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性心理治疗联合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feng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在强迫症患者治疗中应用动力性心理治疗联合氟伏沙明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强迫症患者60例(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依据研究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应用氟伏沙明治疗),观察组(30例,应用动力性心理治疗联合氟伏沙明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Y-BOCS评分、焦虑、抑郁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Y-BOCS、HAMA、HAMD评分更低(P<0.05)。结论:在强迫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动力性心理治疗联合氟伏沙明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症状,减轻焦虑、抑郁程度,具备较高的推广可行性。
  關键词:动力性心理治疗;氟伏沙明;强迫症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07--01
  强迫症是一类神经功能症状,该症状的主要特征为反复持久性强迫动作与观念,该病发病原因与家庭环境关系极为密切。当前,强迫症临床治疗方案主要为抗精神病药物,但长期服用此类药物会产生副作用,降低治疗效果[1]。本次研究对强迫症患者应用动力性心理治疗联合氟伏沙明治疗的效果做对比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强迫症患者60例(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依据研究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女为13:17,年龄23-71(47.18±3.06)岁。观察组男:女为14:16,年龄24-70(47.31±2.85)岁。两组一般资料基本相同(P>0.05),可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
  应用氟伏沙明治疗,用药初始剂量为50mg/d;用药3d后,加大用药剂量,100mg/d;7d后,依据患者耐受状况及临床症状改善状况加大用药剂量,200mg/d。
  1.2.2观察组
  应用动力性心理治疗联合氟伏沙明治疗,具体如下:(1)氟伏沙明治疗方法与对照组相同。(2)动力性心理治疗:①组建治疗团队:组员包含心理治疗师(需通过国家相应考试并且从业经验丰富)、助理治疗师各2名,护理人员4名。②制定策略:对患者实际病情及发病原因予以了解,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依据患者症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方案。③加强患者情绪管理能力:对患者症状开展必要假设,引导患者对自身症状进行了解,分析强迫症急性发作时的内容、患者情绪、情景及外部环境,识别患者反强迫、强迫等精神动力冲突,引导并教授患者管理自身情绪。④激发量良性心理:充分与患者沟通,对患者行为模式和心理变化予以充分掌握,引导患者理解以往自身体验,指导并协助患者感知自身症状,进而激发患者良性心理,纠正患者行为模式,减轻其临床症状。⑤巩固疗效:使患者逐渐分离治疗团队,培养患者单独处理心理冲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次/周,1h/次,患者持续治疗8周。
  1.3观察指标
  (1)使用Y-BOCS(耶鲁布朗强迫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强迫症状进行评估,包含强迫思维、强迫行为,重度(高于25分)、中度(16分至25分)、轻度(6分至15分)。
  (2)使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估,分值越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轻。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4.0统计分析,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前后Y-BOCS评分
  治疗前,两组Y-BOC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Y-BOCS评分下降,两组相比,观察组更低(P<0.05)。见表1。
  2.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程度
  治疗前,两组焦虑、抑郁程度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焦虑、抑郁程度减轻,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更优(P<0.05)。见表2。
  3讨论
  强迫症是一类神经功能症状,该病大部分患者均于青少年时期发病,因患者年龄较小,对该病认知程度不足,加之家长缺乏对此方面的重视,进而造成患者会产生一些怪异行为。并且随时间的流逝,这些怪异行为会逐渐成为习惯,难以更改。马来酸氟伏沙明是一种选择性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此药于强迫症治疗中可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长时间服药会易使患者产生抵触等心理,整体治疗效果差强人意。动力性心理治疗指由心理治疗师与患者沟通、交流,激发患者内心真实情感,对患者做错误认知进行纠正,使反强迫心理占据主导地位,减少或禁止患者做出反复性行为,尽量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2]。
  研究显示,治疗后,对比对照组,Y-BOC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说明对强迫症患者应用动力性心理治疗联合氟伏沙明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消除焦虑、抑郁情绪。
  综上,在强迫症患者治疗中,应用动力性心理治疗联合氟伏沙明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强迫症及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爽,尹利国,王晓磊.小剂量氨磺必利联合氟伏沙明与单用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的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32(03):316-318.
  [2]梁思挺,梁其生,罗端庆,等.氟伏沙明联合阿立哌唑对强迫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学分析[J].北方药学,2021,18(03):137-138.
  项目批文:抚州市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抚科计字【2020】10号序号7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效果,为脑出血病患的康复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將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施以优质护理干预。统计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失程度、日常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失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共计纳入对象80例,均为急诊危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而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应用全程护理干预,一方面可缩短抢救时
期刊
摘要:目的:对宫颈炎应用康妇消炎栓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炎的效果进行研讨。方法:本实验选取的102例宫颈炎患者均是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以治疗先后顺序将其分成讨论组(n=51)应用康妇消炎栓联合保保妇康栓治疗和参照组(n=51)单独应用保妇康栓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各指标观察比较。结果:相比参照组,讨论组患者的各症状消失时间均更短,指标差异显著(P<0.05);讨论组和参照组患
期刊
摘要:目前激素作为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主要方法,但其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药配合激素治疗,在对抗、减轻激素副作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张喜奎教授根据激素应用的不同阶段分期辨证论治,从而减轻激素不良反应,增强其治疗作用及防止反跳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副反应;分期辨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
期刊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发展速度也逐步得到提高,同时电子档案管理工作量也在逐渐的增加,致使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对于行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不利的,所以要想在变化莫测的市场行业竞争中站稳脚跟,针对电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应去调整,这样才可以保障档案管理工作朝着理想化方向顺利展开,也希望以下所提出的观点和见解,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且促进医疗卫生行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在肘关节骨折后关节功能障治疗中应用外洗与针灸推拿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肘关节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80例(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依据研究方法差异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分别应用持续关节被动活动练习(CPM)与外洗联合针灸推拿进行治疗,对比两组Mayo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Mayo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明
期刊
摘要:目的:对罹患冠心病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的变化。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冠心病患者共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观察两组,各45例,分别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结果:两组相比较,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22%,观察组有效率为97.7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T、APTT等凝血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可对比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血管内科临床疗效机制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在某院就诊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此15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一组75人。在治疗研究中,对对两组患者都实施常规治疗和护理工作,实验组的治疗工作在此基础上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将通过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对卵巢囊肿患者应用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60例(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依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格林模式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感、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相较对照组,观察组GSE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用于左心耳封堵术的价值。方法:2018年12月-2021年5月本科接诊左心耳封堵术病患170例,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皮肤淤血发生率等指标。结果:针对皮肤淤血发生率,研究组9.41%,比对照组30.59%低,P<0.05。针对术后抗凝时间,研究组(45.08±5.27)d,比对照组(52.19±5.83)d短,P<0.05。针对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