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常州市坚持把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在战略高度来看待,作为全局工作来推进。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利益问题,先后实施了“慈善常州”、公交优先、“五房”住房保障、公园免费敞开、菜市场改造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的民生实事,形成了民生工作“十大亮点”。
学有所教。让每一个适龄儿童有书读、读好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对农村薄弱学校在师资培训、教科研及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优质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实施“蓝天计划”,全市10.4万名流动儿童少年100%接受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免费教育。
劳有所得,千方百计增加人民群众就业机会。坚持创业富民,实施“百千万创业工程”,开展创业辅导、政策咨询、融资担保服务。三年提供各类服务1万人次。落实扶持资金5000余万元。建立零就业家庭动态脱零长效机制。2007年全市净增就业6.33万人,再就业3.22万人,新增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6万人。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和自然增长机制。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7%。
病有所医,做到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加快城乡社区医疗机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街道为单位覆盖率达100%。城市居民人口覆盖率达88%以上;建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93个。覆盖农村人口208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全市“一老一少”两类人群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
老有所养,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全力推进养老保险扩面,全市参保人数达80.77万人,市区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达22.87亿元。月平均养老金水平达1156元。按每人每月150元标准,为历史遗留的“知青半家户”办养老补贴。投人1.3亿元,完成16个“关爱工程”项目,五保集中供养能力达90.1%。全面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全年投入五保供养经费2056万元。
住有所居,率先出台“五房”住房保障制度。在全省率先出台有常州特色的《市区住房保障规划》,初步构建了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体,以中低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屋为补充的城镇住房供应保障体系,分五个层次解决全市2.8万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同时,调控,规范房地产市场发展,保持房价稳定,目前平均房价仅4000元。
难有所救,形成独具特色的“慈善常州经验”。慈善基金规模达12.7亿元,总量全省第一,全国领先。开展助医、助学、助老、助孤、助残、助灾的“六助”慈善活动,2007年共救助7.2万人,救助金额达4594万元。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实现每人每天生活费不低于1美元的目标。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病因灾等困难家庭实施紧急救助。
贫有所济,重点帮扶茅山老区贫困人口。2005年启动茅山老区“百村帮扶、万户解困”行动,动员机关、企业与老区镇村结对。开展技术扶贫、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开展“党员进老区,万人帮万户”活动,近三年时间共向老区捐助款物价值3860万元,兴修道路、沟渠、桥梁等基本农业设施462项,有力改善了老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据统计,老区年人均收入低于2000元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分别从2005年的1.23万户和3.05万人,减至1175户和3102人。
居有所宜。打造生活最适宜的城市。实施“公交优先”,2007年财政对公交的投入达7.5亿元,开通省内首条快速公交线。成为全国第二个公交车全线降价的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空调公交车运行,行政村“村村通公交”,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对市区123个菜市场进行整体改造:老小区整治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实施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对城区612座公共厕所全部取消收费。
境有所关,率先实现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实施“清水工程”,对主城区42条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确保河水清起来,重现“水乡常州”迷人景致。连续三年开展大规模造绿建绿。实施“八路八口四河”等一批重大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近30亿元,新增公共绿地面积超过4000公顷。相当于“十五”新增绿地面积总和的三倍。全面实施公园免费开放,新建一批敞开式绿地公园。2008年初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安有所保,努力打造“平安常州”品牌。按照“9个位居全省前列”、“8个最低水平”,“7个不发生”的目标。全力推进“平安常州”建设。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最安全地区。2007年,常州公众安全感达97.7%,在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综合绩效考核中名列第二。市及7个辖市、区全部创成“省社会治安安全市、区”。
在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常州市狠抓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的经验和体会是:
一、知行合一,始终如一,切实把改善民生摆到党委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在全面小康建设中。坚持国标、省标和民标相统一,既注重加快发展使各项指标“不折不扣”、“不含水分”地达到省定小康标准,又时刻注重改善民生使老百姓“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共享小康成果。将民生问题的解决与改善程度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并具体化、明细化、指标化,以此为标尺来检验各级政府的施政绩效。在每年初研究谋划全年工作时,优先考虑和安排民生实事工程,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汇报并作相应部署,政府定期督促推进;在安排全年财政预算时,优先保证民生投入需求,不断提高“民生预算”在财政预算中的比重。
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搭建群众参与平台,畅通民生诉求渠道,反映民意民愿;在政府网站设立“市长信箱”、“部门信箱”等,在当地媒体开办“阳光政务”频道、“政务监督热线”栏目。在全市范围开展为民办实事项目征集活动,凡重大事项都向社会公示、进行社会听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从高高在上“我为你办”,转变为和人民群众商量着办,一块儿办,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好,民生好事办实。
三、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努力探索民生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办法。比如,在发展慈善事业时,对传统慈善模式进行了大胆改版和突破,形成了“一次认捐、按息捐赠”、“定向捐赠、冠名基金”、“一次认捐、分年捐赠”等全新劝募方式,激发了企业家和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探索出“个人申报、调查核实、社会公示、公开发放”的发放制度,确保了慈善基金公开透明运作;在实施公园敞开时,探索出“社会认养”、“以园养园”、“企业经营”、“公共管养”等多种公园经营模式,拓展了公园建设多元化筹资渠道:在发展城市公交时。引入省内首条快速公交BRT线,大幅度提高了公交网线运行效率: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时,推出“五房”保障制度,满足了不同层次困难家庭的需求。
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建立符合市场机制的公共民生体系。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政府在政策、规划、投入方面的职责,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在保证教育公平、促进就业再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方面,保障了最基本、最普遍的民生需求。5年来共投入156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改善民生。同时,鼓励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民生工作,形成民生工作合力,增添民生工作后劲。
五、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充分把握现阶段改善民生工作的规律和特征。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一方面尽最大努力,扎实解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而又有可能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使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改善民生的工作成效;另一方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做到脱离实际的“过高目标”不提,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不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不建。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同步发展。实现民生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六、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形成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通过制定长期规划、完善政策等,把民生工作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统筹安排,出台《“富裕常州”建设纲要》,出台一系列富民、惠民、安民、利民的政策措施,为改善民生工作提供长效制度保障。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把政府的主要精力集中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全力抓好民生工作。
(作者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办公室)
责任编辑:杭邦华
学有所教。让每一个适龄儿童有书读、读好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对农村薄弱学校在师资培训、教科研及设施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实现优质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实施“蓝天计划”,全市10.4万名流动儿童少年100%接受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现免费教育。
劳有所得,千方百计增加人民群众就业机会。坚持创业富民,实施“百千万创业工程”,开展创业辅导、政策咨询、融资担保服务。三年提供各类服务1万人次。落实扶持资金5000余万元。建立零就业家庭动态脱零长效机制。2007年全市净增就业6.33万人,再就业3.22万人,新增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76万人。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制度和自然增长机制。全市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7%。
病有所医,做到小病到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加快城乡社区医疗机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街道为单位覆盖率达100%。城市居民人口覆盖率达88%以上;建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93个。覆盖农村人口208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完善,全市“一老一少”两类人群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
老有所养,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全力推进养老保险扩面,全市参保人数达80.77万人,市区养老保险基金收入达22.87亿元。月平均养老金水平达1156元。按每人每月150元标准,为历史遗留的“知青半家户”办养老补贴。投人1.3亿元,完成16个“关爱工程”项目,五保集中供养能力达90.1%。全面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全年投入五保供养经费2056万元。
住有所居,率先出台“五房”住房保障制度。在全省率先出台有常州特色的《市区住房保障规划》,初步构建了以普通商品住房为主体,以中低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公共租屋为补充的城镇住房供应保障体系,分五个层次解决全市2.8万户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同时,调控,规范房地产市场发展,保持房价稳定,目前平均房价仅4000元。
难有所救,形成独具特色的“慈善常州经验”。慈善基金规模达12.7亿元,总量全省第一,全国领先。开展助医、助学、助老、助孤、助残、助灾的“六助”慈善活动,2007年共救助7.2万人,救助金额达4594万元。健全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实现每人每天生活费不低于1美元的目标。建立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病因灾等困难家庭实施紧急救助。
贫有所济,重点帮扶茅山老区贫困人口。2005年启动茅山老区“百村帮扶、万户解困”行动,动员机关、企业与老区镇村结对。开展技术扶贫、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开展“党员进老区,万人帮万户”活动,近三年时间共向老区捐助款物价值3860万元,兴修道路、沟渠、桥梁等基本农业设施462项,有力改善了老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据统计,老区年人均收入低于2000元的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分别从2005年的1.23万户和3.05万人,减至1175户和3102人。
居有所宜。打造生活最适宜的城市。实施“公交优先”,2007年财政对公交的投入达7.5亿元,开通省内首条快速公交线。成为全国第二个公交车全线降价的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空调公交车运行,行政村“村村通公交”,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对市区123个菜市场进行整体改造:老小区整治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实施背街小巷综合整治,对城区612座公共厕所全部取消收费。
境有所关,率先实现城市公园免费开放。实施“清水工程”,对主城区42条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确保河水清起来,重现“水乡常州”迷人景致。连续三年开展大规模造绿建绿。实施“八路八口四河”等一批重大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近30亿元,新增公共绿地面积超过4000公顷。相当于“十五”新增绿地面积总和的三倍。全面实施公园免费开放,新建一批敞开式绿地公园。2008年初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安有所保,努力打造“平安常州”品牌。按照“9个位居全省前列”、“8个最低水平”,“7个不发生”的目标。全力推进“平安常州”建设。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最安全地区。2007年,常州公众安全感达97.7%,在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综合绩效考核中名列第二。市及7个辖市、区全部创成“省社会治安安全市、区”。
在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常州市狠抓改善民生、造福百姓的经验和体会是:
一、知行合一,始终如一,切实把改善民生摆到党委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在全面小康建设中。坚持国标、省标和民标相统一,既注重加快发展使各项指标“不折不扣”、“不含水分”地达到省定小康标准,又时刻注重改善民生使老百姓“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共享小康成果。将民生问题的解决与改善程度纳入政绩考核体系并具体化、明细化、指标化,以此为标尺来检验各级政府的施政绩效。在每年初研究谋划全年工作时,优先考虑和安排民生实事工程,市委常委会专门听取汇报并作相应部署,政府定期督促推进;在安排全年财政预算时,优先保证民生投入需求,不断提高“民生预算”在财政预算中的比重。
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搭建群众参与平台,畅通民生诉求渠道,反映民意民愿;在政府网站设立“市长信箱”、“部门信箱”等,在当地媒体开办“阳光政务”频道、“政务监督热线”栏目。在全市范围开展为民办实事项目征集活动,凡重大事项都向社会公示、进行社会听证,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从高高在上“我为你办”,转变为和人民群众商量着办,一块儿办,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好,民生好事办实。
三、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努力探索民生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办法。比如,在发展慈善事业时,对传统慈善模式进行了大胆改版和突破,形成了“一次认捐、按息捐赠”、“定向捐赠、冠名基金”、“一次认捐、分年捐赠”等全新劝募方式,激发了企业家和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探索出“个人申报、调查核实、社会公示、公开发放”的发放制度,确保了慈善基金公开透明运作;在实施公园敞开时,探索出“社会认养”、“以园养园”、“企业经营”、“公共管养”等多种公园经营模式,拓展了公园建设多元化筹资渠道:在发展城市公交时。引入省内首条快速公交BRT线,大幅度提高了公交网线运行效率: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时,推出“五房”保障制度,满足了不同层次困难家庭的需求。
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建立符合市场机制的公共民生体系。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政府在政策、规划、投入方面的职责,不断增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在保证教育公平、促进就业再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方面,保障了最基本、最普遍的民生需求。5年来共投入156亿元财政资金用于改善民生。同时,鼓励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民生工作,形成民生工作合力,增添民生工作后劲。
五、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充分把握现阶段改善民生工作的规律和特征。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一方面尽最大努力,扎实解决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而又有可能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使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改善民生的工作成效;另一方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做到脱离实际的“过高目标”不提,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不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不建。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同步发展。实现民生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六、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快形成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通过制定长期规划、完善政策等,把民生工作纳入和谐社会建设统筹安排,出台《“富裕常州”建设纲要》,出台一系列富民、惠民、安民、利民的政策措施,为改善民生工作提供长效制度保障。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把政府的主要精力集中到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全力抓好民生工作。
(作者单位:中共常州市委办公室)
责任编辑:杭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