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滨海是一个欠发达地区,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全省振兴苏北和实施沿海开发的战略机遇。适应产业梯度转移的客观趋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进一步创新发展的思路,确立了“工业强县、港口兴县、富民安县、环境立县”战略,推动了滨海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7年,全县实现GDP107.9亿元。人均GDP突破万元,财政总收入8.62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33亿元:国税收入近4亿元,实现了两年翻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3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0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3%和13%。列人盐城市考核的13项指标中。有10项增幅进入前三名,其中3项第一,在全省52个县(市)中的综合排名又提升1个位次,滨海发展的强劲势头开始形成。
一是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走工业园、沿海工业园、民营创业园“三园共举”之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作为第一方略,这是欠发达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振兴滨海经济的必然选择。在加快工业投入、提高工业支撑作用的过程中,滨海充分发挥三个园区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领跑作用。着力引进大物流、重化工、炼油、造船等大项目、外资项目;每季度举行一次全县“项目集中开工(开业)”活动,展示招商成果;对企业增资扩股、技术改造,新上固定资产投资达一定规模的项目给予政策支持,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2007年,新引进1000万元以上项目122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55个,亿元以上项目26个,外资到帐实现四倍增。欧北泵阀、迪赛诺医药、氯碱等一批投入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并开工建设。
二是大力实施“港口兴县”战略,坚持走港口、港城、临港产业区“三港联动”之路,加快沿海开发建设步伐。江苏实施沿海开发战略,这为滨海实现后发居上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积极策应省沿海开发战略。以10万吨级航道工程建设为龙头,以招引重大临港产业项目为核心,加快推进滨海港开发工作。2007年。仅利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10万吨级航道工程32项专题研究报告和18个政府支持性文件,成立了“江苏国信滨海港开发有限公司”。战略性的投资项目出现重大利好,已与国内外10多家大型企业(集团)签订了造船、发电、炼油等重大战略投资项目意向协议。总投资11.2亿元的一级公路$327,已完成投资5.1亿元,绕城段8.5公里主体工程已建成通车。环港道路、港区骨干道路、沿海供热供气、港口引淡、港区通信扩能等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启动。为港口大开发提供了保障。
三是大力实施“富民安县”战略,坚持走农业、农民、农村“三农并重”之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积极实施“百村千户万棚”设施栽培工程。2007年,新增蔬菜大棚5万个,新增高效农业面积4万亩,高效农业达40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1%;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新引进农业龙头企业11家,雨润集团投资4.3亿元的3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新增创业农民42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33万人,新发展私营企业1050户、个体工商户8100户,新增注册资本1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3%、149.1%、107.3%。扎实推进农村新五件实事,建设农村公路165公里,完成河道疏浚土方402万方,清理沟河107条,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滨海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32个试点村建设全面展开,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深受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拥护的惠民工程。
四是大力实施“环境立县”战略,坚持走改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之路。加快推进县域整体形象提升。坚持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三城同创”。在硬环境建设方面,我们以北片区开发建设为重点,积极改造老城区,加速建设新城区,完善提升建成区。2007年,城市建设实现了投入量超历史,拆迁量超历史,建设量超历史,组织实施了八大工程计80个项目,县城建成区初步形成了30平方公里的规模,县城形象进一步出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年累计投资3.82亿元,完成道路建设240公里,初步形成了纵横交错、快捷畅达的交通格局。坚持环保优先,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现场监管力度,大力实施“一企一管”工程,健全环境保护和治理机制,千方百计保护环境。2007年以来,我们严格执行环保的一票否决制,否决了30个不符合政策规定的项目,关停并转了10多家污染企业。开展绿化造林活动,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8.5%。列全市第一。目前,滨海已被列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在软环境优化方面。我们深入开展对统企业“家家排”、母体企业“家家访”、在建项目“家家到”活动,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认真执行民主决策和政务公开、重大事项社会听证、公示和专家咨询制度,县长热线、政风热线、环境热线等已成为畅通社情民意的桥梁。
(作者系省国家保密工作局办公室主任,现挂任中共滨海县委常委、副县长)
责任编辑:李克海
一是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走工业园、沿海工业园、民营创业园“三园共举”之路,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作为第一方略,这是欠发达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振兴滨海经济的必然选择。在加快工业投入、提高工业支撑作用的过程中,滨海充分发挥三个园区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领跑作用。着力引进大物流、重化工、炼油、造船等大项目、外资项目;每季度举行一次全县“项目集中开工(开业)”活动,展示招商成果;对企业增资扩股、技术改造,新上固定资产投资达一定规模的项目给予政策支持,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2007年,新引进1000万元以上项目122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55个,亿元以上项目26个,外资到帐实现四倍增。欧北泵阀、迪赛诺医药、氯碱等一批投入超10亿元的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并开工建设。
二是大力实施“港口兴县”战略,坚持走港口、港城、临港产业区“三港联动”之路,加快沿海开发建设步伐。江苏实施沿海开发战略,这为滨海实现后发居上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积极策应省沿海开发战略。以10万吨级航道工程建设为龙头,以招引重大临港产业项目为核心,加快推进滨海港开发工作。2007年。仅利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10万吨级航道工程32项专题研究报告和18个政府支持性文件,成立了“江苏国信滨海港开发有限公司”。战略性的投资项目出现重大利好,已与国内外10多家大型企业(集团)签订了造船、发电、炼油等重大战略投资项目意向协议。总投资11.2亿元的一级公路$327,已完成投资5.1亿元,绕城段8.5公里主体工程已建成通车。环港道路、港区骨干道路、沿海供热供气、港口引淡、港区通信扩能等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全面启动。为港口大开发提供了保障。
三是大力实施“富民安县”战略,坚持走农业、农民、农村“三农并重”之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积极实施“百村千户万棚”设施栽培工程。2007年,新增蔬菜大棚5万个,新增高效农业面积4万亩,高效农业达40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1%;大力培植农业龙头企业,新引进农业龙头企业11家,雨润集团投资4.3亿元的300万头生猪屠宰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大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新增创业农民42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33万人,新发展私营企业1050户、个体工商户8100户,新增注册资本1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1.3%、149.1%、107.3%。扎实推进农村新五件实事,建设农村公路165公里,完成河道疏浚土方402万方,清理沟河107条,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滨海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32个试点村建设全面展开,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深受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拥护的惠民工程。
四是大力实施“环境立县”战略,坚持走改善硬环境、优化软环境之路。加快推进县域整体形象提升。坚持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三城同创”。在硬环境建设方面,我们以北片区开发建设为重点,积极改造老城区,加速建设新城区,完善提升建成区。2007年,城市建设实现了投入量超历史,拆迁量超历史,建设量超历史,组织实施了八大工程计80个项目,县城建成区初步形成了30平方公里的规模,县城形象进一步出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年累计投资3.82亿元,完成道路建设240公里,初步形成了纵横交错、快捷畅达的交通格局。坚持环保优先,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现场监管力度,大力实施“一企一管”工程,健全环境保护和治理机制,千方百计保护环境。2007年以来,我们严格执行环保的一票否决制,否决了30个不符合政策规定的项目,关停并转了10多家污染企业。开展绿化造林活动,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8.5%。列全市第一。目前,滨海已被列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在软环境优化方面。我们深入开展对统企业“家家排”、母体企业“家家访”、在建项目“家家到”活动,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认真执行民主决策和政务公开、重大事项社会听证、公示和专家咨询制度,县长热线、政风热线、环境热线等已成为畅通社情民意的桥梁。
(作者系省国家保密工作局办公室主任,现挂任中共滨海县委常委、副县长)
责任编辑:李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