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失败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esarm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的马拉松比赛中,有一个最后到达终点的选手,一直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他的行为不仅仅被誉为“当代奥林匹克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记录他的那些镜头,更是反复出现在人们的眼前,用来诠释奥林匹克精神。
  夜幕已经降临,漫长的道路上,只有他一个人孤独的身影,陪伴他的,是来自摄影师手中的微弱的光线——这一切都只是偶然,因为没有人预计到会出现这样的一幕。这个运动员的名字叫约翰·阿赫瓦里,来自非洲的坦桑尼亚。
  他一瘸一拐地跑着,简单包扎过的绷带上还在不停地渗出血水,他的腿受伤了。
  此时,距离比赛开始已经四个多小时了,距离马拉松比赛的冠军冲过终点赢取金牌,也已经过去一个多小时了。
  这是一场有44个国家超过70名运动员参加的奥运会马拉松比赛,阿赫瓦里是其中的一员。
  1968年的时候,坦桑尼亚刚刚独立并成立联合共和国不久,这是他们第一次以坦桑尼亚的名义参加奥运会。所以,这次来墨西哥参加奥运会的三名队员,每个人都为自己能够代表国家来参加奥运会感到骄傲。
  在马拉松比赛之前,阿赫瓦里的两名队友——一位参加的是拳击比赛,一位参加的是400米跑——都已经完成了赛事,但都没有取得出色的成绩。
  而阿赫瓦里就不同了,30岁的他是坦桑尼亚这次参加奥运会的一个希望,一个被认为可以第一次为他们的国家赢得奖牌的优秀选手。
  当体育场里的观众已经走得差不多的时候,一阵由远而近的警报器声引起了还留在体育场内的人们的注意,而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留在场里做着赛后的收尾工作的工作人员和裁判员。
  因为很久以前大家就以为全部的运动员都已经完成了比赛,所以,就连通向体育场内环形跑道的大门都已经关起来了。
  这时候,在墨西哥城已经是晚上7点多钟了。体育场入口处的大门缓缓地打开,阿赫瓦里跌跌撞撞地跑进了——不如说是走进了——体育场。在场的人都被他的状态惊呆了!
  近乎蹒跚的步履,脸上痛苦的表情,绷带和血迹——这一切,在暮色中,在灯光下构成了一幅画面,而这幅画面几乎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
  就在这天的午后,阿赫瓦里和70多名参赛选手一起开始了奥运会马拉松的比赛,在这个行列里有曾经蝉联过奥运会马拉松金牌的埃塞俄比亚选手阿贝贝,还有后来获得本次比赛冠军的沃尔德,肯尼亚名將纳夫塔利。
  比赛一开始,大家都跑得很正常,但到了11公里以后,超过2200米的海拔让许多运动员感到了高原的威力,本来就有伤的卫冕冠军阿贝贝第一个退出了比赛。
  到了18公里的时候,一直在低海拔高度训练和比赛的阿赫瓦里也开始难受了:“我们所有的人都觉得头晕,”他后来回忆说:“那种条件导致人疲劳,他们开始晕倒。”
  阿赫瓦里感到肚子痛,而且一阵一阵地抽筋,运动医学上叫痉挛。缺氧导致他失去了方向感,除了要尽力向前跑以外,他还要尽力保持身体的平衡。就这样又跑了一公里多,他终于坚持不住摔倒了,结果是右腿严重受伤。
  他的教练赞比看到他受伤了,赶紧跑过去为他进行了紧急包扎,用绷带裹住了他的伤口,并且问他还能不能比赛,阿赫瓦里一边因为痛而皱着眉头,一边毫不犹豫地说:“可以。”在耽误了许多时间以后,他又开始跑了起来。
  但是跑了没多久,赞比就看出来了,他的这个队员无法再进行比赛了。于是他开始说服阿赫瓦里放弃,到最后甚至开始强迫。
  但此时的阿赫瓦里却不这样想。他后来说:“我知道大家都已经结束比赛了,我知道我做得已经够好的了,我的教练也在对我说,放弃吧。但我却在心里对自己说,要继续!”
  迈着艰难的步伐,一步一步地就像挪进体育场一样,阿赫瓦里感动了当时在场的所有人,工作人员、裁判,还有那些为数不多的观众。当他们明白了阿赫瓦里的状况时,全部都停下了手中的事,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起为这位来自非洲的运动员鼓起掌来。而阿赫瓦里则一面继续慢慢地跑向终点,一面有礼貌地向所有给他鼓励的人回礼。
  这一幕被当时的拍摄者誉为“奥林匹克史上最伟大的一幕”。
  终于到达了终点,此时的终点门已经被拆掉了,但响在体育场各个角落的掌声,变成了对阿赫瓦里最好的奖励。
  刚刚通过终点,他就精疲力竭地倒在了地上。被送进医院以后,一直修养了两周的时间。在医院里,他对媒体说:“我的祖国从7000英里的远方把我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的,而是让我完成比赛的。”
  这句话,在当时成为了媒体的热点,而在后来,则变成了激励成千上万人的信念。
  品读:其实,人生当中很多事情看似平凡,但是只要认真努力、百折不挠地去做,就会变得非常有意义。
其他文献
一个人一天平均走两万步,一年要走七百万步。人活七十岁的话,加起来要走五亿步,即三十八万四千公里。这个数字,正好是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我们所穿的衣服每天把成千上万个表皮细胞揩掉。人们其实每27天就换上一层新的表皮。  海狮的胡子比耳朵还灵,能辨别几十海里外的声音。  铁片薄到只有0.001毫米厚时,就会像玻璃一样透明。  你身体的几乎一半热量是通过头顶失掉的。  在英国,当现代接骨手术还未发现之前
期刊
  
期刊
2008年6月30日,英国康沃尔郡一头白色公牛不幸掉落到一处海边悬崖下的深谷里。  公牛被困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康沃尔郡,关心公牛命运的人们纷纷来到悬崖上,他们看到,悬崖下不甘被困的公牛正试图跳过岩石,但由于地势险要,它一直没有成功,人们眼看着辗转反侧的公牛,却帮不上一点忙,只好用绳子为它放下一些淡水和干草。  如何让这头公牛脱离险境,成了一个难题。有人提议用拖拉机来把它牵引上来,但
期刊
2009年1月6日:黑人日  [本期主题感言]:  在黑人面前,我们是没有资格抱怨命运的。  在不可捉摸的命运面前,一代又一代的黑人们经历了怎样的苦难和煎熬,我们无从想像。  黑人们的境遇和遭际,让他们承受太多。他们中有些人感到失望绝望,以至放弃、吸毒、犯罪,麻痹人生;但也有曼德拉、赖斯、奥巴马这样的人物,改变了黑人的形象,也注定改变着人类历史。  实际上,种族歧视本身,就是对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破
期刊
1. 太守。战国称郡守,汉改太守,为一郡的行政最高长官。秦分三十六郡,比县大。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市长。  2. 刺史。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掌管一州军政大权。相当于省(市)长兼省(市)军(分)区司令员。  3. 京兆尹。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北京市市长。  4. 太尉。秦至汉均有设置,为全国军政首脑。相当于国防部长。  5. 廷尉。执掌法律、主审要案的大臣。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  6.
期刊
明智的孔夫子的《论语》劝我们要敬鬼神,但紧接着又说最好是敬而远之。道教与佛教的神话已使这千年古训有所减弱。没有哪一个国家比中国更讲迷信。它所产生的现实主义的长篇巨著——如《红楼梦》,我们讲谈到它——都有大量的怪诞成分,而正因为它们是现实主义的,人们并不认为那怪诞是不可能与不可信的。  本书的故事大部分选自《聊斋》,作于17世纪,其作者蒲松龄,字留仙或柳泉居士。我们是根据赫伯特·艾伦·翟理思1880
期刊
博尔赫斯1899年出生于阿根廷,自幼喜欢读书,年轻时,曾迁居日内瓦和西班牙。22岁时,博尔赫斯回到国内,开始积极组织文学运动,传播欧洲先进的文学思想。24岁时,博尔赫斯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但由于当时他在文学界的影响力还不够,所以,诗集是自费的。直到1931年左右,他才凭借自己的短篇小说,在文坛树立了不可动摇的地位。  博尔赫斯读书很痴迷,他的书房里除了书,几乎再也没有闲置的地方。他的书一部分是
期刊
红笔会让孩子失去动力,它有一种消极、守旧的含义,好像在说“看着我”和“不够好”。  ——英国数百所学校禁止老师用红笔批改作业,因此一些小学生家庭作业本上出现越来越多用绿色、蓝色、粉红色、黄色笔甚至是铅笔标注的勾勾叉叉。这些学校认为,红色标记“具有挑衅性”,会对学生“造成威胁”。禁用红笔可以防止令学生感到不安,有益他们的心理健康。  我们攀树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修剪和检查树木。   ——佩戴头盔、
期刊
我的母亲是黑人,大家都叫她“格特小姐”。她身材矮小,笑口常开,意志坚强,走路时昂头挺胸,既端正也庄重。她历经苦难、挫折和恐惧,培养出饱经风霜、不惧怕未来的人才有的特殊气质。但母亲也是個注重纪律的人,会使用藤鞭让我记住她的教诲。  我们没钱,但也没叫穷——这是很重要的区别。我从没有挨过饿,冬天有暖气,夏天就用那个残旧的制冰淇淋器自己做冰淇淋。虽然如此,在整个童年时期我都生活在满是尘土、血汗和痛苦的环
期刊
记得前几年,一部《修女也疯狂》火热了一阵子。在那个时候,我就想着要是也有那么一位好玩的外国老师在我的求学生涯中出现,那也不错。某一天,一位黑人奇女子空降到本班,从而开始了我们精彩、疯狂的学外语之旅。  此外教一进我班,就表现了其不同凡响的教学模式。她介绍完自己以后,先不是让大家来段例行的英语自我介绍,而是每人分派一盒空白的录音带。她认为讲外语时出现错误是难免的,对于大家害怕说错话而无法放开胸怀去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