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流生”问题成了困绕农村中学的一大难题。尽管有《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明文规定;尽管有上级主管部门一年一度的“普九年审”,可学校依然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讲道理,谁不能说出一大套?谈措施,哪个学校不是“量化考核,奖惩挂钩”?可与高达20%的辍学率相比,这些显得是那么苍白无力。于是有人叹息新的“读书无用论”又抬头,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有人慨叹行政力度不大,不告倒几家不行……似乎学校、老师对此已是无能为力了。不可否认,控流工作是一个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整体工程,以上提到的一些问题也确实存在,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控流工作。但反省一下自身就会发现,提了那么多生硬的条条框框,我们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过问题了吗?我们深入过学生的心灵了吗?想一想:一个推销员反复向顾客大谈此种产品的种种优点,却不知道顾客根本不需要这种产品,结果又能怎样?对于我们的学生,大家是否太一相情愿了?
全文查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