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林在《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中写到:“过去几十年的教育从未把孩子看作教育的主体,以知识为中心人为设计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只是把孩子当作知识的接收器,而不是知识的主宰者。……毫不客气地说,如果他们的心灵没有被教育者感应到,一切的教育是没有用的,教育本真将离我们越来越远。”回首看看自己与周围老师走过的路,在教学中我们理解的教学改革无外乎就是把教学内容与形式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更为精心的设计。其实,也就是把学生设计了,让学生按自己的设计配合,我们真的是忽略了学生的心灵。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实现教学中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美好情感的培养?我想只有明了学生喜欢什么,憎恶什么,触摸到学生的心灵,才能发挥教育的作用。
教学进度进行到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的复习时,我决心用这节课试试:学生在想什么?学生会遇到什么困难?学生自己能否解决这些困难?学生的善恶标准是什么?……我打算把课堂还给学生,对学生“放手”!
复习方式选择上,向学生提供三种方案。方案一:知识主导型。方案二:习题主导型。方案三:热点主导型。学生通过表决选择第三种复习方案。
社会热点选择上,学生最终敲定了社会关注度很高的“药家鑫案”。
资料搜集:这个环节,学生自己分成三组,第一組搜集药家鑫犯罪过程及药家鑫案公开的庭审资料;第二组搜集药家鑫的成长环境及其学校表现;第三组搜集社会对药家鑫案的反应。我只是提醒学生搜集的资料一定要真实、可信。
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如:药家鑫应不应该判死刑?法院判药家鑫死刑是依据法律,还是怕触犯众怒?社会舆论会不会影响司法的公正?药家鑫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失败在哪?学校教育是如何考量学生的?社会如何评价人才?药家鑫案给我们中学生什么启示?死刑应该取消吗?……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和归类,最终确定了三个讨论题:(1)药家鑫应不应该判死刑?法院判决的论据是什么?(2)药家鑫成长经历中哪些因素让他如此自私、冷漠、残忍?(3)药家鑫,这个年仅22岁大学生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给人无限的联想。你想到了什么?
课堂展示:课堂上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很热烈,发言很积极。这些讨论题,学生用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应该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公民应该正确行使监督权,甚至还没学到的法院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等理论。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感受到了他们平时认为枯燥的政治理论的价值,同时也听到了让我“震惊”的结论!
第一个讨论题,某学生引用刑法条文,认为药家鑫最终伏法,体现了司法的公正,是法律的胜利,药家鑫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他的结论与类似“药家鑫不死,国无宁日”的民愤是一致的。药家鑫案的确考量着当下人们对于善恶的识别能力,对于现行法律的信任程度,以及生而为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对这位学生脱离理性的狂热表达,我没有直接评判,而是引导学生继续讨论“药家鑫值不值得同情和悼念”,没想到这样的讨论题把课堂讨论引向高潮,学生自发形成两个阵营,表达各自的观点。讨论过程中我看到那些义愤填膺的学生脸上的表情渐渐舒缓下来,是的,法律不是让我们用恨取代心中的爱,我们要用同情心取代浮躁心态。
第二个讨论题,学生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进行讨论。一学生在讨论中认为,事发前药家鑫父母家庭教育的失败和事后其父母的诸多行为将药家鑫一步步推向深渊,可以同情药家鑫,不可同情其父母。这个观点也触怒了一部分学生,有学生质疑这位学生的资料的真实性:是不是现在的你身上所有的缺点都是父母之过?课堂上充满了火药味,我建议学生思考:如果你是父母,你希望儿子犯罪后被处以极刑吗?你会怎么做?学生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开始发言。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我”会用合法的方式维护儿子的权利,“我”会用合乎社会道德的方式来求得被害人亲属的原谅。我对其中几位学生的结论记忆犹新:任何人哪怕是死刑犯都有他为人的尊严和权利,所以要尊重他人;和所有父母一样,药家鑫的父母也是爱自己孩子的,只是不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别人的孩子,只是没选择正确的方式爱自己的孩子,但无论如何不能抹杀父母对孩子的爱……也许在这一刻,学生们对自己父母的理解比任何说教都要深刻!
这一节复习课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结束了,如果按以往的标准来评价是不成功的:没有检查学生的知识识记情况,没有用习题来考查学生知识的理解情况,没有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课后反思时,我笑着安慰自己:没做到的很多,但也许做了现在我认为最重要的!想到了曾经看到的几句话: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过于依赖大脑,依赖心理学技术,依赖知识的传递,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失去了感知、感觉、感应的能力。事实上,感受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才能让生命生动而自由起来。
(责任编辑袁妮)
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实现教学中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美好情感的培养?我想只有明了学生喜欢什么,憎恶什么,触摸到学生的心灵,才能发挥教育的作用。
教学进度进行到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的复习时,我决心用这节课试试:学生在想什么?学生会遇到什么困难?学生自己能否解决这些困难?学生的善恶标准是什么?……我打算把课堂还给学生,对学生“放手”!
复习方式选择上,向学生提供三种方案。方案一:知识主导型。方案二:习题主导型。方案三:热点主导型。学生通过表决选择第三种复习方案。
社会热点选择上,学生最终敲定了社会关注度很高的“药家鑫案”。
资料搜集:这个环节,学生自己分成三组,第一組搜集药家鑫犯罪过程及药家鑫案公开的庭审资料;第二组搜集药家鑫的成长环境及其学校表现;第三组搜集社会对药家鑫案的反应。我只是提醒学生搜集的资料一定要真实、可信。
提出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如:药家鑫应不应该判死刑?法院判药家鑫死刑是依据法律,还是怕触犯众怒?社会舆论会不会影响司法的公正?药家鑫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上失败在哪?学校教育是如何考量学生的?社会如何评价人才?药家鑫案给我们中学生什么启示?死刑应该取消吗?……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和归类,最终确定了三个讨论题:(1)药家鑫应不应该判死刑?法院判决的论据是什么?(2)药家鑫成长经历中哪些因素让他如此自私、冷漠、残忍?(3)药家鑫,这个年仅22岁大学生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给人无限的联想。你想到了什么?
课堂展示:课堂上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很热烈,发言很积极。这些讨论题,学生用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应该有序参与政治生活、公民应该正确行使监督权,甚至还没学到的法院要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等理论。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感受到了他们平时认为枯燥的政治理论的价值,同时也听到了让我“震惊”的结论!
第一个讨论题,某学生引用刑法条文,认为药家鑫最终伏法,体现了司法的公正,是法律的胜利,药家鑫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他的结论与类似“药家鑫不死,国无宁日”的民愤是一致的。药家鑫案的确考量着当下人们对于善恶的识别能力,对于现行法律的信任程度,以及生而为人应该具备的基本品德。对这位学生脱离理性的狂热表达,我没有直接评判,而是引导学生继续讨论“药家鑫值不值得同情和悼念”,没想到这样的讨论题把课堂讨论引向高潮,学生自发形成两个阵营,表达各自的观点。讨论过程中我看到那些义愤填膺的学生脸上的表情渐渐舒缓下来,是的,法律不是让我们用恨取代心中的爱,我们要用同情心取代浮躁心态。
第二个讨论题,学生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进行讨论。一学生在讨论中认为,事发前药家鑫父母家庭教育的失败和事后其父母的诸多行为将药家鑫一步步推向深渊,可以同情药家鑫,不可同情其父母。这个观点也触怒了一部分学生,有学生质疑这位学生的资料的真实性:是不是现在的你身上所有的缺点都是父母之过?课堂上充满了火药味,我建议学生思考:如果你是父母,你希望儿子犯罪后被处以极刑吗?你会怎么做?学生沉默了很长时间,才开始发言。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我”会用合法的方式维护儿子的权利,“我”会用合乎社会道德的方式来求得被害人亲属的原谅。我对其中几位学生的结论记忆犹新:任何人哪怕是死刑犯都有他为人的尊严和权利,所以要尊重他人;和所有父母一样,药家鑫的父母也是爱自己孩子的,只是不能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别人的孩子,只是没选择正确的方式爱自己的孩子,但无论如何不能抹杀父母对孩子的爱……也许在这一刻,学生们对自己父母的理解比任何说教都要深刻!
这一节复习课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结束了,如果按以往的标准来评价是不成功的:没有检查学生的知识识记情况,没有用习题来考查学生知识的理解情况,没有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指导……课后反思时,我笑着安慰自己:没做到的很多,但也许做了现在我认为最重要的!想到了曾经看到的几句话: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过于依赖大脑,依赖心理学技术,依赖知识的传递,就会使我们的心灵失去了感知、感觉、感应的能力。事实上,感受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才能让生命生动而自由起来。
(责任编辑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