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已认识到,对事物感兴趣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寻幽探胜。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入门向导。所以语文教师,应该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课前预习;勤学好问;认真倾听
學习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因而能提高学习效率。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小学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对将来的学习工作受益无穷。我觉得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老师布置学习任务时,不能只撂一句话“你们预习去”就不管了,一定要明确要求,让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要求去进行预习,而且布置的预习内容要有可操作性,如在教学《触摸春天》这一课时,我围绕教学目标,提出预习内容为:想一想课文中盲童安静时怎样感受春天的美景呢?读完课文后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安静在花丛中除了闻到花香,还可能触摸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在学生预习前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预习及预习的步骤,如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先把要预习的内容快速浏览-遍,使自己对新课心中有数,初步知道新课中哪些是-看就懂的,哪些是看不懂的,然后带着这些问题细读第二遍。阅读第二遍时,速度要放慢一些,一边细读,一边思考与理解,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停下来反复思考,对不认识的生字、生词,要立即查工具书搞明白,实在搞不懂的问题,就把它记下来带到课堂上,听课时再去解决。指导学生预习时在书上或本上做好预习笔记。在书上做笔记,就是边细读,边在书的空白处或有关内容下圈点勾画或批注;在笔记本上做笔记,就是-边细读,一边把重点和不懂的内容纲要记在本上。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尽可能把新课内容的重点和疑点找出来,然后把重点和疑点带到课堂上去。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所找的重点和疑点时,一定认真的一边听、一边思考,听出老师讲解的思路。经老师讲解后,有些问题仍不明白,就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向老师发问,直到把预习中找出的疑点弄明白为止。就这样长期训练下去,学生就会慢慢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这将为课堂教学节约许多宝贵的时间,使得教师不必讲解学生就能自己获得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二、培养学生勤学好问,认真倾听的习惯
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让学生养成向别人请教,勤学好问的习惯,并能坚持始终。在教学中,我注重给学生创设提问题的习惯,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课时,我说道“桂林山水甲天下”时出示一幅桂林山水的图片并点明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于是很自然地让学生想想假如你身临其近,假如你正在荡舟漓江你会怎样去描述堪称天下第一奇丽之景的桂林山水。假如你听到这一句话你会对文章产生哪些兴趣,你想知道有关于桂林山水的哪些的问题?
在课堂中,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么说好。
三、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如书、本、笔、尺等,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做作业时精力要集中。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字迹工整,不潦草,不涂抹,要规范、美观。
许多学生做完题目,让老师和家长检查,这有好的一方面,同时也容易养成依赖思想。在学生的学习中,应把这种积极性逐渐引导到自我评价上来,使他们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做完作业,先验算,发现问题再看书,看例题对照检查,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教师和家长长期这样要求,就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完成作业习惯。
四、培养学生课后复习的习惯
温故而知新,让学生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复习笔记,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的关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当天的功课当天就要完全的复习并熟练的掌握应用。
总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很重要,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使学生建立起稳定有效的学习模式,使其受益终身,但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困难的,非朝夕之功,但只要教师多动脑筋,采取切实可行。有效的方法耐心地进行培养,一定能使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课前预习;勤学好问;认真倾听
學习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因而能提高学习效率。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小学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这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对将来的学习工作受益无穷。我觉得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它能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老师布置学习任务时,不能只撂一句话“你们预习去”就不管了,一定要明确要求,让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要求去进行预习,而且布置的预习内容要有可操作性,如在教学《触摸春天》这一课时,我围绕教学目标,提出预习内容为:想一想课文中盲童安静时怎样感受春天的美景呢?读完课文后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安静在花丛中除了闻到花香,还可能触摸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找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在学生预习前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预习及预习的步骤,如指导学生在预习时,先把要预习的内容快速浏览-遍,使自己对新课心中有数,初步知道新课中哪些是-看就懂的,哪些是看不懂的,然后带着这些问题细读第二遍。阅读第二遍时,速度要放慢一些,一边细读,一边思考与理解,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停下来反复思考,对不认识的生字、生词,要立即查工具书搞明白,实在搞不懂的问题,就把它记下来带到课堂上,听课时再去解决。指导学生预习时在书上或本上做好预习笔记。在书上做笔记,就是边细读,边在书的空白处或有关内容下圈点勾画或批注;在笔记本上做笔记,就是-边细读,一边把重点和不懂的内容纲要记在本上。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尽可能把新课内容的重点和疑点找出来,然后把重点和疑点带到课堂上去。课堂上,当老师讲到自己所找的重点和疑点时,一定认真的一边听、一边思考,听出老师讲解的思路。经老师讲解后,有些问题仍不明白,就要抓紧时间和机会向老师发问,直到把预习中找出的疑点弄明白为止。就这样长期训练下去,学生就会慢慢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这将为课堂教学节约许多宝贵的时间,使得教师不必讲解学生就能自己获得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二、培养学生勤学好问,认真倾听的习惯
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题,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学问、学问,学习就要开口问,不懂装懂最终害自己,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让学生养成向别人请教,勤学好问的习惯,并能坚持始终。在教学中,我注重给学生创设提问题的习惯,如:在教学《桂林山水》这课时,我说道“桂林山水甲天下”时出示一幅桂林山水的图片并点明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于是很自然地让学生想想假如你身临其近,假如你正在荡舟漓江你会怎样去描述堪称天下第一奇丽之景的桂林山水。假如你听到这一句话你会对文章产生哪些兴趣,你想知道有关于桂林山水的哪些的问题?
在课堂中,还要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同学回答得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么说好。
三、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如书、本、笔、尺等,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做作业时精力要集中。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后,应认真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更正,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字迹工整,不潦草,不涂抹,要规范、美观。
许多学生做完题目,让老师和家长检查,这有好的一方面,同时也容易养成依赖思想。在学生的学习中,应把这种积极性逐渐引导到自我评价上来,使他们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做完作业,先验算,发现问题再看书,看例题对照检查,做出正确与否的评价,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教师和家长长期这样要求,就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独立完成作业习惯。
四、培养学生课后复习的习惯
温故而知新,让学生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认真阅读理解教材,复习笔记,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的关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询问,补上没有学好的内容。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进行交替复习。当天的功课当天就要完全的复习并熟练的掌握应用。
总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靠偶尔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强化训练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很重要,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使学生建立起稳定有效的学习模式,使其受益终身,但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困难的,非朝夕之功,但只要教师多动脑筋,采取切实可行。有效的方法耐心地进行培养,一定能使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