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说“名不正,则言不顺”,由此可见,中国人对姓名是十分重视的。中国文化赋予姓名深刻的含义,小说家在创作中给人物取名更是别具匠心,有很多巧妙之处。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应当是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红楼梦》,其中的名字有的体现了人物的性格,有的象征着人物的命运,还有的表现了作者对人物的观点态度……在解读时人们很容易注意到之一点。那么如果我们在解读其他文学作品时也试用一下,我们会得到一些新的感受。我试着用这种方法解读《孔雀东南飞》。
作者给女主人公取名刘兰芝,兰是兰花,古籍《珍珠船》评价兰花,“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唯独兰花兼而有之”。兰花的花语是美好、高洁、贤德。《说文解字》中说:“芝,神草也”,“芝”字用来形容华美、华丽。兰芝,兰花与灵芝,喻德行的高尚,在我国的文化中它们是高洁典雅、飘逸俊秀的美和坚贞不渝的性格的象征。
作者赋予女主人公这种外在和内在兼具的美,兰芝知书达理“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勤劳聪明能干“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心地善良,被婆婆驱逐还嘱咐小姑“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自尊自重“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对待爱情坚贞不渝,面对县令谴来媒人委婉地推辭,面对被迫再嫁的命运选择以死来报答仲卿的痴情“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没有丝毫犹豫。
著明月珰。指透出典雅端庄。假如没有出众的容貌,哪有可能在成为弃妇之后竟然接连有人来求娶,并且求娶人家的低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姿容绝世无双,一举手一投足都位越来兰芝的外在应该也是无可挑剔的:“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越高,男子越来越相貌出众更兼才华卓越呢?“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兰芝说这些东西都要“留待作遗施”是给仲卿留的纪念,由此我们可以推知这应是兰芝的嫁妆,也不算是不丰厚,足以证明她起码是出身中等以上的家庭。比起仲卿虽不强至少也不差,绝不是兰芝所谦虚地说的“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否则后来也不会有和太守之子定下婚事的可能。
总之,作者以象征德行高尚的“兰芝”给被弃的女主人公命名,包含了作者的赞美和同情。而冠以“刘”姓,毫无疑问的告诉读者,焦家“留”住兰芝才是正理,被驱兰芝遣是多么无理的举动,兰芝又承受着怎样的屈辱。兰芝不能被接纳最终希望是“魂去尸长留”,留下的是她坚贞的爱和高洁的品格。斯人已去,花香长存!
作者给男主人公取名仲卿,仲,第二;卿,古代对于男子的美称,似乎看不出什么。但是我们若把两个字合起来从谐音的角度去推断,我们不难读出这样的含义:仲卿即是“重情”“钟情”,倒过来即“情种”。他重感情,对兰芝情有独钟,从文中我们不难找到证据“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是生死相依的愿望;“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是对爱情矢志不渝的坚贞;“誓不相隔卿”是对爱情不变的承诺;“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是面对诱惑不为所动,决心赴死的勇气。他是重情的男子,也是个绝对的情种愿为自己钟情的女子放弃一切,甚至生命。
作者给男主人公冠以“焦”姓,是希望仲卿——这重情的男子是兰芝可以“交付”一生的男子,而重情之人也应该能够“留住”这世间最美好的女子,最坚贞的爱情。
内外皆美,出身不错的兰芝遇上重情的丈夫,本应是幸福美满白头偕老的结局,这爱情该如童话般美丽。可是事实是兰芝投水仲卿自缢,只能在作者的笔下化作鸳鸯“中有双飞鸟,交颈相向鸣”,永远相依。悲剧的本质是“把美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撕碎美的焦母是一个“处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婆婆,遣走兰芝的理由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看起来冠冕堂皇其实站不住脚,但在封建社会这个理由已足经够造成爱情婚姻的悲剧。作者把兰芝仲卿的美和爱与焦母的“撕碎”交叉来写,赋予作品更深刻的意义,才能够达到结尾“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的创作目的。
作者给女主人公取名刘兰芝,兰是兰花,古籍《珍珠船》评价兰花,“竹有节而无花,梅有花而无叶,松有叶而无香,唯独兰花兼而有之”。兰花的花语是美好、高洁、贤德。《说文解字》中说:“芝,神草也”,“芝”字用来形容华美、华丽。兰芝,兰花与灵芝,喻德行的高尚,在我国的文化中它们是高洁典雅、飘逸俊秀的美和坚贞不渝的性格的象征。
作者赋予女主人公这种外在和内在兼具的美,兰芝知书达理“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勤劳聪明能干“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心地善良,被婆婆驱逐还嘱咐小姑“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自尊自重“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对待爱情坚贞不渝,面对县令谴来媒人委婉地推辭,面对被迫再嫁的命运选择以死来报答仲卿的痴情“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没有丝毫犹豫。
著明月珰。指透出典雅端庄。假如没有出众的容貌,哪有可能在成为弃妇之后竟然接连有人来求娶,并且求娶人家的低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姿容绝世无双,一举手一投足都位越来兰芝的外在应该也是无可挑剔的:“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越高,男子越来越相貌出众更兼才华卓越呢?“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兰芝说这些东西都要“留待作遗施”是给仲卿留的纪念,由此我们可以推知这应是兰芝的嫁妆,也不算是不丰厚,足以证明她起码是出身中等以上的家庭。比起仲卿虽不强至少也不差,绝不是兰芝所谦虚地说的“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否则后来也不会有和太守之子定下婚事的可能。
总之,作者以象征德行高尚的“兰芝”给被弃的女主人公命名,包含了作者的赞美和同情。而冠以“刘”姓,毫无疑问的告诉读者,焦家“留”住兰芝才是正理,被驱兰芝遣是多么无理的举动,兰芝又承受着怎样的屈辱。兰芝不能被接纳最终希望是“魂去尸长留”,留下的是她坚贞的爱和高洁的品格。斯人已去,花香长存!
作者给男主人公取名仲卿,仲,第二;卿,古代对于男子的美称,似乎看不出什么。但是我们若把两个字合起来从谐音的角度去推断,我们不难读出这样的含义:仲卿即是“重情”“钟情”,倒过来即“情种”。他重感情,对兰芝情有独钟,从文中我们不难找到证据“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是生死相依的愿望;“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是对爱情矢志不渝的坚贞;“誓不相隔卿”是对爱情不变的承诺;“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是面对诱惑不为所动,决心赴死的勇气。他是重情的男子,也是个绝对的情种愿为自己钟情的女子放弃一切,甚至生命。
作者给男主人公冠以“焦”姓,是希望仲卿——这重情的男子是兰芝可以“交付”一生的男子,而重情之人也应该能够“留住”这世间最美好的女子,最坚贞的爱情。
内外皆美,出身不错的兰芝遇上重情的丈夫,本应是幸福美满白头偕老的结局,这爱情该如童话般美丽。可是事实是兰芝投水仲卿自缢,只能在作者的笔下化作鸳鸯“中有双飞鸟,交颈相向鸣”,永远相依。悲剧的本质是“把美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撕碎美的焦母是一个“处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婆婆,遣走兰芝的理由是“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看起来冠冕堂皇其实站不住脚,但在封建社会这个理由已足经够造成爱情婚姻的悲剧。作者把兰芝仲卿的美和爱与焦母的“撕碎”交叉来写,赋予作品更深刻的意义,才能够达到结尾“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的创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