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在恶性肿瘤生物学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细胞与干细胞杂志电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c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近半个世纪的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肿瘤微环境中细胞成份的重要成员之一,它在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凋亡调控、侵袭性生长和转移、血管新生、能量代谢以及治疗抗性等诸多恶性生物学特性中均发挥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其相关的分子机制也逐步被揭示;相应地,基于这些发现的基因工程修饰和物理(化学)预处理的MSCs在特定肿瘤综合治疗中临床应用研究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结果。本文就目前MSCs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所起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的相关进展作一综述,并就未来MSCs相关的新研究方向及其肿瘤综合治疗中可能的临床应用作一简单的展望。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预测模型在优化乳腺病灶BI-RADS分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来自8个中心的1 039例患者,共1 049个BI-RADS 4、5类乳腺病灶,在穿刺活检或者手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根据超声造影预测模型重新分类,分别设置3、4A、4B、4C类为活检阈值,绘制ROC曲线。计算造影后4A类为活检阈值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约登指数。比较造影前后乳腺病灶的活检率、癌
目的探讨术前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方面的准确性与漏诊率。方法用自然语言识别的方法提取816例术前超声检查发现单发甲状腺结节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术前超声及术后病理资料,分析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准确性与漏诊率。结果经病理确诊甲状腺恶性肿瘤783例(96.0%),恶性潜能未定的滤泡性肿瘤6例(0.7%),良性27例(3.3%)。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质的预测准确性为96.1%。对甲状腺癌数量的诊断准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技术在肝移植术后评价非外科因素并发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72例肝移植术后肝功能转归异常患者(排除外科并发症)行肝组织穿刺活检前应用ARFI测定肝脏剪切波速度(shear wave velocity,SWV),按照病理结果进行分组,并与23例肝移植术后肝功能转归正常者进行比较,另随机选取26例正常人
期刊
目的评价智能时间空间相关成像及胎儿心脏导航技术(iSTIC-FHN)获得正常胎儿动脉导管弓切面的可行性,同时比较iSTIC-FHN和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测量正常胎儿动脉导管内径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11例中晚孕期的正常胎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2DE检查,测量胎儿动脉导管内径。再应用iSTIC自动扫描技术获得容积数据并存储,利用FHN插件对数据进行脱机分析,对显示清晰的动脉导管进行测量。采用线性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描(automated breast volume scanner,ABVS)及乳腺专用伽玛显像(breast specific gamma imaging,BSG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乳腺肿块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共210个病灶)的常规超声、ABVS和BSGI检查结果,对照术后病理结果,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敏感性方面:常规
目的探讨不同原发部位及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的肝神经内分泌肿瘤(hepat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hNEN)间超声影像学特征的差别。方法对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并经病理和其他影像确诊的50例hNEN患者共54个病灶,依肿瘤原发部位不同,分为胰腺、胃肠道及其他部位(肝、胆囊、腹腔等)3组;按照病理结果不同,同一批患者分为肝神经内分泌瘤(hNET)及肝神经内分泌癌(hNEC)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于外周神经内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神经内囊肿的声像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外周神经内囊肿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血流信号及累及范围等信息,神经内囊肿声像图表现为外周神经外膜内囊性包块,边界清,形态欠规则,内透声欠佳,多见分隔,彩色多普勒未见血流信号显示。结论高频超声是诊断外周神经内囊肿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