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视连续剧《大敦煌》分为上中下三部作品,虽情节自成体系但都是围绕着敦煌宝藏展开,表现出比较复杂的思想感情。作品中蕴含着较为浓厚的“复调”色彩,即面对同一问题时在一定的主导倾向基础上把“对话”成份保留下来,实现对千年敦煌荣辱盛衰的历史过程的描绘,以及对人性问题的超越阶级、民族、国界的多声部对话和深度阐释。
[关键词] 《大敦煌》 复调 对话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8.030
电视连续剧《大敦煌》在中央电视台上映至今已经多年了,但它在艺术上留给人们的印象却并没有淡化。我不知道作者的在艺术上的主观意图如何,但就我看来,其间存在着比较浓厚的“复调”色彩,是比较客观的。
“复调”是苏联杰出理论家巴赫金文化诗学的最重要概念之一,是根据对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研究而提出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复调理论的核心是“对话”,“对话”理论又具有超越了文学意义的复杂内涵。根据程正民先生的解释,巴赫金是“通过对话的思考来探讨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方式”,表现为,“生活的本质是对话”,“思想的本质是对话”,“艺术的本质是对话”,“语言的本质是对话”。[1]基于这种思想,巴赫金说:“存在就意味着进行对话的交际。对话结束之时,也是一切终结之日。”[2]他用这种思想去观察陀斯安耶夫斯基的小说,正好找到契合点,陀氏小说中体现的诗学也正是巴赫金本人的诗学。这种以“对话”为基础的小说,巴赫金称之为“复调小说”。复调小说以两种对话的方式来体现对话的本质,即“大型对话”和“微型对话”。大型对话包括人物对话和情节对话,微型对话则渗透于语言当中。各种对话的结果,就是在作品中产生各种不同的声音,各种声音的地位是平等的,连作者也是对话者之一,他无法主宰和规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因此作品中并行着各种不同的思想,没有高低之分,没有权威。这所有的东西都在对话过程中存在着,客观地呈现给读者。巴赫金的这种理论使文艺批评耳目一新。虽然真正的复调小说恐怕还是只局限于陀氏的著作,但是也不可否认,不少文学作品中确实存在着复调的因素,复调理论仍给我们的文艺批评提供了一种有益理论工具。我在观看《大敦煌》的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巴赫金的复调理论,现在多年过去了,情节已经模糊,人名已经淡忘,但这个“复调”的特点却一直存在于心头。
《大敦煌》分上、中、下三部。上部故事的发生时间在宋朝。当时大宋朝廷将一部金字大藏经赐于敦煌收藏,西夏李元昊虎视眈眈,敦煌人要保住国宝,终究刀兵相加,而大藏经也终不知流于何处。
大乘佛教的最高教义是普度众生,世俗上所能达到的最低水平也是要有利于众生。金字大藏经出现的目的和意义,都应在此。从这个角度看,金字大藏经是宝。但是,就是这部大藏经促成了民族矛盾,成为狭隘民族心理和民族利益的工具,并终究为众生引来了血光之灾。这样,在大藏经上就形成两种不同的声音,在对待宋人的态度上也就形成了对话:大藏经本为宋朝之宝,西夏的李元昊为了一己之利来争夺,固然有可恶的一面,但是宋人的心理又如何呢?佛教的众生是没有民族之分的,大宋的人是众生,西夏的人难道就不是众生了吗?大藏经难道不该利益所有的众生吗?所以,从一个角度看待宋人“守宝”是一个声音,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宋人“守宝”却是另一种声音。
中部情节发生于清末。清朝积弱,西强窃视,目光投向了敦煌瑰宝。在敦煌宝藏面前,作品中的国人有四种类型:一种是愚昧无知的人,把所藏经书当作符咒用以驱邪骗钱;第二种是各怀私心的官僚,他们辗转应付,并非为保护国宝着想;第三种是有良知的仁人义士,他们为宝藏奔走呼号;第四种是被政府视为土匪的敦煌人,为保护国宝而死。在情节发展中构成的对话是复杂的,最鲜明的对话表现在对待洋人和国人的态度上:国人的护宝行为极为可嘉,激动人心,然而所护下的国宝命运又如何呢?观众看到的是在愚昧和腐败面前继续遭到惨痛的毁坏;洋人的夺宝行径极为可憎,然而至少还伴有学术上的意义,被夺去的部分国宝在西方文明中却得到了很好的研究和保存。这些不同的声音在各种“对话”方式中被表现了出来。
下部故事发生于民国早期,焦点在中国和日本的矛盾上。一对优秀的中国知识分子不惜断送自己大好的前程而孤守敦煌,日本派人前来刺探试图夺宝,中国的奸商与官僚勾结在出卖和毁坏着国宝,情节就在这些矛盾中展开。那对优秀的画家是完全正面形象,当地老百姓虽有愚昧的一面,但尚可教育,官商勾结是完全的抨击对象。虽然如此,而在整体情节对话中仍存在一些复调色彩,主要体现于对日本人形象的塑造上。日本人的目的是要夺宝,这是反面的。但在整个过程中,这位日本人面对人类文化瑰宝时的良知被表现了出来,他终究对人类瑰宝采取了积极的保护态度,并最后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这就与作品中的一部分中国人形成对照,同时作品在民族问题上的态度也发生了对话效果:日本掠夺者和侵略者是人类败类,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所有的日本人,日本人中也有人类优秀精英;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中国人当然深深爱着自己的民族,但也不能否认中国人中也有大量的败类。中国受人欺负固然要归罪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但自己的落后、软弱、腐败、愚昧却是内因,国家强大了,自然不会再受人欺负。我们如果因为曾经有一段受欺负的历史而永远抱有仇视心理,那也不是积极的。
三部作品的情节自成体系,但都是围绕着敦煌宝藏展开,表现出比较复杂的思想和感情。我们虽然无法用完整的复调理论去分析整个作品,但其中采用了一些复调手法却是能够分析出来的。作品在对待某些问题上,虽然有主导倾向,但仍把很多“对话”成份保留下来,使得在同一问题上发生不同的声音,它们在痛苦地争论着,表现出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参考文献
[1]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8-52页.
[2]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M].三联书店,1988.343页.
作者简介
李肖璇(1987-),女,安徽萧县人,安徽大学中文系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大敦煌》 复调 对话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8.030
电视连续剧《大敦煌》在中央电视台上映至今已经多年了,但它在艺术上留给人们的印象却并没有淡化。我不知道作者的在艺术上的主观意图如何,但就我看来,其间存在着比较浓厚的“复调”色彩,是比较客观的。
“复调”是苏联杰出理论家巴赫金文化诗学的最重要概念之一,是根据对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研究而提出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复调理论的核心是“对话”,“对话”理论又具有超越了文学意义的复杂内涵。根据程正民先生的解释,巴赫金是“通过对话的思考来探讨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方式”,表现为,“生活的本质是对话”,“思想的本质是对话”,“艺术的本质是对话”,“语言的本质是对话”。[1]基于这种思想,巴赫金说:“存在就意味着进行对话的交际。对话结束之时,也是一切终结之日。”[2]他用这种思想去观察陀斯安耶夫斯基的小说,正好找到契合点,陀氏小说中体现的诗学也正是巴赫金本人的诗学。这种以“对话”为基础的小说,巴赫金称之为“复调小说”。复调小说以两种对话的方式来体现对话的本质,即“大型对话”和“微型对话”。大型对话包括人物对话和情节对话,微型对话则渗透于语言当中。各种对话的结果,就是在作品中产生各种不同的声音,各种声音的地位是平等的,连作者也是对话者之一,他无法主宰和规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因此作品中并行着各种不同的思想,没有高低之分,没有权威。这所有的东西都在对话过程中存在着,客观地呈现给读者。巴赫金的这种理论使文艺批评耳目一新。虽然真正的复调小说恐怕还是只局限于陀氏的著作,但是也不可否认,不少文学作品中确实存在着复调的因素,复调理论仍给我们的文艺批评提供了一种有益理论工具。我在观看《大敦煌》的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到巴赫金的复调理论,现在多年过去了,情节已经模糊,人名已经淡忘,但这个“复调”的特点却一直存在于心头。
《大敦煌》分上、中、下三部。上部故事的发生时间在宋朝。当时大宋朝廷将一部金字大藏经赐于敦煌收藏,西夏李元昊虎视眈眈,敦煌人要保住国宝,终究刀兵相加,而大藏经也终不知流于何处。
大乘佛教的最高教义是普度众生,世俗上所能达到的最低水平也是要有利于众生。金字大藏经出现的目的和意义,都应在此。从这个角度看,金字大藏经是宝。但是,就是这部大藏经促成了民族矛盾,成为狭隘民族心理和民族利益的工具,并终究为众生引来了血光之灾。这样,在大藏经上就形成两种不同的声音,在对待宋人的态度上也就形成了对话:大藏经本为宋朝之宝,西夏的李元昊为了一己之利来争夺,固然有可恶的一面,但是宋人的心理又如何呢?佛教的众生是没有民族之分的,大宋的人是众生,西夏的人难道就不是众生了吗?大藏经难道不该利益所有的众生吗?所以,从一个角度看待宋人“守宝”是一个声音,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宋人“守宝”却是另一种声音。
中部情节发生于清末。清朝积弱,西强窃视,目光投向了敦煌瑰宝。在敦煌宝藏面前,作品中的国人有四种类型:一种是愚昧无知的人,把所藏经书当作符咒用以驱邪骗钱;第二种是各怀私心的官僚,他们辗转应付,并非为保护国宝着想;第三种是有良知的仁人义士,他们为宝藏奔走呼号;第四种是被政府视为土匪的敦煌人,为保护国宝而死。在情节发展中构成的对话是复杂的,最鲜明的对话表现在对待洋人和国人的态度上:国人的护宝行为极为可嘉,激动人心,然而所护下的国宝命运又如何呢?观众看到的是在愚昧和腐败面前继续遭到惨痛的毁坏;洋人的夺宝行径极为可憎,然而至少还伴有学术上的意义,被夺去的部分国宝在西方文明中却得到了很好的研究和保存。这些不同的声音在各种“对话”方式中被表现了出来。
下部故事发生于民国早期,焦点在中国和日本的矛盾上。一对优秀的中国知识分子不惜断送自己大好的前程而孤守敦煌,日本派人前来刺探试图夺宝,中国的奸商与官僚勾结在出卖和毁坏着国宝,情节就在这些矛盾中展开。那对优秀的画家是完全正面形象,当地老百姓虽有愚昧的一面,但尚可教育,官商勾结是完全的抨击对象。虽然如此,而在整体情节对话中仍存在一些复调色彩,主要体现于对日本人形象的塑造上。日本人的目的是要夺宝,这是反面的。但在整个过程中,这位日本人面对人类文化瑰宝时的良知被表现了出来,他终究对人类瑰宝采取了积极的保护态度,并最后为此付出了生命代价。这就与作品中的一部分中国人形成对照,同时作品在民族问题上的态度也发生了对话效果:日本掠夺者和侵略者是人类败类,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所有的日本人,日本人中也有人类优秀精英;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中国人当然深深爱着自己的民族,但也不能否认中国人中也有大量的败类。中国受人欺负固然要归罪于日本军国主义者,但自己的落后、软弱、腐败、愚昧却是内因,国家强大了,自然不会再受人欺负。我们如果因为曾经有一段受欺负的历史而永远抱有仇视心理,那也不是积极的。
三部作品的情节自成体系,但都是围绕着敦煌宝藏展开,表现出比较复杂的思想和感情。我们虽然无法用完整的复调理论去分析整个作品,但其中采用了一些复调手法却是能够分析出来的。作品在对待某些问题上,虽然有主导倾向,但仍把很多“对话”成份保留下来,使得在同一问题上发生不同的声音,它们在痛苦地争论着,表现出复杂的思想和情感。
参考文献
[1]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8-52页.
[2]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M].三联书店,1988.343页.
作者简介
李肖璇(1987-),女,安徽萧县人,安徽大学中文系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