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古代先哲以最简洁的言语告诉我们,阅读的最好状态是:读书——知人——论世。简单来说,读书便是读人,深谙复杂之人生与人性。笔者以杜甫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从四个方面入手,探索文字背后的复杂人生 。
自然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文字里的生命是无限的。文字里的无限生命除了经典的形象外,还有创作者。例如,李白和杜甫,他们生活在远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可谁敢说他们的生命已经结束了?阅读最神奇的感觉在于透过书页,触摸到有温度的人生。语文教材选入的必然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大多来自盛世作家。细数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出现的作家有36位,而作品中的人物更数之不尽。试想想,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能透过其作品深入创作者及作品人物的世界,我们的学习过程必然像是在挖掘一座座宝藏,随时给你无尽的惊喜与满足。
诚然不少的语文课堂,在讲述新课的时候,几乎都有“作者简介”这样一个环节,目的是让孩子们对作者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大多数的“作家作品介绍”都没太大的意义,其原因主要有:1.公式化、抽象化,作者介绍不外乎是姓名、经历、贡献、代表作等;2.作家的介绍与文本语言、内涵脱节;3.作者介绍环节一般出现在课堂开端,没有悬念,也不存在水到渠成的效果;4.作家的介绍多是老师展示、孩子记录。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人易如反掌,百度一搜应有尽有,因此简单生硬的信息传达已经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经典的作品,一本书也好,一首小诗也好,必然是创作者心路历程的一段重要的痕迹,每一个文字也许都浸泡着无尽的喜怒哀乐,因此独辟蹊径,解读文字背后的复杂人生,是阅读成长的不二之选。下面笔者试从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谈谈如何读一首诗,懂一个人,过一段生活,游历一个时代。
一、细解标签,讲述血肉故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唐代大詩人杜甫,他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所谓家喻户晓的意思是,不管是几岁的孩子还是六七十岁的老人,都知道此人,并且能吟诵一两句他的诗句。记得好几年前,网络上一夜间就出现了很多关于杜甫的恶搞画像,杜甫一时间很忙。撇开恶搞行为对于文化名人玷污的不道德层面,也一定程度上恰好体现了杜甫的深入人心。对于这样的大文豪,参考书上给出了太多的性格标签,以至于一提起这个人,学生就会高高举起双手大喊:多灾多难;忧国忧民;生不逢时;现实主义……诚然,这些词语形容杜甫再合适不过了,可人物仍如画像一样出现在我们面前。只有让个性标签依附着真实、具体的事故,人物才能在扁平的文字里有血有肉。
我们都知道,杜甫一生命途多舛、怀才不遇。他年少成名,却在盛年遭遇安史之乱,兵荒马乱之际又遭遇荒年,不得不踏上了东奔西逃的艰难日子,从秦州到同谷到成都,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便是在成都创作的经典名作。很多读者都认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的杜甫是处在人生的最低谷。其实不然,这反而是杜甫逃荒生活的一段难得的稳定时光。“八月秋高风怒嚎,卷我屋上三重茅”,一场秋风掀走了屋顶的几重茅草,是天灾。但我们要明白的是,这个时候的杜甫是有一个家的,即使只是茅草屋,都比无家可归强很多。追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创作时间——公元761年,杜甫投奔成都好友,在好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近郊建起了几所草屋,结束了流亡的日子。其实杜甫很多的诗所记录的经历更加悲惨,例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创作于755年,比《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早6年。当时杜甫在长安十年后被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是一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担此任官不久,他由长安前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儿,写下了这首诗。可回到家一看“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这对于一位父亲来说是很绝望的事情。再看《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这是杜甫晚年流落蛮夷之地长沙所作,“衰年病只瘦,长夏想为情”,年老多病,客居异乡,满目疮痍,彼时的杜甫已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念,只等一死。一个“多灾多难”的标签词语,可以讲出很多故事,对于中学生而言,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了解人物,比乏味的标签语言有意义多了。
二、 字斟句酌,还原情景
解读一个文本,何时才是嵌入创作者及时代背景的最佳时机?笔者认为应该跟随作品的具体语境而定,而非生硬地将其置于在放在课文的开头或结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开头便是狂风大作“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卷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一系列的动词“怒号、卷、渡江、挂、飘”既是当时天气环境的真实写照,更是时代风雨的最佳表现。“怒号”是风的呼呼大作,也是安史之乱后社会的声色犬马与腥风血雨。“卷”“渡”“飘”既是茅草的离乱状态,更是创作者在乱世中东躲西藏的悲哀经历。诗歌的中间部分更直接出现了“自经丧乱少睡眠”的记录,“丧乱”直指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因此,在诗歌的开头与中部,我们就应该借助文字的精妙,让孩子们穿越一千多年的时光,近距离抚摸那张愁苦不堪的脸,这便是不着痕迹、水到渠成的人物嵌入,生动而有趣。
三、 以点带面,生命尽现
一首诗,一篇文,一部作品,展现的是创作者一个时段的生活。创作者思想的形成往往经历漫长的生命过程,深入作品,不能孤立地只一个作品,而应该以某个作品为基点,“牵一发而动全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于公元761在成都近郊的一处茅屋所作。时值大风破屋,大雨戏谑,诗人感慨万千。为何一场大风雨就让诗人如此心乱如麻?这除了因现实处境的艰难,更因时世的千疮百孔。而导致大唐盛世千疮百孔最主要的事件便是安史之乱,杜甫的另一首诗《春望》就直接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情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投奔肃宗,被叛军所俘,押回长安。面对长安的破落荒芜,诗人不仅悲心来。诗人虽然仅仅是一个芝麻绿豆官,但他自小具有鸿鹄之志,心怀天下。回顾诗人年轻时的一首诗《望岳》便一目了然。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寓意深刻,表明年轻时代的杜甫满怀远大的抱负。几首诗歌反复诵读,经历中年艰难逃荒的杜甫,安史之乱惶恐的杜甫,再到年轻志得意满的杜甫,杜甫的立体形象便站立在我们面前。
四、 感怀精神,追溯根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撼天动地的句子在诗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可谓石破天惊,打动了一千多年来的华夏人,因此杜甫也毫无悬念地担当起“诗圣”的伟大称号。其实在文学史上喊出此类大义凛然话语的大有人在,例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东坡居士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杜甫的心与范仲淹的、苏东坡的、陆游的心是一致的,他们都希望国定民安,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可以说心系天下、先国后家是我国文人的一种精神风骨,也是儒家仁爱忠诚思想的潜移传承。然而,在众多呼喊出伟大声音的众人中,为何独杜甫获“诗圣”的称号?这还得追溯杜甫的身份与处境。杜甫不同于范仲淹、苏轼等人,他们即使也是命运多舛、时运不济,但好歹是做过大官,实现过人生价值的。而杜甫不是,杜甫虽然也做过官,但都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官,他当过的最大的官也就是“左拾遗”,是负责指出皇帝决策失误的,七八品的小官。试问这样的小官如何敢提出皇帝的失误?皇帝又怎会听取七八品芝麻官的建议?因此,这个官也就是“虚摆”的。杜甫大半生低微的身份,艰难的生活,让他真切接触到老百姓的生活,成为贫苦大众的代言人,因此杜甫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老百姓心中的“圣人”。
在信息爆炸的今日,语文课堂如果还只停留在简单的知识输送中,便是现代教育的最大欠缺。试问一个手指头的点击就能解决的问题,还需要老师去絮絮叨叨吗?语文阅读课堂需要文字的品鉴、心灵的碰撞、生命的感悟,这些才是阅读的最大价值。经典的作品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喜怒哀乐,更有喜怒哀乐背后的漫漫人生路,还有一个又一个清晰又模糊的身影,一直到远方与未来。
自然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文字里的生命是无限的。文字里的无限生命除了经典的形象外,还有创作者。例如,李白和杜甫,他们生活在远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可谁敢说他们的生命已经结束了?阅读最神奇的感觉在于透过书页,触摸到有温度的人生。语文教材选入的必然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大多来自盛世作家。细数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出现的作家有36位,而作品中的人物更数之不尽。试想想,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能透过其作品深入创作者及作品人物的世界,我们的学习过程必然像是在挖掘一座座宝藏,随时给你无尽的惊喜与满足。
诚然不少的语文课堂,在讲述新课的时候,几乎都有“作者简介”这样一个环节,目的是让孩子们对作者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大多数的“作家作品介绍”都没太大的意义,其原因主要有:1.公式化、抽象化,作者介绍不外乎是姓名、经历、贡献、代表作等;2.作家的介绍与文本语言、内涵脱节;3.作者介绍环节一般出现在课堂开端,没有悬念,也不存在水到渠成的效果;4.作家的介绍多是老师展示、孩子记录。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人易如反掌,百度一搜应有尽有,因此简单生硬的信息传达已经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经典的作品,一本书也好,一首小诗也好,必然是创作者心路历程的一段重要的痕迹,每一个文字也许都浸泡着无尽的喜怒哀乐,因此独辟蹊径,解读文字背后的复杂人生,是阅读成长的不二之选。下面笔者试从部编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谈谈如何读一首诗,懂一个人,过一段生活,游历一个时代。
一、细解标签,讲述血肉故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唐代大詩人杜甫,他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所谓家喻户晓的意思是,不管是几岁的孩子还是六七十岁的老人,都知道此人,并且能吟诵一两句他的诗句。记得好几年前,网络上一夜间就出现了很多关于杜甫的恶搞画像,杜甫一时间很忙。撇开恶搞行为对于文化名人玷污的不道德层面,也一定程度上恰好体现了杜甫的深入人心。对于这样的大文豪,参考书上给出了太多的性格标签,以至于一提起这个人,学生就会高高举起双手大喊:多灾多难;忧国忧民;生不逢时;现实主义……诚然,这些词语形容杜甫再合适不过了,可人物仍如画像一样出现在我们面前。只有让个性标签依附着真实、具体的事故,人物才能在扁平的文字里有血有肉。
我们都知道,杜甫一生命途多舛、怀才不遇。他年少成名,却在盛年遭遇安史之乱,兵荒马乱之际又遭遇荒年,不得不踏上了东奔西逃的艰难日子,从秦州到同谷到成都,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便是在成都创作的经典名作。很多读者都认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的杜甫是处在人生的最低谷。其实不然,这反而是杜甫逃荒生活的一段难得的稳定时光。“八月秋高风怒嚎,卷我屋上三重茅”,一场秋风掀走了屋顶的几重茅草,是天灾。但我们要明白的是,这个时候的杜甫是有一个家的,即使只是茅草屋,都比无家可归强很多。追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创作时间——公元761年,杜甫投奔成都好友,在好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近郊建起了几所草屋,结束了流亡的日子。其实杜甫很多的诗所记录的经历更加悲惨,例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创作于755年,比《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早6年。当时杜甫在长安十年后被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是一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担此任官不久,他由长安前往奉先县(今陕西蒲城)探望妻儿,写下了这首诗。可回到家一看“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这对于一位父亲来说是很绝望的事情。再看《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这是杜甫晚年流落蛮夷之地长沙所作,“衰年病只瘦,长夏想为情”,年老多病,客居异乡,满目疮痍,彼时的杜甫已经对生活失去了信念,只等一死。一个“多灾多难”的标签词语,可以讲出很多故事,对于中学生而言,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了解人物,比乏味的标签语言有意义多了。
二、 字斟句酌,还原情景
解读一个文本,何时才是嵌入创作者及时代背景的最佳时机?笔者认为应该跟随作品的具体语境而定,而非生硬地将其置于在放在课文的开头或结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开头便是狂风大作“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卷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一系列的动词“怒号、卷、渡江、挂、飘”既是当时天气环境的真实写照,更是时代风雨的最佳表现。“怒号”是风的呼呼大作,也是安史之乱后社会的声色犬马与腥风血雨。“卷”“渡”“飘”既是茅草的离乱状态,更是创作者在乱世中东躲西藏的悲哀经历。诗歌的中间部分更直接出现了“自经丧乱少睡眠”的记录,“丧乱”直指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因此,在诗歌的开头与中部,我们就应该借助文字的精妙,让孩子们穿越一千多年的时光,近距离抚摸那张愁苦不堪的脸,这便是不着痕迹、水到渠成的人物嵌入,生动而有趣。
三、 以点带面,生命尽现
一首诗,一篇文,一部作品,展现的是创作者一个时段的生活。创作者思想的形成往往经历漫长的生命过程,深入作品,不能孤立地只一个作品,而应该以某个作品为基点,“牵一发而动全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于公元761在成都近郊的一处茅屋所作。时值大风破屋,大雨戏谑,诗人感慨万千。为何一场大风雨就让诗人如此心乱如麻?这除了因现实处境的艰难,更因时世的千疮百孔。而导致大唐盛世千疮百孔最主要的事件便是安史之乱,杜甫的另一首诗《春望》就直接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情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期间,杜甫投奔肃宗,被叛军所俘,押回长安。面对长安的破落荒芜,诗人不仅悲心来。诗人虽然仅仅是一个芝麻绿豆官,但他自小具有鸿鹄之志,心怀天下。回顾诗人年轻时的一首诗《望岳》便一目了然。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寓意深刻,表明年轻时代的杜甫满怀远大的抱负。几首诗歌反复诵读,经历中年艰难逃荒的杜甫,安史之乱惶恐的杜甫,再到年轻志得意满的杜甫,杜甫的立体形象便站立在我们面前。
四、 感怀精神,追溯根源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撼天动地的句子在诗尾:“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可谓石破天惊,打动了一千多年来的华夏人,因此杜甫也毫无悬念地担当起“诗圣”的伟大称号。其实在文学史上喊出此类大义凛然话语的大有人在,例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东坡居士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杜甫的心与范仲淹的、苏东坡的、陆游的心是一致的,他们都希望国定民安,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可以说心系天下、先国后家是我国文人的一种精神风骨,也是儒家仁爱忠诚思想的潜移传承。然而,在众多呼喊出伟大声音的众人中,为何独杜甫获“诗圣”的称号?这还得追溯杜甫的身份与处境。杜甫不同于范仲淹、苏轼等人,他们即使也是命运多舛、时运不济,但好歹是做过大官,实现过人生价值的。而杜甫不是,杜甫虽然也做过官,但都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官,他当过的最大的官也就是“左拾遗”,是负责指出皇帝决策失误的,七八品的小官。试问这样的小官如何敢提出皇帝的失误?皇帝又怎会听取七八品芝麻官的建议?因此,这个官也就是“虚摆”的。杜甫大半生低微的身份,艰难的生活,让他真切接触到老百姓的生活,成为贫苦大众的代言人,因此杜甫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老百姓心中的“圣人”。
在信息爆炸的今日,语文课堂如果还只停留在简单的知识输送中,便是现代教育的最大欠缺。试问一个手指头的点击就能解决的问题,还需要老师去絮絮叨叨吗?语文阅读课堂需要文字的品鉴、心灵的碰撞、生命的感悟,这些才是阅读的最大价值。经典的作品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喜怒哀乐,更有喜怒哀乐背后的漫漫人生路,还有一个又一个清晰又模糊的身影,一直到远方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