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三农”作为阻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得到了国家历届领导人的高度关注,是中央工作任务的重心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一环。在此过程中,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系,决定了其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本文基于对农村金融、乡村振兴的相关概述,以三明市为例,就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关系进行了探析,并就其实践进行了研究。
一、引言
现实语境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被形象称作经济运行的“血脉”,并与经济结构调整有着紧密关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在整个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中,农村金融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备受关注和热议。
二、相关内容概述
(一)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虽然在历史上早有记载,但真正作为观念被普遍运用则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热议,目前尚无统一定论。长期以来,在“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的主流金融观基础上,冠以“农村”的范畴界定,也就衍生出了“农村金融”的概念,但其内涵本质却远没有那般简单。根据百度百科的相关释义,农村金融即是指一切与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由货币、信用、金融与农村经济组成,其本质特征是建立在心理信任和安全感基础之上的信用交易。宏观社会发展环境下,作为农村经济与整体金融交叉创新的产物,农村金融除了普遍的金融特性外,还表现出了与农村经济需求相统一的特殊形态,是一个内部庞杂、功能多样的系统构成,较大的资金需求碰撞较小的贷款额度,使其所面向的融通范围广泛,但是承担的风险系数较高,因而需要客户付出较高的抵押成本。同时,各省市地区的客观条件差异,包括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农业水平等,农户的金融需求不尽相同,造成了一定的监管难度。
(二)乡村振兴
作为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等特征的地域综合体,乡村构筑了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我国当前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且在农村尤其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是党的战略部署高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習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思路部署,立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没、农民富”的目标。乡村振兴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战略举措,以习近平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作为党在新时代的社会统筹决策,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因而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
三、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系
(一)优化资源配置
某种维度上讲,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农”问题作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客观体现,亦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在此过程中,资金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金融的主要载体,通过金融手段调整,将更多的优质要素配置到“三农”中去,支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提质增效,进而满足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各种需求。同时,在整个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产业兴旺是最重要的立足点之一,金融有着巨大的能动空间。以三明市为例,通过优化信贷结构,在有保有控有倾斜的金融政策导向下,实现了乡村资源向美丽经济的转化。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转型,再由增产为主转向提质为主,并打造绿色生产生新方式,最终达成生态宜居的目标要求。
(二)供给平台支撑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村金融对“三农”发展的支持,需要构建起丰富多样、周到齐全的服务体系,在广大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机构则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持。以三明市为例,农村地区宽阔,居住人口整体呈现出散居化、空心化和老龄化状态,即便是最基础的金融服务,也面临着高成本、高风险的问题,相比与金融产品下沉,物理渠道联网的困难更大。对此,基于“互联网+”的普惠金融迅速发展,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及各类惠生活电商品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农户对现代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并以建档授信为主抓手,保障了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输出。诸如上述这些,均为三明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持,可以说是架构起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金融“高速公路”,使之功能价值得到了最大释放。
(三)助力脱贫攻坚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要求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是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农村金融作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精准脱贫工作实践的重要保障,是农户造血脱贫的主要机制。以三明市为例,其在充分结合现实情况的基础上,以金融产业扶贫为抓手,通过金融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双向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势力,发展农村龙头企业,立足贫困农户发展能力建设,有机地将之引导到乡村振兴行列当中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由此充分印证了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关系,与产业振兴的耦合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非凡的价值意义,即使从全国情况来看,其也是推动精准脱贫的主要机制。
四、升级农村金融 助力乡村振兴
(一)加大政策支持
宏观市场经济环境下,科学定位政府职能,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优化货币、财税、监管等正向激励政策供给,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建构起良好的乡村振兴支持关系。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三明市政府应始终跟随党的正确领导,深度解析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点,在合理合法的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政策,逐步扩大相关立法服务范围,迎合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同时,适度下放”三农“专项金融债券的发行条件,提高涉农贷款不良容忍度,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以此来增强农村金融服务供给能力。同时,寓于”互联网+“的时代格局中,充分利用大数据建立更为精准的农村金融管理系统,以政府为主导,各方主体协同参与,大力发展多元产业,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的支付服务水平,以此来诱发更加强劲的经济发展驱动因子。除此之外,尤其要加强三明市各级政府的协作能力建设,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有力保障各项激励政策落地,提升农村金融发展活性,支持乡村振兴实现。 (二)健全组织体系
现实语境下,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有农村信用体系缺失、农民综合素质偏低、农村企业发展失范等等,导致了资金外流,影响了乡村振兴的实施效果。对此,三明市要充分发挥政府角色优势,集中所拥有的各类公共资源催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乡村振兴作为一项浩大宏伟的工程,所需要的资金量巨大,单纯依靠政府难度大、见效慢,可以通过过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形成协同力量,摆脱此类困境。同时,引导和鼓励建立健全支农组织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能力。具体而言,擺正国家发展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责定位,引导其有机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体系当中来,逐步提高对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新动力。进一步扩充农村金融供给主体构成,加大对县域地区的信贷投放力度,并将存贷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发挥不同金融机构的优势,从不同的领域视角切入,覆盖乡村振兴全流程、全生态。
(三)丰富服务供给
在国务院颁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提及很多“金融”、“保险”方面的字眼,提出要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格局下,乡村振兴是摆放在全国人民面前的新课题。农村金融机构要积极响应国家及政府的系列感召,立足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紧密关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找准服务切入点,并勇于改革创新,破除一切不利于乡村振兴、不符合“三农”发展的陈规陋矩,通过农担担保、保险担保、集体资产抵押等形式,激活更多的“沉睡”农村资产,解决押品难的问题,满足农民日常生产消费的资金需求。同时,提升“三农”产品的整合力度,生成产业融合、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结构,有效对接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给出个性化的服务方案。除此之外,农村金融机构还需深刻意识到人才的战略价值及地位,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深入乡村振兴战略学习,激活他们的创新能动因子和主动服务意识,从而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
五、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势在必行,作为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工程,要清晰了解其各项作用机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制下,各地区政府积极响应并加以创新,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加大相关政策支持,盘活农村金融发展,并健全组织体系,汇聚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农村金融机构亦需发挥主体作用,丰富服务供给,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从而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实现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作者单位: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
课题:1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课题,课题名称: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关系研究——以三明市为例,项目编号2019KY021。2.2020年三明市社科规划项目立项课题,课题名称: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关系研究——以三明市为例 课题编号:20082。
一、引言
现实语境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被形象称作经济运行的“血脉”,并与经济结构调整有着紧密关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在整个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中,农村金融发挥了重要的支持作用,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备受关注和热议。
二、相关内容概述
(一)农村金融
“农村金融”虽然在历史上早有记载,但真正作为观念被普遍运用则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热议,目前尚无统一定论。长期以来,在“金融即货币资金的融通”的主流金融观基础上,冠以“农村”的范畴界定,也就衍生出了“农村金融”的概念,但其内涵本质却远没有那般简单。根据百度百科的相关释义,农村金融即是指一切与农村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有关的各种经济活动,由货币、信用、金融与农村经济组成,其本质特征是建立在心理信任和安全感基础之上的信用交易。宏观社会发展环境下,作为农村经济与整体金融交叉创新的产物,农村金融除了普遍的金融特性外,还表现出了与农村经济需求相统一的特殊形态,是一个内部庞杂、功能多样的系统构成,较大的资金需求碰撞较小的贷款额度,使其所面向的融通范围广泛,但是承担的风险系数较高,因而需要客户付出较高的抵押成本。同时,各省市地区的客观条件差异,包括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农业水平等,农户的金融需求不尽相同,造成了一定的监管难度。
(二)乡村振兴
作为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等特征的地域综合体,乡村构筑了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我国当前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且在农村尤其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是党的战略部署高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習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思路部署,立足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没、农民富”的目标。乡村振兴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战略举措,以习近平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作为党在新时代的社会统筹决策,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因而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
三、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关系
(一)优化资源配置
某种维度上讲,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农”问题作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客观体现,亦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在此过程中,资金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也是金融的主要载体,通过金融手段调整,将更多的优质要素配置到“三农”中去,支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提质增效,进而满足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各种需求。同时,在整个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产业兴旺是最重要的立足点之一,金融有着巨大的能动空间。以三明市为例,通过优化信贷结构,在有保有控有倾斜的金融政策导向下,实现了乡村资源向美丽经济的转化。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转型,再由增产为主转向提质为主,并打造绿色生产生新方式,最终达成生态宜居的目标要求。
(二)供给平台支撑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村金融对“三农”发展的支持,需要构建起丰富多样、周到齐全的服务体系,在广大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机构则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持。以三明市为例,农村地区宽阔,居住人口整体呈现出散居化、空心化和老龄化状态,即便是最基础的金融服务,也面临着高成本、高风险的问题,相比与金融产品下沉,物理渠道联网的困难更大。对此,基于“互联网+”的普惠金融迅速发展,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及各类惠生活电商品平台,进一步提升了农户对现代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并以建档授信为主抓手,保障了便捷、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输出。诸如上述这些,均为三明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持,可以说是架构起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金融“高速公路”,使之功能价值得到了最大释放。
(三)助力脱贫攻坚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要求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是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农村金融作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等精准脱贫工作实践的重要保障,是农户造血脱贫的主要机制。以三明市为例,其在充分结合现实情况的基础上,以金融产业扶贫为抓手,通过金融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双向深度融合,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势力,发展农村龙头企业,立足贫困农户发展能力建设,有机地将之引导到乡村振兴行列当中去,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由此充分印证了农村金融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关系,与产业振兴的耦合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非凡的价值意义,即使从全国情况来看,其也是推动精准脱贫的主要机制。
四、升级农村金融 助力乡村振兴
(一)加大政策支持
宏观市场经济环境下,科学定位政府职能,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导向,优化货币、财税、监管等正向激励政策供给,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建构起良好的乡村振兴支持关系。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三明市政府应始终跟随党的正确领导,深度解析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点,在合理合法的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政策,逐步扩大相关立法服务范围,迎合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同时,适度下放”三农“专项金融债券的发行条件,提高涉农贷款不良容忍度,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以此来增强农村金融服务供给能力。同时,寓于”互联网+“的时代格局中,充分利用大数据建立更为精准的农村金融管理系统,以政府为主导,各方主体协同参与,大力发展多元产业,全面提升农村地区的支付服务水平,以此来诱发更加强劲的经济发展驱动因子。除此之外,尤其要加强三明市各级政府的协作能力建设,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有力保障各项激励政策落地,提升农村金融发展活性,支持乡村振兴实现。 (二)健全组织体系
现实语境下,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有农村信用体系缺失、农民综合素质偏低、农村企业发展失范等等,导致了资金外流,影响了乡村振兴的实施效果。对此,三明市要充分发挥政府角色优势,集中所拥有的各类公共资源催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乡村振兴作为一项浩大宏伟的工程,所需要的资金量巨大,单纯依靠政府难度大、见效慢,可以通过过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形成协同力量,摆脱此类困境。同时,引导和鼓励建立健全支农组织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能力。具体而言,擺正国家发展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责定位,引导其有机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体系当中来,逐步提高对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的支持力度,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新动力。进一步扩充农村金融供给主体构成,加大对县域地区的信贷投放力度,并将存贷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发挥不同金融机构的优势,从不同的领域视角切入,覆盖乡村振兴全流程、全生态。
(三)丰富服务供给
在国务院颁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提及很多“金融”、“保险”方面的字眼,提出要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格局下,乡村振兴是摆放在全国人民面前的新课题。农村金融机构要积极响应国家及政府的系列感召,立足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度,紧密关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找准服务切入点,并勇于改革创新,破除一切不利于乡村振兴、不符合“三农”发展的陈规陋矩,通过农担担保、保险担保、集体资产抵押等形式,激活更多的“沉睡”农村资产,解决押品难的问题,满足农民日常生产消费的资金需求。同时,提升“三农”产品的整合力度,生成产业融合、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结构,有效对接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给出个性化的服务方案。除此之外,农村金融机构还需深刻意识到人才的战略价值及地位,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深入乡村振兴战略学习,激活他们的创新能动因子和主动服务意识,从而更好地支持乡村振兴。
五、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势在必行,作为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工程,要清晰了解其各项作用机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调制下,各地区政府积极响应并加以创新,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加大相关政策支持,盘活农村金融发展,并健全组织体系,汇聚更多的资源和力量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农村金融机构亦需发挥主体作用,丰富服务供给,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从而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实现自身存在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作者单位: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
课题:1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课题,课题名称: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关系研究——以三明市为例,项目编号2019KY021。2.2020年三明市社科规划项目立项课题,课题名称: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关系研究——以三明市为例 课题编号: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