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需要对职高学生的幸福构建发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a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们的职业教育的地位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学生进职高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时,职高的教师常需要面对许多无奈。与普高学生相比,虽然职高学生不用去挤高考独木桥,学业负担相对较轻。但是,职高学生幸福指数并不高,他们经历了各种淘汰式的选拔,经历了挫折和失败的负体验,他们的痛苦指数比较高,成为中学生人群中的弱势群体。进入职高后,如果校园环境没有得到优化,沮丧的情绪会更强烈。鉴于此,我们的职高的语文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还应怀着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承担起对职高学生的幸福的构建的重任,为他们未来的幸福而发力。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得好:“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不能为任何不相干的利益而牺牲这种幸福,这一点当然是毋庸置疑的。”我们的教师,特别使我们的语文教师;我们的课堂,特别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千万要有人文的关怀,让接近二分之一的高中生这一庞大的群体,感受课堂的幸福,在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因为,他们的成长,关系着家乡人群的素质的提升,也代表中国产业工人的未来。如此说来,我们的职高教育和职高教师任重而道远。这就需要我们:
  一是直面社会,改革课堂弊端
  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表明,他们处在身心剧变时期,各种需要日益增长,需要范围也不断扩大。自然而然,对满足幸福的需求的体验都较过去强烈和丰富。而此时又缺乏较强的控制情绪的能力,感情强烈而不稳定,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课堂教学被认为是学生追求幸福的手段,而不是作为学生追求幸福的过程。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能职高学生带来幸福的感觉,使他们沐浴在幸福里,能受到感染而健康发展,无疑是为他们的未来而奠基。然而我们审视当前的职高教学,不少职高以追求高考升学率为己任,以高考的升学指标作为宣传的着力点。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课堂教学一定失去了职高课堂的特色,内容和难度向普高靠拢,成为第二普高。因此,我们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减少以下弊端:(1)填鸭式的灌输知识,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的老师太会讲,学生没有参与的机会,或者太不会讲,学生没有参与的兴趣;(2)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手段单一,除了提问还是提问;(3)对教材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当,或太难,学生接受不了,或太易,重复炒冷饭,不用吃。一片死沉,毫无生气。于是学生不满,老师有怨,家长微词,社会指责,日复一日。
  特别是要改革课堂内容,直面社会,引进源头活水,让学生呼吸新鲜空气,在鲜活的生活中畅游。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学生都不是零的起点,教材所描述的事物,表达的感情,总能唤起他们在生活中似曾相识之感。教材提供的只是一个例子,我们应该立足教材,放眼课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习之前的空间,使课堂活动成为学生关注现实生活、积累感性体验、产生强烈求知欲望、尝试探究问题的活动。同样,职高语文幸福课堂的实现需要有深厚的土壤,这一土壤,就来自于学生脚下的社会生活。因为,社会生他们精神丰盈的原野,生命成长的沃土,人格发展的源泉。让课堂成为农村学生人生经历中充满生命色彩的生活乐章,是幸福课堂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让学生从单纯的“知识追逐”中解脱出来,根植于农村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注农村学生的可能生活。首先,课堂要亲近社会生活,以生活世界为依托;其次,课堂教学要打通社会村生活,真正实现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有效对接;再次,课堂教学还要超越社会生活,让学生在课堂生活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发现成长的快乐,追寻智慧的源泉。
  因此,要设计载体,引导学生主动关注脚下的生活。教师要认真调研社会,分析家乡产业的特点;要沉浸在家乡深厚的文化土壤而脚踏乡土,享受生活的乐趣,感受课堂的幸福。譬如,让学生“我的课堂,我做主”。课堂不是教的堂,而是学的堂。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也不应该是独舞者,至多是一个领舞的角色。因为当我们教师以课堂权威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时,就容易控制课堂的一切活动,掌控对学生的评判权,从而使学生感受不到存在的价值,失去了“学习的自由”(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语),以学生为本常常成为水中望月,徒有美丽的外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工作都变成机械的、奴隶性的工作”(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正如罗杰斯所言:“教学不是用于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各种能够进入的独立自主和自由合作学习的条件。”
  二、胸怀家乡,搭建幸福平台
  对许多学生而言,家乡是他今后的立足之地,发展之地。只有热爱家乡,才会有立足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因此,我们要构建大语文格局,走出教室,去真切地感受和体验家乡,培养他们的爱乡的情怀,促进学生健康情感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农村的教育教学的特有资源,让农村学生走近家乡、走进生活,置身于农村大世界,体验自然风光,谈家乡之美。如可以充分利用剡溪的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积淀,组织学生重游“唐诗之路”;体验乡贤精神,叙崇敬之情。如访王金发故居,感受辛亥革命义士的风范;游览马寅初故居,体验伟人的铮铮铁骨。还可组织一系列活动,体验家乡富饶,诉自豪之情;;体验家乡巨变,抒振奋之情;体验乡情亲情,赞纯朴民风;体验农活艰辛,说劳动苦甜。这既为农村学生们解决了习作时“无米”之苦,寻着了习作的活水之源;又激发了对热爱家乡情感,有感而发,描述心中美丽的家乡,陶冶了农村学生的情操。让农村学生满怀着为家乡的富饶而自豪的激情,让农村学生充分的感受到了农村早已不是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而是现代都市人所追求而不得“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树立扎根农村,建设农村的理想,深化了他们的幸福体验。
  因此,在农村语文课堂的幸福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家乡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设置适合农村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通过问题解决培养农村学生的各类素养。注重设计教学情境,注重教学的全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结果。这样,才有可能把农村学生的原有经验和新学习的经验紧密结合,创建农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充分利用农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把情感教学当作教学活动有效教学的一道重要的门户。
  语文课堂应该为农村学生搭建成功的平台,让每个农村学生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成为幸福的创造者。要积极拓展农村学生感受幸福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促进他们咋不断探究中收获成功的愉悦,并把每一次的愉悦转化为新探究的动力,最终由幸福的学习者成长为人生的幸福者。
  激发学生创造欲,让农村学生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幸福。由于幸福源于每个人自己的创造性行动,每个人的可能生活在自己的创造性行动中被开拓出来并且落实在个人身上,幸福主要与自己的行动方式和努力相关。当前,农村学生接受面比以前广阔多了,接受信息的渠道比以前畅通多了,他们对生活也有自己的一定的见解,对人生有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他们的创造能力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对农村学生应充满人文的关怀,尊重他们农村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尽量避免越俎代庖。在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时候,要十分重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让他们在合作中感受幸福。通过合作,每个成员在分享他人思想、回应本人观点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思维,拓展自己的思路,使课堂教学走向和谐与完满。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引导学生,结合乡情,尝试课题研究,每一学期组织一次。学生分工合作,收集资料,撰写报告成果展示。每一次活动,学生兴奋不已。如此,同学们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特长得到了发挥,大家享受到了成功带来的幸福。让农村农村学生在自主中体验成功,在挑战中创造成功,在合作中分享成功。
  追求语文课堂的幸福不是语文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它只是一改传统教学中学生孤立、封闭的学习方式,让农村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获得快乐,体验学习的乐趣,享受学习中成功的喜悦;让教师成为农村学生的学习伙伴,为农村学生学习活动提供促进和帮助。要获取幸福,就要在幸福教学中搭建成功平台,培养农村学生在当下生活和未来生活中创造幸福的能力。
  三、关怀生命,不断获取幸福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从农村学生的个体差异出发,关注每一位农村学生,关注每一位农村学生的发展,培养农村学生获取幸福的能力,最终体现在人的充分发展,达到每个生命体的满足与实现,是我们教师的使命所在。
  对农村学生的幸福关照,应该以尊重农村学生的生命存在,以农村学生的生命成长为起点,以培育生命、润泽生命为目的,促使农村学生在主体自觉的基础上不断产生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生成独特的生命自我,实现对农村学生真正的生命关怀。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始终要尊重学生的生命和主体性,突出他们的价值和主体地位,使农村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尊严。要相信农村学生是一个个不断生长着、发展着的生命体,尊重生命本身的差异和多样性,以最纯朴、最敏锐、最强烈、最温柔的情怀去对待每一位农村学生,让每一位农村学生都能在课堂里感受自己的生命存在和自我价值。要鼓励农村学生对学习充满自信,让农村学生享受到被关注和信任的幸福。美国作家爱默森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心强,容易产生灵感和创造力;反之,大脑活动就受抑制,很难进行创造性思维。因此,要时时鼓励学生,必须对自己充满信心;时刻告诫学生“我一定行”。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奋斗。这样的鼓励能让农村学生产生一种被关注、被信任的幸福。这样又会在被关注和信任带来的幸福感中更加努力学习。所以,我们应该唤起学生挑战的意识和欲望,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和引发征服感的问题激起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培养自信,锻炼能力。
  再次,要帮助农村学生在课堂上舒展生命的个性,唤醒和引发他们内在的生命活力,提升他们的课堂生活质量,使每一个农村学生个性化的生命潜能得以开发,享受课堂教学带给他们的生命意义。课堂承载着师生的生命律动,让课堂洋溢着轻松与愉悦应该成为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梁启超先生说得好:“用情感激发人,好像磁力吸铁一样,有多大份量的磁,便吸引多大份量的铁,丝毫不得躲闪。所以,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如此说来,我们要着力营造一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一种宽松快乐地情境中实现知识的习得、情感的丰盈和生命的发展。同时要挖掘教材情感的美,让农村学生享受美育带来的幸福。我们如果和农村学生一起走进教材、走进作者的心灵,激发农村学生在感情上与作品共鸣,让学生达到主客体协调,物我两忘的境界,那么同学们就能幸福着作者的幸福,悲伤着作者的悲伤,在不知不觉中被语文学习中的美所薰陶浸润,从而达到性格塑造和情感的享受,在感悟中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总之,对农村学生的幸福的关照,需要我们的语文课堂不但要立足教农村学生活,还要把教学幸福和追求教学幸福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传统的教育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轻视人和人的情感;如今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好农村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帮助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此外,农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活动的需求扮演好各自的角色,成为有独立个性的学习主体。只有这样,教师角色作用通过农村学生的学习得以实现,农村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有赖于教师合理的指导和促进成为可能,生成意义体验,使得教师追求教学幸福和学生享受课堂幸福成为现实。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作文教学应该按从说到写的顺序,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要求。可见,从说到写是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会说便会写,说是写的前提。这里的“会说”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说话,而是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强弱。对此,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指导学生“我手书我口”,以达到说与写的统一,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主题词:口语表达、培养策略、写作水平  语文教师们曾经在作文教学方面煞费苦
作文批改是学生作文的重要环节。怎样进行有效作文批改一直是困扰着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作为一名从事多年语文的教师,我对批阅学生作文的方式互批,群批,面批,背批都一一作过实验,也有过比较,下面我就以上四种批阅方式谈谈我个人的认识和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学生互批的优缺点  学生进行作文的互批互改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批改活动中体验、发现并综合运用各种写作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标要求: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见,小学生作文是练笔,是习作,它不同于写作,更不同于创作。三年级是作文起步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一、 从故事启蒙  小学生最爱听故事、讲故事。我抓住这个特点,有意识地利用这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写
期刊
暑假期间,我有幸参加《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举办的吟诵培训班。在此期间,我受益匪浅。也是从那时起,我知道从先秦开始,诗词文赋都是吟诵的:创作时吟诵,欣赏时吟诵,学习时吟诵。吟诵是汉语文的传统的唯一诵读方式。此刻,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用什么形式创作的,就应该用什么形式来欣赏和学习。于是,我决定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引进吟诵。  开学初,我接到了工作室培训的通知,并且将在10月19日上一节古诗课。如何上
期刊
目的:观察苗药马桑狗帮油剂刮痧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评价苗药马桑狗帮油剂刮痧治疗CFS的有效性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12月就诊于贵
一篇记叙文,如果只是泛泛地叙述而没有描写,就会很平淡,也会缺少足够的表现力。因此,我在作文指导课上,总是反复提醒学生要注意描写。但是,即便是我反复强调与要求,学生在再次写作时仍是不知如何描写。  针对此种状况,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回顾过去的作文课,我基本沿用的是“教师定题目、提要求--学生写作文--教师讲评”这样的教学模式。这样,学生得到的只是笼统的要求及抽象的指导,所以学起作文来仍是不知如何下手
期刊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基本任务,也是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本文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塑造学生的创新性个性品质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进行简要的阐述,以期同行指正。   关键词:语文 创新 教学 创新    小学语文是一门很基础的学科,其中富有情感,很有个性,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很容易激发,它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