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材的教学中,采用让学生开展辩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比较抽象的道德知识,主动地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使财会金融专业课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辩论 财经法规 会计 职业道德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30121
随着山东省教育厅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颁布实施,以及201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财会金融专业考试说明的陆续出台,加之财政部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的修订,教材内容需要进行全面更新。我校从上学期开始,财会金融专业学生使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教材。为了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比较抽象的道德知识,主动地指导自己的行为,我们在财经法规教学中大胆采用辩论的形式。
一、精在课前——搜集素材
辩论式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找素材,素材是直接决定辩论赛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该给出具体步骤——全班分组、小组讨论、分工合作、调查访谈、信息搜索、交流汇报等,最后在课堂上呈现学习成果。它突出的不是“找”,而是引导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实践,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前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充分搜集资料,为课堂的辩论打下基础。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在教学《票据——空头支票》时,组织学生查阅《票据法》的相关内容,并设计案例:甲公司签发给乙公司支票,其票面金额为15000元,当时甲公司在开户银行的账面存款金额余额为12000元,次日乙公司出纳员持该支票到银行转账时,甲公司账面余额为53000元。这样的案例既切近生活又通俗易懂,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空头支票的概念及相关法律规定。
二、辩在课中——主动悟理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要求教师精心创设与教材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的体验、分析,达到对财经法律法规的理解,变“讲授—接受”模式为“启发—生成”模式,实现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路径优选与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探索有机统一。
以《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为例,我们设计了三个现象进行辩论。[现象一]会计人员看人办事:“官大办得快,官小办得慢,无官拖着办。”[现象二]会计人员: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只要领导高兴,“原则”可以变成“圆则”。[现象三]会计人员整天与金钱打交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只要坚持“不犯罪”底线就行了。由此,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这样的现象到底是违背了哪些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呢?”以引起学生辩论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有话可说。
围绕着“会计道德的基本规范”的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观点,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变“被动听理”为“主动悟理”。学生通过相互的辩论探究、探讨剖析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1.明确观点。由学生选出代表陈述各自的观点,这样教师给了学生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机会,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2.交流思辨。自由辩论尤其着力于其中的“交流—思辨”环节,变教师问、学生答,为学生主动陈述、主动设问,正反双方围绕学习情境,在讨论中形成观点,在质疑与反驳中深化观点,在交流与交锋中论证观点。在这个环节中,教材不再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唯一凭据和唯一媒介,而只成为“一个例子”和“资料之一”,学生通过这个“例子”和“资料”就能把教材用“活”。
3.总结感悟。在辩论到双方的认识都有所提高的时候,适时让学生在大组交流自己的认识,而后派一名由学生选出的代表作总结陈词。学生的认识是在辩论的过程中,通过相互间比照、共同探讨、反驳剖析、梳理论证感悟出来的,是通过相互交流与相互教育产生的。在这种教育与自我教育中,学生实现了认识上的升华。
4.点评引导。在双方的观点基本达成一致时,教师适时点评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由此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以指导学生的行为,而后再通过课后的延伸活动,拓展学生的认识,以达到指导行为的目的。
三、效在课后——指导评价
教学评价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有效策略。辩论赛是以正方和反方小组为单位的,评判优胜方应侧重整体评价,同时由于各个学生的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答辩策略和创新意识等是有差异的,评价也应该区别对待,兼顾个体评价。
总之,辩论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的开展,为学生心智的发展、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使财会金融专业课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关键词]辩论 财经法规 会计 职业道德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030121
随着山东省教育厅制定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颁布实施,以及2014年山东省春季高考财会金融专业考试说明的陆续出台,加之财政部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的修订,教材内容需要进行全面更新。我校从上学期开始,财会金融专业学生使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第二版教材。为了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比较抽象的道德知识,主动地指导自己的行为,我们在财经法规教学中大胆采用辩论的形式。
一、精在课前——搜集素材
辩论式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找素材,素材是直接决定辩论赛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该给出具体步骤——全班分组、小组讨论、分工合作、调查访谈、信息搜索、交流汇报等,最后在课堂上呈现学习成果。它突出的不是“找”,而是引导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实践,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前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充分搜集资料,为课堂的辩论打下基础。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在教学《票据——空头支票》时,组织学生查阅《票据法》的相关内容,并设计案例:甲公司签发给乙公司支票,其票面金额为15000元,当时甲公司在开户银行的账面存款金额余额为12000元,次日乙公司出纳员持该支票到银行转账时,甲公司账面余额为53000元。这样的案例既切近生活又通俗易懂,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空头支票的概念及相关法律规定。
二、辩在课中——主动悟理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学要求教师精心创设与教材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的体验、分析,达到对财经法律法规的理解,变“讲授—接受”模式为“启发—生成”模式,实现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路径优选与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探索有机统一。
以《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为例,我们设计了三个现象进行辩论。[现象一]会计人员看人办事:“官大办得快,官小办得慢,无官拖着办。”[现象二]会计人员:领导怎么说就怎么做,只要领导高兴,“原则”可以变成“圆则”。[现象三]会计人员整天与金钱打交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只要坚持“不犯罪”底线就行了。由此,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这样的现象到底是违背了哪些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呢?”以引起学生辩论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有话可说。
围绕着“会计道德的基本规范”的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阐述自己的观点,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变“被动听理”为“主动悟理”。学生通过相互的辩论探究、探讨剖析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1.明确观点。由学生选出代表陈述各自的观点,这样教师给了学生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机会,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2.交流思辨。自由辩论尤其着力于其中的“交流—思辨”环节,变教师问、学生答,为学生主动陈述、主动设问,正反双方围绕学习情境,在讨论中形成观点,在质疑与反驳中深化观点,在交流与交锋中论证观点。在这个环节中,教材不再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唯一凭据和唯一媒介,而只成为“一个例子”和“资料之一”,学生通过这个“例子”和“资料”就能把教材用“活”。
3.总结感悟。在辩论到双方的认识都有所提高的时候,适时让学生在大组交流自己的认识,而后派一名由学生选出的代表作总结陈词。学生的认识是在辩论的过程中,通过相互间比照、共同探讨、反驳剖析、梳理论证感悟出来的,是通过相互交流与相互教育产生的。在这种教育与自我教育中,学生实现了认识上的升华。
4.点评引导。在双方的观点基本达成一致时,教师适时点评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由此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以指导学生的行为,而后再通过课后的延伸活动,拓展学生的认识,以达到指导行为的目的。
三、效在课后——指导评价
教学评价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有效策略。辩论赛是以正方和反方小组为单位的,评判优胜方应侧重整体评价,同时由于各个学生的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答辩策略和创新意识等是有差异的,评价也应该区别对待,兼顾个体评价。
总之,辩论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的开展,为学生心智的发展、个性的张扬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使财会金融专业课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