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xing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语文,是近年高考改革的重点,是高中生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对于高中语文的教学,教师不仅要重视课文内容教学,还要对语文教学的语言有效性进行研究。有效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紧扣教材内容,还要启发学生积极的进行思考,这些都需要运用到语文教学的语言有效性。对此,本文将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语言有效性进行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语文教学 语言有效性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8-0055-02
  课程改革,呼吁有效的教学理念,更是需要教师拥有非常强大的专业知识素养。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其中语文教学的语言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专业素养。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有效性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语文语言的使用。在此,对于如何在高中语文语言有效性教学的研究,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景,增强学习兴趣
  对于高中语文的语言教学有效性的研究,第一步就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通过语文语言的作用,增强学习的兴趣,在课本上内容上进行创新,在教学形式上进行改革。可以通过教师创设教学情景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创设情景呢? 1.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教学,例如学习人教版必修一的《雨巷》时。可以制作有特色的课件,将《雨巷》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通过音频课件的形式表现出来。运用音频时,教学生进行跟读,把握诗歌的韵味和停顿,更好的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还通过课件将文章内容以有趣的形式呈现,有利于学生增强自身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
  2.将课堂的文章运用情景剧的形式表现,高中的学习大多比较枯燥,导致学生在学习时感到疲惫。而运用情景剧的形式来表现课文,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例如学习苏教版的课文《林黛玉进府》,在课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并进行分组,让小组的学生选择角色。在课堂上进行该片段的短片播放,让学生深入了解人物性格。再进行小组讨论,和小组排练。保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让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在课堂上进行表演,老师在最后进行点评,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解释。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寻找有趣有价值的课文进行情景剧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打开自己的思维和视野,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价值。并且能够配合书中的情景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3.代入式教学,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让学生进行代入式学习。在学习课本文章时,让学生自身代入情景,想象自身就是主人公,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且让学生讲述自身的阅读体会,教师在听学生表达时可以纠正学生的语言表达错误。这样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语言使用能力。
  二、丰富学生想象力,提高文字理解能力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的语言有效性的培养来说,课堂上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要把握住课堂的学习时间。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时间被安排得非常满档。因此教师要利用起课堂的学习时间,进行语文教学的语文有效性。而语言教学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以下是增强学生文字理解能力的几点建议:
  1.培养学生体会文章主旨的能力,感悟文章表达的情感。在高中的课本教材中,选取的文章都是比较有深意和具有哲学的内容的,难以理解,在讲述时赋予文字动态化的表现,教师的语文语言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理解能力的高低,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时要注重于自身语言能力的提高。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领悟能力。并且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只有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了才能理解许多他不能理解的问题。
  2.利用好晨读,晚读,语文教师可以在晨读晚读时播放课本音频带领学生进行朗读。当一篇文章朗读的通俗了就更好理解了,并且教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这样是最轻松理解文章的方式。文字蕴含了情感,当学生对不同的文字赋予不同的感情时,学生的理解能力就已经提升了。
  3.注重课堂的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例如教师制作属于自己的特色课件,将课本的重要内容提炼出来,将其运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出来。增加课堂互动形式与互动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进行知识交流,在一篇文章学习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求同存异,發散学生的学习思维,深入研究课本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进行高中语文的教学语言有效性研究时,要注重教师自身的语文语言教学素养的培养。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王建,《新课标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对策》,学术期刊《高中生教育》,2014年1期
  [2]施力华,《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中语言有效性的研究》,学术期刊《高中生教育》,2014年3期
  [3]赵传平,《探究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学术期刊《高中生教育》,2014年5期
其他文献
【摘要】低结构材料具备结构简单、功能多变性强等优点,因此非常适合应用在区域活动中。基于此,本文将分析区域活动中低结构材料的收集分类。并研究区域活动中低结构材料的投放运用措施,其中主要包括保证低结构材料投放的适宜性、保证低结构材料投放运用的适时性以及保证低结构材料投放运用的趣味性三方面内容。  【关键词】区域活动 低结构材料 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要】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系列讲话中多次讲到理想信念问题,并且多方面地阐述了理想信念的重要作用,习总书记关于理想信念的观点和看法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起到引领作用。  【关键词】理想信念 大学生 引领  【课题项目】本文是西安思源学院2018年度校级科研课题“习近平理想信念观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领作用研究”(项目编号:ⅩASY-A1804)阶段性成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提出,现代学徒制环境下的校企合作也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本文阐述了校企合作的现状,通过现代学徒制的概念、作用以及应用原则分析现代学徒制环境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应用方法,旨在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紧密结合,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互利共赢。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
期刊
【摘要】职业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它是集职业能力与职业精神为一体的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具有高端专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企业培养一线服务的应用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遵循市场规律,协调企业关系,与企业联合,借企业之水行教育之舟,以教育之本奠定企业之基。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对促进职业学校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职业素养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
期刊
【摘要】笔者借助名班主任工作室平台,在本校“海润生命”特色课程的引领下,在年级开展了基于“实践共同体”的“海洋文化”建设。通过年级文化建设活动,修炼海洋之心,铸就海洋之力,扬起海洋之帆;培养学生博大包容、崇尚力量、勇于探索的海洋情怀与品质,收到了良好的德育成效。  【关键词】混合式 互联网+ 翻转课堂 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7SCG082)、宁波大红鹰学院20
期刊
【摘要】针对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把知识讲授转化为对问题求解能力的训练以及计算思维的培养,并以二维数组的为例展示了一个具体的教学设计,最后介绍了课程实践所采取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机程序设计 问题求解 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3-0243-02  计算机程序设计目前是各个高校理
期刊
【摘要】文章从供给侧出发,分析了构建基于“课证融合”的国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因,从学生供给侧和企业需求侧两方面阐述了“课证融合”是适应国贸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并从课程体系构建、双师教学团队、学生实践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着手构建了基于“课证融合”的国贸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路径。  【关键词】课证融合 应用型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期刊
【摘要】在新时代,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与时代接轨,就要重视与信息技术运用相结合,做到:第一是通过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融合来提升历史趣味性,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第二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培养学生对历史课堂教学的亲近感,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提高教学效果;第三是通过信息技术运用促进学生历史学生方式的转变,培育并增强学生的历史素养,实现历史教学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中
期刊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当前企业最为关注的内容,优质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为企业创造相应的价值。因此,要强化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以实践的方式提升应对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与探索能力,强化实际操作能力。本文将阐述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以及有效途径。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实践教学 学生 操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8-004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在当前高职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微时代视域下的思想占据重要的指导地位。基于此,本文以微时代视域下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应坚持的原则进行分析,分别从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与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创新培育方式方法、构建导向鲜明的微时代教育体系等方面详细阐述微时代视域下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