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势在必行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JZ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什么是语感?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的感受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没有关于语感的论述,但是见之于历代文论中的有关“悟”的论述比比皆是:诸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所说的“诗道在妙悟”等。语感一词最早出现是在1928年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所著的《我在国文教授上最近的一信念——传染语感于学生》一文中。其后,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开始创导语感教学,随之语感逐渐为人们所理解和认同。在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此外,郭沫若、张志公等诸位语文大家也都对此作过论述,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揭示了语感的培养对于提高人的语文素养的重要性。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语感培养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1992年以来,语感研究成为语文教学研究的关注热点。
  【关键词】语感;语文素质;教育的密切相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性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以上这段话明确提出了“基本语文素养”这一概念,也同时明确了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养成。九年义务教育是实现国民义务教育“终端性”,即学生以后作为一个公民必须要接受的基本文化教育。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它应该培养未来公民如下基本语文素养: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
  二、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迫切需要语文教学改革
  1978年3月16日,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上批评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指出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严重问题”。他说:“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当时,它在社会上特别是语文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语文教学掀起了一个高潮。
  十多年后,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又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存在着一个大问题:“效率太低”“不适应国内、国际发展的需要”。张先生认为目前中学生的语文能力难以适应生活的需要,说他们“无论读的能力、写的能力,还是听和说的能力等等,在应付日常生活时常常捉襟见肘”。
  目前,尤其是在农村中小学的语文课堂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由于农村学生基础差、底子薄,教师喜欢指挥学生去研究语言,看到文章就分段,拿到段落就分层,概况层意、辨析词语、找关键 词……导致“教师对文章的架空分析多,学生对文章本身反而不熟悉”;二是由于教师自身的局限,放任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缺少有效的指导,结果远离文本,缺少了语文味。
  我接的第一届初中生,在入学编班摸底测验中,成绩让我震 惊——没有一个人语文成绩及格的,那些学生根本就不具备正确使用汉语、汉字的能力,不规范字、错别字和用词、语法等方面的问题十分严重,两个班找不出一份没有这类错误的试卷。上课时,我用普通话有学生竟然说听不懂,标点符号不会用,连日记都不会写,更别说作文和口头表达了。
  无数的事例加上我面对的残酷现实告诉我: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得改革。
  三、笔者个人的教学实践验证了语感培养的必要性
  有研究证明,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因为语文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篇章能力,语言能力是基础,语感又是此基础的核心。同时,语文教学中美育功能又是通过语感来实现的,可以说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审美能力的雅俗。基于此,语感作为言语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语感培养就成为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并且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和关键,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基础和目的所在。
  语文教学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注重语感的培养。因此,针对我的教学窘状,结合学生实际,我的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突破口进行的。在教学中,我尽力创设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环境,在教学实践中摸索语感培养的策略与途径,打破了所有的教学计划,不讲语法,不分析课文,从标点符号开始讲,以让他们开口说话作为教学目标,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在大量的阅读、说话训练中,逐步让学生学会写日记、学会写作文、学会口头表达、学会学语文,学生的语文素质大大提高。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基于班级创新管理日益受到国内外学术界与学生家长的关注,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学班级创新管理,主要内容包括:打造班级管理信息化平台、强化科任老师间信息透明化、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以班級为基本单位,打造班级管理平台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与流程;组建班委会,培养优秀、执行力强的学生干部团队,让班级管理制度与流程执行具有可操作性;提供科任教师间信息共享等等。  【关键词】创新;班级管理平;家校协
【摘要】在当前的议论文写作过程中,阐释法是很重要的方法之一。这种写作方法重在陈述和解释,让读者从阐释的理论中懂得某种道理,或者学会正确处理问题的办法。但是,现今的议论文写作却存在着过度阐释或阐释缺乏等问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议论文写作时合理有度地使用阐释法的一些建议,从而推动议论文的有效写作,更好地发挥阐释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作用。  【关键词】阐释法;议论文写作;运用  【中图分类
【摘要】质疑意识,能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让阅读教学变得更加有效。本文具体分析了在标题处、矛盾处、关键句上以及结论处的质疑。  【关键词】质疑;语文教学;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大多阅读教学:教师喋喋不休地讲,学生浑浑噩噩地听;教师零敲碎打地问,学生简单机械地答……一堂课其实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爬教案、学教参,学生成了不折不扣的观众,还要亦步亦趋
【摘要】本文对中职语文课堂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与如何实施分层教学作了初步的探讨。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层,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灵活施教,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为中职学生升学以及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职语文;分层教学;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732 【文献标识码】A  分层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发展潜力的差异性把学生分层的教学方式,按照不同学生的层
【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精髓,其富含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学会在诗文中识得中国汉字,并传承和发扬汉字的精神与光芒。下面,笔者将以人教版小语第一册集中识字(二)第四课《日月明》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诗情画意中认识汉字别样的精彩。  【关键词】诗文;识字;审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纵观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汉字是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最古老
稳定汽油降烯烃和增产柴油是当前炼化企业不断探索的课题,本文通过MGD工艺和粗汽油在反应器回注量的改变,做了一次成功的尝试.
【摘要】景物描写赏析已成高考试题中的常青树,倍受命题者青睐。赏析时应注意多角度考虑,答案不只一点,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完整性。  【关键词】景物描写;赏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山水田园诗是愉悦性情的一朵奇葩,其后继者写景散文也是群星璀璨。这暗合了中国人向来委婉含蓄的性情,借景物来表情达意,因此景物描写普遍存于小说、散文、诗歌中。也正因为如
【摘要】背诵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语言学习手段,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背诵并不等于死记硬背,为改变学生背诵积极性不高这一问题,本文将列举实例进行分析,探索提高学生背诵积极性的方法。  【关键词】背诵;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美国心理学家盖茨用实践证明:“不论是学习效率的提高,还是记忆总量的增加,两者都是由于把不断增加的学习时间百分百用于背诵促成的。”这就明确地说明了“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尾之我见  赵多寿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位奇中心小学,甘肃 张掖 734100)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其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明确、内容严密、方法得当;其艺术性体现在它必须具有创造性和示范性等特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