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岗瑶族长鼓舞的艺术特色与教学思考

来源 :神州民俗·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连南瑶族长鼓舞是当地本民族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深深的扎根于瑶族人民生活沃土中代代相传衍变,每一个原生态的舞蹈动作都是其特有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的体现,反映着连南瑶族族的民族精神、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及审美心理等历史文化内涵。
  [关键词]耍歌堂 盘王 南岗长鼓舞 传承与教学
  在广东清远连南的瑶族自治县有这样一种舞蹈,它阵容庞大,人数众多。动作翻腾辗转、轻盈灵活。并伴随着震天轰鸣、响彻大地般的敲鼓声。这就是连南排瑶的大长鼓舞。
  大长鼓舞是连南排瑶的传统民间舞蹈,是广东岭南舞蹈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绽放的奇葩。为了舞蹈艺术工作者对我国广东岭南特色民族民间舞蹈中“连南瑶族长鼓舞”的全面了解,为更加系统的整理出连南瑶族各个体系不同风格的大长鼓舞资料,使瑶族大长鼓舞能将其特有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运用于具有广东岭南特色的民族民间舞教学及学术研究当中,我们瑶族长鼓课题组一行5人(林薇佳、丁然、黄光临、陈若平老师)于14年12月底,又一次来到位于广东省北部的连南瑶族自治县,对连南瑶族南岗排长鼓舞的艺术特色,以及当地的人文背景、宗教仪式、服饰、音乐、长鼓的制作工艺和传承等民俗文化的特点等方面进行实地采风考察。
  一、连南瑶族南岗排古寨的历史与现状
  1、连南瑶族自治县来历
  连南县这一地名第一次出现是在民国 35 年,即公元 1946 年。新中国成立后,1949 年 12 月 8 日连南县解放。自1950 年 5 月 16 日成立连南县人民政府以来,几经建制终于等来了在 1988 年 1 月清远市的成立,并划归于清远市管辖至今。而连南县的历史衍变最早可追溯至先秦,其县志记载所述“今连南县境,秦朝时属长沙郡,汉朝属桂阳郡,三国、晋朝并入始兴郡,南北朝时归阳山郡,隋、唐、宋朝先后属熙平郡、连州、元代改州为路,归连州路,明代因之。至清康熙四十二年,始设理瑶同知,直录广州府。民国1912,设瑶务处,管辖瑶族聚居区。民国 16 年,设立连阳化瑶局,录广东省政府。民国 24 年改化瑶局为安化管理局。民国 35 年,撤安化管理局置连南县。”
  连南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的北部,东北接连州市,东南与阳山县为邻,南与怀集县接壤,西邻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北连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连南县的行政区域几经变革,现全县总共辖 7 镇,分别是三排镇(包括南岗古寨)、三江镇、寨岗镇、大麦山镇、涡水镇、香坪镇、大坪镇。而聚居在连南县境内的瑶族居住模式是“大分散、小聚居”,根据他们的居住、生产方式、语言、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分为排瑶和过山瑶,同时瑶族的人口又以排瑶居多,所以连南瑶族自治县也是是我国排瑶的聚居。排瑶主要是因为他们居住的房屋密密麻麻,层层相叠而得名。在连南县境内,排瑶主要分布在金坑、大坪、香坪、盘石、涡水、三排、南岗、大麦山等乡镇 。过山瑶是因为他们的耕种方式是“刀耕火种”,并且过着“食尽一山又一山”迁徙生活,因而得名,它主要分布在寨南和大麦山等。
  2、南岗古寨的发展过程
  为了行程方便,我们先到了县城,当地文化局唐铁荣局长得知我们要上南岗进行长鼓舞和民俗文化采风的消息十分激动,一大早就派专车与我们一同上山。从连山镇乘车出发,经一个半小时的盘山公路,来到南岗千年瑶寨。在去的路上,唐局长热情的向我们介绍着南岗的一切。据唐局长的介绍,南岗古寨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属排瑶。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最有特色的瑶寨,并且在元朝时期就已经在此地形成了由民主选举的“瑶老制”社会组织制度。也被当地人称为“父母排”。从地方志史的记载和排瑶的民间传说,以及瑶经、瑶书和瑶族歌谱的记载上看,在隋唐年间,连南县境的排瑶就已经发展很壮大了。关于排瑶古寨的由来,人们都持有不同的说法.但是总的来说,瑶族的先民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在连南境内生活了,经历了几个朝代的繁衍生息,到了宋朝,逐渐形成了八个较大的村落。所以,南岗古寨可以说是见证了南岗人民的成长。南岗古寨属于连南县“八排二十四冲”的八大排之一。这“八排二十四冲”的居民都是排瑶。所谓的“排”和“冲”都是指他们居住的地方,由于排瑶都居住在海拔较高的山腰上,因此就形成了山寨的模式,所谓的“排”就是指聚居数千人的大山寨,是当地的汉人对瑶族村寨的特有称呼,因为排瑶所住的村寨的房子的建筑密密麻麻的,远远望去,排列十分的整齐,故称呼他们村庄叫作“瑶排”,其居民也就自然而然地叫做“排瑶”了。“排”按照其规模的大小、人员的多少等等还分为“大排”和“小排”,比“排”的规模小一些的瑶寨就叫作“冲”。冲”则指几百人以下的小山寨。“八排”就是把八个大的村寨。“排”也是“村寨”的代名词。这里的“八大排”主要指南岗排、油岭排、横坑排、军寮排、马箭排、里八峒排、火烧坪排、大掌排。至今,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寨只剩下三个,分别是南岗排、油岭排、大掌排。南岗排和油岭排古寨都在位于县境的中南部的南岗镇,现在为了方便管理,把南岗镇和三排镇合并为三排镇。而“二十四冲”就是指这八大排下的一些小分支,规模和认可比较小。
  3、连南排瑶独有的“瑶老制”
  排瑶的社会组织形式是“瑶老制”。“瑶老”,在瑶语中是“明理勉”,“勉”是瑶族人的自称,翻译成汉语是“人”。“瑶老”就是“明白事理的瑶族老人”的意思,这些瑶老们都必须是瑶寨中上了一定年纪的,精通瑶汉语言,为人处事稳重,擅长于人际交往的,办事公正,颇得群众信服的,德高望重的老人,而且,这些人都要经过一定的宗教仪式,即会念诵瑶经,还要经过宗教仪式“打道箓”,并且有自己的法名。“瑶老”,既有全排的瑶老,也有各姓氏(各房)的瑶老之分。这些瑶老是在群众中自然形成,符合上述标准的人,但是并不是由公众选举出来,只有主要的负责人天长公、头目公、掌庙公、烧香公、放水公(包括管食水公和管田水公)才是公众选举出来的。所谓的“公”是瑶族人对上了年纪的老人的尊称。南岗排的首领叫“天长公”。   “瑶老制”是属于原始社会公社制的残余形态。公元 1832 年,清道光年间,封建统治者对八排瑶采取“以瑶治瑶”,在各个瑶寨分别设立瑶长瑶练,从此,瑶长、瑶练和瑶老成员共同处理族内事务。到了民国时期,国民党设立保甲制,加紧对瑶民的盘剥和压迫,在当时,瑶老制还是起主要的作用,因为不管是瑶长、瑶练也好,还是保甲制的乡长也好,凡是有关族内的一切事务,都要和瑶老成员商量过后才能通过、实施,不能擅自作主。解放前,排瑶的社会生产力比较落后,还属于刀耕火种的山地农业经济,当时的“瑶老制”保存的比较完整。“瑶老制”主要是由全体公民共同选举出来一个德高望重的头人,由他来领导和组织族内的事务,如防范盗贼、保护生产、婚姻聘娶、处理纠纷问题等等。瑶老一般没有特权,不脱离生产活动。平时和普通人一样进行劳动生产,当民族内有发生纠纷或是其他族内族外事务时,他们才处理事务。由于排瑶是过着结寨而居的“小聚居”生活,因此他们的“瑶老制”比较典型,也比较完善。 在社会主义民主改革以前,居住在古寨的瑶民还是像以前那样过着传统的原始社会“瑶老制”形态的生活,由“瑶老组织”共同管理村寨。民主改革后,古寨的瑶民也和全国的少数民族一道走上了社会主义社会道路,“瑶老组织”消失了,但是一直到现在,瑶族老人因为其拥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而依然受到当地人的尊敬。很多的年轻人在遇到问题时候还是会向老人们请教。新中国成立,几经改革,南岗古寨现在是社会主义下人民代表的村民委员会组织制度,简称“村委会”。由于乡风民约俗成,从明代时就建立了民主选举的“瑶老制”,并形成了神圣而严厉的“习惯法”,严格管理着山寨。当地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农耕种植还是婚丧嫁娶,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与古老的神秘文化、巫道文化、宗教文化等有着紧密地联系。九十年代后,留在古寨的瑶民生活习惯依然没有变,搬迁后的瑶民接受了一些汉化,但是只是在居住条件和生活水平比以前好了些,民族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依然照旧。 南岗古寨的社会组织制度就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原始公社制度——“瑶老制”。“瑶老制”顾名思义,是瑶族老人形成的一个办事集团,这些瑶族老人都是人们共选出来,而处理族内重大事务时,都要请所有的瑶老成员共同商讨,最后还要全村人一直通过才能实施。
  4、古寨人口变迁所带来的影响
  现居住在南岗古寨的瑶民,主要有邓、唐、盘、房四个氏族。古寨的居民自称为“瑶民”,而把汉人称为“坚民”,“坚民”的意思就是“官家的人”。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排瑶主要有六大姓氏,分别是唐、房、盘、邓、李、沈。而南岗排的瑶民主要有四大姓氏,这四大姓氏分别是唐、邓、盘、房。其中唐姓又分为大唐和小唐。 南岗古寨的四大姓氏都是陆续搬迁来的,据说原先在高辛王时候,始祖盘古王原先是龙犬,因为立了功娶了皇帝的三公主,后来三公主因为感龙犬的精气而有妊,怀胎三年生下一个大肉球,公主很生气,用刀把它剁碎扔到房子外面,结果一掉到地上全变成了人,公主便按照他们掉的地方来取名。于是掉到凳子上的就姓邓,掉到房子上的就姓房,掉在鱼塘里的就姓唐……最后剩下在盘子的也变成了人,他们就姓盘了。这是瑶族十二姓氏的来源,而古寨的四大姓氏也是从这来的。盘古王和他的子孙都不羡慕荣华富贵,喜欢自由自在的山野生活,于是皇帝就把境内的深山老林送给他们,并发下皇榜为证,约定世世代代不用服徭役、交赋税,于是盘古王的子孙后代都自称为“徭人”意思是不用服徭役和交赋税的人。 盘古王的子孙几经战乱,辗转迁徙,其中一部分迁到了湖南、湖北,后来有继续南迁到粤北山区,恰好有四个姓氏唐、邓、盘、房都先后看上南岗这个地方,说这个地方风水好,于是就都陆续地迁来这里定居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繁衍得越来越多,慢慢形成了现在的四大家族。解放后,南岗古寨的居民几经搬迁,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都很大。
  早期的南岗古寨的建立和形成主要是与人口迁移有关。在隋唐年间,连南县的瑶民已经发展很强大,当时设立了熙平郡,已有了“莫瑶”的记载。而连南的瑶族最早定居是在涡水乡的黄埂 。而最早搬迁去南岗定寨居住的是沈姓的瑶民,沈姓瑶民就是从黄埂搬迁到南岗过去的。具体年带不详,而史书有记载瑶族在连南县境内居住的年代是隋唐。隋唐至今有一千三百多年了,但是据此推测,瑶族应该在此之前就已经在连南定居下来了。因为在隋唐时期,连南县的瑶族已经发展有一定的规模了。依照史料的记载,古寨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具体朝代史书也没有具体的记载,而瑶族又没有自己文字和史书,具体的确切的最早搬迁到南岗定居的时间早已无法考究。但是据人们传说,沈姓居住在南岗后,人口繁衍很昌盛,后来由于沈姓的两兄弟打架,沈姓就分成了大沈和小沈了,大沈去了离南岗不远处的三排居住,小沈则搬到八斤洞居住了。后来,大唐从道州(隶属湖南省)迁来,随着不久后,邓姓、房姓也从道州迁来,盘姓是由于饥荒的缘故才搬到南岗的。
  在明末清初时期,南岗排瑶的发展到了最鼎盛的时期,当时有房屋 700 多栋,居民 1000 多户,人口甚至达到了 7000 多人,因此当时的南岗排也被誉为“首领排”。新中国成立后,从七十年代开始至九十年代,政府陆续地鼓励移民下山,接触山下的先进事物。使寨民参与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当中。如今的古寨只保留了200余人和368幢明清时期的古宅以及斑驳的寨门、寨墙和石板道了”。在连南,凡“八排二十四冲”的瑶民及其后代所建造的房屋皆是排排而置,所以当地的汉人都管他们统称为“排瑶”,同时也是为了与“过山瑶”区分开来。
  与唐铁荣局长聊着聊着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南岗排的寨门口。果如其言,南岗千年瑶寨依山而建,房屋层叠,错落有致;石板道纵横交错,主次分明。因地理环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周围群峰迭嶂、山势险要,从远处看去,好似母亲手一般的天然屏障将瑶寨紧紧围绕。走进古寨,仿佛进入历史的时光隧道,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让人感受到瑶族历史的悠久和传统文化的辉煌,看后使人感到一种古朴典雅美。寨中溪水从山上缓缓流下,婉如少女青丝一般。一排排整齐划一古屋青砖砌墙,黑瓦盖顶,造型极为独特、壮观的古典民居遍布山岗。在过去古寨的交通比较闭塞,根本原因是南岗古寨建在半山腰的陡坡之上。同时还缺水、缺电,离连南县城的集市将近21公里,一千多年来,在现在这条公路还没开通之前,人们都是靠双脚走去赶集。而且一直以来,这里根本就没有路,从古寨到县城都是山岭、密林、杂草,人们要靠一把镰刀一边割草一边行走。要赶一个集市,就要花上一天的时间了。交通的不方便给古寨的人带来了很多麻烦,并且严重地阻碍了古寨居民的经济发展。   县政府经过详细地考虑,为了发展古寨居民的经济,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古寨,就把古寨的人搬迁到山下较为平坦的、离连南县较近的地方。但是尽管政府出资把瑶民搬迁下来了,还有很多南岗的瑶民不愿意搬迁,这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外因,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对瑶民接连不断的征剿,把瑶族人逼得走投无路,只好藏身于高山密林当中。二是内因,在瑶族人的传统观念中,他们对风水地理比较迷信,认为住的地方越高,子孙就会越兴旺发达。后来,政府几次拨款移民的成效都不太大,很大方面是因为瑶族的老人都持有这种观点,同时又觉得自己老了,更是留恋故居,不愿搬迁。
  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今天,党和国家不断的为了改善瑶区的生存条件,分批对南岗古寨的居民进行搬迁。其主要原因首先,是为了改善古寨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排瑶大都聚居在千米以上高山的半山腰,交通不方便,严重缺乏生活生产用水。生活条件及其艰苦,环境恶劣, “下雨满地流,天旱雨水贵如油。”既怕旱,又怕涝,一年时间有半年断水。可供耕种的水田甚少,人均不到2分田,而且都在山脚下,人们来回耕种要走二三十公里的路程。 其次,是为了解决瑶民的经济困难。南岗瑶民的主要粮食来源是水稻,还有番薯、芋头等。由于土地贫瘠、水土流失严重,主要粮食和各种农作物的产量普遍都很低,而且不稳定,平均亩产只有五六十斤公斤左右。大多数人住的是破旧而低矮的泥砖房或茅寮,吃的是稀粥,再和上杂粮如玉米、番薯、野菜,穿的是破旧的粗麻布衣,不少人的全部家财加起来不足 三、四百元,对于孩子的求学和群众的求医,更是难上加难。 再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古寨的物质文化遗产。搬迁后,政府把古寨开发成旅游区,每年都定期对古寨的建筑物进行修葺工作。所以当你穿行于南岗寨的石板台阶时,你会发现这里几乎除了老人的孩子,几乎看不到几个年轻人。只在寨中为游客表演瑶族传统歌舞的小礼堂内能够发现一些年轻的小伙和小姑娘。虽说这样一来寨民们接受了外面世界的新环境,生活的质量提高了,日常生活方便了,古宅的样貌也更美了,而留在寨中的年轻人也可以通过为游客表演来获得收入。但也同时造成了长鼓舞的传承过程出现断层的现象。更有不少其它的瑶族传统民俗文化因无人传承,或老艺人离世所失传。
  二、南岗古寨的民俗文化
  1、盘王古庙
  顺着古老石板搭建的台阶缓缓而上,一座庄严肃穆的盘王庙呈现在我们眼前,使人不禁合掌而拜。一一揽胜,肃然起敬,肉体似穿越般的回到千年前,眼前身边尽是正在从盘王庙向山下行走的瑶族寨民。矫健的舞姿、响透心灵的长鼓声,随着历史前进的时光回响着。
  说起这座盘王古庙,它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建造的时间甚至比古寨的时间还要早,其供奉的是瑶族始祖盘古王和他的妻子的木制偶像。在文革前,还有历代祖先的牌位和很多的其他神灵的木制偶像,可是这些都在文革时被红卫兵毁掉了。现存的庙宇是文革结束后在原来毁坏的基础上重建的。实际上,每一个排瑶的村寨都是先建庙,后建村落的。因此,对祖先神灵的崇拜是排瑶人的重要宗教信仰内容之一。 盘王庙很有建筑特色,它被建在全村最高处,被公认为风水最好的地方。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子孙们才会兴旺发达。盘王庙是全村的公众建筑,也就是全村的公共祠堂。但是它的建筑较简单,这应该是和瑶族当时的原始社会的瑶老制”制度下,在外受到封建统治者和外族的双重压迫和欺凌,生产力极其低下相对应的。庙的建筑只有一个大厅,上面用杉树皮和上泥墙盖顶,或直接用茅草盖顶。大厅的中间安放着盘古王的雕像,两旁安放着宗族祖先的雕像。但是庙宇的前面留建有较宽的平地,是祭祀祖先时公众的聚会之处。 据说,原先的盘王庙是用瓦来盖顶的,建筑比现在的宏伟壮观得多了,后来南岗的瑶民和外族人打仗,结果南岗输了。大家就迁怒于祖先公,认为祖先们住的太好了,生活的太舒适了,就不会保佑子孙了。于是就把大庙上的瓦拆下来,用茅草和树皮盖顶了。后来又经历十年动乱,庙宇的规模就更小了。
  2、宗教信仰与图腾崇拜
  瑶族的图腾崇拜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体现在节日、禁忌和各种生活习俗中,而且瑶族的图腾崇拜因为族系的不同,图腾也是不同的。南岗古寨的居民的图腾崇拜是“狗”,瑶民称之为盘瓠。不论是“盘瓠神话”,还是“盘王节”,瑶族人民都尊盘瓠为始祖,而在“盘瓠神话”中 ,盘瓠的原型又是“龙犬”,故“狗”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瑶族的图腾。
  由于对氏族图腾的尊敬,在南岗居民的传统观念中是不吃狗肉的,他们大都家家户户都会养狗,并把狗当成自己的朋友一样来对待。平时,狗承担着看家、抓拿偷吃粮食的老鼠的、陪家中的小孩子玩耍等任务,在打猎时候,狗还要帮助主人追捕猎物、保护主人等等。所以,狗对于他们来说,就像自己的朋友一样亲切。因此,凡是对狗做了任何不恭敬的事或者是吃了狗肉,都是亵渎了祖先神灵的行为,而且一定会受到盘王的惩罚和降灾的。
  关于南岗排瑶的图腾“盘瓠”有这么一个传说,相传瑶族始祖盘瓠上山打猎,与一野牛搏斗时跌落悬崖,死在一棵树权上。人们便挖空树心,剥下牛皮蒙成长鼓,日夜敲打以祭盘王盘瓠。
  “盘古王”即“盘王”,是世界瑶族人共同崇拜的始祖,各瑶族地区都广泛流传着关于盘古王开天辟地、创造人类、繁衍瑶人的故事和民谣。而南岗古寨为了表示对盘古王的尊重,更是在全村寨的最高处建了一座盘古王庙,并且还有专门的瑶老成员掌庙公管理。每逢初一和十五、年节日、以及每遇到重大事件(包括吉和凶)时候烧香公负责都要给庙里供奉着的盘王偶像及历代祖先偶像烧香祈福、谢恩或卜问等等。同时各种年节活动和生活习俗都无一不渗透了盘古王神话传说的内容,包括他们的服饰、音乐和舞蹈文化、节日内容、宗教等等,都表现出对盘古王的特殊的礼遇和崇拜。 除了对祖先盘王的崇拜,整个排瑶对自然界的也有着自然崇拜。在过去的岁月里,南岗古寨的排瑶居住在高山大岭之上,交通十分的闭塞,再加上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的,人们都无法理解各种诸如电闪雷鸣、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更无法理解生老病死了,于是就自然而然地认为世上的万物都存在着各自得灵魂,山有山魂,树有树魂,人有灵魂等等。因此,在他们的世界观里,自然界的万物都有各自得神灵管辖着。尤其在采集经济时期,瑶民们都崇拜者各种植物神。例如山有“山魂”,它和人类一样有意志和灵性,因此他们每次进山进行农林生产活动的时候都要烧香祭山。同时,瑶族人民受到汉族道教文化的影响也颇为深厚,从南岗排流传的经书中看,他们普遍信仰的“神”或“仙”中,除了盘古王外,还有道教中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张天师、李天师、北极紫微神、灶君、元始天尊等等。在这些经书中,不仅提到道教的一些神灵,而且还提到道教的相关传说、阴阳五行、符箓、咒语和印章等等。都信奉汉族道教中的“正一派”,相信画符和念咒,并且十分注重符箓禁咒、修斋作醮。瑶族的宗教信仰是有其自身特点的。它是原始的自发性宗教,是多神崇拜的,集巫覡、道教于一身的,同时又融合了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而且是“巫”与“医”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宗教形式。这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宗教信仰可以给他们心灵的慰籍和精神的依托。再加上,宗教都是劝人行善的,因此在当时社会法制还不太健全,只依靠原始习惯法为准绳的瑶民来说,宗教对社会安定团结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宗教还保全了很多的瑶经,这些瑶经对没有自己的文字的瑶族人来说,是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仅有的文字记载了。也就是说宗教保存了一定量的瑶族的历史和社会文化。另外,宗教在当时的一定时期也起到了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3、盘王节
  盘王节是瑶族祭祀祖先盘瓠的重大节日,海内外的瑶胞都十分重视这一民族祀典。 其本身就是为了纪念瑶族人们的始祖盘瓠而来的,所以在“盘王节”的当天,第一件大事,就是在大庙里,由先生公和掌庙公拜祭盘瓠始祖,然后众人一起分吃祭品。紧接着,举行的一系列盛大庆祝活动的内容也是为了追念盘瓠而举行的,如唱“盘王歌”,跳“长鼓舞”。因此,“盘王节”里面包含了瑶族人民对始祖盘瓠的深深的祖先崇拜意识。广东连州、连南、连山、乳源,衡阳的常宁、广西的富川、钟山、八步、恭城, 湖南的江华、江永等粤湘桂三省区十县(市)发起,现已成为全国瑶族同胞最盛大的节日。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瑶族的节日盛装,聚居在一起唱着《盘王歌》、跳着长鼓舞,欢度盘王节.盘王节要还"盘王愿"。三年一小愿,十二年一大愿;小愿打长鼓三天三夜,大愿则打七天七夜。而在连南瑶族村寨,每年逢农历十月十六日这一盛大的瑶族节日“盘王节”上,瑶族人们便会如醉如痴地跳起长鼓舞,而这种形式在连南排瑶俗称”耍歌堂”。为了纪念祖先盘王,连南排瑶的各个村寨都会在盘王节这一天,抬着祖先的画像,带着新收获的粮食、米酒、和糍粑、山果等物品,成群结队,翻山越岭,汇集于事先选好的地点举行“耍歌堂”活动。人们在锣鼓号角声中跳起欢乐刚健的长鼓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此类活动由同姓宗族组织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则以村寨为单位 组织,而且不限节日,国庆节、春节或庆贺丰收时,均可打长鼓。
  不同的地区,不同支系的瑶族各族体,其音乐与舞蹈的表现形式和风格也是不同的。但它们的内容和意义都基本上是相似的,都是为了纪念始祖盘王,歌颂盘王的功绩而创作的。 各地区的瑶族人民在庆祝“盘王节”时,跳的舞蹈有“盘王出世舞”﹑“长鼓舞”﹑“黄泥鼓舞”等,其相对应的音乐形式也各具有其浓厚的地方特色。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瑶族人民对“盘王节”作了一些新的改革。因此,给“盘王节”增添节日气氛的瑶族音乐与舞蹈的内容和形式也有了新的发展。如今,瑶族人民改革了旧的音乐舞蹈形式,使其内容和形式更为丰富多彩,而且更加地贴近了瑶族人民的生活,并更为适应了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个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其主要内容和意义除了纪念始祖盘王,歌颂盘王的丰功伟绩之外,还歌颂了改革开放的新中国,瑶山地区的新风貌等。
  4、耍歌堂
  排瑶传承民俗活动“耍歌堂”,是连南排瑶民俗文化的象征,是一种原生态的群体活动。集中了民间艺术音乐、舞蹈等形式,在瑶寨人民的生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具有独立的民间艺术价值,为我国积累了丰富的艺术文化遗产。目前,国内外专家学者纷纷研究排瑶“耍歌堂”的艺术特征和社会价值,但都不够全面、细致。本文通过阅读与掌握大量书籍资料,总结“耍歌堂”的艺术特征,试图探究“耍歌堂”的社会功能,有助于全民族共同保护和推广“耍歌堂”文化特色,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使民族艺术文化取得进一步发展。
  在古朴的瑶族风俗和传统的节日中,产生了许多民间艺术形式,瑶族历史文化与艺术集中体现在“耍歌堂”当中。2006年“耍歌堂”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耍歌堂”在瑶语中意为“欢庆丰收”。活动主要目的是祭奠祖先和喜庆收获。是排瑶人民在农历十月十六日举行的规模最大的传统盛会。节日当天,瑶寨人民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来到“耍歌堂”场地,场面热闹非凡。不仅如此,“耍歌堂”作为一种民族向心力的精神支柱,将瑶民凝聚在一起。不论从音乐旋律、舞蹈元素来看,都保留着瑶族古老的艺术形式,透过内容可以看出瑶族的文化现象、民族心理,具有深刻的艺术价值。
  排瑶人民善于用本民族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生产活动、社交活动、祭祀祖先等。在“耍歌堂”活动中具有典型特色的歌舞艺术形式,贯穿整个活动的始终。其中长鼓舞是典型代表,也是排瑶人民世代沿袭流传至今的舞蹈。无论任何时期、任何仪式,它是瑶族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象征。因此,长鼓舞在“耍歌堂”盛大的节日中,长鼓舞是必跳的舞蹈 。“耍歌堂”中的长鼓舞作为一种传承民俗乐舞,具广泛性、自发性。长鼓舞动作即质朴又大气,通过变化的队形、高低起伏多变的套路,使结构富有层次感并深化了舞蹈的美感。无论人数多么宏大、场面多么壮观,人们井然有序。刹那间,舞蹈将所有瑶民的心连系在一起。此时,人们不分你我,踏着整齐的步伐载歌载舞。平日里人们不停的忙于自己的耕种劳作,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少之又少,只有类似“耍歌堂”这样重大的节日才会放下手中的农活,积聚在一起,人们利用欢乐的歌曲、欢快的舞蹈,肆无忌惮的释放自己的心情和喜悦。
  在漫长历史发展中,瑶族形成独特的文化艺术,内容繁多、形式多样。耍歌堂的音乐也同样古朴真挚,很多瑶族的传说、神话,都在排瑶的歌曲中体现,使人们对瑶族的历史有了深刻的认知和了解。与此同时“耍歌堂”中的音乐成为文化交流和传承历史重要的载体。歌声当中渗透着他们的生活内容,因为没有文字、缺乏教育,老艺人们往往借用歌词为后人讲述本民族的历史、伦理道德。因此,排瑶民歌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它带有较深的哲理,更具有教书育人的功能。不同的歌曲蕴含不同的用意。有劳作歌讲述生活经验和阅历;有历史歌叙述本民族的历史渊源;有风俗歌教会人们提高个人素质修养。歌词自然而然的成为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工具,歌曲成为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不难看出,瑶族人民极力用智慧与努力传扬本民族文化。一个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匮乏的教育培养,但是他们扔不放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毅然决然的传承民族文化。将自己真挚的情感、纯朴的思想通过音乐歌词流露出来,是对现实生活真实的写照。
  “耍歌堂”对排瑶民间艺术起到了传承、巩固作用,为广东连南地区的开发带来不可抹灭的影响,推动了当地的民族文化和旅游事业,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将排瑶原生态的音乐、舞蹈集合整理提炼,艺术形式独具艺术价值,甚至入选为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的主要活动。因为排瑶人民在世界上分布广阔,所以“耍歌堂”也成为连南更快更好的融入外界的窗口,使世人认识连南、改造连南,为连南地区开辟了一道光景。   三、连南南岗排瑶长鼓舞
  在南岗排《欢乐长鼓舞》最有名,在当地几乎每一位南岗村民都会跳,是南岗古寨唐、邓、盘、房四姓瑶族每逢节日集中全村祭祀祖先、庆祝丰收,男子跳起节奏欢快、敏捷,表达了排瑶人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的长鼓舞。据唐局长介绍,现在南岗排的长鼓舞跳得最好、懂得套路最多,并且仍在传承发扬南岗排长鼓舞的人是一位叫做唐宾公的老人家,唐宾公老先生除了是南岗长鼓舞的传承人之一,更是当地德高望重的瑶老,亦称先生公。瑶老掌管着村寨里大大小小的事物,大到传统祭祀及红白喜事的主持,小到各家各户村民的调解。当我们听说能和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学习长鼓舞时,除了内心的激动,更多的是感到一种荣幸。
  村寨有一个小礼堂里,是南岗村民平日里接待游客,与游客们做互动节目的场所。在礼堂里我们见到了正在教授徒弟们长鼓舞套路的唐宾公老先生。老先生的徒弟并不算多,但却从他们学习长鼓舞时认真的状态,以及虚心向学的态度中,看到了他们对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精神财富的热爱。节奏明快的鼓点,雀跃般旋转的动作,刚柔并进,粗犷奔放。看到如此淳朴的课堂教学,我们没有打扰,而是安静的等待老人家上完这堂课。一听说我们要来向他学习长鼓舞的消息,他本人激动不已,热情的与我们促膝畅谈起来。
  瑶族人常说“有瑶就有长鼓舞”,自古南岗排的村民与其他排的瑶族同胞一样,无论男女老少都擅长跳长鼓舞。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地政府在打开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也打开了人们的对外眼界和好奇心。逐渐农耕种植不在是人们的生活收入来源,更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赚钱,搬进了山下的新房子。自然流传已久的长鼓舞也不在那么多人去学。现在的南岗排会跳长鼓舞的就只有唐宾公老先生这一辈的老年人和少数的青年男女。同时懂得完整套路的就只剩下唐宾公,而且由于年事已高,有的套路已经不能记清,这也就面临着长鼓舞传承上的困难。
  连南排瑶的长鼓舞种类有很多,可以说每一个排(村寨)的长鼓舞都有动作和节奏上的风格差异。最具特色及代表性的要属南岗的“一领众”和军寮的“齐奏”两种不同韵律和节奏的长鼓舞形式。也是至今保留较为完整的长鼓舞中的其中两支。过去我们对军寮排瑶族长鼓舞也做了长期的研究和调查,并在教学应用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次我们课题小组主要是对中南岗的长鼓舞从舞蹈套图、音乐形式、服饰道具进行多方面的采风学习。
  1、连南南岗排瑶长鼓舞的民俗特色
  瑶族人常说有瑶就有长鼓舞”.在瑶族的民间舞蹈中,长鼓舞是最为著名的。舞蹈者用白色布带绑紧两头“鼓颈”斜挂于左肩,将鼓身横置腰间。长鼓舞以舞者击鼓的音响节拍作伴奏。右手以五指或掌心拍打鼓头发出"咚"的一声,左手持竹片弹击鼓尾发出"啪"的一声,双手同时拍击鼓面,发出近似"广"的一声。随着不同的长鼓舞套路的节拍,一边舞动一边敲打着鼓面,发出优美动听的“咚啪、咚啪”的声响。长鼓既是伴奏的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排瑶的长鼓舞分有“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类型,有36套72套等多种表演形式,内容丰富多彩。长鼓的击鼓动作大多以跳、跃、蹲、坐或旋转、翻扑、仰腾等动作,来表现生产、生活内容,如建房造屋、犁田种地、摹仿禽兽动作等,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击鼓有文打武打之分。文打动作柔和缓慢,武打粗犷豪放;有2人对打、4人对打,也可大群人围成圆圈打,气氛热烈,鼓声洪亮。
  排瑶长鼓舞又分为两类,一类分布在大坪村、军寮村、大掌村、香坪村、新寨村和九寨村等,属于齐奏的形式。这类长鼓舞的鼓点整齐一致、节奏较慢、跳法统一。动作以双腿半蹲,身体有节律地上下起伏较为突出,优美矫健,柔中带刚。另一类分布在油岭、三排、南岗、横坑村,这类长鼓舞的跳法和鼓点与第一类不同是一领众的形式,是指在整个长鼓舞队伍当中由一人领鼓指挥节奏,多人跟鼓附和领鼓后半拍节奏来舞蹈。他们的鼓点主要是领舞者领先半拍,其他人慢半拍的打法,节奏明快,动作跳跃旋转,粗犷奔放,刚中带柔。传统的并保留至今的长鼓舞有,油岭排的《歌堂长鼓》、南岗排的《欢乐长鼓》、军寮排的《团圆鼓》、大坪排的《十二姓鼓》、大掌排的《砍种树鼓》、大麦山的《斗鸡鼓》等。正是这种多样性的跳法,才形成了现在瑶族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长鼓舞。
  2、连南排瑶长鼓的特点及制作工艺
  说及长鼓舞,就得就不得不谈长鼓。中国的长鼓分两种,一种是朝鲜族长鼓,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其它朝鲜族聚居地区,又名伏鼓,起源于古代的细腰鼓;另一种是瑶族长鼓,于宋代流传。由于瑶族在全国分布的地区很广泛,所以每个地区的瑶族长鼓都在风格上有大大小小的不同差异。听唐局长和当地老艺人介绍,传统的连南瑶族长鼓按照形状划分,就有小、中、大三种。小长鼓的鼓身长约70-90公分,鼓腰直径约4-5公分,两端鼓面直径约8-10公分;中长鼓也叫黄泥鼓,长约110-130公分,鼓腰直径约15-20公分,两端鼓面直径约25-30公分;而被连南瑶族人民使用最多的大长鼓,其鼓身长有约 180-200公分,鼓腰直径也有约20-25公分,两端鼓面直径则达到了约30-40公分。这三种样式的长鼓不仅敲打的声音不同,就连舞蹈时的使用方法也不同。小长鼓因其体积小,轻便易拿,在舞动时不需要肩带固定,并且可以左右手交替拍打鼓面来配合舞蹈动作。而中长鼓和大长鼓因为体积大,并且双手需要在舞动时不间断的敲击鼓点来配合舞蹈动作使用,所以就需要肩带将鼓固定在腰间。瑶族长鼓制作精细,外形美观,鼓身呈长筒形,多用一整块燕脂木料车旋制作而成,鼓身腰较细而实,两端稍粗,其中一头又略大三分之一,鼓身中间镂空呈喇叭形状。两端鼓面常以羊皮或山兔皮作为材料,打上树胶后,用6-8根染色麻绳拉紧两头鼓面的皮扣(皮上穿洞好系绳),再用彩绘画上图案,风干后便可进行使用。通常制作者会在鼓身上彩绘着云、日月、龙凤、花草或鸟兽等图饰,油漆色调鲜明,极富民族风格。有的还在鼓的两端和鼓腰间系着8个小铜铃,显得十分别致,并且使鼓声清脆悦耳。长鼓主要用于舞蹈中使用,既是舞蹈道具,也是舞蹈伴奏的乐器。长鼓音调的高低可通过用于固定头尾的绳子和上面的小竹筒进行松紧的调整。抽紧鼓绳音调会升高,反之则音调降低。同时将小竹筒推向鼓尾时,可以使鼓的音色变得更坚实浑厚且带余音。   现如今由于传统的制作材料越来越稀少,再加上制作长鼓的能工巧匠大多以老辈人擅长制作,而老公匠通常会背上猎枪到深山选取木材,现在用的最多的是沙桐木,因为沙桐木制作的鼓更轻。然而,沙桐木虽多,但适合做长鼓的确是少之又少,通常一名工匠师傅进一次山最多能带回两根好的沙桐木,所以物以稀为贵,好的长鼓不仅少有而且也很昂贵。因为传统制作材料的稀缺,所以现在长鼓的鼓面是用黄猄皮或牛皮制作而成,敲打的声音响亮,鼓声美妙动听。
  长鼓在连南瑶语中称作“汪嘟”,其历史悠久。早在12世纪的宋代,瑶族人民已经开始有制作长鼓的能工巧匠,并且每个村寨都有。这个时期的长鼓制作精美,而且敲打出来的鼓音美妙动听,但这种匠心之作却从不作为礼物相送、也不作为商品出售。古时后长鼓称为“铙鼓”或“铳鼓”,到明清时期也仍以“铙鼓”作为长鼓的名字使用,至今我国部分瑶寨仍称长鼓为铙鼓。
  3、南岗《欢乐长鼓舞》
  在与唐宾公老先生一番畅谈后,他叫来自己的徒弟为我们展示了南岗《欢乐长鼓舞》中详细的十套舞蹈动作。原本有十二套动作,只因老先生年事已高,有两套早已忘记,可以说已经失传了。整个南岗《欢乐长鼓舞》始终贯穿着一人领鼓指挥节奏,多人跟鼓附和领鼓后半拍节奏来舞蹈的特点。舞者双手以右手掌心拍打鼓头发出”咚”的声音,左手持竹片弹击鼓尾发出"啪"的声音。随着节拍,一边舞动一边敲打着鼓面,发出优美动听的“咚啪、咚啪”的声响。加上身体动作粗犷奔放、刚中带柔,生动体现了瑶族人们壮观的农耕劳作的生活场面。其整个舞蹈的顺序及每一段落的名称及特点具体如下:
  鼓头。即整个舞蹈的开始部分,相当于音乐当中的“序曲”。表演者们根据领鼓第一声鼓点的指挥,并在其后半拍开始跟随领鼓一起舞动。其特点是表演者们动作一致但节奏不同,与音乐中的“轮唱”有异曲同工之妙。
  挪位。主要是表演者在舞蹈中位置的互相更换。演员首先是在四个方向各自做着统一的舞蹈动作,通过轻巧的舞步相互更换着自己的位置,有交叉更换也有顺时针交换位置。
  斗脚。由于瑶族长鼓舞多为表现农耕时的情境或是丰收后喜庆的场面,所以在“斗脚”这一部分,人们在田间活动的场面有着很好的表现。在这一部分的舞段里,表演者都在基本步伐上多加了一个抬脚屈膝,用脚后跟的力量往前踹的动作。这样一个具有修饰性的动作,很像是农民们踩在田里,脚上沾满了泥巴互相玩耍的场景。
  捉虫。在南岗长鼓舞中,表现劳作场面的动作很多。这一套路主要运用上身瞬间向下弯腰,并配合双脚同时向地面跺脚的动作来表现农民在田间抓虫的场面。
  背靠背。通过以两人为一组的形式,背对着背进行舞蹈。当中有背对着做相互间位置的穿梭,也有两人背对背转圈的动作。
  跟随。这一套动作当地人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叫“打屁股”。从名字就能看出这又是一组表现农民玩耍的场面。表演者通过两人一组,其中一人追赶前一个人的动作来体现。表演者步伐轻巧活泼,就好像是真的要追上去打前面一个人的屁股一样生动有趣。
  东南西北。也许是和瑶族的宗教文化有关,自古代至今,瑶族的民族文化中不仅有着远古巫傩的神秘痕迹,加上宋代与道教文化的融合,“四方神灵”这个词语成为了瑶族宗教信仰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在舞蹈中也有体现。在南岗《欢乐长鼓舞》套路中,舞蹈始终围绕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主题贯穿着。尤其是在这一套种最为体现。表演者各自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用同样的节奏和动作来舞蹈,并有各表演者四个方位的调度。
  围圆圈。表演者们将队形围成一个圆圈,以身体右侧对圆圈中心,顺时针运动。舞者身体动作粗狂有力,步伐幅度较大。舞者们时而深蹲,时而向上跳起,时而大步向前迈进,并伴有愉悦的叫声。让人仿佛看到了瑶族人民丰收时围着篝火转圈的欢乐场面。
  单脚跳。南岗长鼓舞非常要求舞者的协调能力,因其轻快的步伐及大幅度的身体动作的配合,加上舞者还要用长鼓拍打出欢快鲜明的鼓点节拍。使舞蹈有着较大的难度,如果不经过长期的训练,是很难完成这些高难度动作的。而这一套动作正是复杂且有一定难度的步伐上多加了一个单脚跳起的动作。可以说这一个小小的跳起的动作在整个舞蹈中起到了点睛的作用,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技巧性动作。
  封鼓。封鼓相当于一场仪式的结束,也是一个故事的尾声。它象征着人们将一年的收获和愿望封存起来并告知神灵,希望来年更加美好。这一段的舞蹈动作也与第一段有着前后呼应,而整个南岗长鼓舞除了舞蹈场面表现了瑶族农民劳动的场面及丰收的喜悦外,它更像是人们与神明(盘王)的沟通。整个舞蹈中蕴含着人们渴望来年的丰收,也有着对美好未来生活的希望。
  在南岗排瑶关于长鼓舞还有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传说很久以前,盘古王的女儿房沙十三妹从天庭下到凡间,热恋着一个勤劳而又英俊的阿贵唐冬比,两人结为夫妻。冬比的哥哥是个贪婪狠毒的坏蛋,他想方设法要害死冬比,霸占房沙十三妹。后来阴谋败露,十三妹战胜了冬比的哥哥,使其哥哥的阴谋没有得逞,但十三妹私奔人间的事给盘古王知道了,便责怪她在人间惹事,把十三妹召回天庭。十三妹和冬比怎么也舍不得分离,可又不能抗拒盘古王的意旨。临别时,十三妹向冬比传授了上天相会的办法。冬比按照十三妹的嘱咐,不畏艰难险阻,爬山涉水,战胜了途中的毒蛇猛兽,来到南山,寻得琴树,做成长鼓。等到十月十六日盘古王婆诞辰这一天,他打起长鼓,跳了三十六个旋圈,终于使自己象山鹰一样向天庭飞去,得与十三妹团圆。从此,人们为了纪念十三妹和冬比的忠贞爱情,把长鼓舞世世代代相传下来。所以如今排瑶人民无论男女,都会跳长鼓舞。
  四、连南瑶族南岗排长鼓舞的传承教学与思考
  1、连南瑶族南岗排长鼓舞的文化内涵与动作特点
  瑶族长鼓舞,顾名思义是以鼓作为舞蹈的主要表现手段。舞者运用自己夸张生动的肢体语言,配合双手敲击长鼓发出的和谐之音来表达他们的情感。人们常说“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连南瑶族“山歌”犹如是从远古随风飘来的天籁,而清脆响亮的“长鼓声”则是震慑大地、震撼心灵的魂。长鼓舞既可娱人亦可自娱。它所表现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多为反映瑶族人民劳动生产、生活为题材,有些节目也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长鼓舞最初就是为了祭祀祖先“盘王”用的一种祭祀舞蹈。到后来才发展为有表现反映生产劳动的形式,如劈山造田、垒墙造屋、伐木种植等;也有叙事性的“十二姓鼓”;还有表现欢乐情绪的“歌堂鼓”。像这次采风的南岗《欢乐长鼓舞》就是表现生产劳动时欢乐情绪的。这些长鼓舞节目动作形象生动,有与现实动作相应的,或与现实不相应的,但都很好的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排瑶长鼓舞所使用的长鼓其造型既大方又精致,舞者一旦把鼓斜挂在肩上橫于腹前,两手向旁伸展,一个彪悍粗旷的形象即刻显现出来。排瑶长鼓舞动作语汇丰富,有些动作有较大的难度,且风格特色鲜明、观赏性强。
  排瑶的长鼓舞是没有乐器的伴奏的,而长鼓本身除了是道具也是作为舞者的乐器存在的。所以舞者以敲打出来的鼓点作为舞蹈的伴奏,鼓点与动作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排瑶人民在敲打长鼓时非常讲究,最大的特点是在敲击时,持有竹片的左手拇指与食指要轻轻捏住竹片的上端,敲击的一端要与鼓面保持10公分的距离。敲击时其余三指用巧劲发力,是竹片与鼓面接触发出清脆响亮的“啪”的声音。并与右手掌击鼓面发出的“咚”的声音形成呼应,两种声音互相衬托,相得益彰。同时还可以左右手一起敲击鼓面,发出近似“广”的双音。排瑶长鼓舞的鼓点旋律正式由舞者敲击出这三种不同的鼓点构成的。加以组合变化就形成了长鼓舞的特殊曲谱。在跳长鼓舞节目的过程当中,鼓点是不间断、不停顿的。即便是有休止拍,其配合的动作也不停顿,鼓点多为一拍一鼓,直到节目结束鼓点才停下。
  瑶族长鼓舞南岗排长鼓舞动作以身体中段与脚下变化为主。连南瑶族自治县南岗排地处高山峻岭中,当地的日常所需都得靠人们背着背篓,上下穿行于群山峻岭之间。陡峭不平的山路、乱石间隔的小溪,可谓不不艰难。所以就形成了特有的“跳”、“跃”、“稳”、“蹲”、“屈膝”、“抬腿”、“勾脚”、“曳步蹲”这样的风格特异的脚下动作。而山中树林的茂密,又形成了上身“拧”和“弯曲”的动作。同时也由于双手必须扶压鼓的两端且要不间断的敲击,因此动作多是以腰部朝身体不同方向的拧动、弯曲。这些基本动作往往贯穿整个长鼓舞表演之中,它再现了瑶族人民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里,长期超重地负荷、付出艰辛的劳动以维持生活的场景。是瑶族人民劳动生活的模拟与提炼,也是山地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
  南岗排长鼓舞的动作设计多以对比性的手法为主。即快与慢、强与弱、高与低、左与右、开与合等。同时这种对比抑扬顿挫、个性强烈而鲜明。就舞蹈艺术而言,激烈的动作,磅礴的气势,绚烂的色彩等形象表现出来的美,就是阳刚之美;腾空飞越,舒展飘逸的舞姿,欢乐和谐的节奏,柔和协调的色彩,富于曲线的形体中显现出来的美,就是阴柔之美。南岗排长鼓舞,动作中大幅度的拧身和稳健的跳跃、深蹲与旋转,粗犷奔放,刚中带柔,节奏明快。给人以强烈的阳刚美与柔和美完美统一的视觉冲击。独特而优美的动作不仅与瑶族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环境、生活习俗息息相关,而且与瑶族人民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紧密相联。
  2、连南瑶族南岗排长鼓舞的传承教学与思考
  南岗长鼓舞,是南岗古寨唐、邓、盘、房四姓瑶族每逢节日集中全村祭祀祖先、庆祝丰收,跳起节奏欢快、敏捷,表达了排瑶人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的一种舞蹈。这种舞蹈厚重的历史积淀与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使它在艺术领域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在舞蹈教学中更具有很高的训练意义和传承价值。
  从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意义来看,一个民族的文化内涵是关键。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中华大地上生活繁衍,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传统文化背景和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各民族民间舞蹈因历史传统文化、地域、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等多重影响,使得各民族都在不同程度上积淀着深厚的,本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审美心理、宗教信仰、传统观念、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而且,各民族舞蹈特有的风格特点和情感表现都与他们本民族的民间文化息息相关的。因此,有必要将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内涵融入到长鼓舞课堂教学中,这样不仅能更好的体现民族民间舞教学的文化性,还能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民族民间舞蹈动作的授予不再是单纯的外在模仿,而是更具有对学生加强民族民间舞蹈的民族文化性和特有的风格以及内在情感培养。同时对民族文化深刻认识,也是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中较好的启发学生内在表演欲望和外在情感表达的教学形式,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区别和掌握各民族不同舞蹈的风格和韵律而对民族民间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民族文化的基础奠定,学生对舞蹈动作的学习也就有了更好的认识。 所以在做长鼓舞教学时,应把连南排瑶长鼓舞的文化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思维想象的指导和启发,使学生更准确的掌握该民族的动作原理和风格特点,培养学生懂得怎样跳好长鼓舞,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对该民族的体态韵律、心态把我、动作的形态特征等方面的理解。运用自己舞动的肢体语言,生动地体现连南这个地区的瑶族舞蹈文化。
  连南瑶族长鼓舞是当地本民族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深深的扎根于瑶族人民生活沃土中代代相传衍变,每一个原生态的舞蹈动作都是其特有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的体现,反映着连南瑶族族的民族精神、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及审美心理等历史文化内涵。我所接触过的排瑶长鼓舞相关的艺术形式里,就曾遇到过有艺术工作者在做长鼓舞教学或是艺术创作时,草率的将传统的东西轻易丢弃,甚至有些长鼓舞的艺术形式中出现了不是本民族的动作元素等。使得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不伦不类,既没有较强的艺术性,也没用较好的教学意义。
  南岗排瑶长鼓舞作为瑶族文化最富于特征的一部分,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已经渗入到瑶族人民生产、生活的诸多层面,并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成为瑶族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的传统文化意识,也作为一种心灵的寄托。特别是在传统的祭祀年节中通过民间祭祀舞蹈体现出人们希望得到祖先神灵的庇护、避免灾难,过着幸福、兴旺的生活。
  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的根,传承与教学是我们艺术院校的责任和义务。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以及民族性格、民族心理等方面都能体现其传统艺术的自然美和艺术美。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属性,了解他们的生活情趣、审美观念、宗教信仰等元素,才有助于艺术家们学习、借鉴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的精华和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法。将民族文化传统的精髓融入到艺术创作、教学和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陈志练.排瑶古寨社会研究——以广东省连南县南岗排为讨论重点.西北民族大学,2008(05);
  [2]庞雅文.瑶族耍歌堂歌舞艺术特征及社会功能探析.大众文艺,2012(9);
  [3]范秀炎,吴卫清.瑶族长鼓舞 . 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08);
  [4]龙雪梅,盘志辉.连南瑶族服饰刺绣工艺.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10)。
  作者简介:袁正一(1987—),男,舞蹈学专业,现就读北京舞蹈学院MFA艺术硕士编导方向及暨南大学新闻学在职硕士;编著有《舞蹈艺术漫谈》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现任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舞蹈教师及兼信息中心工作。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全国各地均已完成农家书屋对行政村的全面覆盖,并逐步将其延伸到自然村。然而,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不少问题也逐渐凸显,形成制约农家书屋的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依据云浮地区农家书屋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阐释了欠发达地区农家书屋当今存在的问题及困境,对农家书屋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农家书屋 现状 问题 对策  农家书屋工程,既是一项“文化工程”,又是一项“民
期刊
[摘 要]赣州客家话和广东梅州方言口音极相近。两者同被称为客家话的代表语。赣州除市中心区域说西南官话,其余广大城镇和农村都说客家话。虽同说客家话,各地的口音却是有差别的。本文主要从语言音韵和词汇两大方面剖析赣州东河流域客家方言的特征。  [关键词]赣州 东河流域 客家方言 特征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支重要的民系,客家人是汉民系的独特而稳定的群体。赣南与毗邻的闽西、粤东山水相依,是客家人聚居的大本营
期刊
[摘 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城市的根,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本文结合在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实际工作,重点介绍了丰富的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认为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状 保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山区图书馆的实际,阐述了世界读书日的由来及活动意义,就山区图书馆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的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山区图书馆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山区图书馆 世界读书日活动 对策思考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联合国教科文化组织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位于广东省西部的云浮
期刊
[摘 要]玉、牙、木三种不同材料的雕琢艺术如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完美地展示三雕艺术的魅力,表现岭南文化特色元素,本文就此简谈在玉雕作品《渔歌唱晚》中的创作体会。  [关键词]玉雕牙雕木雕三合一 继承与发展 雕刻工艺精髓 岭南水乡  2010年初,受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邀请,得知要为“亚运会开幕暨广州塔落成”举办“岭南艺术展览会”特别制作作品送展后,我深感无尚光荣和责任重大。这不单只是展示
期刊
[摘 要]博物馆是对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进行征集、典藏和陈列的场所,将那些经过分类的具有科学性、历史性和艺术价值的a物品通过博物馆展览给大家,从而为社会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本文通过对博物馆藏品的概念及藏品分类的重要性进行基本的掌握和了解,从而对博物馆藏品分类的方法进行系列的探讨,从而使得博物馆藏品的分类取得更有效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博物馆 藏品分类 重要性 分类方法  一、博物藏品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论述相声的创作与表演的关系,说明相声是生活中的点滴积累和艺术上的沉淀升华,要创作一段成功的相声,一定要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发现生活,从生活当中吸取营养提炼素材,才能使所创作的相声忠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原型。同时,演员的二度创作更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只有衷爱艺术的人、认真吃透剧本的人、极具表演天赋的人,才能把一段相声完美地展现。所以成功的相声是创作与表演的完美结合。  [關键词]吸
期刊
[摘 要]本文的首先分析了瑶族长鼓的特点,瑶族长鼓外观精美,可以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强烈是视觉美感。长鼓的外形特点便于舞者携带,是瑶族长鼓舞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瑶族长鼓舞的舞蹈动作特点,瑶族长鼓舞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舞蹈开始前的仪式套路,以及舞蹈动作中重心频繁的大幅度起伏。瑶族长鼓舞动作粗犷,体现了瑶族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本文分析了瑶族长鼓舞在现代舞蹈教学和舞台表演中的情况,分析了其
期刊
[摘 要]面对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挑战,开展博物馆信息化、数字化的建设非常重要。信息化、数字化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搜索到等想要获得了各种信息。在博物馆信息化管理体系基础上,逐步升华为数字化博物馆,重视自身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从而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促进自身健康、稳定的发展。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化、数字化博物馆的概念以及重要性,然后分析了目前建设信息化
期刊
[摘 要]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雄厚基础。而植根于民间,在民间形成的工艺美术品,是民间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重要门类之一。作者通过对民俗,以及为之密不可分的民间艺术的深入研究,认为只有经常展开民俗文化活动,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间工艺美术。  [关键词]民俗研究 保护传承 民间工艺美术  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雄厚基础,并为中华文化中的精英文化提供存在的基础。故此,民间文化最能凝聚民族精神,它推动着中华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