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的共融与发展

来源 :神州民俗·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qiangran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玉、牙、木三种不同材料的雕琢艺术如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完美地展示三雕艺术的魅力,表现岭南文化特色元素,本文就此简谈在玉雕作品《渔歌唱晚》中的创作体会。
  [关键词]玉雕牙雕木雕三合一 继承与发展 雕刻工艺精髓 岭南水乡
  2010年初,受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邀请,得知要为“亚运会开幕暨广州塔落成”举办“岭南艺术展览会”特别制作作品送展后,我深感无尚光荣和责任重大。这不单只是展示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雕(广州玉雕)的代表性传承人、广州市唯一从事牙、竹木、玉雕三雕合一的高级技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师的我的个人工艺能力,还肩负着向各国领导人和各国运动员展示中华文化艺术,特别是展现广东岭南工艺美术成果的重任。因此我要求自己在送展的作品中不仅必须要充分包含能反映出岭南文化特色元素,而且还必须把三雕技艺汇合其中(即融为一体),完美地展示三雕艺术的魅力。
  在考虑题材时,我曾考虑做:一是岭南佳果果篮。把岭南特有的琳琅满目的水果汇集到一个大果篮中,通过表现岭南物埠文丰的好景象,歌颂改革开放成果;二是把“五羊仙子”的故事以花篮形式表现出来。把这个古老美好的民间传说,结合美丽花城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以古今同源、共存的形式反映出来,向世人展示岭南人民爱劳动、爱生活,善于创造美好家园的动人画面。三是用山水的方法把“羊城八景”和现代建筑同时融入作品中,做成一件山水摆件;四是做一件岭南水乡的作品。把岭南水乡的特有文化生活,水乡人的精神面貌和美好的梦想等通过雕刻作品反映出来等等。几项构思虽说都很美好,但是仍然有些俗套令人不甚满意。如何选择最佳的题材成为当时一道困扰我的难题。
  如果做成果篮、花篮、典故、山水这些题材就必须要找一件较大的玉石材料,而这石头在短时间内是难以寻觅得到的。如果有这么大的材料,只是简单地进行雕刻,既浪费了材料,又出不了最佳观赏效果。只有经过精心雕琢,花费较长工时的制作才能完成,但创作时间肯定大大地超过了送展所规定的日期而完成不了任务;如果用较小的石料进行雕刻,则与现场展览的气氛要求相距甚远,不能充分展示广州玉雕的光芒四射的魅力所在。
  在题材一直未能确定期间里,长时间的思考,仍未有理想结果的情况下,偶尔重回珠江边孩提时曾生活过的地方,面对滔滔的江水和江面上穿梭往来的船只,突然茅塞顿开,创作思路豁然开阔,眼前的画面不正是我所需要表达的美景么?江面上大小小忙碌往来穿梭的船只不就是广东水乡民众生活吗?多美妙的一幅画面。
  于是《渔歌唱晚》作品构思油然而生,拿起相机,对着江面上来往的船只立刻进行多角度抓拍、取景。
  为了追求细节的真实完美,先后多次赶赴珠三角的番禺、顺德等地进行作品的前期采风工作,对运输船、运沙艇、草艇、龙船、龙标、捕鱼艇、村口的渡头等进行了拍摄和素描写生,唯恐遗漏一点必要的细节。在获得船主同意之后,我经常亲自上船弄浆,摇橹,实地体验船上渔民的生活,观察渔民生活环境,为创作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素材。
  总的构思定下来之后,接着的工作就是仔细选购材料。严格按照构思的尺寸厘定石料的大小,太大了恐怕在短时间内完成不了,太小了又不能突显雕工;有裂缝有烂的都不能用,因为雕琢渔网、竹篙等部分对石材有规定,所以对质料的要求可谓百里挑一的苛刻。
  当构思、材料定下来以后,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图稿设计和编程设计中,把三雕严格区分开来,整个作品共分为五个重点进行安排和刻画:一是船身(船体),重在真实。二是船面的后半部分的起居室、厨房,重点刻画船上的配置。三是船面前面部分,重点突出“唱”字,就是人们在船上的行为。四是船樯上晒的渔网,重点在“精”字,用牙雕的方法表现出来。五是水纹、堤岸、渡头,重在衬托、引入环境(看木雕的表现)。
  先用玉雕的方法从船只做起,船身的高度关系到船食水深浅,太深了不利于船只的表现,可观性低;太浅了又会给人以船上没货的感觉,而且船身的高低是直接影响船外侧吊挂的防撞水松木的可观性和真实性,这些明摆在眼前的东西,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制作时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在制作船身的时候,丝毫不敢轻视,必须一板一眼地进行分配材料,把各个位置的比例做好。船身理顺以后,船尾的起居室、厨房、窗户、护栏,外侧的花、灯笼,起居室顶的竹编,竹篙,鸡笼,晒晾的鱼干就可以放心地按比例一一雕琢,力求把采风时收集到的素材浓缩在一起。由于要雕刻的东西实在太多,而且密度又大,所以雕刻时只能使用中、小号工具一点一点地进行。接着做人物,人物的行为是整件作品的重点,突出的就是一个“唱”字,人们的活动集中在主船的前半部分,一日劳作之后,他们敲着鼓,拉着二胡,吹着笛子和唢呐相聚在大网前,自娱自乐地唱着自己的歌,歌唱当今的幸福生活……他们后面的大鱼网就像一幅巨大的布景板,把他们的倩影衬托出来。
  其他三三两两的小船相聚在渡头,带出了珠江江面一派悠闲安宁满足乐业的场景,飘洒着着浓郁的岭南水乡风情。在作品中,环绕大船周围的有三条小船,右侧的小船雕出了一位正在洗衣的渔民;左侧一小船则雕出了一老一少两个人物:老者含贻弄孙时的温馨画面。另一艘小船雕出了满载的货物。小船分别装着货物、鱼获、草料,每只小船都有人物、渔网、而且还配了船橹、船浆、竹篙和起居室等。全部的人物、基本的日常用品等都是按照真实原件照比例缩小打造出来的,难度和精准度的要求都极高。
  渔网的前期制作也是十分讲究,整张网挂在船樯上,厚、薄十分讲究,过厚了,做出来就没有网的感觉;过薄了,就容易碎烂。所以厚薄一定要均匀,而且要为下一个工序(如:打孔、扩拉孔)做铺垫。
  按传统工艺的工作程序是作品完成后方能作磨光,说明作品制作已完毕,但这一次我作了新调整,打破多年以来玉雕生产的程序,反其道而行之把磨光工作提前做了,留下渔网等物件还没有真正雕琢完成就进行了抛光打磨,主要是为了避免打磨时对作品进行无可避免的破坏,也就是说渔网等物件是在整件作品抛光打磨之后才进行后期进一步更深层次制作的。这是一次新的尝试和创新,为今后的創作奠定成功的基础。   船只按照总体设计和制作完成以后,工作室闭门谢客,专心一致地进行渔网等的制作。渔网的制作我使用了牙雕工艺。该工艺讲究精细、精准,制作时需要制作者全神贯注,心平气静,拿工具时要手紧腕松,力度要掌握恰当,每打一个孔必须凝神闭气,而且对打孔工具的要求相当严格,大小要一致还必须锋利无比,基本上打三个孔就必须更换一支工具,不然的话,网孔的雕琢就会不均匀,甚至被打烂,整个作品的制作就会失败,几个月的心血将付之东流。在打孔完成后,运用象牙球制作工艺过程里不可缺少的焯工技术,细致地把网孔一个一个地拖拉,孔与孔之间只有细细的间隙(翡翠幼线)相连,犹如渔网由胶丝线、积梭慢慢地积就而成,非常的细腻,可观性极高。船蓬上和侧面悬空的船橹、船浆、竹篙也是这时候才进行后期制作细加工的,做出来的竹篙比牙签还要细小。在整个制作过程中,翡翠的质料比象牙要硬还容易折断,意想不到的事情随时有可能发生,故唯有一直小心翼翼,直至把最后一个网孔制作完成之后,方才深深地舒出一口气。因为制作时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大意,此项工作非常考验人的注意力、意志力、定力和耐力。
  整件玉雕作品的底座设计是一件木雕作品,木雕上有渡头、阶梯和有水纹的河流。渡头、阶梯和有水纹的河流三者是由木雕制作而成,另在木雕下面再配以根雕衬托,木和根互相嵌合而成,渡头设有阶梯,河流上有流淌的河水,湍急的水纹相互重叠,有前有后,层次分明,高低错落有致,令作品更加生动逼真,给人以亲临其境的感觉,作品能够从小中见大地描绘出一幅动人的水乡别致风情画。
  《渔歌唱晚》作品是糅合了玉雕、牙雕、木雕的制作工艺元素,经过我的理解、改革、提高之后制作完成的。我个人认为,在观察生活中激发灵感,找到创作切入口之后,原来毫不相同的三种材料和传统工艺雕刻技术,只要用心地学习了解,吃透每一种工艺精髓,从中找出它们的共通性,那么每一种雕刻工艺就不是孤立的,是可以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并相互渗透、借鉴,从而制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经典作品。
  作者简介:刘锯华(1955—),男,毕业后进入艺光象牙檀香工艺厂。主要代表作有:檀香扇《梁祝》、《戏婴图》,其中竹雕梅花小鸟被陈家祠收藏);玉雕(《传承》被荔湾区档案局收藏)。在从事雕刻艺术生涯中,多次参与广州高技能职称考核评定工作。现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雕(广州玉雕)的代表性传承人、广州市唯一从事牙、竹木、玉雕三雕合一的高级技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師。
其他文献
[摘 要]仪式及信仰的流传总是伴随着无数的传说和故事,这些传说故事在人们的口耳相传中不断印证着神灵的力量。因此传说既是信仰的外在表现,又是信仰得以延续的重要保障。一直以来,公堂梅朵曲巴香火旺盛,正得益于人们在此供奉影响巨大的护法神,并乐而不疲的讲述着有关他们的各种传说,甚至可以说是传说为这个节日提供了素材及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广大信众前来参加、观看。  [关键词]公堂梅朵曲巴 赤宗赞 传说  每年的藏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我省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不足,分析并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群众文化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 群众文化 问题与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期刊
[摘 要]虚拟化是中国戏曲艺术精神领域的艺术创作思想,它把生活和艺术划分为不同的两个范畴,强调从生活的实中提炼出艺术的虚,通过艺术的虚展现生活真实的实。本文试从中国戏曲本身的虚拟化、虚拟化的完成以及“度”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思考和探问。  [关键词]中国戏曲 虚拟化 艺术 舞台表演  一.中国戏曲的虚拟化  虚拟化是中国戏曲艺术精神领域的艺术创作思想,它把生活和艺术划分为不同的两个范畴,强调从生活的实
期刊
民俗,给人的感觉大都是很古老。来到法国南部的小城阿维尼翁,便会感叹民俗也可以很年轻。1947年创办的阿维尼翁戏剧节,与我们传统印像中动辄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民俗相比,崭新得就像一枚被普罗旺斯明媚阳光照耀着的硬币。可沿袭成俗,每年7月,数十万游客和戏剧爱好者便朝圣般拥入这座人口不到十万的古城,这场年度戏剧嘉年华要持续近一个月时间。有评论家曾说,亚洲人到普罗旺斯看薰衣草,欧洲人到普罗旺斯看戏剧。阿
期刊
去埃及前,导游告诉我们阿拉伯人善经商、挺猾头,向埃及人买东西,与他们打交道,要特别小心。虽然我从不相信此类关于民族本性的评价,不过导游的提醒还是让我存多了一个心眼。  首先领教的是其不守时的习惯。明明规定晚上七时半集中机场,同行一位在中国做生意的埃及人阿里,竟敢在导游多次电话催促后才于八时半出家门, 由于是团体签证,缺一人就难出境,差点把导游气疯了,只能一边让其它团友办手续,一边死命催他快到,还得
期刊
波兰与中国分别处在欧亚大陆两端的,在历史上犹如月球与地球一般遥远,除了13世纪蒙古军团在东欧大平原的“狂飙突进”和17世纪波兰传教士赞助明朝藩王抗清外,两国并没有多少交集。但历史老人却有无比强大的魔力,让这两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走到一起,而契机却来自一段痛苦的记忆,那就是沙皇俄国在欧亚大陆两端的征服运动,最终导致大量波兰人流落中国。鲜为人知的是,当年曾有几万波兰人参与建设中国东北,如今闻名中国的哈尔滨
期刊
[摘 要]当前,全国各地均已完成农家书屋对行政村的全面覆盖,并逐步将其延伸到自然村。然而,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不少问题也逐渐凸显,形成制约农家书屋的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本文依据云浮地区农家书屋现状进行分析探讨,阐释了欠发达地区农家书屋当今存在的问题及困境,对农家书屋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农家书屋 现状 问题 对策  农家书屋工程,既是一项“文化工程”,又是一项“民
期刊
[摘 要]赣州客家话和广东梅州方言口音极相近。两者同被称为客家话的代表语。赣州除市中心区域说西南官话,其余广大城镇和农村都说客家话。虽同说客家话,各地的口音却是有差别的。本文主要从语言音韵和词汇两大方面剖析赣州东河流域客家方言的特征。  [关键词]赣州 东河流域 客家方言 特征  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支重要的民系,客家人是汉民系的独特而稳定的群体。赣南与毗邻的闽西、粤东山水相依,是客家人聚居的大本营
期刊
[摘 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城市的根,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本文结合在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实际工作,重点介绍了丰富的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认为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状 保护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
期刊
[摘 要]本文结合山区图书馆的实际,阐述了世界读书日的由来及活动意义,就山区图书馆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的存在问题,提出一些山区图书馆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的对策思考。  [关键词]山区图书馆 世界读书日活动 对策思考  “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图书日”,最初的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联合国教科文化组织1995年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位于广东省西部的云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