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30”大跌拉开了证券市场中级大调整的帷幕,投资基金还能赚钱吗?
今年以来,大盘先后经历了“2.27”、“4.19”、“5.30”等几次大跌,不仅股民元气大伤,基民手中的基金净值也大幅“缩水”。特别是在“2.27”暴跌中,不少基民手中的基金净值“缩水”达8%。眼巴巴地看着捂了几个月的收益随着大盘跳水“人间蒸发”了,基民心里都不是滋味。
上帝要你亡,必先让你疯狂。5月30日、5月31日和6月1日,连续3日数百家题材股、垃圾股,甚至部分绩优股被牢牢钉在跌停板上时,基民们都担忧,转眼之间,基金净值是否也会跟着大盘再次灰飞烟灭?
既想继续分享股市上涨带来的收益,又想规避股指深幅回调带来的利益“缩水”,是当前基民的真实心态。看着摇摇欲坠的股指,不少基民开始“心慌慌”地将基金赎回,落袋为安。而另一些基民则在赎回和持有之间犹豫不决,他们就像穿着水晶鞋、却没有戴手表的灰姑娘,明明知道午夜12点越来越近,却还想跳完最后一曲。
海内外的历史证明,基金是长期理财的有效管理工具,“捂基”是最好的基金投资策略。但是,在市场中期调整之际,在基金业出现明显分化的市场里,长期投资并不意味着持有不动,基民要想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还得根据当前的市场状况和基金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调仓”。
因此,即使从此走上漫漫“熊”途,基民也没有必要为了规避短期的风险而将基金赎回,何况这仅仅是牛市不改的中期调整呢?基民们完全可以通过构建自己的基金组合,伴着股指震荡上扬的节奏跳出完美的舞姿。
基金如坐“过山车”,净值也“跳水”
2006年,股市涨势如虹,不少基民获得了超过100%的收益。然而进入2007年,单边上扬的走势不再,大盘在震荡中上扬并先后经历了“2.27”、“4.19”、“5.30”等几次大跌,与之紧密联系的是,基金净值也出现了大幅“跳水”。
2月27日,中国股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黑色星期二”,上证指数暴跌268.8点,基金净值跌幅近8%。根据相关统计,自2007年以来,基金核心资产指数累计涨幅7.13%,而在2月27日暴跌的当周,基金核心资产指数下跌9.78%,几乎将前一周的的涨幅回吐殆尽。其中,开放式基金净值全线下跌,股票型基金平均净值下跌7.19%,配置型基金平均净值下跌6.85%,债券型基金平均净值下跌0.33%。
“黑色星期二”的暴跌,基金的业绩等于是倒退了一个多月,这让很多投资者特别是新入市的基民难以承受。
然而,当基金慢慢调整完毕后,当第一季度的基金投资报告反映出基金的业绩分化扩大时,基民又被4月19日的大跌拖入泥潭。当日,大盘再次表演了一轮又一轮的“跳水表演”,上证指数大跌163.38点。随着基金重仓股的下挫,基金净值也随之大幅“缩水”。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4月19日当天,股票型、指数型、偏股型、平衡型等类型共192只基金无一幸免于难,净值全部出现不同幅度的下跌。其中,110只股票型基金单位净值较前一日下跌3.67%,45只偏股型基金日净值平均跌幅为3.71%,21只平衡型基金净值则下跌3.61%。跌幅最严重的是与大盘走势高度相关的指数型基金,与沪指4.52%的跌幅基本相当。
5月30日,财政部决定从当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如此突然来袭的利空消息下,当天沪市下跌281.84点,跌幅为6.50%,报收4053.09点;深市下跌829.45点,跌幅为6.16%,报收12627.15点;成交量两市超过了4000亿的天量。市场的大幅回调,让基金也没能逃脱这轮调整的厄运,净值大幅折损。其中,股票型基金日均下跌5.31%以上,指数型基金日均下跌6.30%,偏股型基金净值日均下跌5.32%,平衡型基金总体净值平均下跌4.49%。
三次暴跌,让新老基民一同经历了基金也会亏钱的风险教育,特别是对新基民来说,犹如当头棒喝。虽然前两次暴跌后,随着大盘震荡上扬,基金的净值也在慢慢恢复,但如坐“过山车”般的经历始终使基民惊魂未定。
“基慌”开闹,持有还是赎回
有人说,股市是一场财富的盛宴;也有人说,股市是一场豪赌。“5.30”的暴跌凸现了当前的股市存在着一定的政策性风险。面对前景不甚明朗的股指,即使坚信目前市场仍处于一个长牛格局的投资者,在分享这场财富盛宴时,也免不了担心好不容易捂回来的收益再继续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暴跌。
广州市民叶雅是去年10月入市的基民。从去年到现在,她陆续买入一些股票型基金。如今,叶雅手中的投“基”总收益已经超过50%。但是,在今年的三次大跌中,叶雅账户中的基金净值也在一日间大幅“缩水”,让她郁闷不已。面对随时可能转势的大盘,叶雅采取了落袋为安的策略。
与叶雅的主动“减仓”不同,今年2月才入市的东莞打工精英孙浩是个典型的新基民。在春节前一周,大盘一路稳步上涨,孙浩持有的股票型基金净值每天也在稳步上涨。半个月后,孙浩的收益率已有8%左右,刨去投资成本,收获不少。“基金果然好赚钱吖,真后悔没早点排队买基金。”孙浩美滋滋地想。
但是,2月27日大盘暴跌268.8点,孙浩的基金净值一下子“缩水”9%,原本赚钱的基金,就因为大盘的“跳水表演”,转眼就变成了亏本生意,孙浩心里真不是滋味。但他实在不想亏着出货,只好放着。4月初,孙浩手中那只元气大伤的基金总算缓过劲来,净值增长达到了10%。
4月19日,大盘又一次表演“跳水”,让孙浩的基金也坐了一番过山车。从2月份到现在,孙浩投资基金的收益渐渐达到了18%。尽管基金收益总是被“跳水”砍去不少,但孙浩还是深信投资基金是能赚钱的。但是,眼看着大盘颤颤巍巍地往上爬,随时都有可能掉头向下,孙浩开始坐立不安。
捂了快4个月,好不容易有了收益,孙浩又在“5.30”暴跌中将自己的收益拦腰砍半;这时,孙浩陷入了两难,倘若赎回来了,短期大盘却又继续噌噌地往上走,岂不错过了这轮上涨行情?更何况,投资是需要成本的,赎回后又再申购,一来一回就是2%的成本了,很不划算。
赎回还是持有?孙浩拿不定主意。这也是当前很多基民的困惑。他们既希望分享当前股市上涨带来的收益,又渴望规避调整时净值的“缩水”,他们就像是穿着水晶鞋但却没戴手表的灰姑娘,明知道12点始终会到来,却希望把握有限的时间,跳完最后一支舞曲再离场……
适时调整基金“仓位”
当大盘表演“跳水”时,绝大多数基金的净值都不可避免地跟着一起“坐过山车”。在4000点高位上,绝大多数基民对“捂基”行动也变得不坚定。其实,对于基民来说,今年的投基策略不应该再是“捂基”不动,而是构建投资组合。
在结构性牛市中,中小盘成长和大盘蓝筹交替成为热点是市场的常态。如果基民像去年那样偏爱某一风格的基金,将会频频与热点擦身而过,基金净值增长率增长较慢还是其次,倘若很长一段时间内跑输大盘就得不偿失了。而构建“明星+热点”的基金组合则能更好规避这类风险,即将核心部分70%的资产投资于经过牛熊市考验的明星基金,长期持有,追求长期的稳定收益;将剩余30%的资产依据市场的热点配置于“卫星基金”,来抓住不断变换的市场热点。
但是,构建了基金组合并不意味着收益稳定、分散风险。当上证指数疯狂地冲击上4300点,市场缺乏安全边际时,理性的基民应该寻求市场中的投资洼地来调整自己的“仓位”。那么,有哪些基金适合调入现在的组合呢?
进入5月以来,尽管大盘继续上攻,封闭式基金净值也保持上涨态势,但二级市场价格涨幅则逊于大盘,封闭式基金整体折价率达到31.8%,创3个月以来新高,封基与市场出现极大的背离,成为了市场中难得一见的价值洼地。投资者不妨把前期涨幅逊于大盘的封闭式基金调入了自己的“仓位”中。
除了封闭式基金外,基民还可以通过加大平衡型基金、LOF基金的比例来规避风险。同时,回避前期涨幅较小的基金,降低指数型基金的投资比例。
在股指高位,跟着大盘的节奏来调整基金“仓位”已成为很多基民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然而,调整基金“仓位”看似简单,却包含了很多学问。“调仓”策略的不同,往往会出现不一样的投资效果。此次专题我们采访了三位基民,在今年的震荡行情下,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调仓”的方式来应对股市的“跳水”表演,但结果却截然不同。
但无论这次中期调整多久,牛市的基础依旧没有改变,震荡格局仍将延续,基金净值还不免跟着坐“过山车”。因此,当市场风险积聚大盘随时可能调整的情况下,投资者还是得调整自己的基金“仓位”,对现有的基金组合进行配置比例上的调整,才是真正的“捂基”策略。
今年以来,大盘先后经历了“2.27”、“4.19”、“5.30”等几次大跌,不仅股民元气大伤,基民手中的基金净值也大幅“缩水”。特别是在“2.27”暴跌中,不少基民手中的基金净值“缩水”达8%。眼巴巴地看着捂了几个月的收益随着大盘跳水“人间蒸发”了,基民心里都不是滋味。
上帝要你亡,必先让你疯狂。5月30日、5月31日和6月1日,连续3日数百家题材股、垃圾股,甚至部分绩优股被牢牢钉在跌停板上时,基民们都担忧,转眼之间,基金净值是否也会跟着大盘再次灰飞烟灭?
既想继续分享股市上涨带来的收益,又想规避股指深幅回调带来的利益“缩水”,是当前基民的真实心态。看着摇摇欲坠的股指,不少基民开始“心慌慌”地将基金赎回,落袋为安。而另一些基民则在赎回和持有之间犹豫不决,他们就像穿着水晶鞋、却没有戴手表的灰姑娘,明明知道午夜12点越来越近,却还想跳完最后一曲。
海内外的历史证明,基金是长期理财的有效管理工具,“捂基”是最好的基金投资策略。但是,在市场中期调整之际,在基金业出现明显分化的市场里,长期投资并不意味着持有不动,基民要想获得更高的投资收益,还得根据当前的市场状况和基金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调仓”。
因此,即使从此走上漫漫“熊”途,基民也没有必要为了规避短期的风险而将基金赎回,何况这仅仅是牛市不改的中期调整呢?基民们完全可以通过构建自己的基金组合,伴着股指震荡上扬的节奏跳出完美的舞姿。
基金如坐“过山车”,净值也“跳水”
2006年,股市涨势如虹,不少基民获得了超过100%的收益。然而进入2007年,单边上扬的走势不再,大盘在震荡中上扬并先后经历了“2.27”、“4.19”、“5.30”等几次大跌,与之紧密联系的是,基金净值也出现了大幅“跳水”。
2月27日,中国股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黑色星期二”,上证指数暴跌268.8点,基金净值跌幅近8%。根据相关统计,自2007年以来,基金核心资产指数累计涨幅7.13%,而在2月27日暴跌的当周,基金核心资产指数下跌9.78%,几乎将前一周的的涨幅回吐殆尽。其中,开放式基金净值全线下跌,股票型基金平均净值下跌7.19%,配置型基金平均净值下跌6.85%,债券型基金平均净值下跌0.33%。
“黑色星期二”的暴跌,基金的业绩等于是倒退了一个多月,这让很多投资者特别是新入市的基民难以承受。
然而,当基金慢慢调整完毕后,当第一季度的基金投资报告反映出基金的业绩分化扩大时,基民又被4月19日的大跌拖入泥潭。当日,大盘再次表演了一轮又一轮的“跳水表演”,上证指数大跌163.38点。随着基金重仓股的下挫,基金净值也随之大幅“缩水”。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4月19日当天,股票型、指数型、偏股型、平衡型等类型共192只基金无一幸免于难,净值全部出现不同幅度的下跌。其中,110只股票型基金单位净值较前一日下跌3.67%,45只偏股型基金日净值平均跌幅为3.71%,21只平衡型基金净值则下跌3.61%。跌幅最严重的是与大盘走势高度相关的指数型基金,与沪指4.52%的跌幅基本相当。
5月30日,财政部决定从当日起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现行1‰调整为3‰。如此突然来袭的利空消息下,当天沪市下跌281.84点,跌幅为6.50%,报收4053.09点;深市下跌829.45点,跌幅为6.16%,报收12627.15点;成交量两市超过了4000亿的天量。市场的大幅回调,让基金也没能逃脱这轮调整的厄运,净值大幅折损。其中,股票型基金日均下跌5.31%以上,指数型基金日均下跌6.30%,偏股型基金净值日均下跌5.32%,平衡型基金总体净值平均下跌4.49%。
三次暴跌,让新老基民一同经历了基金也会亏钱的风险教育,特别是对新基民来说,犹如当头棒喝。虽然前两次暴跌后,随着大盘震荡上扬,基金的净值也在慢慢恢复,但如坐“过山车”般的经历始终使基民惊魂未定。
“基慌”开闹,持有还是赎回
有人说,股市是一场财富的盛宴;也有人说,股市是一场豪赌。“5.30”的暴跌凸现了当前的股市存在着一定的政策性风险。面对前景不甚明朗的股指,即使坚信目前市场仍处于一个长牛格局的投资者,在分享这场财富盛宴时,也免不了担心好不容易捂回来的收益再继续承受这突如其来的暴跌。
广州市民叶雅是去年10月入市的基民。从去年到现在,她陆续买入一些股票型基金。如今,叶雅手中的投“基”总收益已经超过50%。但是,在今年的三次大跌中,叶雅账户中的基金净值也在一日间大幅“缩水”,让她郁闷不已。面对随时可能转势的大盘,叶雅采取了落袋为安的策略。
与叶雅的主动“减仓”不同,今年2月才入市的东莞打工精英孙浩是个典型的新基民。在春节前一周,大盘一路稳步上涨,孙浩持有的股票型基金净值每天也在稳步上涨。半个月后,孙浩的收益率已有8%左右,刨去投资成本,收获不少。“基金果然好赚钱吖,真后悔没早点排队买基金。”孙浩美滋滋地想。
但是,2月27日大盘暴跌268.8点,孙浩的基金净值一下子“缩水”9%,原本赚钱的基金,就因为大盘的“跳水表演”,转眼就变成了亏本生意,孙浩心里真不是滋味。但他实在不想亏着出货,只好放着。4月初,孙浩手中那只元气大伤的基金总算缓过劲来,净值增长达到了10%。
4月19日,大盘又一次表演“跳水”,让孙浩的基金也坐了一番过山车。从2月份到现在,孙浩投资基金的收益渐渐达到了18%。尽管基金收益总是被“跳水”砍去不少,但孙浩还是深信投资基金是能赚钱的。但是,眼看着大盘颤颤巍巍地往上爬,随时都有可能掉头向下,孙浩开始坐立不安。
捂了快4个月,好不容易有了收益,孙浩又在“5.30”暴跌中将自己的收益拦腰砍半;这时,孙浩陷入了两难,倘若赎回来了,短期大盘却又继续噌噌地往上走,岂不错过了这轮上涨行情?更何况,投资是需要成本的,赎回后又再申购,一来一回就是2%的成本了,很不划算。
赎回还是持有?孙浩拿不定主意。这也是当前很多基民的困惑。他们既希望分享当前股市上涨带来的收益,又渴望规避调整时净值的“缩水”,他们就像是穿着水晶鞋但却没戴手表的灰姑娘,明知道12点始终会到来,却希望把握有限的时间,跳完最后一支舞曲再离场……
适时调整基金“仓位”
当大盘表演“跳水”时,绝大多数基金的净值都不可避免地跟着一起“坐过山车”。在4000点高位上,绝大多数基民对“捂基”行动也变得不坚定。其实,对于基民来说,今年的投基策略不应该再是“捂基”不动,而是构建投资组合。
在结构性牛市中,中小盘成长和大盘蓝筹交替成为热点是市场的常态。如果基民像去年那样偏爱某一风格的基金,将会频频与热点擦身而过,基金净值增长率增长较慢还是其次,倘若很长一段时间内跑输大盘就得不偿失了。而构建“明星+热点”的基金组合则能更好规避这类风险,即将核心部分70%的资产投资于经过牛熊市考验的明星基金,长期持有,追求长期的稳定收益;将剩余30%的资产依据市场的热点配置于“卫星基金”,来抓住不断变换的市场热点。
但是,构建了基金组合并不意味着收益稳定、分散风险。当上证指数疯狂地冲击上4300点,市场缺乏安全边际时,理性的基民应该寻求市场中的投资洼地来调整自己的“仓位”。那么,有哪些基金适合调入现在的组合呢?
进入5月以来,尽管大盘继续上攻,封闭式基金净值也保持上涨态势,但二级市场价格涨幅则逊于大盘,封闭式基金整体折价率达到31.8%,创3个月以来新高,封基与市场出现极大的背离,成为了市场中难得一见的价值洼地。投资者不妨把前期涨幅逊于大盘的封闭式基金调入了自己的“仓位”中。
除了封闭式基金外,基民还可以通过加大平衡型基金、LOF基金的比例来规避风险。同时,回避前期涨幅较小的基金,降低指数型基金的投资比例。
在股指高位,跟着大盘的节奏来调整基金“仓位”已成为很多基民自觉或不自觉的选择。然而,调整基金“仓位”看似简单,却包含了很多学问。“调仓”策略的不同,往往会出现不一样的投资效果。此次专题我们采访了三位基民,在今年的震荡行情下,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以“调仓”的方式来应对股市的“跳水”表演,但结果却截然不同。
但无论这次中期调整多久,牛市的基础依旧没有改变,震荡格局仍将延续,基金净值还不免跟着坐“过山车”。因此,当市场风险积聚大盘随时可能调整的情况下,投资者还是得调整自己的基金“仓位”,对现有的基金组合进行配置比例上的调整,才是真正的“捂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