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而作为信息产业中主导产业的软件产业则更是国民经济的核心产业,是我国应该大力扶持发展的产业。文章从我国软件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政策与前景展望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 软件业发展现状 展望发展 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主导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扶持行业。为了加快发展软件产业,国家对软件业在税收、出口、人才等方面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但纵观我国软件业发展,软件业仍普遍处于小、散、软状态,在短期内还无法成为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软件业发展包括投资、研究、设计、服务中介、市场开发等环节,只有这几个环节的协调、有效发展,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软件业竞争力。
一、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软件业总体概况。
软件业是当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并将成为21世纪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过去10年中,信息技术产业是经济生活中发展最强劲的产业之一,在这一领域中软件业的发展名列前茅。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统计,我国于1997年已跻身于世界十大信息和通讯技术市场之列。
目前,我国软件业基本情况如下:我国从事软件开发、生产、销售、维护和服务的软件企业已增加到10000家以上;专业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达到3000多家;我国软件企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也形成了少数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软件企业集团,如北大方正集团、中软总公司、用友软件(集团)公司、东大阿派、拓扑软件和金蝶财务等;尽管国外厂商仍然占据高端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大部分市场,但国内软件企业开发的软件也已囊括了平台软件、中间软件到应用软件各个层次,如东方通科技的中间件、金蝶的财务管理软件等已分别在中间件和管理软件市场占据了相应地位。
全国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的专业人员约有15万人,加上从事计算机应用的技术人员,总数达到50万以上。我国各类高校每年培养3.3万名计算机与软件专业人才,软件人才约占一半,且硕士、博士以上的高层次人才仅占4.6%。
由政府出资兴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件产业园区已达15个,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广州天河等软件园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软件研究和开发基地。在园区内为软件企业提供优越的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为软件科技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集中资源推动软件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各大行政区域中,华北、华南及华东三地区软件销售额占据了软件市场60%以上的份额;我国已经在诸多领域的软件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有一些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攀登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下,国内企业和研究机构在操作系统软件、开发工具软件、信息安全与网络管理软件、人机交互软件如汉字识别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并开发出了相应的自主软件产品。
(二)我国软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软件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形成明确清晰的软件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在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方面还没有真正到位,发展环境还没有实现优化,再加上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国产软件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还不能为国民经济提供足够的支撑,使得我国在软件产业发展方面,处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夹缝”之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未见缩小,反而有日益扩大之势。长此以往,如果不从根本上加快软件产业的发展,我国将痛失占领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大好时机,形势的紧迫性和严峻性可想而知。
1、软件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但国产软件市场份额十分有限。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行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建设,这无疑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软件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但是,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并没有形成对国产软件有效的需求,反而有助于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发展。如微软公司的在华业务,两年内增长了2.5倍,是微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最快的部分,而国产软件的市场占有率仅维持在30%左右的水平,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软件产业几乎全面处于全球软件产业链的中下游地位,在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的发展方面受制于人,在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大环境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另一方面,目前的政府采购从尽量节约财政资金方面考虑得多,而在通过启动政府采购为国产软件创造市场空间方面考虑不够,未能给国产软件以有力的实质性扶持。
2、缺乏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核心竞争力薄弱。
为了保障安全,有些国家如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在军事部门中完全使用自己独立研制的操作系统。但是,在我国,国外软件产品占据了2/3的国内市场,其中在系统软件方面几乎没有我国自主版权软件的立足之地,国产支撑软件只是凤毛麟角,应用软件同样面临剧烈竞争。缺乏基础和核心技术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弱,不仅使得大量利润流入外国企业,严重影响我国软件产业的积累和再循环能力,而且还严重威胁着我国的信息安全。一个国家的信息产业在别国提供的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长此以往,对于国家利益、国防安全都是非常危险的。
3、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无力与跨国公司抗衡。
据CCID(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统计,我国从事软件开发、研制、销售、维护和服务的软件企业有3000家左右,加上兼营软件的企业,总数大约有5000家。
我国软件产业规模结构的特点是以中、小企业为主,50人以下的企业占55%左右,50~200人的企业占42%左右,1000人以上的仅有中软总公司、东大软件、用友软件、北大方正等十几家公司。我国软件产业人均产值平均不到15万元人民币,而微软每年人均产值高达62万美元,这表明我国软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市场竞争力不强。 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是导致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软件技术人员约有19万人左右,此外,还有30万人在从事计算机应用、科研与教育工作。但是,我国软件技术人员中绝大多数是从事程序开发、技术支持和服务的人员,软件产业发展所急需的系统分析师、架构设计师、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和技术工人的数量非常匮乏,无法满足软件产业发展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在典型的知识型产业中缺乏急需的专业知识型人才,再加上“一低两高”(劳动生产率低,人力成本高,开发成本高)的现状,发展速度之慢也就不足为怪了。
4、国家软件产业政策在落实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国务院《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在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该文件规定的政策并没有完全得到落实,同时还有一些问题在落实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
例如,在投融资方面,该文件规定的由国家扶持的软件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和投资基金至今尚未组建。由于软件企业固定资产少、无形资产比重大,缺少可供抵押或质押的资产,很难争取到银行贷款。在软件企业上市方面,国家各部门制订的政策法规相互矛盾,现行的政策法规阻碍了软件企业的上市融资之路。同时,由于软件企业的规模较小,前期研发投入过大,而且研发费用很难转化为固定资产,与传统制造业的盈利模式有所不同,同时发行股票的规模也无法放大,因而,在目前实行股票发行核准制的情况下,证券公司在推荐软件企业发行股票方面积极性不高,软件企业上市存在实际的困难。另外,国务院有关文件中关于软件企业在资产评估中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以及软件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等规定缺少实施细则。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现有的软件产业政策是从软件产品销售收入比例和自产软件产品销售收入比例等方面来界定软件企业,而将软件服务业、软件产业孵化器、软件企业的分支机构以及国产软件的代理和分销商排除在外,实际上使软件产业链条上各环节、各要素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导致有些环节发展滞后,成为整个软件产业发展的"掣肘"。
关于软件采购方面,目前政府采购主要是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设计,对通过政府采购为国产软件发展创造市场空间的政策目标考虑不够,缺乏指导政府采购的标准规范和产品、服务目录。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目前版权法的执行仍未取得预期效果。据美国SIIA(软件与工业信息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越南和中国是世界上盗版率最高的两个国家。随着政府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近几年两国的盗版率已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50%以上。盗版率居高不下,不仅严重制约了国内软件企业的发展,损害国家形象,也严重影响了跨国公司和风险投资进入我国的积极性。
二、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策略
我国要改变在全球软件产业链中的地位,尤其是改变在系统软件市场中的被动局面,存在很多难得的机遇。重要的是我国要抓紧时间,不能再沉湎于于事无补的过多的争论。目前,最紧迫的事情是,尽快确定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战略,充分调动发挥我国拥有的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唯其如此,我国软件产业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跨越式发展,跻身于世界软件大国之林。
(一)国家行为和企业行为互动。
这里的“国家行为”并不仅仅是指国家要制定合理的软件产业扶持政策,主要是指要通过国家投入、组织和引导来推动软件产业的发展。我国的信息产业基本上是建立在美国提供的核心技术的平台上,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使之产业化,并为之提供市场空间,这是我国在国家层面上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不能把发展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的希望寄托在软件企业的身上。这是因为,第一,发展具有自主版权的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不像软件服务业那样,单靠优秀的人才资源就可以做得很好。操作系统和支撑软件等系统软件产品,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行业门类,只有国家才能集中大量的资金资源和人才资源,以国家为主导,统一组织和协调,才能有可能取得成功,指望单个的企业或企业之间的联盟就可以解决软件的核心问题是不现实的。第二,目前我国软件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资金不雄厚,根本无力解决发展系统软件所需要的庞大资金和面对巨大风险,同时,资本的逐利性也不可能要求软件企业主动站在国家的角度上为国家"排忧解难"。第三,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形势逼人,只有动用国家的力量,集中国家的资源,像我国当年研制"两弹一星"那样,采取非常规的运作方式,迅速缩短我国软件产业在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方面与软件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才能摆脱长期以来我国在国际软件产业链中的被动地位和尴尬局面。
当然,在发展软件产业方面要体现国家行为,并不意味着国家直接用行政手段来干预,而是以国家为主导,采取市场运作和商业化的形式,比较可行的操作办法是:国家投入巨资,以国家为主导,同时吸收社会各界包括软件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投资机构,甚至跨国公司的资金,直接组建实体,从事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在该实体内容形成从研发到产业化的“一条龙”,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研发和产业化脱节的“痼疾”。
(二)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并重。
国家与企业在发展软件产业的道路上既有分工,又有互动。国家可以运用国家的意志,集中投入,采取实体经营的形式,将来自国家和社会的优势资源整合在一起,集中攻克软件产业中的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建立自己独立的产品体系。同时,国家在信息化建设中,给软件企业创造市场机会,推动软件服务业的成熟壮大。而企业呢?主要集中于软件服务领域,大力发展信息系统集成、ASP、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数据中心与资源外包、数据加工与处理、软件测试、信息系统咨询与评估、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软件与信息系统管理人才工程化培训等业务,为软件产品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积累专门知识和软件人才。国家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有条件的软件企业大力发展软件服务业,以此来提升企业素质。同时,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软件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定制软件和服务市场,学习和掌握国家软件市场运行规则和业务流程,积极参加CMM认证,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促使软件企业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提高国际化素质。 (三)重在开发国内市场。
毫无疑问,我国软件产业的国内市场空间是巨大的。我国应当以电子政务、电子金融、企业信息化、社会保障为重点,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我国自主版权的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产品,通过巨大的内需来拉动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
电子政务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各种产品和技术,推动行业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所采用的技术和产品对社会具有广泛的示范性和引导性。由于我国电子政务具有的安全性、个性要求、本地化等特点,国产软件企业将在该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尽快制订统一的电子政务标准规范,提出推荐政府采购的产品或服务目录,避免各级和各地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的实施方面"一哄而上",各自为战,削弱电子政务对国产软件的拉动作用。
目前,我国拥有15000家大中型企业和1100多万家小企业,这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需求急迫,同时,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需求将日益旺盛,企业信息化潜在市场规模日益庞大,同时,加入WTO也将要求我国企业按照国际规则开展商务活动,这必将加大对企业管理软件的需求。现在管理软件开发出来的有效用户只有中小企业总数的5%左右。企业信息化将直接带动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软件的发展。
(四)建立产业自主体系。
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建立产业自主体系,需要从国家层面上来加以组织、协调和引导。目前,Linux在全球的兴起为我国逐步打破WINTEL体系,建立基于Linux的系统软件产业体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当前最重要的是建立我国软件产业自己的标准体系,占据全球软件产业链的最上端,最终发展成为可与美国抗衡的软件强国。
(五)发挥人才优势、重视人才培养。
软件企业是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人才是关键、是财富,因此,高素质、高水平、稳定的骨干队伍至关重要。软件技术发展迅速,及时的更新知识十分必要,因此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再培养。我国有很好的人才基础,关键在于人才的吸引、培养和队伍的稳定。要重视软件营销人才的培养和经销、管理队伍的建设,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三、我国软件业的前景展望
国家已开始高度重视软件业,制定了一些促进我国软件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目前我国的客观经济形势也有利于软件业的发展。我国软件业与软件市场将面临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其有利条件有: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宏观经济总体看好;知识经济的呼唤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软件企业经营环境将逐步改善;国民经济信息化加快速度,软件市场空间巨大;软件业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加入WTO对软件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我国计算机工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目标不断实现。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将对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保持旺盛的需求,估计未来几年内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长速度将逐渐超过硬件。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软件市场将会迎来爆炸性增长的一天。
四、结论
软件业是当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并将成为21世纪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必争的焦点和战略制高点。为抢得发展先机,树立在全球软件产业链中的有利地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制定了立足本国国情的软件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
我国软件产业虽然起步晚、基础薄弱,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认清我国软件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把握国际软件共享运动带给我国的机遇,充分调动我国拥有的各种资源,提出兼具可行性和理想性的软件产业发展战略,走出一条既适合国情又能占领知识经济制高点的软件产业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够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
注释:
田耕.我国软件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商贸.2009年第13期.
李旭慧.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深析.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27卷第5期.
参考文献:
[1]王元地,孟齐美.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第26卷第8期.
[2]王杨,刘澄.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商业时代.2009年第13期.
[3]田耕.我国软件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商贸.2009年第13期.
[4]罗光春.国内外软件产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8卷第6期.
[5]傅瑜,李文生.对我国软件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27卷第8期.
[6]李旭慧.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深析.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27卷第5期.
关键词 软件业发展现状 展望发展 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主导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扶持行业。为了加快发展软件产业,国家对软件业在税收、出口、人才等方面实施一系列优惠政策,但纵观我国软件业发展,软件业仍普遍处于小、散、软状态,在短期内还无法成为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软件业发展包括投资、研究、设计、服务中介、市场开发等环节,只有这几个环节的协调、有效发展,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软件业竞争力。
一、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软件业总体概况。
软件业是当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并将成为21世纪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过去10年中,信息技术产业是经济生活中发展最强劲的产业之一,在这一领域中软件业的发展名列前茅。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统计,我国于1997年已跻身于世界十大信息和通讯技术市场之列。
目前,我国软件业基本情况如下:我国从事软件开发、生产、销售、维护和服务的软件企业已增加到10000家以上;专业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达到3000多家;我国软件企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也形成了少数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力的软件企业集团,如北大方正集团、中软总公司、用友软件(集团)公司、东大阿派、拓扑软件和金蝶财务等;尽管国外厂商仍然占据高端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大部分市场,但国内软件企业开发的软件也已囊括了平台软件、中间软件到应用软件各个层次,如东方通科技的中间件、金蝶的财务管理软件等已分别在中间件和管理软件市场占据了相应地位。
全国专门从事软件开发的专业人员约有15万人,加上从事计算机应用的技术人员,总数达到50万以上。我国各类高校每年培养3.3万名计算机与软件专业人才,软件人才约占一半,且硕士、博士以上的高层次人才仅占4.6%。
由政府出资兴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软件产业园区已达15个,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广州天河等软件园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软件研究和开发基地。在园区内为软件企业提供优越的基础设施和优惠政策,为软件科技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在集中资源推动软件业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各大行政区域中,华北、华南及华东三地区软件销售额占据了软件市场60%以上的份额;我国已经在诸多领域的软件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有一些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攀登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下,国内企业和研究机构在操作系统软件、开发工具软件、信息安全与网络管理软件、人机交互软件如汉字识别等方面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并开发出了相应的自主软件产品。
(二)我国软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软件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是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形成明确清晰的软件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在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方面还没有真正到位,发展环境还没有实现优化,再加上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国产软件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还不能为国民经济提供足够的支撑,使得我国在软件产业发展方面,处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夹缝”之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未见缩小,反而有日益扩大之势。长此以往,如果不从根本上加快软件产业的发展,我国将痛失占领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大好时机,形势的紧迫性和严峻性可想而知。
1、软件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但国产软件市场份额十分有限。
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行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建设,这无疑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需求,软件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但是,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并没有形成对国产软件有效的需求,反而有助于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发展。如微软公司的在华业务,两年内增长了2.5倍,是微软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最快的部分,而国产软件的市场占有率仅维持在30%左右的水平,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软件产业几乎全面处于全球软件产业链的中下游地位,在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的发展方面受制于人,在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大环境中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另一方面,目前的政府采购从尽量节约财政资金方面考虑得多,而在通过启动政府采购为国产软件创造市场空间方面考虑不够,未能给国产软件以有力的实质性扶持。
2、缺乏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核心竞争力薄弱。
为了保障安全,有些国家如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在军事部门中完全使用自己独立研制的操作系统。但是,在我国,国外软件产品占据了2/3的国内市场,其中在系统软件方面几乎没有我国自主版权软件的立足之地,国产支撑软件只是凤毛麟角,应用软件同样面临剧烈竞争。缺乏基础和核心技术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自主创新能力弱,不仅使得大量利润流入外国企业,严重影响我国软件产业的积累和再循环能力,而且还严重威胁着我国的信息安全。一个国家的信息产业在别国提供的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长此以往,对于国家利益、国防安全都是非常危险的。
3、产业发展基础薄弱,无力与跨国公司抗衡。
据CCID(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统计,我国从事软件开发、研制、销售、维护和服务的软件企业有3000家左右,加上兼营软件的企业,总数大约有5000家。
我国软件产业规模结构的特点是以中、小企业为主,50人以下的企业占55%左右,50~200人的企业占42%左右,1000人以上的仅有中软总公司、东大软件、用友软件、北大方正等十几家公司。我国软件产业人均产值平均不到15万元人民币,而微软每年人均产值高达62万美元,这表明我国软件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处于较低水平,市场竞争力不强。 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是导致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软件技术人员约有19万人左右,此外,还有30万人在从事计算机应用、科研与教育工作。但是,我国软件技术人员中绝大多数是从事程序开发、技术支持和服务的人员,软件产业发展所急需的系统分析师、架构设计师、高级工程师、项目经理和技术工人的数量非常匮乏,无法满足软件产业发展对各层次人才的需求。在典型的知识型产业中缺乏急需的专业知识型人才,再加上“一低两高”(劳动生产率低,人力成本高,开发成本高)的现状,发展速度之慢也就不足为怪了。
4、国家软件产业政策在落实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国务院《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在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该文件规定的政策并没有完全得到落实,同时还有一些问题在落实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
例如,在投融资方面,该文件规定的由国家扶持的软件产业风险投资公司和投资基金至今尚未组建。由于软件企业固定资产少、无形资产比重大,缺少可供抵押或质押的资产,很难争取到银行贷款。在软件企业上市方面,国家各部门制订的政策法规相互矛盾,现行的政策法规阻碍了软件企业的上市融资之路。同时,由于软件企业的规模较小,前期研发投入过大,而且研发费用很难转化为固定资产,与传统制造业的盈利模式有所不同,同时发行股票的规模也无法放大,因而,在目前实行股票发行核准制的情况下,证券公司在推荐软件企业发行股票方面积极性不高,软件企业上市存在实际的困难。另外,国务院有关文件中关于软件企业在资产评估中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以及软件企业境外上市融资等规定缺少实施细则。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现有的软件产业政策是从软件产品销售收入比例和自产软件产品销售收入比例等方面来界定软件企业,而将软件服务业、软件产业孵化器、软件企业的分支机构以及国产软件的代理和分销商排除在外,实际上使软件产业链条上各环节、各要素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导致有些环节发展滞后,成为整个软件产业发展的"掣肘"。
关于软件采购方面,目前政府采购主要是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目的设计,对通过政府采购为国产软件发展创造市场空间的政策目标考虑不够,缺乏指导政府采购的标准规范和产品、服务目录。
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目前版权法的执行仍未取得预期效果。据美国SIIA(软件与工业信息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越南和中国是世界上盗版率最高的两个国家。随着政府对知识产权的重视,近几年两国的盗版率已有所下降,但依然保持在50%以上。盗版率居高不下,不仅严重制约了国内软件企业的发展,损害国家形象,也严重影响了跨国公司和风险投资进入我国的积极性。
二、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策略
我国要改变在全球软件产业链中的地位,尤其是改变在系统软件市场中的被动局面,存在很多难得的机遇。重要的是我国要抓紧时间,不能再沉湎于于事无补的过多的争论。目前,最紧迫的事情是,尽快确定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战略,充分调动发挥我国拥有的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唯其如此,我国软件产业才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跨越式发展,跻身于世界软件大国之林。
(一)国家行为和企业行为互动。
这里的“国家行为”并不仅仅是指国家要制定合理的软件产业扶持政策,主要是指要通过国家投入、组织和引导来推动软件产业的发展。我国的信息产业基本上是建立在美国提供的核心技术的平台上,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因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使之产业化,并为之提供市场空间,这是我国在国家层面上必须要做的事情,我们不能把发展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的希望寄托在软件企业的身上。这是因为,第一,发展具有自主版权的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不像软件服务业那样,单靠优秀的人才资源就可以做得很好。操作系统和支撑软件等系统软件产品,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资金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的行业门类,只有国家才能集中大量的资金资源和人才资源,以国家为主导,统一组织和协调,才能有可能取得成功,指望单个的企业或企业之间的联盟就可以解决软件的核心问题是不现实的。第二,目前我国软件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资金不雄厚,根本无力解决发展系统软件所需要的庞大资金和面对巨大风险,同时,资本的逐利性也不可能要求软件企业主动站在国家的角度上为国家"排忧解难"。第三,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形势逼人,只有动用国家的力量,集中国家的资源,像我国当年研制"两弹一星"那样,采取非常规的运作方式,迅速缩短我国软件产业在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方面与软件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才能摆脱长期以来我国在国际软件产业链中的被动地位和尴尬局面。
当然,在发展软件产业方面要体现国家行为,并不意味着国家直接用行政手段来干预,而是以国家为主导,采取市场运作和商业化的形式,比较可行的操作办法是:国家投入巨资,以国家为主导,同时吸收社会各界包括软件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投资机构,甚至跨国公司的资金,直接组建实体,从事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在该实体内容形成从研发到产业化的“一条龙”,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研发和产业化脱节的“痼疾”。
(二)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并重。
国家与企业在发展软件产业的道路上既有分工,又有互动。国家可以运用国家的意志,集中投入,采取实体经营的形式,将来自国家和社会的优势资源整合在一起,集中攻克软件产业中的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建立自己独立的产品体系。同时,国家在信息化建设中,给软件企业创造市场机会,推动软件服务业的成熟壮大。而企业呢?主要集中于软件服务领域,大力发展信息系统集成、ASP、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数据中心与资源外包、数据加工与处理、软件测试、信息系统咨询与评估、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软件与信息系统管理人才工程化培训等业务,为软件产品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积累专门知识和软件人才。国家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有条件的软件企业大力发展软件服务业,以此来提升企业素质。同时,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软件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定制软件和服务市场,学习和掌握国家软件市场运行规则和业务流程,积极参加CMM认证,完善质量保障体系,促使软件企业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提高国际化素质。 (三)重在开发国内市场。
毫无疑问,我国软件产业的国内市场空间是巨大的。我国应当以电子政务、电子金融、企业信息化、社会保障为重点,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我国自主版权的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行业应用软件、信息安全软件等产品,通过巨大的内需来拉动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
电子政务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各种产品和技术,推动行业企业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所采用的技术和产品对社会具有广泛的示范性和引导性。由于我国电子政务具有的安全性、个性要求、本地化等特点,国产软件企业将在该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尽快制订统一的电子政务标准规范,提出推荐政府采购的产品或服务目录,避免各级和各地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的实施方面"一哄而上",各自为战,削弱电子政务对国产软件的拉动作用。
目前,我国拥有15000家大中型企业和1100多万家小企业,这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需求急迫,同时,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需求将日益旺盛,企业信息化潜在市场规模日益庞大,同时,加入WTO也将要求我国企业按照国际规则开展商务活动,这必将加大对企业管理软件的需求。现在管理软件开发出来的有效用户只有中小企业总数的5%左右。企业信息化将直接带动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SCM(供应链管理)等软件的发展。
(四)建立产业自主体系。
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建立产业自主体系,需要从国家层面上来加以组织、协调和引导。目前,Linux在全球的兴起为我国逐步打破WINTEL体系,建立基于Linux的系统软件产业体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当前最重要的是建立我国软件产业自己的标准体系,占据全球软件产业链的最上端,最终发展成为可与美国抗衡的软件强国。
(五)发挥人才优势、重视人才培养。
软件企业是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人才是关键、是财富,因此,高素质、高水平、稳定的骨干队伍至关重要。软件技术发展迅速,及时的更新知识十分必要,因此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再培养。我国有很好的人才基础,关键在于人才的吸引、培养和队伍的稳定。要重视软件营销人才的培养和经销、管理队伍的建设,努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三、我国软件业的前景展望
国家已开始高度重视软件业,制定了一些促进我国软件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目前我国的客观经济形势也有利于软件业的发展。我国软件业与软件市场将面临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其有利条件有: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宏观经济总体看好;知识经济的呼唤和信息产业的发展;软件企业经营环境将逐步改善;国民经济信息化加快速度,软件市场空间巨大;软件业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加入WTO对软件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在我国计算机工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目标不断实现。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国将对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保持旺盛的需求,估计未来几年内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增长速度将逐渐超过硬件。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我国软件市场将会迎来爆炸性增长的一天。
四、结论
软件业是当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并将成为21世纪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必争的焦点和战略制高点。为抢得发展先机,树立在全球软件产业链中的有利地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纷纷制定了立足本国国情的软件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采取了一系列配套的政策措施,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
我国软件产业虽然起步晚、基础薄弱,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认清我国软件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把握国际软件共享运动带给我国的机遇,充分调动我国拥有的各种资源,提出兼具可行性和理想性的软件产业发展战略,走出一条既适合国情又能占领知识经济制高点的软件产业发展道路,就一定能够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在知识经济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
注释:
田耕.我国软件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商贸.2009年第13期.
李旭慧.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深析.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27卷第5期.
参考文献:
[1]王元地,孟齐美.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第26卷第8期.
[2]王杨,刘澄.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商业时代.2009年第13期.
[3]田耕.我国软件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商贸.2009年第13期.
[4]罗光春.国内外软件产业发展战略比较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第8卷第6期.
[5]傅瑜,李文生.对我国软件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第27卷第8期.
[6]李旭慧.我国软件产业发展深析.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0年第27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