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关爱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年来留守儿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实很多人都在问:留守儿童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两个:一是情感的严重缺失;二是责任心的下降,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其他问题,比如心理偏执、厌学等等。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学校更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然而在学校这项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中,班主任应当是首当其冲。那么,班主任应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呢?这便成为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的问题。今天,我就结合自己工作中的真实经历,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作为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首要执行者——班主任应该如何开展留守教育。
班主任要想真正關爱好留守儿童,首先应对留守儿童有全方位的了解。这一工作的开展,需要班主任详细的建立档案,多沟通。其主要内容为:家长姓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情况,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同时,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如何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班级教育活动其实,留守工作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来实现的,我认为,首先是定期召开班会活动:班会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主题要鲜明、内容要丰富、准备要充分,而且一次好的班会一定要能够解决班级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或者能够预防班级中可能会发生的不良事件。我所带的班里所有多个孩子都是留守学生,几乎每一节班会都离不开留守的思想教育。我在开班会的时候要用心设计有关留守教育的内容
其次应该用真爱教育引导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针对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第三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班主任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尽可能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利用春节等传统节日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耐心的进行说服和教育;定期家访,定期举行监护人座谈会,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教育策略。让留守儿童在留守的情况下也能体验亲子活动对他们成长的帮助。
第四寻找机会多表扬留守儿童。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儿童”们变成了“问题学生”。但留守儿童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儿童,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部分留守儿童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班主任要珍视留守儿童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
第五消除留守儿童的痼疾,促进其健康成长。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无暇顾及孩子,留守儿童感情上得不到正常交流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缺少父母的呵护和教育,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有的个性怪异、性格孤僻,有的玩世不恭、我行我素,甚至有的拉帮结派、胡作非为。多数留守儿童并不是缺少生活经济来源,而是缺乏关爱、缺乏抚慰。公安部门曾提出两个“大多数”问题: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因此在平时班级管理工作中,在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的同时,班主任应注重在所带班级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通过每周班会活动时间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痼疾,强化情感体验,营造健康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氛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时代赋予了学校教育新的使命,班主任有责任担负起留守儿童教育的重任。作为班主任关心孩子,多关心一点留守儿童。尽量做到给留守儿童更多爱,让爱渗透孩子的心灵,温暖他们那颗冰冷的心,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
关爱留守儿童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近年来留守儿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实很多人都在问:留守儿童到底存在什么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两个:一是情感的严重缺失;二是责任心的下降,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其他问题,比如心理偏执、厌学等等。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留守儿童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学校更应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然而在学校这项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中,班主任应当是首当其冲。那么,班主任应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呢?这便成为教育工作者积极探讨的问题。今天,我就结合自己工作中的真实经历,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作为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首要执行者——班主任应该如何开展留守教育。
班主任要想真正關爱好留守儿童,首先应对留守儿童有全方位的了解。这一工作的开展,需要班主任详细的建立档案,多沟通。其主要内容为:家长姓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情况,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同时,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如何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班级教育活动其实,留守工作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来实现的,我认为,首先是定期召开班会活动:班会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主题要鲜明、内容要丰富、准备要充分,而且一次好的班会一定要能够解决班级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或者能够预防班级中可能会发生的不良事件。我所带的班里所有多个孩子都是留守学生,几乎每一节班会都离不开留守的思想教育。我在开班会的时候要用心设计有关留守教育的内容
其次应该用真爱教育引导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父母“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爱,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针对留守儿童最缺乏的就是亲情关爱,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第三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班主任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尽可能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利用春节等传统节日学生家长返乡的机会约父母面谈,这样能使这些父母较为详细地了解孩子,以便更好地进行短期的家庭教育;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出现的不良倾向和在校内外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及时处理,耐心的进行说服和教育;定期家访,定期举行监护人座谈会,交流管教“留守儿童”的经验教训,相互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教育策略。让留守儿童在留守的情况下也能体验亲子活动对他们成长的帮助。
第四寻找机会多表扬留守儿童。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儿童”们变成了“问题学生”。但留守儿童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儿童,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部分留守儿童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班主任要珍视留守儿童的这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激励、表扬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精神。
第五消除留守儿童的痼疾,促进其健康成长。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护人无暇顾及孩子,留守儿童感情上得不到正常交流和正确的引导与帮助,缺少父母的呵护和教育,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不利影响。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有的个性怪异、性格孤僻,有的玩世不恭、我行我素,甚至有的拉帮结派、胡作非为。多数留守儿童并不是缺少生活经济来源,而是缺乏关爱、缺乏抚慰。公安部门曾提出两个“大多数”问题: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的案例大多数在农村,其中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因此在平时班级管理工作中,在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的同时,班主任应注重在所带班级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通过每周班会活动时间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痼疾,强化情感体验,营造健康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氛围,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时代赋予了学校教育新的使命,班主任有责任担负起留守儿童教育的重任。作为班主任关心孩子,多关心一点留守儿童。尽量做到给留守儿童更多爱,让爱渗透孩子的心灵,温暖他们那颗冰冷的心,让留守儿童不再“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