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实体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外向度较高的沿海地区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以后这个影响又逐步扩大到了全部的中小企业。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及时实施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一揽子计划,对国内总体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但从当前经济总体形势来看回升势头还不稳固,中小企业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融资难问题突出,部分政策尚未落实到位;企业负担较重,市场需求不足,经济效益大幅下降,亏损加大等。必须采取更加积极有效措施,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又先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这些政策是“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综合措施。这些措施按照坚持解决当前问题与着眼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相结合,坚持保持当前平稳较快增长和推进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相结合,坚持改善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与引导中小企业加强管理相结合的要求,从多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扶持措施。
一、出台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在税收政策方面,去年初实施的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将企业的法定税率由33%降为25%,并且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按20%的低档税率征收。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对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两年的当年抵扣该企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冲击,从今年起,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6%和4%统一下调至3%;从去年8月起,7次提高出口退税率。
在财政政策方面,中央财政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等专项资金,从不同的角度和环节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创新给予了支持。近年来中央财政安排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金逐年增长,截止到去年年底,中央财政已累计下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达到208.5亿元,2009年中央财政专项基金在2008年39亿元的基础上增加到96亿元,为减轻企业负担,国务院有关部门于2008年发布了《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和停止征收农业化学物质产品行政保护费等等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这些措施每年可减轻企业和社会的负担190亿元。
目前,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如在税收方面进一步出台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免征企业自营设备的进口关税等等,在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方面强调要进一步减少部分收费项目,对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清理,从中央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在中央财政支持下依法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二、加大推进中小企业发展产业集群的工作力度
近年来,产业集群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配套,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降低创新和创业成本以及节约社会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产业集群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显示了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好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国家工信部做了大量工作,下发了相关文件。提出要在最近实施一百个产业集群的示范工程,着重抓好重点产业集群的示范。
下一步,国家工信部将切实贯彻好中央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突出抓好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规划,引导产业集群规范、有序地发展。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支持培育一批重点示范产业集群,发挥其带头和示范作用。加强产业集群的环境建设,完善服务功能,特别是完善产业集群集中排污、产品展示和公共研发、质量检测等基础性的建设,完善集群的融资、管理、营销、培训、信息等服务。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专业化的协作和配套水平,改善产业集聚的条件。特别是加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合作,积极支持并推动产业有序转移。
三、帮助中小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首先,为营造良好的中小企业国际经贸合作环境,中央政府加强了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中小企业领域的合作交流,建立了政府间中小企业定期政策磋商机制,并签署了相关的合作协议。
其次,已经出台了一些具体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主要政策有:一是设立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境外办展、国际认证、宣传推介等;二是为中小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展示和交易”的平台,每年由国家工信部以及广东省人民政府等七部一省联合举办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期间专设“亚欧中小企业合作交流馆”,并邀请中小企业发展有特色的国家作为博览会的主宾国。三是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国内外市场,如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帮助相关产品中小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四是通过实物交付的对外援助以及物资赠送等等带动相关国产优质产品走出去。
下一步工作:一是支持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加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技术改造资金等支持力度,支持销售渠道稳定、市场占有率高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参与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汽车的以旧换新。为参加展览展销的中小企业提供财政补助,支持他们参加各类展览展销活动,通过建立中外合作和区域性的有地方特色的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展示中心等帮助企业宣传展示产品。二是稳定中小企业市场份额,从政府层面会继续务实推动与各国中小企业的市场开拓、技术合作与经贸往来,增强中小企业对外合作、交流和区域间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在境外投资、并购,收购品牌、设立贸易性实体和技术研发机构。三是引导中小企业提高自身市场开拓能力。中小企业的自身市场开拓能力在走出去和引进来工作中尤为重要,中小企业需要注重自身的能力建设,加强对市场的分析预测,切实把握市场的机遇。我们也会不断地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对外交流和开拓市场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人力资源培训、信息共享等服务和支持,帮助中小企业不断提高素质。
四、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完善中小企业服务是中央明确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政府围绕推动针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采取了有效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迅速发展。在全国29个省都设立了省级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有近一半的省市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的中小企业服务队伍,带动各类服务机构已达2000余家。
二是服务品种日益丰富。对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已涵盖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市场营销、投资融资、贷款担保、产权交易、技术支持、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对外合作、展览展销和法律咨询等等各个方面。
三是政策扶持的力度加大。2003年中央财政设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已经累计安排了3亿元支持服务机构,开展培训、创业辅导、管理咨询和信用服务等等项目。各地也加大了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
虽然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据调查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使用外部服务的比例仍然很低,究其原因,我们了解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服务市场还处于发育期,机构的数量、服务的品种明显不足,且服务机构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二是商业化的服务占绝对多数,中小企业对商业化服务机构还不太了解,有的企业对商业化的服务还不太信任,并且提出有“用不起”、“不敢用”的情况;三是为中小企业提供非营利服务的综合性服务机构发育不足、功能不强,不能发挥宣传引导和服务资源导航的作用。
为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中央确定的有关政策明确将要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已经或准备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制定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项规划,明确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架构、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加强规划指导和措施保障,不断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平。二是培育综合性的服务机构,增强区域政策的咨询、服务导航等窗口服务功能,建立快速服务通道,促进政策传导和服务对接,带动社会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服务。三是完善服务网络和服务设施,继续推动建设一批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集聚创新资源,为中小企业的产品技术升级提供服务,建立一批小企业的创业基地,改善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环境,完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络,促进政策、市场、服务等各种信息的快速传递。四是建立政策扶持机制,通过资格认定、业务委托、服务评价、奖励和财政补助等等多种方式发挥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促进优秀服务机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五、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中小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之后反映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应该说近年来有关方面包括金融机构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问题中采取了多项措施,努力探索中小企业融资多元化的渠道。也就是说除了中小企业贷款、间接融资的道路外,在探索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方面也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一是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在扩大中小企业板规模基础上加快推出创业板;二是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试点,为中小企业构建多元化的直接融资渠道;三是规范和促进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准备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展区域性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试点,引导其为中小企业的产权、物权、股权、债权等交易提供服务;四是积极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发债,单个中小企业发债有困难,通过多家中小企业集合发债,以解决这类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目前这样一些做法已经成为不少地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的有效形式。最近北京、深圳、大连等省市都已经成功发行了中小企业的集合债券,发行总额达到了18.2亿。五是建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机制,支持不同层次的中小创投公司设立与发展,下一步还将通过税收优惠、财政支持,创投引导资金等多种形式引导民间资本设立创投企业,鼓励引导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
近年来,在探索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方面,有关的政府部门、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除了银行的间接融资外,像发行集合债、中小企业在产权交易市场上通过抵押、质押,通过知识产权、股权、债权等等多种形式进行各种抵押获得资金,都是解决融资难的一种积极尝试,集合发债等模式也是在积极的探索过程中。总之,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社会各界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政府也在积极进行推动,正在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各个途径来积极推动这个问题的解决。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项重要措施,因为中小企业的贷款本身风险就比较大,只有完善的担保体系才能有助于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实际上从1999年就已经开始了在这方面的努力,当时原国家经贸委开展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到2008年底,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经发展到了4300多家,累计为70多万户中小企业提供了1.75万亿贷款的担保。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办发[2006]90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对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指导性意见。国家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对从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担保机构给予风险补偿,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继续给予3年营业税减免,继续推进有条件的省市开展中小企业的信用再担保试点,进一步健全信用增级和风险分担机制。同时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今年的7号文《关于进一步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的精神,我们将与银监会等部门共同建立职责明确、运行高效的部际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六、加大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
技术改造问题一直是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一直以来国家出台了不少扶持的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主要有: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原因需要加速折旧的,可按规定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办法。中小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中小企业投资建设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其进口自用设备以及相关的技术配套件和备件可按规定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在财政支出方面,国家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节能减排水平,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资金支持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安排资金支持公共技术研发服务机构等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等等。
以上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提高。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家进一步加大了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一是在落实重点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相对比较集中的轻工行业、纺织行业、电子行业等等领域的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二是要求中央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投资和地方政府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三是在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切块到地方支持工业中小企业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节能减排,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等方面开展技术改造。今年的支持重点就是小企业。
七、支持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和实施清洁生产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下一步,国家将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明确促进重点节能减排的技术和高效节能的环保产品、设备的推广和普及。
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鼓励专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合同服务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金融、环保、土地、产业政策等手段,依法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防止落后产能异地转移,严格控制过剩的产能转移扩张和两高一资行业盲目发展,对纳入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税优惠目录的投资项目按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通过上述政策措施,动员和组织各类中小企业积极投身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工作,真正把中小企业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气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节能减排成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职工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我们国家山长青、水长绿,也就是实现青山绿水的愿望。
八、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
中小企业的创新是中小企业竞争力得以实现、得以提高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在中小企业创新方面,国家在科技领域设立了专项发展基金,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地开展各类创新活动。另外,国家还搭建了一些直接融资的平台支持企业的创新活动。像现在一些地方也正在试点,在产权交易市场对中小企业的股权、债权,特别是知识产权可以进行抵押、质押来进行融资。
国家在确定企业缴纳所得税的税率时,对于高新技术领域的中小企业,特别制定了有关的低档税率,在中小企业、小型微利企业按照20%税率征收的同时,对从事符合国家要求的高新技术的小企业实行15%的这一更低、更优惠的税率,以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更多地投入到科技创新工作中。
鼓励中小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开展联合创新;鼓励大学、科研院所和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研发基础设施,进行专业培训;促进产学研合作交流和产业联盟的发展。
开展“专利服务中小企业”活动,加强培训、方便查询、促进实施,促进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加大政府采购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力度。
在加大固定资产折旧力度,加强进口设备的减免税等方面,国家也给予了相关的优惠政策。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中小企业创新的力度也会更大,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九、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
我们在谈到中小企业遇到的困难的时候,常常讲到,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中小企业各类的负担比较重、中小企业在开拓市场方面存在着种种障碍。这些强调的都是外部环境,实际上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如何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也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一方面。因为确实有很多中小企业自身的素质也是有待通过加强管理来进一步提高的。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通过国家实施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大财税信贷等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已经有所改善,一些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但是我们也看到,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形势依然是比较严峻的,这方面除了国际经济形势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外,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管理粗放、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盲目扩张、产品趋同等也是造成企业当前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要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的同时,着力优化企业发展政策和市场环境,切实把加强中小企业的管理作为解决当前中小企业困难的紧要措施,作为实现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有效途径,抓紧、抓好。
下一步,国家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引导中小企业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全面提高素质,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加强管理,支持培育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开展管理咨询等各项活动。鼓励中小企业练好内功,降本增效,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基础管理,强化营销和风险管理,推进管理创新,严格执行安全、环保、质量、卫生、劳动保障及劳动保护等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履行社会责任,使中小企业真正能够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
(此文摘自作者在中国政府网答网友问)
一、出台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
在税收政策方面,去年初实施的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将企业的法定税率由33%降为25%,并且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按20%的低档税率征收。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对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两年的当年抵扣该企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冲击,从今年起,国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增值税转型改革,允许企业抵扣新购入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将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6%和4%统一下调至3%;从去年8月起,7次提高出口退税率。
在财政政策方面,中央财政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基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等专项资金,从不同的角度和环节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创新给予了支持。近年来中央财政安排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基金逐年增长,截止到去年年底,中央财政已累计下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达到208.5亿元,2009年中央财政专项基金在2008年39亿元的基础上增加到96亿元,为减轻企业负担,国务院有关部门于2008年发布了《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和停止征收农业化学物质产品行政保护费等等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这些措施每年可减轻企业和社会的负担190亿元。
目前,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政支持。如在税收方面进一步出台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免征企业自营设备的进口关税等等,在减轻中小企业负担方面强调要进一步减少部分收费项目,对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清理,从中央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在中央财政支持下依法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二、加大推进中小企业发展产业集群的工作力度
近年来,产业集群已经逐渐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成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配套,促进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降低创新和创业成本以及节约社会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产业集群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显示了较强的抵御风险能力,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为了更好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国家工信部做了大量工作,下发了相关文件。提出要在最近实施一百个产业集群的示范工程,着重抓好重点产业集群的示范。
下一步,国家工信部将切实贯彻好中央的有关政策,进一步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突出抓好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规划,引导产业集群规范、有序地发展。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节约、生态环保的原则,支持培育一批重点示范产业集群,发挥其带头和示范作用。加强产业集群的环境建设,完善服务功能,特别是完善产业集群集中排污、产品展示和公共研发、质量检测等基础性的建设,完善集群的融资、管理、营销、培训、信息等服务。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专业化的协作和配套水平,改善产业集聚的条件。特别是加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合作,积极支持并推动产业有序转移。
三、帮助中小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首先,为营造良好的中小企业国际经贸合作环境,中央政府加强了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在中小企业领域的合作交流,建立了政府间中小企业定期政策磋商机制,并签署了相关的合作协议。
其次,已经出台了一些具体政策,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主要政策有:一是设立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境外办展、国际认证、宣传推介等;二是为中小企业搭建“合作、交流、展示和交易”的平台,每年由国家工信部以及广东省人民政府等七部一省联合举办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期间专设“亚欧中小企业合作交流馆”,并邀请中小企业发展有特色的国家作为博览会的主宾国。三是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国内外市场,如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帮助相关产品中小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四是通过实物交付的对外援助以及物资赠送等等带动相关国产优质产品走出去。
下一步工作:一是支持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加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技术改造资金等支持力度,支持销售渠道稳定、市场占有率高的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参与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汽车的以旧换新。为参加展览展销的中小企业提供财政补助,支持他们参加各类展览展销活动,通过建立中外合作和区域性的有地方特色的中小企业产品技术展示中心等帮助企业宣传展示产品。二是稳定中小企业市场份额,从政府层面会继续务实推动与各国中小企业的市场开拓、技术合作与经贸往来,增强中小企业对外合作、交流和区域间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采取多种形式在境外投资、并购,收购品牌、设立贸易性实体和技术研发机构。三是引导中小企业提高自身市场开拓能力。中小企业的自身市场开拓能力在走出去和引进来工作中尤为重要,中小企业需要注重自身的能力建设,加强对市场的分析预测,切实把握市场的机遇。我们也会不断地建立完善中小企业对外交流和开拓市场的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人力资源培训、信息共享等服务和支持,帮助中小企业不断提高素质。
四、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完善中小企业服务是中央明确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政府围绕推动针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采取了有效措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迅速发展。在全国29个省都设立了省级中小企业的服务机构,有近一半的省市建立了省市县三级的中小企业服务队伍,带动各类服务机构已达2000余家。
二是服务品种日益丰富。对中小企业提供的服务已涵盖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市场营销、投资融资、贷款担保、产权交易、技术支持、人才引进、人员培训、对外合作、展览展销和法律咨询等等各个方面。
三是政策扶持的力度加大。2003年中央财政设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补助资金,已经累计安排了3亿元支持服务机构,开展培训、创业辅导、管理咨询和信用服务等等项目。各地也加大了对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
虽然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据调查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使用外部服务的比例仍然很低,究其原因,我们了解到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国服务市场还处于发育期,机构的数量、服务的品种明显不足,且服务机构大部分集中在大中城市;二是商业化的服务占绝对多数,中小企业对商业化服务机构还不太了解,有的企业对商业化的服务还不太信任,并且提出有“用不起”、“不敢用”的情况;三是为中小企业提供非营利服务的综合性服务机构发育不足、功能不强,不能发挥宣传引导和服务资源导航的作用。
为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中央确定的有关政策明确将要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已经或准备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制定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项规划,明确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架构、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加强规划指导和措施保障,不断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水平。二是培育综合性的服务机构,增强区域政策的咨询、服务导航等窗口服务功能,建立快速服务通道,促进政策传导和服务对接,带动社会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服务。三是完善服务网络和服务设施,继续推动建设一批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平台,集聚创新资源,为中小企业的产品技术升级提供服务,建立一批小企业的创业基地,改善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环境,完善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网络,促进政策、市场、服务等各种信息的快速传递。四是建立政策扶持机制,通过资格认定、业务委托、服务评价、奖励和财政补助等等多种方式发挥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促进优秀服务机构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五、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中小企业在应对金融危机之后反映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应该说近年来有关方面包括金融机构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问题中采取了多项措施,努力探索中小企业融资多元化的渠道。也就是说除了中小企业贷款、间接融资的道路外,在探索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方面也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一是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在扩大中小企业板规模基础上加快推出创业板;二是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贷款证券化试点,为中小企业构建多元化的直接融资渠道;三是规范和促进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准备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开展区域性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试点,引导其为中小企业的产权、物权、股权、债权等交易提供服务;四是积极推进中小企业集合发债,单个中小企业发债有困难,通过多家中小企业集合发债,以解决这类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目前这样一些做法已经成为不少地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新的有效形式。最近北京、深圳、大连等省市都已经成功发行了中小企业的集合债券,发行总额达到了18.2亿。五是建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机制,支持不同层次的中小创投公司设立与发展,下一步还将通过税收优惠、财政支持,创投引导资金等多种形式引导民间资本设立创投企业,鼓励引导各类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力度。
近年来,在探索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方面,有关的政府部门、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除了银行的间接融资外,像发行集合债、中小企业在产权交易市场上通过抵押、质押,通过知识产权、股权、债权等等多种形式进行各种抵押获得资金,都是解决融资难的一种积极尝试,集合发债等模式也是在积极的探索过程中。总之,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社会各界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政府也在积极进行推动,正在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各个途径来积极推动这个问题的解决。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项重要措施,因为中小企业的贷款本身风险就比较大,只有完善的担保体系才能有助于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实际上从1999年就已经开始了在这方面的努力,当时原国家经贸委开展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到2008年底,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经发展到了4300多家,累计为70多万户中小企业提供了1.75万亿贷款的担保。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办发[2006]90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对于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指导性意见。国家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对从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担保机构给予风险补偿,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继续给予3年营业税减免,继续推进有条件的省市开展中小企业的信用再担保试点,进一步健全信用增级和风险分担机制。同时按照国务院办公厅今年的7号文《关于进一步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的精神,我们将与银监会等部门共同建立职责明确、运行高效的部际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六、加大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
技术改造问题一直是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一直以来国家出台了不少扶持的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主要有: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原因需要加速折旧的,可按规定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办法。中小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中小企业投资建设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内外资项目,其进口自用设备以及相关的技术配套件和备件可按规定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的增值税。在财政支出方面,国家安排了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和节能减排水平,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资金支持建设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安排资金支持公共技术研发服务机构等对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等等。
以上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提高。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家进一步加大了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一是在落实重点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相对比较集中的轻工行业、纺织行业、电子行业等等领域的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二是要求中央预算内技术改造专项投资和地方政府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三是在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中安排资金切块到地方支持工业中小企业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节能减排,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等方面开展技术改造。今年的支持重点就是小企业。
七、支持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和实施清洁生产
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下一步,国家将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明确促进重点节能减排的技术和高效节能的环保产品、设备的推广和普及。
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鼓励专业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合同服务管理、节能设备租赁等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综合运用金融、环保、土地、产业政策等手段,依法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防止落后产能异地转移,严格控制过剩的产能转移扩张和两高一资行业盲目发展,对纳入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税优惠目录的投资项目按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通过上述政策措施,动员和组织各类中小企业积极投身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工作,真正把中小企业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关于节能减排的决策和部署上来,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气力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节能减排成为每一个企业、每一个职工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我们国家山长青、水长绿,也就是实现青山绿水的愿望。
八、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
中小企业的创新是中小企业竞争力得以实现、得以提高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在中小企业创新方面,国家在科技领域设立了专项发展基金,支持中小企业积极地开展各类创新活动。另外,国家还搭建了一些直接融资的平台支持企业的创新活动。像现在一些地方也正在试点,在产权交易市场对中小企业的股权、债权,特别是知识产权可以进行抵押、质押来进行融资。
国家在确定企业缴纳所得税的税率时,对于高新技术领域的中小企业,特别制定了有关的低档税率,在中小企业、小型微利企业按照20%税率征收的同时,对从事符合国家要求的高新技术的小企业实行15%的这一更低、更优惠的税率,以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更多地投入到科技创新工作中。
鼓励中小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开展联合创新;鼓励大学、科研院所和大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研发基础设施,进行专业培训;促进产学研合作交流和产业联盟的发展。
开展“专利服务中小企业”活动,加强培训、方便查询、促进实施,促进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加大政府采购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力度。
在加大固定资产折旧力度,加强进口设备的减免税等方面,国家也给予了相关的优惠政策。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中小企业创新的力度也会更大,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九、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
我们在谈到中小企业遇到的困难的时候,常常讲到,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中小企业各类的负担比较重、中小企业在开拓市场方面存在着种种障碍。这些强调的都是外部环境,实际上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如何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也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一方面。因为确实有很多中小企业自身的素质也是有待通过加强管理来进一步提高的。
从去年下半年以来,通过国家实施相关的政策措施,加大财税信贷等政策扶持,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已经有所改善,一些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也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但是我们也看到,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形势依然是比较严峻的,这方面除了国际经济形势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外,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管理粗放、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品牌,盲目扩张、产品趋同等也是造成企业当前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要在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促进经济发展的一揽子计划的同时,着力优化企业发展政策和市场环境,切实把加强中小企业的管理作为解决当前中小企业困难的紧要措施,作为实现企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有效途径,抓紧、抓好。
下一步,国家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引导中小企业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全面提高素质,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加强管理,支持培育中小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开展管理咨询等各项活动。鼓励中小企业练好内功,降本增效,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基础管理,强化营销和风险管理,推进管理创新,严格执行安全、环保、质量、卫生、劳动保障及劳动保护等法律法规,诚实守信履行社会责任,使中小企业真正能够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
(此文摘自作者在中国政府网答网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