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学科核心素养,攻下高考历史选择题

来源 :求学·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ang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尤其是历史选择题。因此,掌握学科核心素养成了考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高中阶段要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选择题中的呈现
  1.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以史料分类、史料辨析、史料运用、观点论证的形式进行呈现”。在高考历史选择题中,考查史料实证的题目内容主要以引用文献中的文字史料、图片史料或学者的相关学术观点为主。
  例1:(2019年全国卷III·24)“教民亲爱 ,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解析:本题史料“教民亲爱 ,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出自《孝经》,题目以先秦时期儒家思想为切入点,考查人教版历史必修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先秦时期的宗法制。题干中的“孝”“悌”暗含了血缘关系,很明显与宗法制有关,而禅让制、郡县制及察举制与血缘关系无关。
  答题技巧:解答史料实证类选择题的突破口在于找到史料中的关键词,然后分析题干的核心思想,提取关键信息,最后聯系所学知识找出正确选项。
  2.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指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包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等。
  例2:(2019年全国卷III·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人教版历史必修三“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龙门石窟修建时间主要以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为主,而在这两个时期里,佛教在中国发展较为繁荣,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本土化。阅读题干可知,早期的佛教造像比较开放生动,发展到晚期即隋唐之后变得保守庄严,这就体现了社会思想文化的转变。而封建社会主流思想以儒家思想为主,儒家思想又以礼义廉耻为核心,所以佛教造像作为一种社会存在,明显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这就反映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唯物史观。因此,最符合题意的应为D项。
  答题技巧:对于唯物史观视角下的选择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抓住历史阶段特征,明确题干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联系经济、政治、文化等背景,结合唯物史观,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3.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类选择题以整理材料、解读史料、追溯起源、探讨因果、分析趋向、说明影响、判定地位等形式进行考查,培养学生叙述历史和形成历史认知的能力。
  例3:(2019年全国卷III·29)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
  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新文化运动”。题干的史料节选自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中人格与国格、人权与国权关系的相关论述。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以《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为宣传阵地,大力提倡“民主”“科学”,将斗争的矛头直指封建政权。因此,本题是通过解释陈独秀的相关思想主张,突出其反封建的理念,所以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应为B项。
  答题技巧:在历史解释的角度下,考生要抓住题干的核心内涵,理解其主旨,特别是对相关知识点必须要清楚。
  4.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空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以历史纪年、历史时序、年代尺、阶段特征、历史大事年表、历史地图等形式呈现。
  例4:(2019年全国卷III·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人教版历史必修二“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题干中时间为“19世纪六七十年代”,空间为“通商口岸”,且提到外国人,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在外商企业的刺激之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于沿海通商口岸产生。而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虽然其发展历程是曲折的,但也推动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因此,最符合题意的应为B项。
  答题技巧:时空观念角度下的选择题,其难度总体来说属于中等难度,要求考生对基本史实有所掌握。在抓准时空定位的情况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明确该时间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知识,结合题目主旨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5.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该具有的社会责任和人文情怀,考查的内容包括优秀传统文化、民族精神、民主法治、科学精神、世界意识、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全的人格和现实联系等。   例5:(2019年全国卷Ⅲ·31)图4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
  图4 《数他劳动强》
  A.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
  B.描绘了农民参与社会主义生产的场景
  C.体现了“双百”方针提倡的创作精神
  D.倡导了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人教版历史必修三“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的“一五计划”。题干中“1953年創作的年画”体现时空定位,此时中国正处于“一五计划”的起步阶段,致力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图片下方文字“数他劳动强”说明评价人的标准为劳动,突出了这一时期国家倡导劳动最光荣的社会风气;再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可说明“一五计划”期间中国人民对劳动充满积极性、充满热情的社会风气。所以,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应为D项。
  答题技巧:家国情怀素养视角下的选择题,主旨往往是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结合题目中的主旨,抓准时空定位,自然就能抓住其要领。
  二、方法简析
  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数量为12题,分值为每题4分,共48分。因此,选择题在整份试卷中所占的比重很大,突破选择题,才能多一点竞争力。然而,很多考生容易选到干扰项而失分,所以掌握选择题的解题方法、精准辨析干扰项至关重要。干扰项主要有三个特点:
  1.表述绝对化
  选择题中的错误选项往往带有一些绝对化的表述,而史实具有客观性,所以这种绝对化的表述一般可以排除。选项中如果出现“彻底”“消除了”“根本上”“完全”等字眼,就需要注意结合题干表述仔细辨别。
  2.选项不符合史实
  史实的准确性在于人物或事件与时间、空间的对应,考生必须认真判断选项中所涉及的事件或人物是否与时空定位相关联,如不一致,即可排除。
  3.选项不符合题干主旨
  选择题常考常新,一则史料会有多种考法,当选项中没有前文所述的“绝对化”和“不符合史实”的情况时,就要分析题干主旨,找到最符合主旨的选项。
  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养成策略
  1.吃透教材
  历史课本是历史知识最重要的来源,也是考试大纲所要求掌握的必备知识所在,所以,熟读高中阶段三本必修课本,将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专题吃透格外重要。例如,学习先秦史部分的春秋战国时代知识,我们要懂得这样分析:
  经济上,铁犁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封建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经济的变动引发了时代的大变革;政治上,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如鲁国“初税亩”、齐国“相地而衰征”、秦国“商鞅变法”等,这一系列的改革都是为了适应封建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变动也引发了思想文化的变迁,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将教材中同一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相结合,找出其内在联系,知识点就不难把握,这也是形成唯物史观的方法之一。
  2.加强课外阅读
  高考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单靠死记硬背课本知识是很难拿到高分的,加强课外阅读能提高我们对史料的理解能力。我们可以阅读一些典籍,如《史记》《资治通鉴》等,还可以看《看历史》等刊物。当然,还要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史料实证考查的根本在于原始史料,所以考生要增加自己的阅读量。
  3.建立历史知识体系
  历史学科的学习是将课本读薄再读厚的过程。将课本读薄,即要学会归纳历史知识点,建立知识框架,如一个单元、一个专题甚至一本必修课本的知识都可以建立框架或思维导图。将课本变厚,就是在归纳知识点的前提下,举一反三、发散思维,将某一历史时期的史实进行横向、纵向对比,这也是高考要考查的历史比较能力。
  建立知识体系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知识点的时空坐标,在时间轴上列出某一时间段中外历史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史实,这样便于记忆,也便于对比,更有助于考生养成时空观念。
  4.要有正确的史观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只要深入阅读它,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同时,对历史的解释要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要有正确的史观。学习历史要有家国情怀、民族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要尊重民族历史,尊重民族未来的发展。北宋张载曾立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也应该是新时代中学生要树立的志向。
  后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课程标准在变化,考试大纲也随之变化,这就要求考生在学习中要结合老师提示的知识点,抓住重难点,在一轮复习中熟悉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考查模式,加深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总之,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考查内容万变不离其宗,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打好基础才是考生制胜高考最大的法宝。
其他文献
英语学习的重点内容是听力、词汇和阅读,笔者总结了这三方面内容的一些学习技巧,旨在帮助同学们抓住提升英语成绩的好机会。  复习词汇固基础  有研究表明,高中生词汇量的大小决定英语高考成绩,但让很多同学头疼的是,好不容易把单词背下来,很快就忘记了。因此,找到适合自己的单词记忆方法非常重要。接下来,笔者罗列几种比较实用的记忆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和学习。  对于熟词,尤其是出现频率较高但容
期刊
说到写作,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就是写作素材的积累,我对于素材积累的方法总结起来就是苏子瞻在《稼说送张琥》中写到的那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也就是广泛地阅读而简约审慎地取用,在深厚地积累之后慢慢地释放或者是使用出来。   所谓“博观”   博观,是一种粗略的了解性积累。报纸、杂志甚至是教科书都可以成为你素材的来源,重点在于你有没有积累的意识。很多时候,历史课本上介绍某个人物时可能只用了寥寥数语
期刊
湖泊是全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湖泊的演化会对周边地理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湖泊这一知识点在高中地理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高考对湖泊这一知识点的考查频率很高,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来说,需要梳理湖泊的相关知识点,探究解题方法,这样才能获得高分。  一、考情回顾,明确考向  2017—2019年高考地理试题对“湖泊”的考查统计表  高考  卷别 类型 分值 小
期刊
【热点直击】  2018年6月以来,特朗普不顾中方一再提出通过谈判协商解决中美贸易问题的意愿,肆意挥舞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大棒,对中国输美产品强征高额关税。2019年5月,中方谈判代表团应美方邀请,抵达华盛顿与美方开展第十一轮中美贸易谈判。2020年1月15日,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仪式在美国白宫东厅举行。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共同签署协议文本并致辞。刘鹤说,达成第一阶段经
期刊
【热点直击】  2013年,英国首相卡梅伦首次提及“脱欧公投”。2015年,英国政府向下议院提交并公布了有关“脱欧公投”的议案。2017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权英国首相特雷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2020年1月31日,英国正式离开欧盟,向47年的盟友说再见。  【知识链接】  一、当代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活动,加强维护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表现。  二、世界
期刊
农业生产是以区域为载体的。一个区域有其自然地理特征,也有其社会经济发展特征。一个区域有类似于其他区域的地理特征,也有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地理特征。区域有如世界范围的大尺度,也有如中国某个县份范围的小尺度,如2016年全国卷Ⅰ第36题考查的广西横县就是小尺度区域。对农业问题的复习,同学们需要了解不同尺度区域农业生产的特点,理解农业生产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注区域地理特征,判断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要素与社会经
期刊
高考冲刺:2020年物理命题热點预测
期刊
2018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依然是语文科目考查的热点题型,从考查的角度看,主要包括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四个方面。其中,表现手法、思想感情是考查的重中之重,考查的次重点是语言和情景分析。什么是诗歌中的描写手法?描写手法就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进行具体描绘和刻画的方法,常见的描写手法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和白描等。  【知识解读】  一、虚实结合  在
期刊
有些考生写作文,是边想边写,这样容易造成思路中断或中途易辙,作文评分也因此受到影响。  “家贫不办素食,匆冗不暇草书。”越是时间紧张,越不能草率盲目,而应缜密思考,认真操作——借助思维导图,挥就高分作文。  作文思维导图,主要反映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行文的逻辑思路,即段落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是并列、对比,还是递进;二是主体段落的关键内容,即筋骨句、关键材料。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考场作文思维导图
期刊
数列存在性问题中“正整數解”的常用“六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