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自古即有“学习之母、教育之本”之誉。这就是说,阅读是吸收信息、增长知识的主要形式,是开启智慧、丰富情感的重要途径,更是增强审美、促进修养的活力源泉。诸如“书犹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正是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集中表明阅读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在语文课程活动体系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呢?笔者立足初中语文教学这一视野,拟就如下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简要性阐述。
一、自主阅读落实在课前预习环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它意在强调,无论何时何事,“超前准备”是非常重要又十分必要的。就课程活动来说,课前预习不仅是无可或缺的有机组成,更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首要环节”。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善于把自主阅读落实在课前预习这种“诗外工夫”环节,有利于把教学窗口进行有效“前移”,为实现简约化课堂教学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以曹操的《观沧海》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课前预习环节是:首先,直接进行多遍朗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的大体意思;接着,借助课文旁边给出的注解,认知一些字词意思,如“临”“碣石”“澹澹”“竦峙”“星汉”等,并且抓住各种意象展开阅读,进一步深入体悟诗歌内涵,初步触摸蕴藏其中的作者情感;然后,通过查询网络或者工具书,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平简历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再度次读诗歌并深刻体悟,就能较好地获取“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二、合作阅读落实在课堂教学环节
众所周知,课堂活动不仅是开展“教书”活动的主要形式,它还是开展“育人”活动的重要时空。在这一“主阵地”和“制高点”环节,我们应本着“以学为主、有效主导”这一指导思想,积极开展以“个体读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为主要形式的自主性合作探究活动,从潜移默化中努力攫取合作双赢的“1+1>2”效益。
以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为例。首先,通过小组代表发言,把在课前预习中各自发现的重要知识点和一些疑难问题向全班汇报;接着,教师组织与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并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如下问题: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刻画的?文中还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分别有什么作用?小说“三要素”是什么?这篇小说的“三要素”又是什么?作者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种前后矛盾现象说明了什么?然后,让每一个学习小组自主选择其中一两个问题,在个体阅读、相互讨论中寻求问题答案;最后,在集体交流的同时,师生共同总结、梳理与提炼。由此可见,所有这一切无不建立在阅读与体悟基础上。
三、拓展阅读落实在课后延伸环节
在“大语文教育”背景理念及“大阅读观”日益强化的今天,我们应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不断地拓展语文阅读的各类活动环节—“课前阅读”和“课后阅读”。就“课后延伸”阅读活动来说,教师应当而且有必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支撑,把教材作品的“互文”或“群文”提出来,再以“非纸笔”作业形式,让学生在课后开展自主性的“阅读体悟、合作交流”活动。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在课堂教学后,笔者根据“以同一作者为中心”的导向策略,向学生推荐了老舍先生所写的同是“济南景物”的另两篇文章:《大明湖之春》和《趵突泉的欣赏》,要求他们借助从课堂教学的习得方法,开展课后延伸的“群文阅读”活动。经过比较阅读,学生切实地感悟到老舍在描写“济南之美”的作品中,充分地显现出了“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年四季各不同”的名家风范。如此而为,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能够立体性感知济南,而且更深刻地领略作者的独有笔法。
四、读写互动落实在教学常态中
叶圣陶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与杜甫所倡导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强调“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合则共荣,分则互损”。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把阅读与写作相互渗透并有机融合起来,积极有效地开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互动”教学活动,才能从根本上逐步实现“互为促进、和谐相生”的良好教学目标。
比如,无论在哪类活动环节,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批注式”自主阅读习惯;根据教材语篇中留下的各类“空白现象”,引导学生在联系认知和合理想象的基础上,把个性化“补白”落实在笔墨纸砚上;在教材作品学习过程中,在“拓展式”课外阅读活动中,根據个人的兴趣热情和阅读感悟,就其中的人物形象、事件现象和情感主题等各个方面,进行“见仁见智”的书面阅读体会,把“读写互动”形式有效落实为语文活动常态,对促进教学相长是大有裨益和促进作用的。
综上所述,“阅读与体悟”应当始终贯穿于语文教学都的各类环节。有了丰富多元的“阅读与体悟”,就会让学生善于“发现”并乐于“质疑”,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把他们引向善教乐学的良性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225606)
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在语文课程活动体系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呢?笔者立足初中语文教学这一视野,拟就如下几个方面,试对此作出简要性阐述。
一、自主阅读落实在课前预习环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它意在强调,无论何时何事,“超前准备”是非常重要又十分必要的。就课程活动来说,课前预习不仅是无可或缺的有机组成,更是其中不容忽视的“首要环节”。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善于把自主阅读落实在课前预习这种“诗外工夫”环节,有利于把教学窗口进行有效“前移”,为实现简约化课堂教学目标打下良好基础。
以曹操的《观沧海》为例。教师引导学生课前预习环节是:首先,直接进行多遍朗读,初步感知诗歌内容的大体意思;接着,借助课文旁边给出的注解,认知一些字词意思,如“临”“碣石”“澹澹”“竦峙”“星汉”等,并且抓住各种意象展开阅读,进一步深入体悟诗歌内涵,初步触摸蕴藏其中的作者情感;然后,通过查询网络或者工具书,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平简历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再度次读诗歌并深刻体悟,就能较好地获取“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二、合作阅读落实在课堂教学环节
众所周知,课堂活动不仅是开展“教书”活动的主要形式,它还是开展“育人”活动的重要时空。在这一“主阵地”和“制高点”环节,我们应本着“以学为主、有效主导”这一指导思想,积极开展以“个体读悟+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为主要形式的自主性合作探究活动,从潜移默化中努力攫取合作双赢的“1+1>2”效益。
以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为例。首先,通过小组代表发言,把在课前预习中各自发现的重要知识点和一些疑难问题向全班汇报;接着,教师组织与引导学生进行梳理,并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如下问题: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刻画的?文中还刻画了哪些人物形象?分别有什么作用?小说“三要素”是什么?这篇小说的“三要素”又是什么?作者说“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种前后矛盾现象说明了什么?然后,让每一个学习小组自主选择其中一两个问题,在个体阅读、相互讨论中寻求问题答案;最后,在集体交流的同时,师生共同总结、梳理与提炼。由此可见,所有这一切无不建立在阅读与体悟基础上。
三、拓展阅读落实在课后延伸环节
在“大语文教育”背景理念及“大阅读观”日益强化的今天,我们应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不断地拓展语文阅读的各类活动环节—“课前阅读”和“课后阅读”。就“课后延伸”阅读活动来说,教师应当而且有必要坚持以课堂教学为支撑,把教材作品的“互文”或“群文”提出来,再以“非纸笔”作业形式,让学生在课后开展自主性的“阅读体悟、合作交流”活动。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在课堂教学后,笔者根据“以同一作者为中心”的导向策略,向学生推荐了老舍先生所写的同是“济南景物”的另两篇文章:《大明湖之春》和《趵突泉的欣赏》,要求他们借助从课堂教学的习得方法,开展课后延伸的“群文阅读”活动。经过比较阅读,学生切实地感悟到老舍在描写“济南之美”的作品中,充分地显现出了“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年四季各不同”的名家风范。如此而为,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能够立体性感知济南,而且更深刻地领略作者的独有笔法。
四、读写互动落实在教学常态中
叶圣陶指出:“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与杜甫所倡导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在强调“阅读与写作”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合则共荣,分则互损”。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把阅读与写作相互渗透并有机融合起来,积极有效地开展“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互动”教学活动,才能从根本上逐步实现“互为促进、和谐相生”的良好教学目标。
比如,无论在哪类活动环节,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批注式”自主阅读习惯;根据教材语篇中留下的各类“空白现象”,引导学生在联系认知和合理想象的基础上,把个性化“补白”落实在笔墨纸砚上;在教材作品学习过程中,在“拓展式”课外阅读活动中,根據个人的兴趣热情和阅读感悟,就其中的人物形象、事件现象和情感主题等各个方面,进行“见仁见智”的书面阅读体会,把“读写互动”形式有效落实为语文活动常态,对促进教学相长是大有裨益和促进作用的。
综上所述,“阅读与体悟”应当始终贯穿于语文教学都的各类环节。有了丰富多元的“阅读与体悟”,就会让学生善于“发现”并乐于“质疑”,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把他们引向善教乐学的良性发展之路。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22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