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90年代初,笔者曾在杭州武林路上一家古玩店里买下一只青花小罐,不起眼,“年纪”也不大,清代后期的东西。我之所以买下这只小罐,是因为上面有几行文字,正面是“葉種德堂裂”(图1),背面是“杭城望仙橋直街金义袋巷口”(图2),显然是叶种德堂旧物。
叶种德堂是杭州著名的国药老字号,创办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创办人叶谱山。叶谱山是宁波慈溪人,曾在清廷刑部任职,因精医理离职后就居杭州,挂牌行医。叶谱山行医,既处方也出药,所出之药都是自己采办、选料配制。据说,叶谱山对贫病求医者慷慨施助,不计报酬,因此名声颇著。“当年杭城尚无规模较大和设备完全的国药号,叶谱山有鉴于此,即在望仙桥直街购地建屋,开设叶种德堂国药号。前店后场,面临望仙桥直街,后通吉祥巷,右靠百岁坊巷,占地七亩零,其规模可谓当时杭城商店之首。”
此处地段之佳,看每年的香汛就知道了。因为当年水路远比公路重要,而在杭州重要的水上通道北面是运河,南面是钱塘江,钱塘江渡船码头就设在望江门外江边,凡从钱塘江水路来杭者都是从望江门外登陆进入杭城。香季一到,香客们更是挽头巾,着新衣,肩香袋,成群结队、摩肩接踵而来,那在望江门一带是一年一度的风景,而望仙桥直街则为游杭者进入清河坊闹市区的必经之路。当年医疗不发达,香客有习惯,来杭烧香返回时大多购买常用药物,以备来日所需,叶种德堂是香客们既方便又信赖的国药号。
叶谱山选址于此可见其商业精明,而以苏东坡《种德亭》诗中“名随市人隐,德与佳木长”作勉励,并为药号取名种德堂,又见其儒商雅怀。其用心处不仅在药号园舍及其造境取自东坡诗意,更在其不期名利、积善养性的修行。种因得果,数十年下来,种德堂已然成为杭城国药号之翘楚,闻名浙、赣、苏、皖、闽等省。
后来,即1874年,胡雪岩也创国药号庆余堂并在清河坊开药店。因为有叶种德堂在先,且已占钱塘江水路来杭者必经之最佳路段,胡雪岩就另择相距不远的大井巷设店。但是那地方香客是不经过的,胡雪岩就在当年南宋御街头上的六部桥附近另设河埠,每逢香季再派人往望江门外江边揽客,如此经钱塘江水路来杭的香客就被分流了。
叶种德堂后来衰败有种种原因。之后择人经营,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迁址清河坊,1958年并入胡庆余堂。那么,叶种德堂当年旧址在望仙桥直街什么位置呢?青花小罐上写的是“金义袋巷口”。但是望江门一带没有金义袋巷,整个杭州只有金钗袋巷,就在望仙桥直街。
金钗袋巷是南宋老地名,南宋时候朝廷主管专卖业务的榷货务(务,即宋代官设贸易机关和场所)就设置在这里,茶场、杂买务、杂货场等商业机构也都集中于此,是喧闹之地。有说法称:“其中,又以宫苑女眷所需的锦缎服装、胭脂水粉、金银饰品之类的商品最为出名;因为是要进宫的物件,所以做工也是相当精细,包装很多都需要盛放于金钗袋中,金钗袋巷的名称也就这样流传开来了。”
关于金钗袋巷名称由来,文献中笔者没有见到具体记载,前述说法有其道理。但按笔者的理解,此处当年或许真有一款盛装金钗的袋子非常出名,以至巷以袋名,流传至今。
但无论如何,笔者手上的这只青花小罐上的字是写错了:因为嫌繁,将“钗”字去“金”字旁,结果去了以后“叉”字又漏笔,变成了义字,金钗袋巷就成金义袋巷了。这错不难理解,罐上文字并非文人所书写,罐也不是叶种德堂自己设窑烧制,而是委托窑厂制作,一切都是工匠所为。工匠图方便,写字时随意取舍,挪移、简化笔画以致出错。问题是罐为贮药之器,上面的文字就是广告,顾客提药回家,于是以讹传讹……
类似错误在当年工匠们的笔下并非孤例。如图3这个明代青花瓷碗底,碗的用途是窑场试釉,碗心有“弒釉”二字。但是“弑”字右上一点落到了腰间,而“釉”写作“砧”,是无中生有,由“石”“由”会意生造的字。
再比一支明代万历时期的民窑笔杆。上面的款字本应是“大明万历年制”,因为漏写“历”字,变成了“大明万年制”。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官窑,笔杆一定会被砸掉,出现在明代万历朝的民窑,就另当别论了。很有趣,错得奇妙。
收藏未必独尊稀世珍品,如同穿戴何必尽是名牌,此乃常理。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只青花小罐有点意思。
精明的老字号
叶种德堂是杭州著名的国药老字号,创办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创办人叶谱山。叶谱山是宁波慈溪人,曾在清廷刑部任职,因精医理离职后就居杭州,挂牌行医。叶谱山行医,既处方也出药,所出之药都是自己采办、选料配制。据说,叶谱山对贫病求医者慷慨施助,不计报酬,因此名声颇著。“当年杭城尚无规模较大和设备完全的国药号,叶谱山有鉴于此,即在望仙桥直街购地建屋,开设叶种德堂国药号。前店后场,面临望仙桥直街,后通吉祥巷,右靠百岁坊巷,占地七亩零,其规模可谓当时杭城商店之首。”
此处地段之佳,看每年的香汛就知道了。因为当年水路远比公路重要,而在杭州重要的水上通道北面是运河,南面是钱塘江,钱塘江渡船码头就设在望江门外江边,凡从钱塘江水路来杭者都是从望江门外登陆进入杭城。香季一到,香客们更是挽头巾,着新衣,肩香袋,成群结队、摩肩接踵而来,那在望江门一带是一年一度的风景,而望仙桥直街则为游杭者进入清河坊闹市区的必经之路。当年医疗不发达,香客有习惯,来杭烧香返回时大多购买常用药物,以备来日所需,叶种德堂是香客们既方便又信赖的国药号。
叶谱山选址于此可见其商业精明,而以苏东坡《种德亭》诗中“名随市人隐,德与佳木长”作勉励,并为药号取名种德堂,又见其儒商雅怀。其用心处不仅在药号园舍及其造境取自东坡诗意,更在其不期名利、积善养性的修行。种因得果,数十年下来,种德堂已然成为杭城国药号之翘楚,闻名浙、赣、苏、皖、闽等省。
后来,即1874年,胡雪岩也创国药号庆余堂并在清河坊开药店。因为有叶种德堂在先,且已占钱塘江水路来杭者必经之最佳路段,胡雪岩就另择相距不远的大井巷设店。但是那地方香客是不经过的,胡雪岩就在当年南宋御街头上的六部桥附近另设河埠,每逢香季再派人往望江门外江边揽客,如此经钱塘江水路来杭的香客就被分流了。
名称出自何处
叶种德堂后来衰败有种种原因。之后择人经营,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迁址清河坊,1958年并入胡庆余堂。那么,叶种德堂当年旧址在望仙桥直街什么位置呢?青花小罐上写的是“金义袋巷口”。但是望江门一带没有金义袋巷,整个杭州只有金钗袋巷,就在望仙桥直街。
金钗袋巷是南宋老地名,南宋时候朝廷主管专卖业务的榷货务(务,即宋代官设贸易机关和场所)就设置在这里,茶场、杂买务、杂货场等商业机构也都集中于此,是喧闹之地。有说法称:“其中,又以宫苑女眷所需的锦缎服装、胭脂水粉、金银饰品之类的商品最为出名;因为是要进宫的物件,所以做工也是相当精细,包装很多都需要盛放于金钗袋中,金钗袋巷的名称也就这样流传开来了。”
关于金钗袋巷名称由来,文献中笔者没有见到具体记载,前述说法有其道理。但按笔者的理解,此处当年或许真有一款盛装金钗的袋子非常出名,以至巷以袋名,流传至今。
值得品味的“错”
但无论如何,笔者手上的这只青花小罐上的字是写错了:因为嫌繁,将“钗”字去“金”字旁,结果去了以后“叉”字又漏笔,变成了义字,金钗袋巷就成金义袋巷了。这错不难理解,罐上文字并非文人所书写,罐也不是叶种德堂自己设窑烧制,而是委托窑厂制作,一切都是工匠所为。工匠图方便,写字时随意取舍,挪移、简化笔画以致出错。问题是罐为贮药之器,上面的文字就是广告,顾客提药回家,于是以讹传讹……
类似错误在当年工匠们的笔下并非孤例。如图3这个明代青花瓷碗底,碗的用途是窑场试釉,碗心有“弒釉”二字。但是“弑”字右上一点落到了腰间,而“釉”写作“砧”,是无中生有,由“石”“由”会意生造的字。
再比一支明代万历时期的民窑笔杆。上面的款字本应是“大明万历年制”,因为漏写“历”字,变成了“大明万年制”。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官窑,笔杆一定会被砸掉,出现在明代万历朝的民窑,就另当别论了。很有趣,错得奇妙。
收藏未必独尊稀世珍品,如同穿戴何必尽是名牌,此乃常理。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只青花小罐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