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该具备的,能适应终身发展,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从中观层面回答了“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从而能够起到引领课程改革和育人模式变革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教学;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一、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班级内的成员在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班级制度为班集体成员提供了行为框架,使大家在这个框架内有序地生活和学习,与其他人和谐共处,从而让班级卓有成效地运转。它包括班级岗位责任制,班级运转机制和行为规范的常规制度等。在班级管理中,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应该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又合理有序的班级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管理手段的有机结合。它以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归宿。制度文化是培育优良班风学风的前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良好人格形成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应遵循全员参与、有引领性、循序渐进等原则。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一定是在班级全体成员协商和监督下开展,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充分调动班级成员参与到制度文化的构建中。同时,制度应充满人性化,班主任和班干部在执行制度时要把握好尺度,使学生有宽松的心理状态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核心素养与班级制度文化的关系
核心素养是制定班级制度,建设班级制度文化的指导,而班级具体制度是核心素养落地的载体。前者为后者提供理论指导,后者为前者提供实践途径。班级制度的制定要时时考虑是否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每一个班级内落实核心素养,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策略
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经过长期的探索、学习和创新,我们初步形成了一套以贡献为基础,以小组为单位,班级全员参与管理的岗位责任制。
在学期初,全班划分小组,小组的每个人分包一个岗位,每个岗位设有特定的分值,以小组为单位每天积分,一周汇总积分,作为下周排座位的依据。
把以下岗位制成表格,班主任提前解释岗位职责,说明岗位意义,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班级岗位设置如下(没有注明的为每天每个岗位1分):领读领誓记分员、图书管理员、灯光师、前门(开、关)、后门(开、关)、夜自習管理者、宣传委员(包括板报等,每次5分)、讲台保洁员、信息传递员、窗台保洁员、每日寄语更新者、考勤记分员、光明使(拉窗帘)、卫生记分员、劳动工具归置者、班班通管理员、积分汇总员(3分)、贡献记录者、跑操领口号者、教室外走廊打扫人、午自习管理者、空调遥控器管理员、黄马褂管理员(跑操背心)、文艺委员(班级、校级大型文艺活动,班会)、晨检员、下午第四节自习管理员、课表张贴员、安全教育平台管理员(10分,每课)、财务工作者(管理班费收支,每次,5分)、班会记录员、迟到收割者、午自习管理员、正能量早读激励者、书架保洁员、领读领誓者(3分)、课堂发言记录者(3分)、尊师者(2分)、作业积分汇总者、自习课违纪汇总、手机管理员(每周)、校服管理员、眼保健操管理、食品监督员。
其中,班级卫生仍由各个小组轮流打扫;在运行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听取学生符合实际情况的合理化建议,及时微调岗位设置和分值;临时性的班级事务,班主任可适当给予加分。
核心素养中提到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强调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我们在班门上悬挂的“每日寄语”就很好地体现了人文底蕴和人文精神。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侧重能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班级如同一个微型的社会,每个人的岗位就是自己的工作,要想做好就必须与其他人产生联系,这就要求每一个成员都要学会处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全员岗位制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理性思维要求崇尚真知,追求真理,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其中计分类的岗位如:贡献记录者、作业积分汇总者、课堂发言记录者等均需要学生能够做到加分有理,扣分有据,学会实事求是,尊重事实。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是指能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也发掘了自身的潜力,从而有助于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自己。
全员岗位责任制的推行极大激发了班级成员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体现并充分发挥了班级成员的主人翁地位,激发唤醒了班级成员的责任感,使班级秩序井然,管理效果良好。学生在这样的班级中生活和学习,收获的不仅是成绩,更多的是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
编辑 高 琼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教学;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一、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班级内的成员在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的总和。班级制度为班集体成员提供了行为框架,使大家在这个框架内有序地生活和学习,与其他人和谐共处,从而让班级卓有成效地运转。它包括班级岗位责任制,班级运转机制和行为规范的常规制度等。在班级管理中,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应该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又合理有序的班级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科学管理手段的有机结合。它以发展人的主体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为根本归宿。制度文化是培育优良班风学风的前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良好人格形成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应遵循全员参与、有引领性、循序渐进等原则。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一定是在班级全体成员协商和监督下开展,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充分调动班级成员参与到制度文化的构建中。同时,制度应充满人性化,班主任和班干部在执行制度时要把握好尺度,使学生有宽松的心理状态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核心素养与班级制度文化的关系
核心素养是制定班级制度,建设班级制度文化的指导,而班级具体制度是核心素养落地的载体。前者为后者提供理论指导,后者为前者提供实践途径。班级制度的制定要时时考虑是否符合核心素养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每一个班级内落实核心素养,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策略
在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中,经过长期的探索、学习和创新,我们初步形成了一套以贡献为基础,以小组为单位,班级全员参与管理的岗位责任制。
在学期初,全班划分小组,小组的每个人分包一个岗位,每个岗位设有特定的分值,以小组为单位每天积分,一周汇总积分,作为下周排座位的依据。
把以下岗位制成表格,班主任提前解释岗位职责,说明岗位意义,然后让学生自由选择。班级岗位设置如下(没有注明的为每天每个岗位1分):领读领誓记分员、图书管理员、灯光师、前门(开、关)、后门(开、关)、夜自習管理者、宣传委员(包括板报等,每次5分)、讲台保洁员、信息传递员、窗台保洁员、每日寄语更新者、考勤记分员、光明使(拉窗帘)、卫生记分员、劳动工具归置者、班班通管理员、积分汇总员(3分)、贡献记录者、跑操领口号者、教室外走廊打扫人、午自习管理者、空调遥控器管理员、黄马褂管理员(跑操背心)、文艺委员(班级、校级大型文艺活动,班会)、晨检员、下午第四节自习管理员、课表张贴员、安全教育平台管理员(10分,每课)、财务工作者(管理班费收支,每次,5分)、班会记录员、迟到收割者、午自习管理员、正能量早读激励者、书架保洁员、领读领誓者(3分)、课堂发言记录者(3分)、尊师者(2分)、作业积分汇总者、自习课违纪汇总、手机管理员(每周)、校服管理员、眼保健操管理、食品监督员。
其中,班级卫生仍由各个小组轮流打扫;在运行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听取学生符合实际情况的合理化建议,及时微调岗位设置和分值;临时性的班级事务,班主任可适当给予加分。
核心素养中提到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文化强调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我们在班门上悬挂的“每日寄语”就很好地体现了人文底蕴和人文精神。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侧重能处理好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班级如同一个微型的社会,每个人的岗位就是自己的工作,要想做好就必须与其他人产生联系,这就要求每一个成员都要学会处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全员岗位制为每个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
理性思维要求崇尚真知,追求真理,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其中计分类的岗位如:贡献记录者、作业积分汇总者、课堂发言记录者等均需要学生能够做到加分有理,扣分有据,学会实事求是,尊重事实。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是指能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也发掘了自身的潜力,从而有助于更全面更客观地认识自己。
全员岗位责任制的推行极大激发了班级成员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性,体现并充分发挥了班级成员的主人翁地位,激发唤醒了班级成员的责任感,使班级秩序井然,管理效果良好。学生在这样的班级中生活和学习,收获的不仅是成绩,更多的是素养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注: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中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