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中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新时代建设者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我校在2019年6月申报了“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与科学融合的校本课程创新实践研”基础教育改革项目,并于2019年12月获得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质量提升项目立项。随后,我校按照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方针政策,结合陶行知先生“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从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课程入手,以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资源建设实践为载体,着力构建开放、有活力且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小學学科融合校本课程体系,精心创设有温度的育人环境。
一、寻求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的融合点
“劳动创造生活,科技改变生活。”这样的宣传标语我们已经听了多年,但我们的青少年仍不同程度存在劳动认知能力低下、科学素养缺乏等问题:很多青少年分不清韭菜与小葱,以为花生长在树上、菠萝埋在地里;家中有米有菜只能靠叫外卖度日;油锅着火只想着用水去扑灭……这些现实提醒我们,必须从小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和科学素养。
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表面看没有直接联系,但两方面教学内容有不少交集,如观察、种植与养殖、环境、生物、设计与制作等均涉及劳动实践、动手操作。学生在面对重复的教学内容时,往往会表现出缺乏新鲜感、无所适从的状态,不利于培养学习兴趣。为此,我们尝试将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进行融合,着力寻求二者的融合点。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综合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手脑并用,具备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融合的要素。例如,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为“新的生命”,主要内容是观察自然界中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可以与同册综合实践教材第二单元“带着问题去春游”进行整合,将观察植物与动手种植结合起来。这样融合后,教师就能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且有助于优化学科资源,为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实践能力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与科学素养。
将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进行融合,还需要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近年来,我校不断充实劳技师资团队,与本地高校河池学院建立了“卓越教师实训室”“卓越教师工作坊”,签订了高校与地方学校共建协议。河池学院的70名党员大学生志愿者每月定期到我校指导学生开展劳动与科技活动,深度参与学校劳动与科技课程开发,带领学生学习本地农特产栽培、嫁接、加工等知识,并组织开展乡土资料收集、环保问题调查等活动。在高校志愿者的支持和指导下,我校目前常规开展植物种植、动物饲养、工艺制作、电子制作、航模制作、发明创造等各项活动,不断推进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融合实践,在学科融合教育方面积累了一些新的经验。
目前,我校已初步完成劳动教育校内外空间整体设计,为劳动教育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有效解决了城市学校缺乏劳动实践基地的问题,实现了“劳动就在身边,劳动就在学校,劳动走向生活,劳动走向社会”,体现了教育与社会科技、社会生产相结合的理念。
二、构建劳动与科技教育融合校本课程体系
劳动课程整合不是单一的“1+1”,而是应通过多元化课程的开发,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将“学校—家庭—社会—田园”四维空间进行有机的整合,让课程具有延伸、融合、共建的特点,形成校园基础课程、家庭生活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田园体验课程等,让学生从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实践、情感的体验、思维的扩展、精神的历练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
1.开发校本基础课程
我校将校园划分为教学区域、公共区域、功能区域,设置劳动监督岗,班班有劳动区域,人人有劳动责任,为促进形成校本基础劳动与科技课程奠定基础。
一是充分利用楼顶空间。在教学楼顶开辟了1 400多平方米的“科技生态园”农垦实践基地,里面种植有花卉200种、瓜果蔬菜40种、树苗60种,饲养金鱼上千条。基地里安装了自动浇灌喷雾水龙头,配备有喷洒农药的无人机,为劳动教育和科技教育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每周每班开设两节劳技课。将教学楼顶的“科技生态园”划分给每个班级中队作为“责任地”。各中队由辅导员带领,在各自的“责任田”里种植不同的花卉、农作物。少先队员需全程参与农作物生长期间的劳动实践,了解植物生长习性,引导学生体验“种植—管理—收获”的过程,体会劳动的艰辛与收获。
三是安排学生轮流值日。每天安排学生轮流值日,定期投喂金鱼,为班级门口栽种的植物浇水、养护,并做好植物生长情况的观察和记录。
四是拓展劳动基地功能。位于教学楼顶的劳动实践基地,可以为学生的习作课提供观察场所与素材,为美术课提供写生的空间与对象,为数学课提供现场教学资源,还可以为各班召开以热爱劳动、热爱科技为主题的班(队)会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
2.拓宽家庭课程渠道
我校根据学生年段特点,结合季节特征和节日文化设置“家务劳动清单”,涵盖手工制作、营养烹饪、种植养殖、清洁整理、关爱家人等方面的内容。2020年春季,受疫情影响,学生宅在家中,家务劳动形式恰好发挥了突出作用。我校通过“空中课堂”,将教学空间由学校迁移至家庭,给不同年段的学生设置了劳动与科技融合的学习内容(如图1)。
[低年段
家庭换新装:动手整理自己的房间,物品归置整齐;
父母好帮手:扫地、叠衣、洗碗、擦桌椅;
抗疫小卫士:每日给家庭开窗通风透气。
中年段
天天观察:观察动植物的生长情况、气象变化;
变废为宝:用家中的废弃材料,做一个新物品;
烹饪我能行:学习下厨做菜。
高年段
家庭营养师:合理安排家人的饮食; 健康小达人:制订宅家期间的运动计划;
泡沫箱种植:用改造过的泡沫箱种植蔬菜。 ]
图1
上述家庭劳动课程的开发,让学生从被动变主动,从模仿到创新,培养了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从而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家长们反馈,通过上述课程實践,孩子的自理、动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能够体会到劳动的不易、认识到劳动的价值。
3.开发社会实践课程
学生作为鲜活的个体,身上具有社会属性,不可能一直生活在家庭和学校中,因此,应该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生活环境,关心周围事物的变化,了解各行各业技能的特点,感受职业的艰辛,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我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引导家长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带领孩子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如种植树木、清除小广告、维护社区公共设施、社区垃圾分类、调查环境污染现状、变废为宝、职业体验等。在学校倡导下,很多家长带着孩子走进田间地头,体验种植树木、采桑养蚕、给甘蔗除叶、为果树喷石灰水杀虫、收割稻谷等各种劳动。
4.增加校外劳动实践课程
我校除了充分利用校内“生态园”“科技园”开展劳动与科技教育,还充分借助校外办学资源,在离校2公里处的宜州区科技示范园烽火联合耕作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中,租赁了近5 000平方米的土地作为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同时加强与本地的福龙、北牙两个瑶族乡学校的联系,充分利用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资源,共同开发小农场、小苗圃、小果园、小饲养场、小作坊等劳动实践基地,将劳动教育由校内延伸到校外,由城市拓展至乡村,逐渐增强劳动实践力度,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
三、课程实效及未来发展规划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我们的孩子要创造美好的人生,劳动是不可缺失的。我们不能培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
经过一年的课题立项研究,我校开展的“小学劳动教育与科学融合校本课程”项目研究取得初步成效,推动学校特色内涵向纵深发展。目前,我校打造的科技生态园、校外农垦基地成为当地小学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学校因科技生态园和劳动基地的开辟而远近闻名,得到上级部门及兄弟学校的充分肯定。我校开设的“劳动教育与科学融合校本课程”,让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中高年级学生初步掌握了花卉、农作物种植知识及技术,绝大多数学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小农活,劳动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为学生能够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创设有温度的育人环境,我校初步形成了立德树人魅力教育品牌及劳动与科技教育融合课程体系,得到包括中国教育报、《广西教育》在内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媒体的关注报道,在本地发挥了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并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其中“社会参与”包含了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三个基本点。下一步,我校将按照国家关于开展劳动教育相关文件的指导,继续沿着“小学劳动教育与科学融合校本课程”项目研究的正确方向,采取“有效行动研究”与“跨学科对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教材开发、地方课程设置、民族文化渗透、课程校本化管理、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家校教育辐射等一系列可行举措,不断深化项目研究,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精神和科学素养,为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为该校立项的2019年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质量提升项目“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与科学融合的校本课程创新实践研究”基础教育改革项目的阶段研究成果)
(责编 欧金昌)
一、寻求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的融合点
“劳动创造生活,科技改变生活。”这样的宣传标语我们已经听了多年,但我们的青少年仍不同程度存在劳动认知能力低下、科学素养缺乏等问题:很多青少年分不清韭菜与小葱,以为花生长在树上、菠萝埋在地里;家中有米有菜只能靠叫外卖度日;油锅着火只想着用水去扑灭……这些现实提醒我们,必须从小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和科学素养。
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表面看没有直接联系,但两方面教学内容有不少交集,如观察、种植与养殖、环境、生物、设计与制作等均涉及劳动实践、动手操作。学生在面对重复的教学内容时,往往会表现出缺乏新鲜感、无所适从的状态,不利于培养学习兴趣。为此,我们尝试将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进行融合,着力寻求二者的融合点。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综合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手脑并用,具备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融合的要素。例如,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为“新的生命”,主要内容是观察自然界中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可以与同册综合实践教材第二单元“带着问题去春游”进行整合,将观察植物与动手种植结合起来。这样融合后,教师就能将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且有助于优化学科资源,为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实践能力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与科学素养。
将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进行融合,还需要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近年来,我校不断充实劳技师资团队,与本地高校河池学院建立了“卓越教师实训室”“卓越教师工作坊”,签订了高校与地方学校共建协议。河池学院的70名党员大学生志愿者每月定期到我校指导学生开展劳动与科技活动,深度参与学校劳动与科技课程开发,带领学生学习本地农特产栽培、嫁接、加工等知识,并组织开展乡土资料收集、环保问题调查等活动。在高校志愿者的支持和指导下,我校目前常规开展植物种植、动物饲养、工艺制作、电子制作、航模制作、发明创造等各项活动,不断推进劳动教育与科技教育融合实践,在学科融合教育方面积累了一些新的经验。
目前,我校已初步完成劳动教育校内外空间整体设计,为劳动教育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有效解决了城市学校缺乏劳动实践基地的问题,实现了“劳动就在身边,劳动就在学校,劳动走向生活,劳动走向社会”,体现了教育与社会科技、社会生产相结合的理念。
二、构建劳动与科技教育融合校本课程体系
劳动课程整合不是单一的“1+1”,而是应通过多元化课程的开发,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将“学校—家庭—社会—田园”四维空间进行有机的整合,让课程具有延伸、融合、共建的特点,形成校园基础课程、家庭生活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田园体验课程等,让学生从知识的获得、技能的实践、情感的体验、思维的扩展、精神的历练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
1.开发校本基础课程
我校将校园划分为教学区域、公共区域、功能区域,设置劳动监督岗,班班有劳动区域,人人有劳动责任,为促进形成校本基础劳动与科技课程奠定基础。
一是充分利用楼顶空间。在教学楼顶开辟了1 400多平方米的“科技生态园”农垦实践基地,里面种植有花卉200种、瓜果蔬菜40种、树苗60种,饲养金鱼上千条。基地里安装了自动浇灌喷雾水龙头,配备有喷洒农药的无人机,为劳动教育和科技教育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每周每班开设两节劳技课。将教学楼顶的“科技生态园”划分给每个班级中队作为“责任地”。各中队由辅导员带领,在各自的“责任田”里种植不同的花卉、农作物。少先队员需全程参与农作物生长期间的劳动实践,了解植物生长习性,引导学生体验“种植—管理—收获”的过程,体会劳动的艰辛与收获。
三是安排学生轮流值日。每天安排学生轮流值日,定期投喂金鱼,为班级门口栽种的植物浇水、养护,并做好植物生长情况的观察和记录。
四是拓展劳动基地功能。位于教学楼顶的劳动实践基地,可以为学生的习作课提供观察场所与素材,为美术课提供写生的空间与对象,为数学课提供现场教学资源,还可以为各班召开以热爱劳动、热爱科技为主题的班(队)会创造有利条件,从而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
2.拓宽家庭课程渠道
我校根据学生年段特点,结合季节特征和节日文化设置“家务劳动清单”,涵盖手工制作、营养烹饪、种植养殖、清洁整理、关爱家人等方面的内容。2020年春季,受疫情影响,学生宅在家中,家务劳动形式恰好发挥了突出作用。我校通过“空中课堂”,将教学空间由学校迁移至家庭,给不同年段的学生设置了劳动与科技融合的学习内容(如图1)。
[低年段
家庭换新装:动手整理自己的房间,物品归置整齐;
父母好帮手:扫地、叠衣、洗碗、擦桌椅;
抗疫小卫士:每日给家庭开窗通风透气。
中年段
天天观察:观察动植物的生长情况、气象变化;
变废为宝:用家中的废弃材料,做一个新物品;
烹饪我能行:学习下厨做菜。
高年段
家庭营养师:合理安排家人的饮食; 健康小达人:制订宅家期间的运动计划;
泡沫箱种植:用改造过的泡沫箱种植蔬菜。 ]
图1
上述家庭劳动课程的开发,让学生从被动变主动,从模仿到创新,培养了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从而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养成了良好的劳动习惯。家长们反馈,通过上述课程實践,孩子的自理、动手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能够体会到劳动的不易、认识到劳动的价值。
3.开发社会实践课程
学生作为鲜活的个体,身上具有社会属性,不可能一直生活在家庭和学校中,因此,应该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生活环境,关心周围事物的变化,了解各行各业技能的特点,感受职业的艰辛,增强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我校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引导家长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带领孩子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如种植树木、清除小广告、维护社区公共设施、社区垃圾分类、调查环境污染现状、变废为宝、职业体验等。在学校倡导下,很多家长带着孩子走进田间地头,体验种植树木、采桑养蚕、给甘蔗除叶、为果树喷石灰水杀虫、收割稻谷等各种劳动。
4.增加校外劳动实践课程
我校除了充分利用校内“生态园”“科技园”开展劳动与科技教育,还充分借助校外办学资源,在离校2公里处的宜州区科技示范园烽火联合耕作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中,租赁了近5 000平方米的土地作为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同时加强与本地的福龙、北牙两个瑶族乡学校的联系,充分利用乡村学校劳动教育资源,共同开发小农场、小苗圃、小果园、小饲养场、小作坊等劳动实践基地,将劳动教育由校内延伸到校外,由城市拓展至乡村,逐渐增强劳动实践力度,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
三、课程实效及未来发展规划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我们的孩子要创造美好的人生,劳动是不可缺失的。我们不能培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劳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
经过一年的课题立项研究,我校开展的“小学劳动教育与科学融合校本课程”项目研究取得初步成效,推动学校特色内涵向纵深发展。目前,我校打造的科技生态园、校外农垦基地成为当地小学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学校因科技生态园和劳动基地的开辟而远近闻名,得到上级部门及兄弟学校的充分肯定。我校开设的“劳动教育与科学融合校本课程”,让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增强,中高年级学生初步掌握了花卉、农作物种植知识及技术,绝大多数学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小农活,劳动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为学生能够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打下了良好基础。通过创设有温度的育人环境,我校初步形成了立德树人魅力教育品牌及劳动与科技教育融合课程体系,得到包括中国教育报、《广西教育》在内的国家级、自治区级媒体的关注报道,在本地发挥了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并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其中“社会参与”包含了劳动意识、问题解决、技术运用三个基本点。下一步,我校将按照国家关于开展劳动教育相关文件的指导,继续沿着“小学劳动教育与科学融合校本课程”项目研究的正确方向,采取“有效行动研究”与“跨学科对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教材开发、地方课程设置、民族文化渗透、课程校本化管理、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家校教育辐射等一系列可行举措,不断深化项目研究,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精神和科学素养,为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为该校立项的2019年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质量提升项目“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与科学融合的校本课程创新实践研究”基础教育改革项目的阶段研究成果)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