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犁《亡人逸事》末尾的一处细节描写——临终之前,她还向我提起这一件小事,问道:“你那时为什么把布寄到我娘家去啊?”我说:“为的是叫你做衣服方便呀!”她闭上眼睛,久病的脸上,展现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这处细节描写,真切传神,人物如现眼前。它将一对老夫妻间深厚的爱情十分“轻巧”地渲染出来,尤其是妻子临终时呈现出来的满足与幸福感,跃然纸上,散发着浓郁的动人气息。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
如何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写好细节描写?教材选用的课文中有大量经典的细节描写,可以引导学生从中掌握写好细节描写的技巧,进而借鉴并模仿。
1.要选择那些鲜活独特、能彰显人物个性的细节。如《孔乙己》的一段传神的外貌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才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带一些伤痕;一步乱蓬蓬的花白胡子。”这段外貌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的最能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细节,勾画出了一个穷困潦倒、轻视劳动人民、好吃懒做、不肯放下读书人架子的封建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含蓄体现了造成他悲惨遭遇的个人原因。这里没有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只抓住典型细节,就活化了人物的肖像,文字简练朴素,形象却生动逼真,取得了“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效果。可见,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社会主题。
2.动作细节描写中,要精心锤炼恰当的动词,寻求一字传神的效果。如朱自清《背影》一文,对父亲买橘子时背影的描写就是一个经典细节。父亲攀爬月台时一系列艰难的动作,“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会让人们联想到父亲当时吃力的神态,想见父亲为儿子甘心奔波的情怀,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强烈地突出了父爱这一主题。试想,作者只是写“父亲过铁路给我买了一些橘子”,效果会怎样?这正是细节描写的魅力所在。
3.语言描写要有个性。语言是反应人物性格的钥匙。成功的语言描写能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而不要单单为了写对话而写对话。如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的尖酸泼辣就描写得很成功:“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杨二嫂的出场让人感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从语气语调上活生生写出其尖酸粗鲁,“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这些语言描写体现了她的尖刻,“阿呀呀”“吓”等这些都符合女人语言的性格特征,杨二嫂的信口雌黄,造谣生非,从其语言可看到一斑,体现了一个当时中国小城镇破落的市侩现象。
4.让情感从神态描写中流露出来。“神态”中的“神”就是神色,它是指人的面部表情,人們从脸上可以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关于“神”的方面,我们可以抓住人物的面容、眼睛的细微变化来进行个性化的描写,以此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写作时,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如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中对阿长的神态描写:在描写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时,“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一神态描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欣喜之态溢于言表。在这作者认为的“元旦辟头的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善良真诚的愿望,她希望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5.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环境是人的思想、感情、性格形成的客观原因。因此,无论写人还是记事的文章,都离不开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暗示文章中心。如《我的叔叔于勒》环境描写,文中有两处:“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前者渲染了海面的平静清雅,烘托出人物此时欢快的心情。后者渲染海面的阴郁,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并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处细节描写,真切传神,人物如现眼前。它将一对老夫妻间深厚的爱情十分“轻巧”地渲染出来,尤其是妻子临终时呈现出来的满足与幸福感,跃然纸上,散发着浓郁的动人气息。这就是细节描写的魅力。
如何指导学生在作文中写好细节描写?教材选用的课文中有大量经典的细节描写,可以引导学生从中掌握写好细节描写的技巧,进而借鉴并模仿。
1.要选择那些鲜活独特、能彰显人物个性的细节。如《孔乙己》的一段传神的外貌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才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带一些伤痕;一步乱蓬蓬的花白胡子。”这段外貌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的最能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细节,勾画出了一个穷困潦倒、轻视劳动人民、好吃懒做、不肯放下读书人架子的封建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含蓄体现了造成他悲惨遭遇的个人原因。这里没有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只抓住典型细节,就活化了人物的肖像,文字简练朴素,形象却生动逼真,取得了“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效果。可见,通过典型的细节描写,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社会主题。
2.动作细节描写中,要精心锤炼恰当的动词,寻求一字传神的效果。如朱自清《背影》一文,对父亲买橘子时背影的描写就是一个经典细节。父亲攀爬月台时一系列艰难的动作,“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会让人们联想到父亲当时吃力的神态,想见父亲为儿子甘心奔波的情怀,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强烈地突出了父爱这一主题。试想,作者只是写“父亲过铁路给我买了一些橘子”,效果会怎样?这正是细节描写的魅力所在。
3.语言描写要有个性。语言是反应人物性格的钥匙。成功的语言描写能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而不要单单为了写对话而写对话。如鲁迅《故乡》中的杨二嫂的尖酸泼辣就描写得很成功:“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杨二嫂的出场让人感到“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从语气语调上活生生写出其尖酸粗鲁,“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这些语言描写体现了她的尖刻,“阿呀呀”“吓”等这些都符合女人语言的性格特征,杨二嫂的信口雌黄,造谣生非,从其语言可看到一斑,体现了一个当时中国小城镇破落的市侩现象。
4.让情感从神态描写中流露出来。“神态”中的“神”就是神色,它是指人的面部表情,人們从脸上可以表现自己的喜怒哀乐。关于“神”的方面,我们可以抓住人物的面容、眼睛的细微变化来进行个性化的描写,以此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写作时,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如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中对阿长的神态描写:在描写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时,“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一神态描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欣喜之态溢于言表。在这作者认为的“元旦辟头的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善良真诚的愿望,她希望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
5.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环境是人的思想、感情、性格形成的客观原因。因此,无论写人还是记事的文章,都离不开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暗示文章中心。如《我的叔叔于勒》环境描写,文中有两处:“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前者渲染了海面的平静清雅,烘托出人物此时欢快的心情。后者渲染海面的阴郁,烘托了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并与刚上船时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