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da_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美妙的音乐,优美的动画,多姿多彩的图片,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能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知道,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靠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甚者再多上一张挂图、一块小黑板。长期这种模式,致使教学枯燥,甚至一些学生感觉乏味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但是,多媒体教学利用声、图、文并茂的手段,符合孩子的心理和认知规律,使学生心情愉悦、轻松,可以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上课的兴趣,使课堂效率提高有了前提。
  同时,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将教学中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使常规教学手段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大屏幕前,学生可以直接看到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意象,从而更好理解。
  二、还原课文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我们的文本中,有不少课文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太遥远,要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感情,非常困难。我们为让学生理解,常采用让学生反复朗读,再加上教师的讲解,然而效果却往往不如人意。但若用上一幅展现情景的图片,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或是一组恰如其分的镜头,再配以课文的重点内容或字词,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共鸣,引起他们的思想认同。如上《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时,教師展示大量白血病患者的图片,并配以反映白血病患者渴望康复的话语和唤起人们支持骨髓捐献、奉献爱心的背景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既让孩子们了解白血病患者的痛苦,又让他们感受到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之间的血脉亲情,真正达到了让学生理解课文,受到教育的目的。例如,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在引导学生学习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的时候,教师不急于为学生播放昔日景观的课件,首先应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语言,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在头脑里再现昔日辉煌美丽的景色,然后通过朗读让学生表达出自己对文字的感悟。这时,再让学生欣赏教师精心制作的课件中的圆明园景观的长幅画卷,配以优美的古筝曲,使学生陶醉、惊叹,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更加为祖国拥有如此灿烂的文化感到自豪,同时也为如此美丽的景观不复存在感到惋惜,为学习下文“毁灭”的部分做好铺垫。
  三、化难为易,降低学生理解问题的难度
  在小学语文中,许多课文内容理解起来有难度,或是比较抽象。如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的事物、事件,还有课文中有限的插图等等,我们都可以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多样、灵活的手法,实现事物的大小、快慢、动静、抽象与具体之间的转换,有利于再现语文教材中的有关形象,以提高学生感知成效,正确认识事物,激起他们多彩的情感。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感知教材,让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变成生动、完整的表象。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教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启发思维,接受知识。教学《燕子》时,第三段中讲到“还有几只横掠湖面,剪尾式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圈地荡漾开去。”学生很难理解“横掠”的意思,于是我适时地放了燕子“横掠”飞行的课件,很好地展现了燕子飞行的动态,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同时也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四、扩大阅读面,丰富学生的知识
  阅读教学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打开被禁锢的课堂教学大门,冲破课内外的界限,使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得以沟通,与生活接轨,与社会接轨,在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去实践、去积累、去感受。多媒体的运用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老师讲,学生听来实现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枯燥的“填鸭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对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但是多媒体计算机在预习、和课堂教学时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料,如:文本、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教学内容可以更直观,更形象地被学生接受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非常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所以,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计算机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五、增大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无疑给每一位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交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有一桶水。”因此,老师自己收集资料充实自己和指导学生收集资料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收集资料,是学生收集资料的一个重要方法。以前让学生收集课文中的某个人物的资料,班上只有寥寥几人能找到一点资料,并且还是相同的,自从有了计算机多媒体之后,学生收集的资料非常丰富,各不相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例如,对《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课文的理解,需要借助大量的背景资料,教师可引导学生上网搜集信息,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等为主题,开展综合性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将自己搜集到的信息做成多媒体课件用于课堂上的学习,学习效果势必要优于老师枯燥的讲解了。所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无疑就增多了课堂信息的传递渠道,既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又提供了包括图文声在内的大量信息。而无论是学生得到信息,还是教师掌握反馈信息,都能在此基础上提高速度和容量,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使用多媒体收集资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一个好方法 。
  总之,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适当使用,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长处为语文教学服务,使语文教学如虎添翼,走向灿烂的明天。
其他文献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烃及烃的衍生物性质及官能团相互转化的方法。  2、了解有机合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原则。  3、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整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设疑、启发、诱导、讲述分析官能团的引入、相互转化,通过揭示问题、讨论释疑让学生学习归纳整理等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生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
期刊
一、教学内容分析  九年级数学下册《二次函数》一章的内容,主要是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二次函数的应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本节课作为复习课的第一课时,主要复习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深刻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使学生了解二
期刊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0-41页“回家路上”  课前思考:  “回家路上”是在学生学习了2-5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而设计的一节练习巩固课,教材为学生创设了小动物放学回家的生活情境,提供了丰富的有关乘法数量关系的数学信息,目的是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独立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并且能将获取的数学信息重新整合而提出有用的数学问题来,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
期刊
一、案例背景  《高中生“志愿服务”社会社会实践活动课》在中学阶段的开设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是中国的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转向培养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转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高中生要有个性的全面发展”,同时还指出“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节  教材分析:  本节课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素材,注重对“规律”含义理解,教学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降低教学难度。教材安排富有趣味性,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由易到难,从发现直观而明显的规律到发现抽象而隐蔽的规律,体现数学趣味性。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接触规律现象,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学生好奇心强思维灵活,借助其身边的生活情境,抓住学生精力、调
期刊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小说一直都占有一定的比重,比起其他文体,小说篇幅相对较长,在课堂上如何处理教材,彰显教师的设计意识,也体现老师的智慧,长文的教学一定要有对教材的把握提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变得有效进而高效,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觉得变零碎问题为主问题更能带动学生的思考。比如,《热爱生命》是比较长的一篇小说,又是外国小说的节选,陌生的作者,陌生的不完整的情节,如果单凭老师介绍,那肯定很耗课时
期刊
教学背景分析:  卡通故事是少年儿童喜欢的话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和卡通故事,所以本模块能很容易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学情分析:  本教学设计是针对英语学习能力整体较好的班级。教学班级八年级3班共37名同学,由于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好,因此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较为深入和丰富。但又因班级人数较多,在设计活动时多发挥学生两人一组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加强“生生互动”的
期刊
教学方法:模仿法、体验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多媒体、钢琴等  学情分析:  1、学生对陕北的通过电视和网络会经常接触到陕北民歌,所以在学习歌曲时并不陌生。  2、但是学生对陕北民歌信天游的特点和风格并不十分了解,尤其对陕北民歌的唱腔和方言的把握,还是非常的陌生。  3、所以这节课,我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口传心授的方法体验《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从而进一步了解陕北民歌的独特魅力。  教学目标: 
期刊
一、教学背景与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是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是在学习了曲线与方程、求曲线的方程以及曲线的交点之后展开的,它是继续学习椭圆的几何性质和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和几何性质的基础。因此本节学案起到一个巩固旧知,熟练方法,拓展新知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好素材。  导学案的编拟,特别是概念教学的教学过程设计,应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包括
期刊
你知道吗?一堂成功的音乐课,一首好的歌(乐)曲,对幼儿都是一次美的熏陶。这是因为幼儿愉悦地进入音乐的环境中,感受美、理解美,不仅可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鉴赏力及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而且能提高其审美情趣,陶冶其情操。所以应重视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我们知道,音乐是可以培养人的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情感,就可使情感的正强化功能充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