动手操作,还包括动耳、动眼、动嘴、动脑等。这些做与写作挂钩,不同的年级做和写的要求逐级提高:低年级能把做过的事,句子连续地说通即可;中年级做的过程要写仔细,适当加些动作神态描写;高年级除按前两项要求完成外,还要加上学生的想象与感受。如:在写《记一次家务劳动》时,我先要求学生回家做一两件简单的家务劳动。这样一则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二则使学生有了亲身体会。做完之后再让学生写时,他们就能写出真实、具体、感人的习作。涌現出了像《洗衣服》、《擦自行车》、《炒鸡蛋》等劳动过程的优秀习作。在练习《一次有趣的活动》为题的作文时,先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活动,事后再让学生写时,就激起了他们的表达欲望,思维也活跃了,写作时感到有话可写,写得顺手,不但活动记叙的具体、生动,还能十分逼真地表现出自己的动作和感想,使习作生动有趣。
二、鼓励学生多写多练
鼓励学生多写,可以先求量而后求质,没有一定数量的积累,就很难有质的飞跃。为此,要培养学生天天写日记的习惯,把学生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随时用文字表达出来。有时鼓励学生把自己看到的一个场面、一幅画、一件事等写出来。这样常常使学生产生写作的冲动而养成习惯,既可丰富生活,积累素材,又能锻炼学生运用语文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熟练写作技巧。同时,为鼓励学生多写多练,经常组织欣赏活动,评出优秀习作给予表扬,激起写作兴趣。
三、帮助学生丰富生活,积累素材
要想让学生写好作文,必须有丰富的素材。可小学生的生活天地比较单一,从家到学校,从课堂到操场,接触的人和事有限。因此,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引导他们捕捉写作素材,学生素材的积累来自两个渠道:一是课堂内,建立词语摘抄本,使其在课文学习中汲取营养;二是丰富课外生活,如组织拔河、踢球比赛,组织学生春游、野炊、爬山等活动,观察大自然四季景色,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等。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陶冶了情操、锻炼了才干、积累了素材,使学生的视野开阔、思维灵活,感到有说不完的话,写不完的事。
四、多给鼓励,提高学生自信
学生经过辛苦的劳动,写出一篇篇作文,是渴望得到老师的评价,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肯定。因此,老师在作文批改中,要尽量多用鼓励的语言,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尽可能挖掘出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优点,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写作的信心。对写得好的学生,老师的肯定能激励学生把作文写得更好。有位同学的《砸蒜》写得非常生动,我在评价时,是这样写的:“这是一篇较成功的习作,把砸蒜时的动作、想法写得生动逼真,语言功底较厚实,记叙能力强。”学生看到教师的评语后受到很大鼓励,激发了写作热情。特别是对那些作文较差的同学,教师也要新平气和地帮助学生分析,用平等、商量的语气提出修改意见:“这篇习作,xx方面写得较好,请在xx方面下功夫。”就是对缺点很多的作文,也不能全盘否定,应挖掘点滴“闪光点。”
哪怕全文只有一句写得好,也要提出来表扬,予以热诚的鼓励。这样学生就会从教师的肯定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明白自己的作文虽有不少缺点,但并非一无是处,只要自己不断努力,认真修改,也能写出好文章,增强了自信心,产生了进一步尝试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