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利用SPSS软件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模型,通过对十一个行政区域进行生态意义上的分类,统筹布局,因地制宜,提出各类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生态农业;SPSS模型;聚类分析;发展模式
据2014年最新数据统计,山西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33.1亿公斤。其中,小杂粮产业和雁门关生态畜牧业成为山西独有的两大王牌。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农业发展中所存在的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创新可持續发展的生态模式已势在必行。
一、山西生态经济类型划分
山西十一个市在生态农业特点方面既有一定的共性,同时又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便于统筹帷幄,因地制宜,综合发展,本文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模型对山西十一个市进行归类划分,并以此构建各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对各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1. 指标选取
参照山西现状,遵循生态农业发展原则,按照区域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四大因素提取各级指标。具体如下:
2. SPSS分析
把原始数据输入,进行SPSS软件分析,得出主成分分析结果,筛选出最能反映山西生态农业的指标,
通过计算主成分荷载: ,得出如下相关系数表:
由图表分析得出,前四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达85%以上,因此选择前四个指标作为新的综合因子系。主成分1,与人口密度、农民人均纯收入有很大的正相关,是一个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独立因子;以此类推,主成分2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因子;主成分3是一个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因子;主成分4是一个衡量生态环境发展的因子。
(二)对各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HCA)
基于以上得出的主成分因子,采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即划分11个样本并将其分类。得出如图1的聚类树状图。
二、各生态农业区发展模式构建
(一)以大同市、朔州市为主的雁北地区农业发展模式构建——“农-林-牧”型
针对雁北地区的生态特点及比较优势,发展以农业为基础,畜牧业为主导,林业为防护、农畜产品加工为商品而经营的大农业生态结构。(1)农林牧复合系统建设推广秸杆过腹还田和其它蓄粪及微生物菌肥,利用生物措施和天然植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实现农业的绿色生产。(2)大面积推广柠条种植技术。柠条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抗逆性,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3)通过人工饲养、繁殖牲畜,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培养专业养殖户,引进高新技术养殖设备,建立中小型农场,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畜牧业。
(二)以忻州市、吕梁市为主的两山地区农业发展模式构建——“农-林-果-药材”型
鉴于黄土丘陵区地势及水土流失严重的特点,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标准,统筹安排。(1)山西杂粮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极高的美誉度,需求量呈逐年增大的趋势,其中,要重点建设以沁县、汾阳为代表的太行、吕梁山区优质小米基地,以左云、岚县、娄烦、五寨、岢岚为代表的晋西北优质马铃薯、莜麦、玉米、甜菜、杂豆基地。(2)借用户包小流域治理的经验,培育集约型种粮专业户生态专业户,可以是小流域治理承包者,也可以是庭院型生态经济的养殖专业户,创造“山地园艺型”等流域治理新模式。(3)吕梁山形成以柳林红枣、汾阳核桃为主的干果经济林,重点打造特色坚果生产,树立自身品牌效应。(4)太行山一带还是中草药的重要产区,可以建立党参、阿胶等生产基地。
(三)以太原市为中心的晋中城市郊区农业发展模式构建——“蔬菜-能源-休闲观光型”
鉴于该区域靠近省会城市,可考虑:(1)大力发展精菜和稀特蔬菜生产。采用大棚种植,建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培养专业生产户,学习高新科技进行无土栽培等技术,造好城市的菜篮子。(2)要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制作技术。利用禽畜粪便、秸杆、农作物副产品及杂草等加工的肥料,加强农村太阳能和秸杆气化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3)借助晋中地区旅游业发达的特点,建立特色板枣养殖基地、特色汾酒基地,特色陈醋基地等,开辟县市旅游路线,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开发农产品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四)以运城市、临汾市为主的晋南地区农业发展模式构建——“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型
借鉴日本生态农业OVOP模式,创新发展“一县一业”发展模式,采购优质种植资源,引进种养及栽培技术,打造山西特色品牌,分配到各县、村,一村一品牌,一县一产业:(1)发展沁州黄小米、水稻、燕麦等高附加值杂粮。(2)建设运城棉麦基地,发展临猗、万荣、平陆等地的苹果经济林。(3)打造画眉驴肉、吉县苹果成为国际品牌。(4)推出特色农产品,如曲沃烟叶,万荣柿饼,平陆百合,临沂玉瓜等。(5)创新水稻良种推广模式,使企业、研究院、农民形成合力,推进我省种植业自主发展。这一发展模式已在海南省得到践行,并利用该模式发展起“澄迈福牛”、“昌江玉兔”、“桥沙地瓜”等优势品牌,起到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姜世中, 丁辉. 内江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 农村经济, 2001, 3: 005.
[2]李世俭. 山西地理位置与山西经济发展[J]. 经济问题, 1992, 7: 012.
关键词:生态农业;SPSS模型;聚类分析;发展模式
据2014年最新数据统计,山西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33.1亿公斤。其中,小杂粮产业和雁门关生态畜牧业成为山西独有的两大王牌。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农业发展中所存在的农业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创新可持續发展的生态模式已势在必行。
一、山西生态经济类型划分
山西十一个市在生态农业特点方面既有一定的共性,同时又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便于统筹帷幄,因地制宜,综合发展,本文利用SPSS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模型对山西十一个市进行归类划分,并以此构建各地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对各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
1. 指标选取
参照山西现状,遵循生态农业发展原则,按照区域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四大因素提取各级指标。具体如下:
2. SPSS分析
把原始数据输入,进行SPSS软件分析,得出主成分分析结果,筛选出最能反映山西生态农业的指标,
通过计算主成分荷载: ,得出如下相关系数表:
由图表分析得出,前四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已达85%以上,因此选择前四个指标作为新的综合因子系。主成分1,与人口密度、农民人均纯收入有很大的正相关,是一个衡量社会发展状况的独立因子;以此类推,主成分2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因子;主成分3是一个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因子;主成分4是一个衡量生态环境发展的因子。
(二)对各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HCA)
基于以上得出的主成分因子,采用SPS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即划分11个样本并将其分类。得出如图1的聚类树状图。
二、各生态农业区发展模式构建
(一)以大同市、朔州市为主的雁北地区农业发展模式构建——“农-林-牧”型
针对雁北地区的生态特点及比较优势,发展以农业为基础,畜牧业为主导,林业为防护、农畜产品加工为商品而经营的大农业生态结构。(1)农林牧复合系统建设推广秸杆过腹还田和其它蓄粪及微生物菌肥,利用生物措施和天然植物农药防治病虫害,实现农业的绿色生产。(2)大面积推广柠条种植技术。柠条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抗逆性,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3)通过人工饲养、繁殖牲畜,将牧草和饲料等植物能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肉、蛋、奶、羊毛、山羊绒、皮张、蚕丝和药材等畜产品,培养专业养殖户,引进高新技术养殖设备,建立中小型农场,形成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畜牧业。
(二)以忻州市、吕梁市为主的两山地区农业发展模式构建——“农-林-果-药材”型
鉴于黄土丘陵区地势及水土流失严重的特点,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标准,统筹安排。(1)山西杂粮在全国乃至世界都享有极高的美誉度,需求量呈逐年增大的趋势,其中,要重点建设以沁县、汾阳为代表的太行、吕梁山区优质小米基地,以左云、岚县、娄烦、五寨、岢岚为代表的晋西北优质马铃薯、莜麦、玉米、甜菜、杂豆基地。(2)借用户包小流域治理的经验,培育集约型种粮专业户生态专业户,可以是小流域治理承包者,也可以是庭院型生态经济的养殖专业户,创造“山地园艺型”等流域治理新模式。(3)吕梁山形成以柳林红枣、汾阳核桃为主的干果经济林,重点打造特色坚果生产,树立自身品牌效应。(4)太行山一带还是中草药的重要产区,可以建立党参、阿胶等生产基地。
(三)以太原市为中心的晋中城市郊区农业发展模式构建——“蔬菜-能源-休闲观光型”
鉴于该区域靠近省会城市,可考虑:(1)大力发展精菜和稀特蔬菜生产。采用大棚种植,建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培养专业生产户,学习高新科技进行无土栽培等技术,造好城市的菜篮子。(2)要大力推广生物有机肥制作技术。利用禽畜粪便、秸杆、农作物副产品及杂草等加工的肥料,加强农村太阳能和秸杆气化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3)借助晋中地区旅游业发达的特点,建立特色板枣养殖基地、特色汾酒基地,特色陈醋基地等,开辟县市旅游路线,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开发农产品市场,增加农民收入。
(四)以运城市、临汾市为主的晋南地区农业发展模式构建——“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型
借鉴日本生态农业OVOP模式,创新发展“一县一业”发展模式,采购优质种植资源,引进种养及栽培技术,打造山西特色品牌,分配到各县、村,一村一品牌,一县一产业:(1)发展沁州黄小米、水稻、燕麦等高附加值杂粮。(2)建设运城棉麦基地,发展临猗、万荣、平陆等地的苹果经济林。(3)打造画眉驴肉、吉县苹果成为国际品牌。(4)推出特色农产品,如曲沃烟叶,万荣柿饼,平陆百合,临沂玉瓜等。(5)创新水稻良种推广模式,使企业、研究院、农民形成合力,推进我省种植业自主发展。这一发展模式已在海南省得到践行,并利用该模式发展起“澄迈福牛”、“昌江玉兔”、“桥沙地瓜”等优势品牌,起到了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姜世中, 丁辉. 内江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 农村经济, 2001, 3: 005.
[2]李世俭. 山西地理位置与山西经济发展[J]. 经济问题, 1992, 7: 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