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诞生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jua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宫泽贤治是日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诗人与儿童文学巨匠,有日本学者形容他的作品都“处于一种长眠的状态之中”,有人说宫泽贤治的死意味着巨大的“诞生”。本文将通过对宫泽贤治的生平,童话形成的环境与先天条件以及当时的文艺思潮的考察来探讨宫泽贤治童话的建构及其主要思想。
  关键词: 宫泽贤治 童话 儿童文学
  一、宫泽贤治的童话世界
  宫泽贤治是日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诗人与儿童文学巨匠,他生于日本东北部寒冷贫困的岩手县花卷町一个商人之家,自幼目睹农民的悲惨生活,对劳动人民寄予无限同情。日本的宫泽贤治文学的研究热潮,是在他逝世之后才出现的。这位孤傲的童话作家生前仅仅是自费出版了一部童话集,而且连一本也没有卖出去,留下来的作品,绝大多数是没有发表过的手稿。有日本学者形容他的作品都“处于一种长眠的状态之中”。有人说宫泽贤治的死意味着巨大的“诞生”。①其文学作品被他的肉体生命之火点燃得到了诞生。如今仅仅是关于他的人和作品的研究专著就有几百部之多。
  1986年出版的《国文学解释与鉴赏》就他的个人生平、作品简介以及研究评论做了比较全面详细的陈述。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界获得了肯定,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与支持。在1988年至1995年的短短七年间,竟相继出版了5本关于宫泽贤治文学的专辑,这甚至超过了日本的一些文学大家。并且研究范围之广,研究层次之深也是一些文学大家难以匹敌的。2000年,日本《朝日新闻》进行了一项调查,由读者自由投票,选一千年里你最喜欢的日本作家。宫泽贤治名列第四,远远超过了太宰治一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安部公房,大江健三郎以及村上春树。
  童话是以其离奇的幻想、奇妙曲折的情节来间接地反映现实社会的一种文学形式。而幻想正是童话的核心部分,可以说是童话的灵魂。揭开其表层的那层面纱,就会发现沉淀于其中的深邃的现实寓意。童话中的幻想植根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追求一种“超自然”的艺术真实。宫泽贤治的童话多以浪漫与幻想的虚构世界为主题,充满了理想主义气息,同时又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其代表作有《风又三郎》、《水仙月四日》、《要求繁多的餐馆》等。
  通过对宫泽贤治的生平,童话形成的环境与先天条件以及当时的文艺思潮的考察,不难发现,在他的童话中大多闪烁着自己的影子,并对他的童话创作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宫泽贤治对大自然的亲近以及热爱,为他日后幻想性童话中对自然的描写奠定了基础。并且在具有宗教氛围的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宫泽贤治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宗教色彩的童话作品。在人道主义与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从他的幻想性童话中可以读出对儿童的慈爱之情。
  1.自然环境
  宫泽贤治在他的作品当中,都将自然置于童话素材的中心位置。他自己所生活的东北地方的自然风土相对来说是被保护得很好的,但不是南国温和的自然而是严峻的北国自然。以此作为他童话的基础,他以一个观察者的身份去描写潜在自然内部的本质。出现在他童话中的动植物、风以及吹雪等等的自然现象,或者是岩石等没有情感的事物,宫泽贤治不仅将它们拟人化了,而且还赋予了它们鲜灵的生命感。
  宫泽贤治亲近自然,从自然中得到了其中的神秘感和太古的原始感觉。这是作品的一大基调,也是作品的一大特点。他的情感始于自然的感情,又将自然融入到童话之中。
  2.文化环境
  从家庭环境来看,他生于当地望族的家庭,在家中是长子,这对他人格的形成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的小品文处女作就表现出他对家长制度的不满。他和家庭成员之一妹妹敏子的关系成了他文学,特别是诗歌的重要素材之一。哥哥和妹妹也偶尔作为登场人物出现在作品之中。而且当时他对自己的事业抱有的感情也在童话《滑床山的熊》中有过体现。
  后天的文化培养方面,他专门从事农业领域中的农艺化学、地质学、植物学和天文气象学等自然科学的研究,他把这些研究与他信奉的大乘佛教的思想,用充满浪漫主义的方式进行了新的诠释。他的教育文化环境的特色在于与东京这个城市的接触。这也可以算作是社会环境吧。与其和人接触不如直接摄入大城市的文化更好,所以他常常去东京,努力吸取城市中的近代文化。在对自然抱有亲和感的同时也产生了对残酷社会的厌恶和排斥感;伴随着对近代文化的憧憬,也有对社会中某些阶层的轻蔑和揶揄,这些都在童话《要求繁多的餐馆》中体现出来了。
  二、宫泽贤治创作的主题思想
  1.宗教侵染下的慈悲胸怀
  宫泽贤治的文学作品总是弥漫着一种浓浓的宗教情怀,一种对人类、自然的深切关怀与慈悲的胸怀。宫泽贤治的父亲宫泽政次郎虽是个经营当铺和旧衣行的商人,但却是个爱读书的人。由于弟弟年幼夭折,后来成为了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信奉的是佛教的净土真宗派,在当地可以说是中心人物。每天带着家人在佛坛前诵经,带着年幼的宫泽贤治去听附近寺院的僧人讲授经书。可以说这是宫泽贤治接触宗教的开端。②此外,宫泽贤治还有一个信仰佛教的祖母。宫泽贤治小时候听的摇篮曲都是一些经文。所以在这种宗教环境中长大的宫泽贤治,创作出的文学作品必然是与宗教有着无法割舍的关系。
  在童话《水仙月四日》中,读者们都为那个在水仙月中遭遇暴风雪摧残,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孩子捏了一把冷汗。也许他们在心中揣测了孩子最后的命运。宫泽贤治在作品的结尾还是让孩子化险为夷,获得了重生。这便是宫泽贤治的慈悲思想的体现。宫泽贤治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毕生苦心钻研大乘佛教的经典著作《法华经》,可以说《法华经》是在佛学道路上指引宫泽贤治的一盏明灯。《法华经》特别看重宣扬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精神。菩萨的这种大慈大悲精神就集中体现在了佛以及菩萨对众生平等的深切关怀和尊重生命的佛性理念上。从作者对雪童子的可爱的描述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宫泽贤治根本没有想将风雪界的暴君雪婆子的走卒雪童子塑造成一个凶神恶煞的形象。虽然他是雪婆子的侍童,但是却有着一颗与人为善的心灵,被宫泽贤治描写成好似有着明快性格的可爱儿童。宫泽贤治正是借助雪童子这么一个可爱的儿童的形象来表现他的慈悲思想。作为深信佛教的宫泽贤治,他不可能将一个善良可爱的儿童的生命埋没在深雪当中,也可以说这是他人道主义思想的体现。   《要求繁多的餐馆》这篇童话讲述了两个平日以杀戮为乐、唯利是图的绅士,在深山中掉进了山猫的陷阱,发现不是他们吃西餐而是要被当做西餐吃掉。他们以杀害有生命的东西为爱好,对于生命的宝贵性没有一点感觉,麻木不仁地面对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对待自己的爱犬死去这件事情,没有丝毫的慈悲心与怜悯心,反而换算为金钱来计算自己的损失。认为自己绝不会是被吃掉的人类首次被置于被吃掉的立场上而瑟瑟发抖。宫泽贤治是从慈悲的思想出发用他严厉批判的目光去批判人类残忍的杀戮行为。倘若在童话的结尾这两个绅士没有获救,而是被山猫当做西餐吃掉了,结果会怎样呢?那么这个童话就变成了一个对现代文明及其厌恶的批判性的作品,就不是基于佛教慈悲精神之上的童话了。宫泽贤治就算是在幻想的世界中也不忍心去杀害人类。最后对死去的狗不以为然的两个绅士,反而被这两只白熊似的狗救了性命。这样的结局充分体现了宫泽贤治的慈悲精神。就算是讽刺,这种讽刺也是潜藏在慈悲精神之中的,很好地掩藏了他那尖锐的矛头。宫泽贤治的这种思想正是源于大乘佛教的慈悲思想,宫泽贤治心中的理想世界是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要相互体贴照顾,相亲相爱,最大限度地去各自发挥生命力的世界。宫泽贤治的童话创作不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某种利益,而是出于自己对佛教的虔诚之心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作者将自己这种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美好理想寄托于作品中,试图给黑暗的社会点亮一盏明灯,以启示众人。他的作品不单是力图给人带来一种美好的幻觉,还劝说着社会向更良性的方向发展,指引着人们远离丑恶努力向善,在批评丑恶的同时还积极地引导着人们走向通往善良和幸福的道路。无论是宫泽贤治的幻想性童话还是现实性的童话,作品中无处不流露着佛教的慈悲思想,这是他童话的幻想性与现实性的一个接合点。
  2.扎根现实的批判与讽喻
  宫泽贤治是近代日本文学者中最有锐利目光和讽刺精神的人之一。与其说《要求繁多的餐馆》是一篇童话,不如说它更像是一篇寓言,无情地鞭挞了一个金钱至上伪善的成人世界。对于山猫的种种要求,竟会用要见大人物的虚荣心来说服自己。作为读者的我们眼看着他们一步步地步入陷阱,这时的我们不再同情那两个以杀戮为乐的傻瓜,看见他们将成为山猫盘中的美味,心中不由得升起一阵快感,这两个残忍的文明人得到了罪有应得的惩罚。其实他们走入陷阱,不是因为太愚笨,而是因为聪明过头了。这恰恰是西方近代文明的弊病——傲慢、虚荣和自以为是。那么这样看来,它不仅是一篇对奢华无度的文明的嘲讽,更是一篇批判的檄文。早期的评论认为山猫代表着自然,绅士象征着文明,是自然对文明的批判。但其实宫泽贤治是想借助这种对山猫和绅士漫画式的描写,看透虚妄的人生,讽刺恶俗的人类世界,这才是他的最终目的。《要求繁多的餐馆》这篇童话是近代日本文学中的对近代西洋文明最尖锐的讽刺书。一身英国士兵装束的两个绅士的描写绝妙地讽刺了那些盲目追求西方文明的人们。他们以杀戮为乐趣,将一切都还原为金钱,他们总是站在杀戮者的立场,从没有站在被杀戮者的立场考虑过问题。所以说不定什么时候这些单纯以杀戮为爱好的绅士就会被置于被杀戮的立场上。《要求繁多的餐馆》不仅是一篇揭示日本大正时代社会问题的童话,更是一篇质疑并且批判人类及其社会生存方式的檄文。原本残害并且吞噬其它生命的人类眼看着要被吃掉,在因果循环中出众的人类总去扼杀其它生命,那么终有一日自己也将灭亡。
  《奥侈倍尔与大象》这篇童话以一位牛倌口述的形式展开故事,描写了发生在三个星期天的事情。第一个星期天,奥侈倍尔是个了不起的人,他总共安装了六台打稻机,并且有16个农民为他工作。不知何时从哪里来了一头白象,这头白象饶有兴趣地走进了奥侈倍尔的打稻场。贪心的奥侈倍尔想将这头白象据为己有,甜言蜜语地欺骗了大象,把白象留在了打稻场。不仅让白象干活还把它租给马戏团,从中获取暴利。第二个星期天,白象勤劳能干、任劳任怨,从不抱怨。奥侈倍尔见状变本加厉,先后给白象拴上了一百公斤重的锁链和四百公斤重的秤砣,还以税金加重为借口,不断地压榨白象,让白象去河边运了五十趟水后,给了白象十把稻草。见大象不动声色,很快活的样子,奥侈倍尔让白象又运了九百把劈柴后只给了八把稻草。随着白象的工作量的不断增加稻草却递减为七把、五把,以至于更少。第三个星期天,此时白象的稻草已经减到了三把,最后甚至连一根稻草都没有了。白象终于支撑不住了,但也只是对月亮诉说自己的苦衷,没有进行任何的反抗。月亮让白象写信给伙伴们求助,得到消息的伙伴们冲到打稻场,救出了白象。白象露出了凄楚的笑容。
  读过这篇童话之后,读者会惊奇地发现宫泽贤治不再翱翔在幻想的天空中,而是彻底地落在了地上,控诉剥削阶级的残忍与奸诈。白象就是长久以来深受压迫的农民阶级的化身,并且是一群无论剥削阶级怎样压榨都不动声色,不懂反抗,麻木不仁、愚昧的农民。而奥侈倍尔则是令人发指的剥削阶级的化身,几乎榨干了白象最后一滴血液。至此,不难看出这是一篇讲述压榨与被压榨关系的童话故事。宫泽贤治讽刺的不仅仅是剥削阶级的代表奥侈倍尔,同样也讽刺了被剥削阶级的代表白象。宫泽贤治的童话受到了现实主义的浸染,站在了农民的立场上,用童话的问题来接近现实、直面现实、批判现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童话世界。
  注释:
  ①彭懿.成年人的宫泽贤治童话.中国出版社,2011.
  ②李杨.从宫泽贤治的宗教观看其童话创作.黑龙江学报,2008.
  参考文献:
  [1]吴晓云.试论童话的幻想与现实的关系[J].教育·科研,2005(10):33.
  [2]宫泽贤治.周龙梅译.宫泽贤治童话文集[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
  [3]吴媚.论童话的现实主义情怀[J].语文学刊(高教版),2007(7):33.
  [4]吴晓云.试论童话的幻想与现实的关系[J].教育·科研,2005(10):33.
  [5]梅原猛.群像日本の作家12宮沢賢治[C].東京:小学館,1990:28.
  [6]朱自强.儿童文学的本质[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7]郑碧强.佛教慈悲思想的内涵[J].中国宗教,2007(6).
其他文献
摘 要: 跳绳是我国大班幼儿年龄阶段的一项必达的体育运动项目,幼儿进入大班后都要开始练习跳绳。本文分析了大班幼儿跳绳活动的指导策略,旨在跳出新、奇、趣。  关键词: 大班幼儿 跳绳活动 指导策略  《纲要》明确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加。”  跳绳是一项集游戏、锻炼于一体的全身性、综合性运动项目,可以提
摘 要: 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中国、日本各4部电视剧和2000年之后中国、日本各4部电视剧中出现的谚语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出中日两国在20世纪90年代和2000年之后电视剧中谚语出现数量和使用的频率,分别分析两国近20年间谚语使用情况的变化,对比两国谚语使用情况异同,提出如何普及和传承谚语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中日谚语 比较 使用情况 变化发展  谚语是民众集体创造出来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
摘要: 命题中运用逆向思维需要三大条件:大胆质疑;关注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能引领中学历史教学。本文分析试题命制中逆向思维的运用,兼论苏联的农业政策与粮食问题。  关键词: 试题命制逆向思维苏联的农业政策与粮食问题  一、命题过程中的困惑——逆向思维的缘起  在全县期末统测试题命制的时候,我意图从粮食问题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初步命制了这样一道题目:  1918年1月,莫斯科只运进1
摘要: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要素。从学院宏观层面出发进行的人才培养模式顶层设计,能够指导与规范学院所有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顶层设计,构建出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教育体系和实施体系在内的整体框架体系。  关键词: 人才培养模式顶层设计目标体系教育体系实施体系  一、引言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质量问题,已越来
摘要: 课外活动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升华,在教育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是保证课外活动质量的关键,是打造品牌性活动的基础。从价值论的视角构建课外活动评价体系,既保证了学生参与的主体性,又保证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普遍性,具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 价值论课外活动评价体系  一、课外活动及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美国著名统计学家,哈佛
摘 要: 许多学生有这样的困惑:上课能听懂老师的讲解,课后却无法运用老师所讲的知识。针对这一困惑,本文从自组织现象对课堂教学的启示出发,探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老师讲得多、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少,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水平无法跃迁到新一层次的有序状态。最后以《正午太阳高度角》习题课为例,创建自组织课堂。  关键词: 自组织 非平衡 正午太阳高度  笔者在任课的班级进行了一项调查——在地理学习中最
摘 要: 文章以民国时期赤坎发行的司徒氏族刊——《教伦月刊》为基本史料,侧重考察民国时期开平县赤坎镇司徒氏的主要文教活动。通过考察发现,在海外华侨的支持下,侨乡宗族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均有了新的发展,他们顺应时代潮流,开办学校,设立图书馆,设立促进教育的专门机构,开展文体活动,在发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成绩突出,为侨乡文教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侨乡宗族教育 开平县司徒氏
摘 要: 美术的美,是要用眼睛去看的,所呈现的是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而相衬的好音乐会带来一种律动,让人置身画面营造的氛围中,让欣赏者更好地体会其中的美感,产生共鸣。音乐在美术课堂的各环节中的渗透运用,给美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探索。文章围绕美术课中音乐的运用展开论述。  关键词: 美术 音乐 教学应用  一、引言  音乐和美术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但是艺术是相通的,好的音乐就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好
摘 要: 诗歌作为民族文学的瑰宝,高度凝练、情动辞发、文以入情、虽幽必显。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修辞文风,都为诗歌翻译平添了几分难度。作者结合法国释意派理论及中国翻译家的翻译观点,从《三美论》中的音、形、意三方面分析法语诗歌翻译。  关键词: 诗歌翻译 释意理论 三美论  一、翻译概述  所谓翻译,简单来说,就是把一种语言的状态或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状态或形式,从根
摘 要: 教学与评价是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离不开评价,评价是及时监控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的评价方式仍然以终结性评价为主,这种评价方式以期末考试成绩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在评价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其主体性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作者以所在的广东白云学院为例,将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引入基础英语的评价体系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