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联网产业链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研究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bo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本文在阐述物联网概念及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物联网行业产业链的构成、发展现状及面对的问题与挑战,指出物联网各产业链相互配合发展的重要性,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 产业链 对策
  一、引言
  互联网是当今人类社会信息时代的特征标志,然而历史无法阻挡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物联网的实现,物联网的提出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1999年,物联网基本概念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Sanjey Sarma和Davib Brock教授提出。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并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时代即将来临。奥巴马总统就职后提出的“智慧地球”的概念很快将物联网的计划升级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极大的响应。紧接着欧盟组织,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也把物联网建设作为重点项目,加快了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2009年8月,国家总理温家宝在视察物联网产业研究时提出“感知中国”的物联网发展战略,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物联网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此后物联网在中国受到广大人民的密切关注。
  二、物联网产业及产业链构成
  世界物联网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将达到30∶1,将来可能达到100∶1甚至1000∶1,总数达到万亿级,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蛋糕”产业。
  物联网产业链是与生产和提供物联网产品或业务相关的企业,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联接成的具有内部分工和价值增值功能的、动态的链网式企业集合。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较长,环节众多,结构较为复杂,主要包括芯片与技术提供商、软件开发商、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用户七个环节。
  物联网产业链具有产业链长,产业链环节多,多个环节对应形成多个新的产业群及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关联性强的特点。
  三、物联网产业链现状
  从当前发展来看,物联网主要环节为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与运营商,下面主要分析物联网产业链主要环节的发展现状。
  (一)设备制造商
  当前物联网设备制造商的主要产品为RFID产品、智能卡产品、无线传感器产品、读写器产品等。在物联网的导入期,由于RFID和传感器需求量广泛,且是整个网络的触角,潜在需求量巨大。近来,在各方的重视下,我国RFID产业取得了很快的发展,形成了芯片设计、电子标签制造、读写机具、系统集成与软件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
  (二)系统集成商
  系统集成商是物联网产业链重要的环节,在物联网发展中期,系统集成商将开始受益,系统集成商在物联网产业链中主要提供M2M芯片、通信模块、平台和行业解决方案。
  目前,M2M产业链主要以集成商为主,而通信运营商多是扮演管道的作用,主要构建M2M平台和实现模块/终端标准化。但在商业模式中,还没看到运营商对模块的补贴、定制和集中采购。短期内无法实现销售规模也是集成商和运营商共同面临的挑战。
  (三)运营商
  物联网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链中承担着网络、产品、运营和服务的职责,能够提供物联网运营需求的网络支撑和服务,可以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具有整合物联网相关产业资源的能力。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中国电信等电信运营商拥有资源、技术方面的优势,有基础和条件担当起物联网产业链关键角色的重任,但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挑战,比如M2M产品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体系化和标准化,难以规模复制;物联网产业链更为复杂,商业模式有待探寻;物联网相关设备和应用成本较高,限制了应用的规模化推广,另外用户消费习惯和使用习惯的培育也需要一个过程;标准化问题;地址和码号问题及服务质量等问题。
  四、物联网产业链的推动
  物联网产业链的发展要受到政府、行业、企业内部及对接机制等多个层面的力量调控,更需要产业链各环节的推动。产业链的调控主要是指行业各主体利用各种机制,采取各种措施,调整产业平衡发展,推动产业链稳步平衡发展。其中,政府是宏观层面的调控,决定着行业的发展方向;企业内部的自我调控是微观层面的调控,是企业的战略选择。
  通过对相关产业链调控理论的分析,产业链的调控主要是对企业链的调控,包括四维的调控:微观维——企业内部的自我调控、中观维——行业或市场结构调控、宏观维——政府监管或独立监管、对接机制维——产业链对接机制的调控。
  物联网的发展要充分发挥四维调控机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微观维调控解决的是“企业边界问题”。中观维解决的是企业与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和地位关系问题。宏观维调控主要是指政府宏观调控与行业发展的调控。产业链对接机制主要是指产品或业务、技术标准、产品地理分布以及产业半径等。微观、中观、宏观必然会受到对接机制的影响,只有在产业链良好的对接中才能形成微观、中观、宏观维调控的动态均衡。
  参考文献
  [1]魏长宽.物联网:后互联网时代的信息革命[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2]段颖.物联网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趋势[J].今日科苑,2010.
  [3]李一,陈火峰.关于物联网的研究思考[J].价值工程,2010(08).
  作者简介:渠旺俊(1988-),男,山西晋中人,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统计信息化。
  (责任编辑:陈岑)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了每个家庭的必需品,但是人们对汽车性能、故障、维修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得特别少。因此,加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起了教
目的:在临床中对妊高症患者产后出血行以优质护理护理所具备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72例妊高症患者,其均出现产后出血,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随机分
【摘要】本文基于BT模式的涵义,阐述了建筑企业建设BT项目的风险,并对建筑企业应用BT模式的风险防范措施、工作重点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期为建筑企业成功运用BT模式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企业 BT项目 风险防范  一、引言  BT(Build-Transfer,建设移交)项目,或称BT模式,是一种目前较为流行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其源起主要是部分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年度财政预算的限
听起来像是些陈词滥调,但2016年10月,我初次踏出国门之时,真的从未料到即将置身中国的两年会给我的生活带来多大影响.自从我在大学接触到中文课程以来,到中国去一直是我的愿
期刊
期刊
@@
浙江师范大学一直以来十分重视体育工作,在学生中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天天坚持晨练和课外活动;上好体育课,抓好运动训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运动竞技水平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南京绒花始于唐朝,兴于宋朝,盛于明清,清末民初流入民间,规模化于建国初,停产于文革后,复兴于70年代初,又衰落于改革开放后.因谐音“荣华”,是中华富贵文化的代表,故南京的“
资本形成是促进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分析FDI的各种效应,首先需要考察其对东道国资本形成的贡献。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在资源禀赋方面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短缺,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是其他经济要素所无法比拟的。我国改革开放初期,FDI的流人对缓解资金紧张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FDI的资本挤出效应日趋明显,FDI也成为导致资本外逃的重要原因。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课堂上注重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成为小学英语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而面对小学生年龄
当人类进入新的全球化阶段、新的传播时代后,它就自然需要和呼唤新的全球性的相对统一的新闻传播观念,而协商、交流、对话是形成全球新闻观念的总的可实行、可操作的机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