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进行生命教育

来源 :教育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nlao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迅速的改善,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精神失衡,生命意义缺失又使他们陷入了深深的精神迷茫和信念危机之中。尤其是在物欲横流不断冲击的影响下,青少年常处在虚拟的状态中,对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人际关系及生死问题都无法真正了解,对生命不尊重,不珍惜的现象也相当普遍和严重。因此,如何更好地在初中思想课中实施生命教育已成为当前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成为思想品德课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和永恒的主题。
  1.建设校园文化,营造生命环境。
  学校的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一所学校的办学思想、培养目标、校园文化、班级文化等都会对学生生命意识的形成及生命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对生命教育的展开是至关重要的。学校和班级应营造有利于生命发展的环境和氛围,象校园环保提示、树木名片,在校园和教室中开辟“自然角”等给学生提供学习、体验的机会,让学校成为青少年的乐园,让教育成为青少年生命发展的源泉。
  2.构建教育体系,理解生命意义。
  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远离伤害,掌握应对困难和危险的方式方法,引领学生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制黄赌毒,不涉足社会网吧,不参加危害身心健康的游戏活动,让广大学生懂得生命是脆弱的,生命是可贵的,应呵护生命。其次,要教育学生明白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进而热爱生命,珍爱自己的生命,不轻言放弃生命,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善待他人的生命,当他人生命遭到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第三,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奉献中才能延伸。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应加强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意志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感恩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等。构建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引导学生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
  3.亲近自然环境,欣赏生命美好。
  唤醒学生生命意识之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发现生命存在之趣,带领他们感受、欣赏生命的美好。伴随学习的深人和审美经验的积累,引导学生造就一双发现生命之美的眼睛,塑造一颗感受生命之美的心灵,建立一种感受生命之美的心理机制,带领他们去发现生命之真,感受人性之善,欣赏人生之美。《走进大自然》,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生命,从而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这样就自然地将热爱生活、环保教育寓于生态环境教育中。《金色的秋天》,感受大自然的生命带给人类的快乐、丰收的景象,欣赏人与自然界生命的和谐。《在爱的阳光下》,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周围充满着爱,父母的爱,家人的爱,老师的爱,乃至社会的爱。
  4.熟悉儿童生活,体现生命载体。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低年级儿童,其思维习惯以形象思维为主,无论教材的内容还是我们自己开发的课程资源都要以儿童熟悉的生活为活动的载体。儿童熟悉的生活是儿童开展活动的基础。我们说已有的经验能使活动者在活动中感到自信,感到亲切,能更深入、更投入地参与活动。同时,也是从已知到未知的基础。因此,我们开展活动也是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去寻找活动的因素。
  翻开品德与生活课本,立即就会被其丰富的活动、七彩的图片所吸引,其实这些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场景的浓缩。一年级:《课间十分钟》中各种活动和问题,第三单元《我的一天》中的每个活动,以及《欢欢喜喜过春节》等每一个问题或活动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中的活动或问题。
  5.体验生命活动,感悟生命真谛。
  体验教学就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话动,让学生自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感,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体验生话,提升生命的意识。因为,知识的传授、空洞的说教是不能触及学生心灵的,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体验话动之中,其主体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通过情感体验内化为生命价值观进而感悟生命的意义。所以生命教育必须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例如,在让学生认识交通安全时,可组织学生到交警队看《交通事故图片展》和事故现场录像,亲身感受交通事故的危害性,从而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关爱自己的生命。在学习《关爱他人》时,设计一个弱势群体遭受歧视或不公正的模拟情境,让优势群体去体验歧视和不公正对心灵的折磨和给弱势者带来的痛苦,从而放弃歧视,维护公正,学会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与他人和谐共处。让学生懂得在生话中要给予此特殊人群更多的帮助和关爱,最终树立科学的生命价值观。
  6.营造生活现场,焕发生命活力。
  在品德与生活教材中,常常只有几幅图,教师不能简单粗略地依靠课本为我们带来精彩的品德与生活的课堂。当我们的视线从课本上插图挪开,开辟出学生生活中的学习现场时,我们会惊喜地发现每一个现场的背后,都能找到主体精神的支撑,课堂因亲历的生活厚实而变得绚丽多彩!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学习现场的创设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它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更具有生命意义的现场。如在教学《我的家》时,我们可以请部分家长走进课堂,布置如下学习现场:①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家长作补充。②讲一个家庭小故事。③组织家庭成员之间有趣的快乐游戏。(“爸爸妈妈的小秘密”:由每次九个小朋友和其爸爸妈妈参加,学生与家长各站一边。由没参加的小朋友和家长提有关爸爸或妈妈的生日、爱好、特点等问题,让家长与学生同时在面板上写出答案,答案相同的,奖给一颗“亲情心”)虽然很简单的三个现场活动,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快乐家庭幸福家庭的向往,使学生由向往进而体会到自己家庭的幸福。在介绍中了解自己的家庭,增加自豪感;在讲述亲情故事中,体会浓浓爱的氛围,使学生懂得在以后生命历程中更好地爱自己的家,更好地维护好家庭的这份温馨与快乐;在游戏活动中加深亲情的纽带,走进家人的内心。教学的内容在这种开放的、有意义的学习现场中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只有站在生命的高度,才能还课堂以人性,真正做到引生命之源头活水,浇开课改之灵动火花
其他文献
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中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会面临很多化学问题。一方面是自己的经验与科学概念的不一致;另一方面是化学知识本身的深度和难度,或者由于学生理解及想象能力的缺乏而导致对化学知识的错误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可设置易与学生错误概念产生冲突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暴露错误概念,并反思自己的观念与科学概念间的差异,激发探求新知的欲望。例如,学习“酸碱盐”时,我通过设置以下的问题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实现知识的储备和指导实践工作的途径,是对学生的“授之以渔”的培养过程。以积极有效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其准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阅读能力 阅读方法 能力培养  语文是听、说、读、写等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具备优秀的语文能力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不管在小学、初中或者高中,语文学科都是我国进行义务
期刊
摘要:语文教师就是学生与文本间的一座桥梁。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认真解读文本,大到整篇课文,小到一个词语,都要反复品味,仔细琢磨,整体观照,力求在课堂中给学生以准确而深入的引领,让我们驾着智慧的小舟,载着孩子们在语文的瀚海中欣赏每一朵浪花,聆听每一次涛声。  关键词:阅读教学    教学模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
期刊
人类进入了21世纪,环境问题、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课题。环境恶化问题这个现代化进程中的幽灵,已成为人类发展的最大障碍。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的负面影响引起了气候变化。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将环境保护的知识渗透在课堂教学之中,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好的课堂教学能够让小学生产生探究的问题和动机,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能力。因此,在小学的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励和关爱学生,要善于打破各种条条框框灵活变通的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不但要让学生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亲历发现知识的过
期刊
按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我的语文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圆满地完成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不知不觉一个学期的时间就要过去了,回想自己一学期以来的教学工作,有汗水,充满苦涩;更有甜蜜,充满快乐。现总结如下:  一、归纳总结对初中语文知识点进行梳理。  学生到了初三年级,相应的知识点也到了一个可以归纳总结的时候,很多的阅读文题目
期刊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让学生写文质兼美具有个性、富有创新的文章,是语文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关注学生的心路成长,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是新课程作文教学应注重的问题。  一、新课程背景下写作教学的基本要求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其阶段性目标也对作文教学做了明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可以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一、在语文教学中品味生活。  教材中的课文都取材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
期刊
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着重研究与解决在基础教育领域如何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也就是运用教育技术,优化教育资源,把人才学、教育学、创造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发展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
期刊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单一、接受的学习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和填充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可以装许多知识的瓶子,通过反复操练即可掌握技巧的人,而完全忽视和抹煞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无法形成健康的个性,更不要说形成末来社会所必需的各种能力。  阅读教学应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