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样的课堂才有活力、智慧和情趣,才能让学生真正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有效参与?怎样才能使教育学成为一种愉快的实践,使师生之间达到愉快的感情沟通与智慧交流?课堂教学中活动的设计运用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教学论、信息论、心理学等为“活动”提供了充分理论依据。 马克思早就说过:“人类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当代教学论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认为教学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活动,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双边活动,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并有助于把学生的口、耳、眼、脑、手、脚等多种器官统统调动起来,让学生充分投入活动,从而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从初中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来看,他们爱说、好动、好表现、模仿能力强、记忆好。因此,活动适合学生,学生需要活动。用信息论的原理来分析,英语教学就是一个信息传输和转换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通过活动能很好的完成,真正能把语言作为一种交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