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吴晨的小说《乐天地》通过骆、洪两个家族的变迁史展示了鞍山人民解放前的生活状态。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析那个年代下微妙的中日关系以及代表人物骆禾的性格和爱情发展,揭示日本人对东北同胞民族意识的摧残。
关键词:鞍山 叙事 文化侵略 民族意识
“一部老鞍山的发展史,日寇铁蹄之下各色人物的生存实录。”《乐天地》的扉页这样写道。吴晨女士的长篇小说《乐天地》的问世,依托于那段惨痛的集体记忆,同时又凝聚了个人深刻的历史感悟。小说通过骆、洪两个家族的变迁史为我们细致入微地展示了鞍山解放前的历史画卷,对于那群挣扎在战争阴影下的小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了颇富新意的剖析。与一般的抗日题材小说有别,在吴晨女士为我们呈现的1905—1945年的社会风貌中,中国人、日本人并不似原初印象里那样是水火不相容的状态,在这表面繁华的“乐天地”里,他们不但可以一起共事,还产生了超越国界的爱情,中国男子可以爱日本女子,日本女子也产生了对中国男子的倾心爱慕之情。操控局面的黑手伊藤弥助爱上了洪小乐,伊藤弥助的女儿伊藤音羽不可救药地爱上了骆禾,音羽的所作所为中和了伊藤弥助阴险毒辣的负面形象,日本商人的女儿田山景子爱上了骆青才,馥儿的哥哥陈琳爱上了伊藤弥助的夫人美惠子,吉野爱上了馥儿。在这么一个小圈子里出现了如此复杂的情感,以至于给人们一种印象:在广阔的平民生活中,中日之间没有绝对的仇恨和剥离。但这只是表象,这种现象背后的历史仇恨却是深深隐藏其中,伊藤弥助苦心孤诣培养自己的棋子——伊藤塑造(洪振海)十几年,目的就是为了策划一出鞍山同胞自相残杀、手足相残、生母杀儿的人间悲剧,日本高官的阴险毒辣令人发指,他编造了一个大同世界的梦粉饰自己的狼子野心,他将自己的渗透理论说得冠冕堂皇,“我是想用和平的方式达到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大同,就是说将日本的民族精神渗透于落后国家,而不是用武力征服”{1}。伊藤深知,温水煮青蛙的杀伤力显然是更大更彻底的,他高高在上地俯瞰他眼里的乌合之众,炫耀着本民族的优越和先进,并强施于人。由此可见,《乐天地》与其他类似题材的小说之区别,就在于它书写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这种残酷性,这种软刀子杀人的残酷。
综观全篇,《乐天地》采取了全知视角和内视角并行的方式向读者叙述事件发生的经过,上下纵横自由灵动,使整篇小说增加了玄幻色彩,使得整个作品更加丰满,同时也增加了洪小乐这个“尤物”的神秘感。叙述中,“我”的出现一开始可能令读者颇为疑惑,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不难发现,“我”即是“洪小乐”,这似电视剧中的一人分饰两角,在相同的时空中带给观众不同的体验角度。“我”仿佛在一个凝固的时空中腾空出世的灵动人物,演绎自己生活的同时又切入历史。“我”贯穿全篇小说中,从襁褓中讨喜的小女孩到长大成人之后人人追捧的魅力女郎,文中的“我”时不时会跳出来做一番令人意想不到的“演说”。
“我总算从小被包里探出头来,那种冲破了阻力和压力后的兴奋的笑声随即发出,乐得‘格格格格’的。”{2}这是“我”(洪小乐)的第一次露面。“我离了娘的怀抱,飘飘乎乎地栽进了一个男孩的怀里。我天生就喜欢悬乎的事,不但没怕,反而笑起来。”{3}“我”生理上是在襁褓中的小女孩,心理上确是已能预知后来之事的成人,或者说是能将“未来”带到“现在”面前展示给读者看的人。这一切都预示着这个洪小乐以后的异于常人的生活状态。“我”俨然一个入侵者的角色,扫荡着故事原有的平静色彩,着墨不多,但每次出现都像小乐本人一样惊艳。这种叙述视角的突转切换在正统小说创作中颇为鲜见,也是本小说的一次突破和创新。
李世琦在《一位青年作家眼中的鞍山变迁——读吴晨〈乐天地〉》一文中提道:“这(骆禾)是现代文学中很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是一种有严重缺陷的英雄人物。”{4}笔者认为,与其说骆禾是一个有严重缺陷的英雄人物,不如说他是一位尚存英雄游丝的小人物。当自己目前的能力追赶不上自己的野心和欲望时,他选择了抽大烟:“咱觉得咱跟你没指望了,咱实在受不住这一连串的打击,咱跟爹一一开始抽大烟……有了它,咱有了生活的奔头,咱会在每一次抽烟时想咱的馥儿,它比梦中的相见真实,它是咱的生活的寄托。”试问,“一连串的打击”究竟是一些什么事情,无非是想娶馥儿不成,工作无着,衣食堪忧,这些困难都承受不住,怎配得上“英雄”头衔?留学归来的身份似乎也没有使他的层次更加提升,只不过是增加了炫耀的资本而已。
面对家庭,他没有担当,选择逃避,理不清婚后的责任与婚外所爱之人的关系,甚至在成立家庭之初就是草率而非理性的;面对孩子,他空有一肚子知识却没有尽到教养之责,甚至在拥有这个孩子之初他就是不负责任的,大烟鬼的父亲带出了天然需要抽大烟的骆天明;面对所爱之人馥儿,他不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在正确时机表达爱意,他还故意把自己与别人的婚礼放在馥儿的眼皮底下,让馥儿委屈受辱,最终也不能和馥儿携手;面对自己的事业和目标,他似乎从来没有清楚地思考过,逮着什么做什么:思庵道长、车夫、掏粪工、把头、调车场主任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许是他的人生态度吧。“热时能烤死你,冷时又能冻死!凡事没个准度,想干啥干啥,说翻脸就翻脸”{5},这是馥儿对骆禾的评价,是最直接、最真实的感触,骆禾的性格确是矛盾的、嬗变的,没有明确的是非判断和道德标准。
他是中层的小人物,碰到脆弱的女人会施救:从日本人吉野的淫威中救下了馥儿、在火中救出了日本女子音羽,同情弱者乃人之常情,而以此冠之“高尚”“英雄”等名词未免太过。说他“尚存英雄游丝”体现在他用自己的方式对日本人阳奉阴违,达到抗日和掩护同胞的目的。在争取到去炉顶挂日本旗的机会之时,他怂恿日本人古江代他去挂,想尽一切办法搞破坏;他利用众人皆知自己抽大烟犯烟瘾的疯癫拒绝与日本人的正常交流;他借用自己调车场主任的职位之便制造脱轨事故;他帮助王三好对付日本人,他“厚脸皮”的个性起到了作用,缓和了他们之间的对抗态度,避免了流血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鞍山 叙事 文化侵略 民族意识
“一部老鞍山的发展史,日寇铁蹄之下各色人物的生存实录。”《乐天地》的扉页这样写道。吴晨女士的长篇小说《乐天地》的问世,依托于那段惨痛的集体记忆,同时又凝聚了个人深刻的历史感悟。小说通过骆、洪两个家族的变迁史为我们细致入微地展示了鞍山解放前的历史画卷,对于那群挣扎在战争阴影下的小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了颇富新意的剖析。与一般的抗日题材小说有别,在吴晨女士为我们呈现的1905—1945年的社会风貌中,中国人、日本人并不似原初印象里那样是水火不相容的状态,在这表面繁华的“乐天地”里,他们不但可以一起共事,还产生了超越国界的爱情,中国男子可以爱日本女子,日本女子也产生了对中国男子的倾心爱慕之情。操控局面的黑手伊藤弥助爱上了洪小乐,伊藤弥助的女儿伊藤音羽不可救药地爱上了骆禾,音羽的所作所为中和了伊藤弥助阴险毒辣的负面形象,日本商人的女儿田山景子爱上了骆青才,馥儿的哥哥陈琳爱上了伊藤弥助的夫人美惠子,吉野爱上了馥儿。在这么一个小圈子里出现了如此复杂的情感,以至于给人们一种印象:在广阔的平民生活中,中日之间没有绝对的仇恨和剥离。但这只是表象,这种现象背后的历史仇恨却是深深隐藏其中,伊藤弥助苦心孤诣培养自己的棋子——伊藤塑造(洪振海)十几年,目的就是为了策划一出鞍山同胞自相残杀、手足相残、生母杀儿的人间悲剧,日本高官的阴险毒辣令人发指,他编造了一个大同世界的梦粉饰自己的狼子野心,他将自己的渗透理论说得冠冕堂皇,“我是想用和平的方式达到在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大同,就是说将日本的民族精神渗透于落后国家,而不是用武力征服”{1}。伊藤深知,温水煮青蛙的杀伤力显然是更大更彻底的,他高高在上地俯瞰他眼里的乌合之众,炫耀着本民族的优越和先进,并强施于人。由此可见,《乐天地》与其他类似题材的小说之区别,就在于它书写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这种残酷性,这种软刀子杀人的残酷。
综观全篇,《乐天地》采取了全知视角和内视角并行的方式向读者叙述事件发生的经过,上下纵横自由灵动,使整篇小说增加了玄幻色彩,使得整个作品更加丰满,同时也增加了洪小乐这个“尤物”的神秘感。叙述中,“我”的出现一开始可能令读者颇为疑惑,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不难发现,“我”即是“洪小乐”,这似电视剧中的一人分饰两角,在相同的时空中带给观众不同的体验角度。“我”仿佛在一个凝固的时空中腾空出世的灵动人物,演绎自己生活的同时又切入历史。“我”贯穿全篇小说中,从襁褓中讨喜的小女孩到长大成人之后人人追捧的魅力女郎,文中的“我”时不时会跳出来做一番令人意想不到的“演说”。
“我总算从小被包里探出头来,那种冲破了阻力和压力后的兴奋的笑声随即发出,乐得‘格格格格’的。”{2}这是“我”(洪小乐)的第一次露面。“我离了娘的怀抱,飘飘乎乎地栽进了一个男孩的怀里。我天生就喜欢悬乎的事,不但没怕,反而笑起来。”{3}“我”生理上是在襁褓中的小女孩,心理上确是已能预知后来之事的成人,或者说是能将“未来”带到“现在”面前展示给读者看的人。这一切都预示着这个洪小乐以后的异于常人的生活状态。“我”俨然一个入侵者的角色,扫荡着故事原有的平静色彩,着墨不多,但每次出现都像小乐本人一样惊艳。这种叙述视角的突转切换在正统小说创作中颇为鲜见,也是本小说的一次突破和创新。
李世琦在《一位青年作家眼中的鞍山变迁——读吴晨〈乐天地〉》一文中提道:“这(骆禾)是现代文学中很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是一种有严重缺陷的英雄人物。”{4}笔者认为,与其说骆禾是一个有严重缺陷的英雄人物,不如说他是一位尚存英雄游丝的小人物。当自己目前的能力追赶不上自己的野心和欲望时,他选择了抽大烟:“咱觉得咱跟你没指望了,咱实在受不住这一连串的打击,咱跟爹一一开始抽大烟……有了它,咱有了生活的奔头,咱会在每一次抽烟时想咱的馥儿,它比梦中的相见真实,它是咱的生活的寄托。”试问,“一连串的打击”究竟是一些什么事情,无非是想娶馥儿不成,工作无着,衣食堪忧,这些困难都承受不住,怎配得上“英雄”头衔?留学归来的身份似乎也没有使他的层次更加提升,只不过是增加了炫耀的资本而已。
面对家庭,他没有担当,选择逃避,理不清婚后的责任与婚外所爱之人的关系,甚至在成立家庭之初就是草率而非理性的;面对孩子,他空有一肚子知识却没有尽到教养之责,甚至在拥有这个孩子之初他就是不负责任的,大烟鬼的父亲带出了天然需要抽大烟的骆天明;面对所爱之人馥儿,他不懂得如何去爱,如何在正确时机表达爱意,他还故意把自己与别人的婚礼放在馥儿的眼皮底下,让馥儿委屈受辱,最终也不能和馥儿携手;面对自己的事业和目标,他似乎从来没有清楚地思考过,逮着什么做什么:思庵道长、车夫、掏粪工、把头、调车场主任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许是他的人生态度吧。“热时能烤死你,冷时又能冻死!凡事没个准度,想干啥干啥,说翻脸就翻脸”{5},这是馥儿对骆禾的评价,是最直接、最真实的感触,骆禾的性格确是矛盾的、嬗变的,没有明确的是非判断和道德标准。
他是中层的小人物,碰到脆弱的女人会施救:从日本人吉野的淫威中救下了馥儿、在火中救出了日本女子音羽,同情弱者乃人之常情,而以此冠之“高尚”“英雄”等名词未免太过。说他“尚存英雄游丝”体现在他用自己的方式对日本人阳奉阴违,达到抗日和掩护同胞的目的。在争取到去炉顶挂日本旗的机会之时,他怂恿日本人古江代他去挂,想尽一切办法搞破坏;他利用众人皆知自己抽大烟犯烟瘾的疯癫拒绝与日本人的正常交流;他借用自己调车场主任的职位之便制造脱轨事故;他帮助王三好对付日本人,他“厚脸皮”的个性起到了作用,缓和了他们之间的对抗态度,避免了流血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