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秋季起,全国所有地区初中起始年级都使用了统编语文教材,新教材的明显变化,就是增设了“名著导读”,每册有必读名著2部,选读名著4部。同年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设计了18个学习任务群,把“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放在首位。“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与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可见,在教材改革方面,国家已把经典名著的阅读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中学生经过六年的小学语文学习,已经初步接触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进入中学后,由于课标强化了名著的阅读,再加上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中学生的名著学习要求明显提高。可是,中学生在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过程中,由于时代背景、生活阅历、教育环境、家庭氛围等方面与经典作家存在巨大差异,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与经典产生了很大的隔膜,尤其是对于鲁迅、沈从文等中国文坛上的著名人物,学生在学习他们作品的时候总保持着高度的敬畏感。而这份敬畏,对于文学作品的学习来说便成了一种隔膜,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把握作品的内容、风格、思想和理念。老师在开展经典文学教学时,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创新教学方式来消除学生对经典的隔膜,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学习经典文学,并将其精髓知识点应用到实际的写作表达中,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文学综合素养。
一、从认知经典创作背景出发,消除隔膜
每一部经典作品都是时代和作者经历的产物,经典创作的时代背景是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的首要影响因素。经典作品的学习如果脱离了作者创作作品的时代背景,将无法展开正常的学习,或者只能点到为止,学个皮毛。“经典创作的背景是作品的基础灵魂,因此,老师在进行经典文学作品教学的时候,需要从经典创作的时代背景出发,透彻讲解作品诞生时的大时代背景,作者当时的处境、心情、志向、理想……才能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作品的基础信息,更容易学懂经典要表达的内容”[2]。同时,经典创作背景的详解,能让学生走进作品的生活的年代,从作品之外看到作者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个性爱好、理想憧憬以及爱恨情仇,最大程度地拉近了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清晰地感知到经典作家也是实实在在的普通人,只是在时代和自己的努力下成为了伟人。例如,在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学习中,沈从文创作这部作品的缘由和背景情况,对学生学习《湘行散记》来说必不可少,少了背景知识的介绍,很多学生压根就不知道《湘行散记》中的文章到底在讲什么?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学了之后有什么意义?因此,老师在教学之初要给学生讲解清楚。《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其中共包含了:《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新湘行记》三部分内容,是沈从文两次重返家乡湘西写下的经典文章集合。第一次,1934年年初,沈从文从北平回湘西凤凰家中探望病危的母亲,行前,向夫人张兆和许约,每天写信报告沿途见闻,写成《湘行书简》。后来沈从文根据《湘行书简》改写而成《湘行散记》。第二次,1956年12月,沈从文又一次回家乡凤凰,写下《新湘行记》。其中,第一次湘西之行,作者徐徐向读者展开了一幅幅湘西山水的美丽画卷,一篇篇文章生动描写了家乡的风土人情。同时,一个个活生生的水边人物,比如水手、店老板、兵士、土匪、妓女等社会底层人物相继出现,各自演绎了他们的生活轨迹与不同命运。沈从文是湘西世界自然风貌和人文风俗的描述和记录者。沈从文出生于1902年,1917年开始当兵,随本乡部队辗转于沅水流域,目睹了川、湘、鄂、黔四省边区人民的生活,正是因为作者在湘西出生、成长,才凭真切的生活经验,凭亲身的见闻写成这些散文。他的散文不仅渗透了自己深沉、真挚的感情,还寄托了自己的哀戚与希望。在巨大的悲悯情感下,作者带着沉甸甸的责任意识,书写与反省尖锐的民族问题与社会矛盾,追溯神性生命的始终,透过表层的血与泪,体验一份人生的庄严。以上这些背景知识需要在教学时向学生适当介绍,给学生理解文本做一些铺垫,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作品的内容及主旨,消除学生对经典的隔膜。
二、从研磨经典语言表达出发,消除隔膜
经典作品的语言表达不仅是作品风格的体现,也是作品语言之美、结构之美、文化底蕴和作者思想的体现。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的理想抱负下,在作品中的语言表达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语言表达作为经典作品思想内容和情感的体现的重要方式,能让学生通过文字形式、句式和描述更好地理解经典内容、核心思想和情感表达”[3]。老师在经典作品教学时,应将经典作品的语言表达列为主要教学内容,透彻讲解、分析,反复让学生阅读、背诵和记忆,提高经典作品的教学效果,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到文章阅读和写作之中。比如,沈从文《湘行散记》中的语言表达,带着浓浓的东方语言之美,记人叙事,描绘山水,力求简洁明快,从容灵动,澄明雅致,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情感思想。如《泸溪黄昏》中的写景:“我的小船停泊处,是离城还有一里三分之一地方,这城恰当日落处,故这时城墙同城楼明明朗朗的轮廓,为夕阳落处的黄天衬着。满河是橹歌浮着!沿岸全是人说话的声音,黄昏里人皆只剩下一个影子,船只也只剩个影子,长堤岸上只见一堆一堆人影子移动,炒菜落锅的声音与小孩哭声杂然并陈,城中忽然当的一声小锣,唉,好一个圣境。”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精彩的描绘,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一幅声光影完美结合的唯美黄昏图景展现在读者面前,作品语言干净、洗练、传神。《桃源与沅州》中的写水手:“这种人还要有胆量,有气力,有经验。张帆落帆都得很敏捷的即时拉桅下绳索。走风船行如箭时,便蹲坐在船头上叫喝呼啸,嘲笑同行落后的船只。自己船只落后被人嘲骂时,还要回骂;人家唱歌也得用歌声作答。两船相碰说理时,不让别人占便宜。动手打架时,先把篙子抽出拿在手上。船只掯入急流乱石中,不问冬夏,都得敏捷而勇敢的脱光衣裤,向急流中跳去,在水里尽肩背之力使船只离开险境。”在作者笔下,“叫喝”“回骂”“掯”“跳”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一个勇敢耐劳、粗野爽朗的水手形象跃然纸上,作者赞美之情自然流露。《湘行散记》的语言表达总是简洁易懂,不多不少,作者对感情的拿捏和表达入木三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带着学生阅读作品中的经典句子,从朴实的句子中让学生体会作品中语言的表达方式,学习作者如何将思想融入语言中表达出来的。从经典的语言表达出发,能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到经典是建立在基础的语句之上的,并没有多么深奥难懂,只是倾注了作者最真切的思想感情,从而拉近了学生与经典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消除与经典之间的隔膜。 三、从挖掘经典思想价值出发,消除隔膜
思想价值是经典作品的核心内容,也是经典成为经典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学习了解经典文章的最关键的要求就是要理解、读懂核心思想价值。经典文学作品是时代选择的产物,也是人们价值思想的体现。经典作品在思想价值的理解上尽管存在一定的难度,但也刚好是其存在的价值。学生读懂经典文学的核心思想价值将有助于他们理解更广泛的经典作品,同时,也能极大地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在挖掘作品的思想价值上,以精神层面的思想价值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把握经典作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感情体会文章的情感。《湘行散记》使用了湘西本地的语言,以写实的方式记录了湘西河道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当地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其核心思想价值直观、明亮、易于理解。如《滩上挣扎》这样写道:“我赞美我这故乡的河,正因为它同都市相隔绝,一切极朴野,一切不普遍化,生活形式生活态度皆有点原人意味,对于一个作者的教训太好了。我倘若还有什么成就,我常想,教给我思索人生,教给我体念人生,教给我智慧同品德,不是某一个人,却实实在在是这一条河。”作者由家乡的河引发对都市生活的反思,对生活真谛的反思,赞美一切源于自然的山川与底层劳动者,这是教学的思想价值取向,需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再如《箱子岩》这样写道:“听他们谈了许久,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一批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然而后者却在慢慢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作者感动于原始生命的力量,与此同时,也流露了原始生命活力无从改造与转移的忧惧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好好体悟。还有《沅陵的人》《桃源与沅州》作者深刻地反思了“文明”与“堕落”的复合关系。可以说《湘行散记》的每一篇散文都流出了作者深处历史之中的感受、思考和情感,闪烁着作家丰富的思想光辉。教学中,老师应从经典思想价值出发,让学生尽量从情感的角度去体会理解,以感情联通的方式,帮助学生消除与经典之间的隔膜。
四、从创新经典教学方式出发,消除隔膜
经典作品对于现代学生来说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再加上时间、空间和历史背景的影响,无形中让学生与经典作品之间产生了心理上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此时,老师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进行经典的教学就显得尤为关键。恰当有效的教学方式能最大程度地帮助老师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學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教学前,老师应明确经典作品的教学目标,规划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有计划地开展教学。设计教学方式,不能通篇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教学。比如在阅读前期,可以让学生欣赏几分钟的旅游宣传片《凤凰古城》,让学生观赏画面中蜿蜒曲折的美丽河流,看看河面上小巧别致的小划子,看看岸边独具特色的苗家吊脚楼,近处的水,远处的山,丰富多彩的画面定能吸引学生的眼球,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进而引出沈从文故居,以及他笔下的湘西异域风情。也可以让学生观看沈从文小说改编的电影《边城》,这部作品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一定会吸引学生,借此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湘行散记》的美丽世界。阅读中还可以举行阅读交流活动,举行故事会活动,让学生讲讲湘西的那些人和事。阅读后可以采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学生绘出沈从文回乡的路线图等等。这些活动形式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阅读心理,能有效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经典作品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引导学生读进去,还要让学生读懂读透,评价功能必不可少。“整本书阅读的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发生在阅读的不同阶段,而不同阶段的评价目的又是不一样的。总体看,过程性评价都着眼于把握学生的阅读状况,激励学生的阅读意志,调控学生的阅读进展。读了没有,读得怎样,理解到了什么程度,有哪些偏差,都是应该关注的”。[4]在教学《湘行散记》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任务驱动性学习理念,设计多个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理解与评价。如:这部散文集,用了大量笔墨写了家乡湘西的风景名胜,请你找出一些片段,说说写了什么具体景物,并体会其中的妙处。再如:这部作品写了不少水边人物,水手、兵士、店老板、土匪、妓女等,你如何评价这些人物?在阅读后可以作如下思考:这部散文集多次提到水手的生活状况,记述水手相互辱骂,脱口而出粗野的“野话”,这对中学生是不是有负面影响?你是如何理解的?再如:沿途中作者写了那么多的湘西风情,也写了一些故乡人与事的巨大变化,引发了作者哪些冷静的思考?教无定法,贵在创新,只要把握住学生的阅读心理,只要能架起学生阅读的阶梯,只要能找到学生阅读喜欢的路径,就能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让学生爱上阅读,喜欢阅读。
五、从寻求经典精神传承出发,消除隔膜
著名作家梁衡曾说:“什么是经典?我在《说经典》一文中谈到:‘第一,经典是一个时代的标志,空前绝后,比如我们现在不可能再写出唐诗、宋词;第二,已上升到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第三,能经得起重复,即实践的检验,会常读常新。人们每重复一次都能从中开发出有用的东西。这就是经典与平凡的区别。一块黄土,雨一打就碎,而一块钻石,岁月的打磨,只能使它愈见光亮。’”[5]历史前行,时代进步,然而中华民族近五千年历史文明中,经典文学逐渐积累和汇集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念和理想。经典在表达方式、呈现的内容、选择的体裁……诸多方面可能随作者身处的时代环境有所差异,但是中国人骨子里的爱国情怀、坚守的信念、对美好的追求和我们认同的文化是一致的。教师在经典文学的教学中,应找到经典中的时代共性,从生活中寻求核心思想寄托,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经典。在教学《湘行散记》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与作者多处共鸣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比如:对祖国山川的热爱,沈从文这样写道:“从汤汤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学会了多少知识,见过了多少世界!我的想象是在这条河水上扩大的,我把过去生活加以温习,或对未来生活有何安排时,必依赖这一条河水。”[6]在作者笔下,那条时而平静时而咆哮的沅水总是那么迷人。《鸭窠围的夜》中水面捕鱼的动人场景,抚慰了作者一颗向往的心。《摊上挣扎》中搏击险滩的紧张情景,促动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当读到这些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到身边的黄河、长江、淮河等大大小小的河流,触动他们对山川热爱的情思,引发他们与作者的共鸣。再如:对劳动人民的赞美。《水手们》中:“我想好好的来写他们一次。我相信若我动手来写,一定写得很好。但我总还嫌力量不及,因为本来这些人就太大了。”作者对活泼有趣勇敢耐劳的水手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当学生读到这些文章时,也许会想到身边的快递小哥、清洁工以及三班倒的父亲母亲,联想到他们生活的不易,能不与作者一样产生热爱底层人民的共鸣吗?这部作品还有多处写到对民族精神核心价值的思考。《辰河小船上的水手》中希望有一群青年驾驭钢铁征服自然,担当民族大任。《夜泊鸭窠围》中看到离岸卅丈以上的吊脚楼,引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忧郁与哀戚,《历史是一条河》中看着拉纤人庄严忠实的生活引发了对他们的尊敬。可以说,经典并不神秘,经典并不陌生,中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只要找准与经典的共鸣点,我们的学生就会浸润其中,快乐学习。
综上所述,由于成长环境、教育方式和敬畏心理,学生在学习经典文学时,总会有一定的距离感而对经典产生隔膜。这种隔膜既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好经典,也不利于学生提高文化素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从经典创作背景、语言表达、思想价值、教学方式和精神传承出发,联系学生实际,研究学生阅读心理,架设学生学习的桥梁,就可以消除学生与经典之间的隔膜,吸收人类智慧的精华,丰富学生人生感悟,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11.
[2]苏佳.轻写生死,深悟生命——读沈从文《湘行散记》[J].名作欣赏,2019(30):125-127.
[3]陈秀君.名著阅读: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朝花夕拾》导读课教学设计与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26):37-42.
[4]余党绪.走向理性与清明: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301.
[5]梁衡.觅渡 觅渡[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10(2019.7重印):427.
[6]沈从文著,卓雅编.湘行书简[M].长沙:岳麓书社,2013.9:13.
一、从认知经典创作背景出发,消除隔膜
每一部经典作品都是时代和作者经历的产物,经典创作的时代背景是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的首要影响因素。经典作品的学习如果脱离了作者创作作品的时代背景,将无法展开正常的学习,或者只能点到为止,学个皮毛。“经典创作的背景是作品的基础灵魂,因此,老师在进行经典文学作品教学的时候,需要从经典创作的时代背景出发,透彻讲解作品诞生时的大时代背景,作者当时的处境、心情、志向、理想……才能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了解作品的基础信息,更容易学懂经典要表达的内容”[2]。同时,经典创作背景的详解,能让学生走进作品的生活的年代,从作品之外看到作者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个性爱好、理想憧憬以及爱恨情仇,最大程度地拉近了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清晰地感知到经典作家也是实实在在的普通人,只是在时代和自己的努力下成为了伟人。例如,在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学习中,沈从文创作这部作品的缘由和背景情况,对学生学习《湘行散记》来说必不可少,少了背景知识的介绍,很多学生压根就不知道《湘行散记》中的文章到底在讲什么?作者究竟要表达什么?学了之后有什么意义?因此,老师在教学之初要给学生讲解清楚。《湘行散记》是沈从文的散文集代表作之一,其中共包含了:《湘行书简》《湘行散记》《新湘行记》三部分内容,是沈从文两次重返家乡湘西写下的经典文章集合。第一次,1934年年初,沈从文从北平回湘西凤凰家中探望病危的母亲,行前,向夫人张兆和许约,每天写信报告沿途见闻,写成《湘行书简》。后来沈从文根据《湘行书简》改写而成《湘行散记》。第二次,1956年12月,沈从文又一次回家乡凤凰,写下《新湘行记》。其中,第一次湘西之行,作者徐徐向读者展开了一幅幅湘西山水的美丽画卷,一篇篇文章生动描写了家乡的风土人情。同时,一个个活生生的水边人物,比如水手、店老板、兵士、土匪、妓女等社会底层人物相继出现,各自演绎了他们的生活轨迹与不同命运。沈从文是湘西世界自然风貌和人文风俗的描述和记录者。沈从文出生于1902年,1917年开始当兵,随本乡部队辗转于沅水流域,目睹了川、湘、鄂、黔四省边区人民的生活,正是因为作者在湘西出生、成长,才凭真切的生活经验,凭亲身的见闻写成这些散文。他的散文不仅渗透了自己深沉、真挚的感情,还寄托了自己的哀戚与希望。在巨大的悲悯情感下,作者带着沉甸甸的责任意识,书写与反省尖锐的民族问题与社会矛盾,追溯神性生命的始终,透过表层的血与泪,体验一份人生的庄严。以上这些背景知识需要在教学时向学生适当介绍,给学生理解文本做一些铺垫,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作品的内容及主旨,消除学生对经典的隔膜。
二、从研磨经典语言表达出发,消除隔膜
经典作品的语言表达不仅是作品风格的体现,也是作品语言之美、结构之美、文化底蕴和作者思想的体现。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历史背景、不同的理想抱负下,在作品中的语言表达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语言表达作为经典作品思想内容和情感的体现的重要方式,能让学生通过文字形式、句式和描述更好地理解经典内容、核心思想和情感表达”[3]。老师在经典作品教学时,应将经典作品的语言表达列为主要教学内容,透彻讲解、分析,反复让学生阅读、背诵和记忆,提高经典作品的教学效果,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到文章阅读和写作之中。比如,沈从文《湘行散记》中的语言表达,带着浓浓的东方语言之美,记人叙事,描绘山水,力求简洁明快,从容灵动,澄明雅致,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情感思想。如《泸溪黄昏》中的写景:“我的小船停泊处,是离城还有一里三分之一地方,这城恰当日落处,故这时城墙同城楼明明朗朗的轮廓,为夕阳落处的黄天衬着。满河是橹歌浮着!沿岸全是人说话的声音,黄昏里人皆只剩下一个影子,船只也只剩个影子,长堤岸上只见一堆一堆人影子移动,炒菜落锅的声音与小孩哭声杂然并陈,城中忽然当的一声小锣,唉,好一个圣境。”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精彩的描绘,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一幅声光影完美结合的唯美黄昏图景展现在读者面前,作品语言干净、洗练、传神。《桃源与沅州》中的写水手:“这种人还要有胆量,有气力,有经验。张帆落帆都得很敏捷的即时拉桅下绳索。走风船行如箭时,便蹲坐在船头上叫喝呼啸,嘲笑同行落后的船只。自己船只落后被人嘲骂时,还要回骂;人家唱歌也得用歌声作答。两船相碰说理时,不让别人占便宜。动手打架时,先把篙子抽出拿在手上。船只掯入急流乱石中,不问冬夏,都得敏捷而勇敢的脱光衣裤,向急流中跳去,在水里尽肩背之力使船只离开险境。”在作者笔下,“叫喝”“回骂”“掯”“跳”等一系列的动作描写,一个勇敢耐劳、粗野爽朗的水手形象跃然纸上,作者赞美之情自然流露。《湘行散记》的语言表达总是简洁易懂,不多不少,作者对感情的拿捏和表达入木三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带着学生阅读作品中的经典句子,从朴实的句子中让学生体会作品中语言的表达方式,学习作者如何将思想融入语言中表达出来的。从经典的语言表达出发,能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到经典是建立在基础的语句之上的,并没有多么深奥难懂,只是倾注了作者最真切的思想感情,从而拉近了学生与经典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消除与经典之间的隔膜。 三、从挖掘经典思想价值出发,消除隔膜
思想价值是经典作品的核心内容,也是经典成为经典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学习了解经典文章的最关键的要求就是要理解、读懂核心思想价值。经典文学作品是时代选择的产物,也是人们价值思想的体现。经典作品在思想价值的理解上尽管存在一定的难度,但也刚好是其存在的价值。学生读懂经典文学的核心思想价值将有助于他们理解更广泛的经典作品,同时,也能极大地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在挖掘作品的思想价值上,以精神层面的思想价值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把握经典作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感情体会文章的情感。《湘行散记》使用了湘西本地的语言,以写实的方式记录了湘西河道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当地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其核心思想价值直观、明亮、易于理解。如《滩上挣扎》这样写道:“我赞美我这故乡的河,正因为它同都市相隔绝,一切极朴野,一切不普遍化,生活形式生活态度皆有点原人意味,对于一个作者的教训太好了。我倘若还有什么成就,我常想,教给我思索人生,教给我体念人生,教给我智慧同品德,不是某一个人,却实实在在是这一条河。”作者由家乡的河引发对都市生活的反思,对生活真谛的反思,赞美一切源于自然的山川与底层劳动者,这是教学的思想价值取向,需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再如《箱子岩》这样写道:“听他们谈了许久,我心中有点忧郁起来了。这些不辜负自然的人,与自然妥协,对历史毫无担负,活在这无人知道的地方。另外尚有一批人,与自然毫不妥协,想出种种方法来支配自然,违反自然的习惯,同样也那么尽寒暑交替,看日月升降。然而后者却在慢慢改变历史,创造历史。一份新的日月,行将消灭旧的一切。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一种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作者感动于原始生命的力量,与此同时,也流露了原始生命活力无从改造与转移的忧惧感,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好好体悟。还有《沅陵的人》《桃源与沅州》作者深刻地反思了“文明”与“堕落”的复合关系。可以说《湘行散记》的每一篇散文都流出了作者深处历史之中的感受、思考和情感,闪烁着作家丰富的思想光辉。教学中,老师应从经典思想价值出发,让学生尽量从情感的角度去体会理解,以感情联通的方式,帮助学生消除与经典之间的隔膜。
四、从创新经典教学方式出发,消除隔膜
经典作品对于现代学生来说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再加上时间、空间和历史背景的影响,无形中让学生与经典作品之间产生了心理上的陌生感和距离感。此时,老师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进行经典的教学就显得尤为关键。恰当有效的教学方式能最大程度地帮助老师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學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教学前,老师应明确经典作品的教学目标,规划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有计划地开展教学。设计教学方式,不能通篇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教学,可以采用多种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教学。比如在阅读前期,可以让学生欣赏几分钟的旅游宣传片《凤凰古城》,让学生观赏画面中蜿蜒曲折的美丽河流,看看河面上小巧别致的小划子,看看岸边独具特色的苗家吊脚楼,近处的水,远处的山,丰富多彩的画面定能吸引学生的眼球,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进而引出沈从文故居,以及他笔下的湘西异域风情。也可以让学生观看沈从文小说改编的电影《边城》,这部作品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一定会吸引学生,借此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湘行散记》的美丽世界。阅读中还可以举行阅读交流活动,举行故事会活动,让学生讲讲湘西的那些人和事。阅读后可以采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学生绘出沈从文回乡的路线图等等。这些活动形式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阅读心理,能有效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经典作品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引导学生读进去,还要让学生读懂读透,评价功能必不可少。“整本书阅读的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发生在阅读的不同阶段,而不同阶段的评价目的又是不一样的。总体看,过程性评价都着眼于把握学生的阅读状况,激励学生的阅读意志,调控学生的阅读进展。读了没有,读得怎样,理解到了什么程度,有哪些偏差,都是应该关注的”。[4]在教学《湘行散记》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任务驱动性学习理念,设计多个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理解与评价。如:这部散文集,用了大量笔墨写了家乡湘西的风景名胜,请你找出一些片段,说说写了什么具体景物,并体会其中的妙处。再如:这部作品写了不少水边人物,水手、兵士、店老板、土匪、妓女等,你如何评价这些人物?在阅读后可以作如下思考:这部散文集多次提到水手的生活状况,记述水手相互辱骂,脱口而出粗野的“野话”,这对中学生是不是有负面影响?你是如何理解的?再如:沿途中作者写了那么多的湘西风情,也写了一些故乡人与事的巨大变化,引发了作者哪些冷静的思考?教无定法,贵在创新,只要把握住学生的阅读心理,只要能架起学生阅读的阶梯,只要能找到学生阅读喜欢的路径,就能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让学生爱上阅读,喜欢阅读。
五、从寻求经典精神传承出发,消除隔膜
著名作家梁衡曾说:“什么是经典?我在《说经典》一文中谈到:‘第一,经典是一个时代的标志,空前绝后,比如我们现在不可能再写出唐诗、宋词;第二,已上升到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第三,能经得起重复,即实践的检验,会常读常新。人们每重复一次都能从中开发出有用的东西。这就是经典与平凡的区别。一块黄土,雨一打就碎,而一块钻石,岁月的打磨,只能使它愈见光亮。’”[5]历史前行,时代进步,然而中华民族近五千年历史文明中,经典文学逐渐积累和汇集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信念和理想。经典在表达方式、呈现的内容、选择的体裁……诸多方面可能随作者身处的时代环境有所差异,但是中国人骨子里的爱国情怀、坚守的信念、对美好的追求和我们认同的文化是一致的。教师在经典文学的教学中,应找到经典中的时代共性,从生活中寻求核心思想寄托,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经典。在教学《湘行散记》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与作者多处共鸣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比如:对祖国山川的热爱,沈从文这样写道:“从汤汤流水上,我明白了多少人事,学会了多少知识,见过了多少世界!我的想象是在这条河水上扩大的,我把过去生活加以温习,或对未来生活有何安排时,必依赖这一条河水。”[6]在作者笔下,那条时而平静时而咆哮的沅水总是那么迷人。《鸭窠围的夜》中水面捕鱼的动人场景,抚慰了作者一颗向往的心。《摊上挣扎》中搏击险滩的紧张情景,促动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当读到这些作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想到身边的黄河、长江、淮河等大大小小的河流,触动他们对山川热爱的情思,引发他们与作者的共鸣。再如:对劳动人民的赞美。《水手们》中:“我想好好的来写他们一次。我相信若我动手来写,一定写得很好。但我总还嫌力量不及,因为本来这些人就太大了。”作者对活泼有趣勇敢耐劳的水手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当学生读到这些文章时,也许会想到身边的快递小哥、清洁工以及三班倒的父亲母亲,联想到他们生活的不易,能不与作者一样产生热爱底层人民的共鸣吗?这部作品还有多处写到对民族精神核心价值的思考。《辰河小船上的水手》中希望有一群青年驾驭钢铁征服自然,担当民族大任。《夜泊鸭窠围》中看到离岸卅丈以上的吊脚楼,引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忧郁与哀戚,《历史是一条河》中看着拉纤人庄严忠实的生活引发了对他们的尊敬。可以说,经典并不神秘,经典并不陌生,中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只要找准与经典的共鸣点,我们的学生就会浸润其中,快乐学习。
综上所述,由于成长环境、教育方式和敬畏心理,学生在学习经典文学时,总会有一定的距离感而对经典产生隔膜。这种隔膜既不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好经典,也不利于学生提高文化素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从经典创作背景、语言表达、思想价值、教学方式和精神传承出发,联系学生实际,研究学生阅读心理,架设学生学习的桥梁,就可以消除学生与经典之间的隔膜,吸收人类智慧的精华,丰富学生人生感悟,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11.
[2]苏佳.轻写生死,深悟生命——读沈从文《湘行散记》[J].名作欣赏,2019(30):125-127.
[3]陈秀君.名著阅读: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朝花夕拾》导读课教学设计与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26):37-42.
[4]余党绪.走向理性与清明: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301.
[5]梁衡.觅渡 觅渡[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7.10(2019.7重印):427.
[6]沈从文著,卓雅编.湘行书简[M].长沙:岳麓书社,2013.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