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命运死磕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1232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那么几年,曾经的同学或工友来北京出差、旅游,我所工作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成了他们必到的地方,仿佛这也成了一个旅游景点。他们在参观完我的工作环境,尤其是看完传说中的直播室后,总会说一句:“原来,你真的在中央台做播音员,而不是修车啊。”
  我哑然失笑。在故乡做汽修工10年,修车是我赖以生存的技能。在他们的眼中,我即使离开了那个汽修厂,要养活自己,也还得靠这项技能。而且,在他们的意识中,能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尤其是做播音员,没有背景,没有耀人眼目的学历,那是不可能的。
  他们和我是同学,知道我的起点:父母早亡,中学未毕业就开始修车,和他们一样在戈壁大漠度过自己的青春年华。即使在我工作的汽修厂的广播站,我也没能当上播音员,怎么我离开故乡3年多,就进了中央台工作?所以每一次,他们问起这个话题,我都不知怎么回答,就只好说:“我只是走运而已。”
  只有我知道,人生,哪有那么多的好运气。
  是的,我起点低,初三只上了不到一学期就辍学了,至今也没有一张中学毕业证。在故乡,我只能做最辛苦的工作。而广播站的播音员,不但普遍家境较好,而且都是相关专业的人才,与我是毫无干系的。
  幸好,在故乡修车的10年中,我遇到了广播和书籍。它们打开了我通往外面世界的窗口,也支撑着我脱下沾满油污的工作服,走出那片我曾流汗流泪的土地。
  寻梦的路是崎岖的,初来北京没几天,我就感到了诸多不适应。先是住宿问题,一个同乡帮助联系了学校负责管理宿舍的老师。当时还算幸运,恰巧是暑假,宿舍空余的床位较多,我便很顺利地住进了学校。


马宗武

  那间宿舍里有4个同学,尽管已经放假,但他们都没有回家,整天在宿舍里打牌聊天,逍遥自由得不得了。而我这样一个外人突然闯进来,打破了他们的平衡,他们很不习惯,于是通宵玩闹、喝酒,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撵我走。
  后来某个晚上,我实在受不了他们的吵闹,又不好意思开口请他们安静下来,就在操场待了整整一夜。那年我26岁,他们都比我小,又都是富家子弟,在他们看来,我这个贫寒的大龄青年和他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如果在以前,我可能会跟他们理论几句,但是当时我身上的钱很有限,外面的招待所绝对是住不起的,也只有这收费低的学校宿舍我能住得起。所以,我必须让他们接纳我。
  于是从那天起,起床后,我主动收拾宿舍,打好开水。午饭时,他们若还没有起床,我就帮他们打好饭。晚上他们玩他们的,我睡我的,居然也就顺利入睡了。几天下来,我们熟悉了,他们也就不好意思再这样对我了。
  不过,这还只是一个小插曲。生活,逐渐向我展示了它残酷的一面。从新疆出来,我身上只有3万多块钱,交完学费,还有一些生活费的支出,钱越来越少。课余时间,为了赚钱贴补生活,我会做点配音和解说的工作。
  有一个冬夜,央视的一档节目叫我去试音,要求晚上8点前到。7点半,我就到了约好的录音机房。当时,我口袋里只剩下10元钱,之前一档节目的配音费用大概还有一星期才能拿到。
  我想,如果今晚试音顺利通过的话,我就恳求节目组的老师,看能不能预支100元钱,这样我就能熬过这一星期。
  没想到,那天录音很不顺利,机房一直到晚上11点才轮到我。5分钟的片子,我反反复复录了将近半小时才完成。从皂君庙的机房到传媒大学的公交车,末班车是晚上12点。如果12点前告诉我是否通过,即使不给我提前支付工资,让我能赶上末班车也行,10元钱足够我回学校了。
  可时间一点点过去,我焦急地等待着结果,一个多小时后,他们才告诉我没有通过,而那时已经是深夜一点半。摸着口袋里那张孤独的10元钱,我嗫嚅着恳求节目组的那位老师,让我在门口的沙发上挨一晚,因为我实在没有钱打车回学校了。那个年轻的老师看了看我,勉强答应下来,叮嘱我天一亮就得赶紧离开。
  那一夜,失落和怀疑让我无法入睡。
  播音是我一直以来喜欢的事情,为了它,我远离亲人朋友,背井离乡,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学习。可是,我居然连一个节目组的配音要求都达不到,那将来,我还能依靠这个生活吗?
  那个冬夜,我蜷缩在录音机房的沙发上,孤独落寞,直到天色渐明。
  很多年之后,每当我路过北京皂君庙的那家机房,总会想起当年的那一幕。我真想走到那个在暗夜里伤怀疲惫的年轻人身边,陪他坐下来,告诉他这点小挫折不算什么,谁的娴熟技能不是从失败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呢?在错误中总结经验,然后经过千百次的锤炼,你肯定会越来越精进,越来越成熟的。没关系,坚持走下去,你总会迎来明媚的阳光。
  也就是26岁那一年,我通过了成人高考,先后进入中华女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学习。
  这些年,每当我失去斗志的时候,我都会回到我在女子学院读书时住过的那个地下室看看。
  北京,北四环小营世纪村小区。我曾住在这个听上去很气派的小区一个由防空洞改装而成的地下出租屋里。顺着楼梯往下走,楼梯很狭窄,下面却别有洞天。
  第一次进去,那条一眼望不到头的长走廊深深地震撼了我——恐怖片也不过如此吧。走廊两边是密密麻麻的木门,木门上头便是一个巴掌大的排气口,每个门上边都有一个号码。走廊尽头的那间房,就是当时我和同学一起租住的地方。房间很小,大概只能放下3张单人床和一张小桌子。唯一让我觉得给房间增加了几分色彩的,是桌子角落里堆得高高的一摞书。
  这里房间与房间之间的墙就是很薄的一块板,没有丝毫隔音的效果。半夜人走过大声吵闹的声音,不远处公共卫生间冲水的声音,舍友们熟睡中打鼾的声音,都清晰入耳。然而,当生活将隐藏的伤口赤裸裸地撕裂给我们看时,除了接受,我们还能做什么?
  生活可以廉价,但梦想不可以。正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我越发懂得,梦想,唯有努力争取,才会有曙光乍现;只有坚持不懈,它才會向你露出笑脸。
  其实,这世界上哪有什么顺风顺水,生活里,哪有什么一步登天的快捷方式!远方的目的地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踩过去的。其中,你会走过泥泞,面对困难,经历磨难,每一件事情都有可能打败你,让你投降放弃。只有跨过去,战胜它们,你才会成长。
  人生就是在这样不断地轮回。也只有死磕到底,你才会最终获得想要的东西。
其他文献
“共享单车”出现以来,“共享经济”成了国人的口头禅,由此派生出“共享雨伞”“共享马扎”“共享旅馆”等时髦名词。究竟什么是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这种消费模式可追溯到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大萧条”时期(1929—1933),当时生产急剧萎缩,货币供应短缺,人们不得不共享一些物品,如汽车、工具、玩具、住房等。  哈佛大学法学教授友差·本克勒2004年提出“可分享的经济产品”这个概念,从此,“共
期刊
我周围一些热衷收藏的人,我极少听到他们说收藏给他们的美和触动,几乎无一例外,听到他们说的都是收藏给他们怎样的财务回报。我老妈一辈子没学会扔任何东西,她八十多岁了还留着我八岁时学素描用的绿色帆布画夹。她还有好些鞋堆在屋子里,我问她为什么不扔掉其中看似非常破的一双草鞋。她说,她穿着这双鞋跑过很多地方,跳过多场广场舞,认真亲过几次我老爸,所以,先留一阵再说。  因為这双破草鞋,我觉得我老妈不完全是个俗人
期刊
來自波多黎各的摄影师奥马尔·罗伯斯是个典型的纽约客。他将古典、唯美、严肃的舞台艺术搬上了现代化的纽约街头,于是霓虹灯、过往车辆、广告牌、高楼大厦甚至街上的积水都成为“舞台”布景,舞者以更加生活化的装束展示自己身体的魅力。  除了纽约,奥马尔·罗伯斯还拍摄了一组古巴哈瓦那老城街头的芭蕾舞者。  奥马尔说:“我被古巴人的热情所感染,人们非常乐观而且彼此尊重,孩子们四处玩耍,满街回荡着音乐。”奥马尔热爱
期刊
猫大妮是我家的一只奶牛猫,是外婆收养的,它与我家四代人共度了19年的时光。  1987年6月的一天,外婆在邻居家见到一只小奶猫,白底黑花,眼睛乌亮,喵喵叫着迎上来,扑到她怀里。邻居很惊奇,说这只小奶猫向来怕生又胆小。外婆觉得是种缘分,干脆把它领回家了。  彼时外婆外公刚刚退休,家里的现实情况让他们焦头烂额。外公外婆有两儿两女,大女儿也就是我妈妈,因为小儿麻痹后遗症,双腿瘫痪;而我的大舅舅从8岁起就
期刊
相爱于战火硝烟中  2018年9月13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110指挥中心接到一个报警电话:本市工商银行的黄陂区支行,发生了一件可疑的事,一对身穿迷彩服、年过八旬的老夫妇,要往黑龙江一个陌生账户汇款300万元,无论工作人员怎么劝都不听。担心老人上当受骗,他们只好报警,请警察帮忙解决。  民警赶到现场,果然发现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妇坐在银行柜台前,要往一个账户里汇入巨款,老人身旁还有两名中年男子陪伴。
期刊
我与那个叫王圆箓的道士曾三次“谋面”,他都是穿着灰衣布袍,咧着嘴,笑着。  第一次是我读那篇有名的《道士塔》:“我见过他的照片,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他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我曾一样“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看到他漠然、狡黠甚至有些猥琐地笑着,完全不顾因为他,“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我愤然
期刊
1999年,拥有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的古尔·卡乌塔姆击败众多竞争对手,成为联合国总部的一名职员。作为新人,他渴望尽快赢得同事们的认可,因此很多时候,他总是主动热心帮助别人。  可是,两个多月后,古尔发现同事们对自己的认可度并没有提升,甚至有个同事还在办公室严肃地说:“古尔,麻烦你今后不要碰我的电脑,行吗?”原来,前一天这个同事下班忘了关电脑,出于好心,古尔帮他关掉了,没有想到会引起对方不满。
期刊
婆婆现在已去了天堂,我和她相处得很好。哦,这是玩笑话。其实,我们之间的事情并不总是那么简单。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一个爱我爱得要死的婆婆,那情况会是什么样子呢?我想她现在可能会爱我爱得要死了。  我认为,婆婆应该送给儿媳一本手册,即《婆婆规则101》。这将会是儿媳蜜月期间很好的读物!  下面这些章节来自我虚构的婆婆手册。  第一章:怎样让我开心;  第二章:永远不要在我面前说或做的事;  第三章:我仍
期刊
达夫与马特都是好逸恶劳的人。两个人是好朋友,经常一起做些偷鸡摸狗的事。一次,他们俩进入一家工厂行窃。在爬围墙时,他们碰到了高压线,双双触电而亡。上帝念其罪不至死,给了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选择入天堂还是下地狱。  “仁慈的上帝,我们是否可以先去这两个地方看看,然后再做决定?”达夫问道。上帝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达夫和马特首先来到了天堂。他们看到几个穿着白色衣服的人坐在云端,正在演奏竖琴。云团的下
期刊
加拿大150 周年国庆/渥太华/2017外滩/上海/2012  你能想象将白天到黑夜的变化放入一张静止的照片中是什么样子吗?摄影师斯蒂芬·威尔克斯花费了十年时间,创造了系列摄影作品《从早到晚》。雷戈塔·斯多利卡划船比赛/威尼斯/2015科尼島/纽约/2011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坦桑尼亚/2015埃菲尔铁塔/巴黎/2014熨斗大厦/纽约/2010  威尔克斯通过惊人的后期制作方法,将某个地点从早到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