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水景运用”总体布局,空间组织,植物配置,视觉景观等方面对园林中水景运用进行研究和分析的。
[关键词]园林 ;水景; 布局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0-0235-01
1.古典园林中水景的产生
水景设计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发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其变化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1.1 水景设计产生的文化背景
我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一种园林要素是水景。古典园林中对于水体的运用可以上溯到周代,周文王所建之灵同中就有一片神奇的水面,名为“灵沼”。《诗经·大雅》中赞美到:“王在灵沼,于韧鱼跃”,意思是周文王在灵沼,满池的鱼都欢腾跳跃。从那时起,水就成为园林的内容。汉代的上林苑中更是池沼遍布。及后,汉武帝建造的建章宫苑区内人工凿挖十万平方米的太液池以象征北海,内置三山,以至于“一池三山”成为中国山水园的传统程式。在后来的园林建造中,大者多利用阔大的水面,或将天然水体略加人工,在水面上安排岛屿、布置建筑,增加曲折深远的意境。小者则造小水池以一勺象征千里江湖,或设溪流蜿蜒以尽山水相依之意趣。哪一处古典园林没有水呢?无论走进哪个园林,人们只有看到水,才会真正体会到园林之美,灵府才会真正感觉到澄澈清明。有水,园林就更有生机,有水,园林就更显意境。园林中的水寄托着我国的基本哲学思想,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古圣先贤,也启发陶冶着我们后来者的心智。可以说:园不在大,有水则灵。水是古典园林的灵魂。
2.古典园林水景运用的方法及特点
2.1 水景运用的方法
水景在我国古典园林中之所以占如此重要之地位,不仅因为它是生命之源,也是因为理水手法是我们这个民族一种深层文化的象征。我国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 一是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论亭、廊、阁、榭,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二是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三是破。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错,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2.2 水景的空间划分
园林中的水面,应当作为“空间”来看待。园中空间,贵在层次,如何做水面层次?基本上有两种手法,一是做狭,如无锡寄畅园之水池,南北狭长,故在中部半亭处水面狭一下,使水面分成南北两部分;第二种手法是造桥(或筑堤)。园中之桥,固然为交通之需,但它也是分隔水面空间之物。用桥分隔水面,使水面有层次感,而且处理得更为含蓄。
2.3 水景运用的特点
水来自于大自然,她带来动的喧器,静的和平,还有韵致无穷的倒影。水是风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为植物、鱼和野外生灵提供生存之地。水可能是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它极具可塑性,并有可静止,可活动,可发出声音,可以映射四周景物等特性,所以可单独作为艺术品的主体,也可以与建筑物,雕塑,植物或其他艺术品组合,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作品,因此水景在公共艺术的范畴里,应该占有一席之地。早期水景大多与艺术品相搭配,所以其演变也是传统的、着重观赏的雕塑或神像喷泉、水池,进入与抽象造型相结合的水景,再进入到与四周环境相搭配的水景,以及能够让人亲近接触的亲水性喷泉。
正是水的这些特性,才表达出园林水景的无穷魅力。作为园林中的独特一景的水景观设计具有了它独特的观赏价值。
3 古典园林中水景设计在现实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园林到现代经历了一个重大的转变,首先是私家园林基本已成为过去,而被公共园林及景观环境设计所取代。园林中的水景也转化为现代水景艺术,被运用于各种公共及私密空间。在中国,水景最多运用于住宅区园林化室外空间设计,在创作手法上多是相对汲取东西方造园手法与要素,基本上是对古典园林的模仿与微缩;而在西方国家,除了私人拥有的花园水景在技术进步的支持下在形式和艺术方面有很大发展之外,公共场所的水景设计更受重视,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道亮丽风景,融入更多现代设计手法及理念,注重创意与构思,蕴涵了更多人性的、自然的思索。
3.1 水景设计的作用
园林水体可赏、可游、可乐。大水体有助空气流通,即使是一斗碧水映着蓝天,也可使人的视线无限延伸,在感观上扩大了空间。园林中各类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无一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水中、水旁园林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不同的水体构筑物可以产生不同的水态,总之,水是构成园林景观、增添园林美景的重要因素。
3.2 现代水景设计与传统水景设计的关系
现代水景的设计是对传统园林理水艺术的继承以及现代环境景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庭园水景和公共空间的小品水景两类。现代水景设计既有对传统理论及方法的继承,也突破了传统理水的形式及内涵,体现出现代环境艺术的成就,体现了现代人的哲理思考、精神状态、生态及人文关注,运用了许多现代技术、材料,创造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水景形态。在现代水景设计中,技术的重要性在增加,某种程度上水景是以各种设计及技术手段去体现水的特性,是液态的立体艺术、雕塑艺术,每种水的营造都和建造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例如太阳能喷泉、音控喷泉水景中现代材料不锈钢、玻璃的应用等等。
3.3 水景设计的意念
园林水景设计在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思想指导水景的设计。据园林发展的趋势,科学分析水景的设计意念,初级阶段设计意念较为单一,它只是为造景而造景,满足人们单一的视觉追求;而中级阶段的设计开始有一种新的理念,水景开始考虑到作为景观的主导因素,要求满足多方面的功能;水景多体现出人工韵味,水景的维护费用较高,特别是对保持水体清洁不但对方法的合理性,一直素有争议而难于解决。高级阶段的设计理念是运用园林造景的“构园得体,相地为先”的艺术理论,因地制宜使水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分子,让人们充分感受到园林水体给人明净、清澈、近人、开怀的感觉。总体意念都是好的,进一步满足了现代人们的审美和生活要求。
4.结语
从园林的设计方案不难看出,水景观以它独特的观赏特性和美学表达方式,在园林水景规划设计中已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表现形式多样,易与四周景物协调统一,同时它灵活,巧于变化,能够丰富水景的设计。园林中水景观能否充分表达作者的意图、如何在统一中求变化以及丰富空间表达效果等问题上,都需要设计者全面的思考与探讨,这也是由园林水景观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所以说,园林水景观与水景设计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我们耗费精力、气力去追求、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卢仁 ,金承藻.《园林建筑设计》 [S]. 北京:林业出版社, 2006.
[2] 罗哲文.《中国古园林》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
[关键词]园林 ;水景; 布局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0-0235-01
1.古典园林中水景的产生
水景设计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发生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其变化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1.1 水景设计产生的文化背景
我国古典园林中重要的一种园林要素是水景。古典园林中对于水体的运用可以上溯到周代,周文王所建之灵同中就有一片神奇的水面,名为“灵沼”。《诗经·大雅》中赞美到:“王在灵沼,于韧鱼跃”,意思是周文王在灵沼,满池的鱼都欢腾跳跃。从那时起,水就成为园林的内容。汉代的上林苑中更是池沼遍布。及后,汉武帝建造的建章宫苑区内人工凿挖十万平方米的太液池以象征北海,内置三山,以至于“一池三山”成为中国山水园的传统程式。在后来的园林建造中,大者多利用阔大的水面,或将天然水体略加人工,在水面上安排岛屿、布置建筑,增加曲折深远的意境。小者则造小水池以一勺象征千里江湖,或设溪流蜿蜒以尽山水相依之意趣。哪一处古典园林没有水呢?无论走进哪个园林,人们只有看到水,才会真正体会到园林之美,灵府才会真正感觉到澄澈清明。有水,园林就更有生机,有水,园林就更显意境。园林中的水寄托着我国的基本哲学思想,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古圣先贤,也启发陶冶着我们后来者的心智。可以说:园不在大,有水则灵。水是古典园林的灵魂。
2.古典园林水景运用的方法及特点
2.1 水景运用的方法
水景在我国古典园林中之所以占如此重要之地位,不仅因为它是生命之源,也是因为理水手法是我们这个民族一种深层文化的象征。我国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有三种: 一是掩。以建筑和绿化,将曲折的池岸加以掩映。临水建筑,除主要厅堂前的平台,为突出建筑的地位,不论亭、廊、阁、榭,皆前部架空挑出水上,水犹似自其下流出,用以打破岸边的视线局限;或临水布蒲苇岸、杂木迷离,造成池水无边的视角印象;二是隔。或筑堤横断于水面,或隔水净廊可渡,或架曲折的石板小桥,或涉水点以步石,如此则可增加景深和空间层次,使水面有幽深之感;三是破。水面很小时,如曲溪绝涧、清泉小池,可用乱石为岸,怪石纵横、犬牙交错,并植配以细竹野藤、朱鱼翠藻,那么虽是一洼水池,也令人似有深邃山野风致的审美感觉。
2.2 水景的空间划分
园林中的水面,应当作为“空间”来看待。园中空间,贵在层次,如何做水面层次?基本上有两种手法,一是做狭,如无锡寄畅园之水池,南北狭长,故在中部半亭处水面狭一下,使水面分成南北两部分;第二种手法是造桥(或筑堤)。园中之桥,固然为交通之需,但它也是分隔水面空间之物。用桥分隔水面,使水面有层次感,而且处理得更为含蓄。
2.3 水景运用的特点
水来自于大自然,她带来动的喧器,静的和平,还有韵致无穷的倒影。水是风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为植物、鱼和野外生灵提供生存之地。水可能是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它极具可塑性,并有可静止,可活动,可发出声音,可以映射四周景物等特性,所以可单独作为艺术品的主体,也可以与建筑物,雕塑,植物或其他艺术品组合,创造出独具风格的作品,因此水景在公共艺术的范畴里,应该占有一席之地。早期水景大多与艺术品相搭配,所以其演变也是传统的、着重观赏的雕塑或神像喷泉、水池,进入与抽象造型相结合的水景,再进入到与四周环境相搭配的水景,以及能够让人亲近接触的亲水性喷泉。
正是水的这些特性,才表达出园林水景的无穷魅力。作为园林中的独特一景的水景观设计具有了它独特的观赏价值。
3 古典园林中水景设计在现实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园林到现代经历了一个重大的转变,首先是私家园林基本已成为过去,而被公共园林及景观环境设计所取代。园林中的水景也转化为现代水景艺术,被运用于各种公共及私密空间。在中国,水景最多运用于住宅区园林化室外空间设计,在创作手法上多是相对汲取东西方造园手法与要素,基本上是对古典园林的模仿与微缩;而在西方国家,除了私人拥有的花园水景在技术进步的支持下在形式和艺术方面有很大发展之外,公共场所的水景设计更受重视,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道亮丽风景,融入更多现代设计手法及理念,注重创意与构思,蕴涵了更多人性的、自然的思索。
3.1 水景设计的作用
园林水体可赏、可游、可乐。大水体有助空气流通,即使是一斗碧水映着蓝天,也可使人的视线无限延伸,在感观上扩大了空间。园林中各类水体,无论其在园林中是主景、配景,无一不借助植物来丰富景观。水中、水旁园林植物的姿态、色彩,所形成的倒影,均加强了水体的美感。不同的水体构筑物可以产生不同的水态,总之,水是构成园林景观、增添园林美景的重要因素。
3.2 现代水景设计与传统水景设计的关系
现代水景的设计是对传统园林理水艺术的继承以及现代环境景观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庭园水景和公共空间的小品水景两类。现代水景设计既有对传统理论及方法的继承,也突破了传统理水的形式及内涵,体现出现代环境艺术的成就,体现了现代人的哲理思考、精神状态、生态及人文关注,运用了许多现代技术、材料,创造出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水景形态。在现代水景设计中,技术的重要性在增加,某种程度上水景是以各种设计及技术手段去体现水的特性,是液态的立体艺术、雕塑艺术,每种水的营造都和建造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例如太阳能喷泉、音控喷泉水景中现代材料不锈钢、玻璃的应用等等。
3.3 水景设计的意念
园林水景设计在每一个阶段都有着不同的思想指导水景的设计。据园林发展的趋势,科学分析水景的设计意念,初级阶段设计意念较为单一,它只是为造景而造景,满足人们单一的视觉追求;而中级阶段的设计开始有一种新的理念,水景开始考虑到作为景观的主导因素,要求满足多方面的功能;水景多体现出人工韵味,水景的维护费用较高,特别是对保持水体清洁不但对方法的合理性,一直素有争议而难于解决。高级阶段的设计理念是运用园林造景的“构园得体,相地为先”的艺术理论,因地制宜使水景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分子,让人们充分感受到园林水体给人明净、清澈、近人、开怀的感觉。总体意念都是好的,进一步满足了现代人们的审美和生活要求。
4.结语
从园林的设计方案不难看出,水景观以它独特的观赏特性和美学表达方式,在园林水景规划设计中已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表现形式多样,易与四周景物协调统一,同时它灵活,巧于变化,能够丰富水景的设计。园林中水景观能否充分表达作者的意图、如何在统一中求变化以及丰富空间表达效果等问题上,都需要设计者全面的思考与探讨,这也是由园林水景观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所以说,园林水景观与水景设计之间的关系,是值得我们耗费精力、气力去追求、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卢仁 ,金承藻.《园林建筑设计》 [S]. 北京:林业出版社, 2006.
[2] 罗哲文.《中国古园林》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