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的重点不再拘泥于文化课成绩,体育锻炼逐渐成为了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项目,体育教学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起终身体育意识,帮助学生丰富课余生活。为了更好地顺应教育的发展趋势、展现体育学科的教学价值,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树立生本理念,明确素质教育的目标,创新教学方法。文章主要探讨了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1 创新体育教学理念
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很多教师依旧坚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而想要实现小学体育创新性教学,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的教师就必须紧随时代发展,创新教学观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意识到体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正视小学体育教育,不能将小学体育作为“副科”来对待。在日常教学中,其他任课教师不能霸占体育课,学校也要在课程设置方面保证体育课有足够的课时,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在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体育教学,在教学设计时理应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以此对小学体育教学进行创新,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和身体素质。
2 结合学生兴趣,设计不同的教学项目
学生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基于此内容,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注重差异化教学,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不同的体育教学项目。对于某一种体育运动来说,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对于某一类体育运动来说,教师可以引入不同的运动项目,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推动学生发扬个性、发展兴趣,增进学生间的友谊,感受运动中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球类活动游戏》时,教师可以针对同一种运动,设计不同的训练项目,也可以设计基于不同运动的训练活动。以“篮球拍传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分别设计“两人站定传球”“多人随机传球”“单手站定拍球”等训练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训练项目,以此丰富教学内容。另外,当组织学生练习传接球时,教师可以分别设计“篮球传接球”“排球传接球”“足球传接球”的训练项目,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球类运动,培养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详细讲解篮球定点投篮、排球抛接球、足球传球射门等运动技巧,提升学生对各项体育运动的掌握程度。
3 培养学生的运动乐趣,养成锻炼的习惯
根据教材的编写,课堂上的教学重点需要放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态度上,运动兴趣就是积极态度的前提。无论是改变教学内容,还是改变教学的方式,都可以用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乐趣。在我看来,教案中存在的穿插游戏的教学方式是很好的提高学生运动兴趣的方法。例如,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迎面接力的动作方法。学生在掌握动作方法后,进而强化跑的姿势和技能。在课堂过程中,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一些小游戏,来辅助体育的课堂内容。比如:30米搭积木比赛和30米接力趣味赛。这两个比赛都需要学生进行奔跑,在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迎面接力,这样,就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游戏中,从而强化教学内容。在课程中,主要的难点在于学生需要纠正自己原来的奔跑姿势,学会前后摆臂,前脚掌着地,而且奔跑过程中需要跑直线。每一次的游戏都可以帮助学生记住跑步的要点,通过正确的跑 步姿势,让自己跑得更快。
4 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均衡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小学阶段学生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身体素质都不尽相同。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忽略了这一差异性,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针对这一问题,体育教师就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模式来进行体育教学。体育教师需要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一个全方面的调查和测评,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身体素质以及兴趣爱好进行层次划分。
一方面,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喜欢足球,而有的喜欢乒乓球,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起若干个兴趣小组,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另一方面,体育教师需要根据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来将学生划分为基础组和强化组。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对于基础组的学生,教师要用慢跑类的活动来增强他们的体能。对于强化组的学生,体育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升他们的运动强度,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通过这些分层教学,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可以得到有效地满足,学生会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也因此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5 通过游戏与比赛,丰富教学方式
针对教学方式具有单一性的问题,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设计一些体育游戏和体育比赛活动,通过趣味教学和竞争教学拓展体育教学的方式,构建充满朝气的体育课堂。在设计体育游戏和对抗比赛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设计与学生运动能力相当的游戏与比赛,保障教学活动的可行性,以此推动体育教学的有序进行。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阳光的心理。
例如,在教学《身体活动游戏》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兔跳”的内容,设计“春种秋收”的课堂趣味游戏。在开展游戏时,教师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小组,规定好起点和重点,让各个小组呈“1”字隊形站开,使排头的学生手提筐子以兔跳的方式跳向终点,并将筐子里的物品放到终点的筐子里,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返回。随后,第二名学生同样以兔跳的方式将物品取回。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其余的学生按照相同的方法依次完成游戏,与学生约定先做完的小组取得最终胜利。再如,在教学《韵律操组合》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韵律操的各项动作,引导学生合作练习,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团队韵律操比赛”,将学生划分为多个韵律操团体,让学生以团体为单位表演韵律操。在开展比赛时,体育教师可以邀请其他教师作为评委,根据学生表演的整体性、优美性评出比赛的胜出者。
6 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对教学进行创新,深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教学评价只会单纯地关注学生的各项体育运动的表面成绩,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体育教师需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首先,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意识到仅仅靠几项运动成绩是不能判断学生是否学好了体育的,教师理应更加注重从多个角度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其次,小学体育教师要更加重视过程性评价。在日常教学中,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和评价。发现学生有做得好的地方要及时给予表扬,遇到学生出现问题时要有针对性地提供建议,鼓励其继续努力。最后,体育教师要坚持公平公正的评价标准。不管是在日常教学的随堂考核还是在期末总考核中,体育教师都需要严格的监督学生,杜绝成绩掺假情况的出现,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
综上所述,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阶段教育的需求,开展小学体育创新性教学实践势在必行。学校和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积极地探索有效措施,解决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助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
1 创新体育教学理念
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很多教师依旧坚持着传统的教学理念,而想要实现小学体育创新性教学,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的教师就必须紧随时代发展,创新教学观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意识到体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转变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正视小学体育教育,不能将小学体育作为“副科”来对待。在日常教学中,其他任课教师不能霸占体育课,学校也要在课程设置方面保证体育课有足够的课时,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之外,在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体育教学,在教学设计时理应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出发点。以此对小学体育教学进行创新,在体育教学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素养和身体素质。
2 结合学生兴趣,设计不同的教学项目
学生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基于此内容,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注重差异化教学,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不同的体育教学项目。对于某一种体育运动来说,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对于某一类体育运动来说,教师可以引入不同的运动项目,让学生选择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有利于推动学生发扬个性、发展兴趣,增进学生间的友谊,感受运动中的乐趣。
例如,在教学《球类活动游戏》时,教师可以针对同一种运动,设计不同的训练项目,也可以设计基于不同运动的训练活动。以“篮球拍传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分别设计“两人站定传球”“多人随机传球”“单手站定拍球”等训练项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训练项目,以此丰富教学内容。另外,当组织学生练习传接球时,教师可以分别设计“篮球传接球”“排球传接球”“足球传接球”的训练项目,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球类运动,培养学生对球类运动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详细讲解篮球定点投篮、排球抛接球、足球传球射门等运动技巧,提升学生对各项体育运动的掌握程度。
3 培养学生的运动乐趣,养成锻炼的习惯
根据教材的编写,课堂上的教学重点需要放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态度上,运动兴趣就是积极态度的前提。无论是改变教学内容,还是改变教学的方式,都可以用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乐趣。在我看来,教案中存在的穿插游戏的教学方式是很好的提高学生运动兴趣的方法。例如,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迎面接力的动作方法。学生在掌握动作方法后,进而强化跑的姿势和技能。在课堂过程中,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一些小游戏,来辅助体育的课堂内容。比如:30米搭积木比赛和30米接力趣味赛。这两个比赛都需要学生进行奔跑,在此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迎面接力,这样,就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游戏中,从而强化教学内容。在课程中,主要的难点在于学生需要纠正自己原来的奔跑姿势,学会前后摆臂,前脚掌着地,而且奔跑过程中需要跑直线。每一次的游戏都可以帮助学生记住跑步的要点,通过正确的跑 步姿势,让自己跑得更快。
4 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均衡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在小学阶段学生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身体素质都不尽相同。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忽略了这一差异性,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针对这一问题,体育教师就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模式来进行体育教学。体育教师需要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一个全方面的调查和测评,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身体素质以及兴趣爱好进行层次划分。
一方面,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喜欢足球,而有的喜欢乒乓球,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起若干个兴趣小组,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另一方面,体育教师需要根据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来将学生划分为基础组和强化组。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对于基础组的学生,教师要用慢跑类的活动来增强他们的体能。对于强化组的学生,体育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升他们的运动强度,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通过这些分层教学,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可以得到有效地满足,学生会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也因此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5 通过游戏与比赛,丰富教学方式
针对教学方式具有单一性的问题,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设计一些体育游戏和体育比赛活动,通过趣味教学和竞争教学拓展体育教学的方式,构建充满朝气的体育课堂。在设计体育游戏和对抗比赛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设计与学生运动能力相当的游戏与比赛,保障教学活动的可行性,以此推动体育教学的有序进行。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阳光的心理。
例如,在教学《身体活动游戏》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结合“兔跳”的内容,设计“春种秋收”的课堂趣味游戏。在开展游戏时,教师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个小组,规定好起点和重点,让各个小组呈“1”字隊形站开,使排头的学生手提筐子以兔跳的方式跳向终点,并将筐子里的物品放到终点的筐子里,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返回。随后,第二名学生同样以兔跳的方式将物品取回。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其余的学生按照相同的方法依次完成游戏,与学生约定先做完的小组取得最终胜利。再如,在教学《韵律操组合》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解韵律操的各项动作,引导学生合作练习,然后组织学生开展“团队韵律操比赛”,将学生划分为多个韵律操团体,让学生以团体为单位表演韵律操。在开展比赛时,体育教师可以邀请其他教师作为评委,根据学生表演的整体性、优美性评出比赛的胜出者。
6 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是对教学进行创新,深化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教学评价只会单纯地关注学生的各项体育运动的表面成绩,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体育教师需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首先,小学体育教师需要意识到仅仅靠几项运动成绩是不能判断学生是否学好了体育的,教师理应更加注重从多个角度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其次,小学体育教师要更加重视过程性评价。在日常教学中,用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引导和评价。发现学生有做得好的地方要及时给予表扬,遇到学生出现问题时要有针对性地提供建议,鼓励其继续努力。最后,体育教师要坚持公平公正的评价标准。不管是在日常教学的随堂考核还是在期末总考核中,体育教师都需要严格的监督学生,杜绝成绩掺假情况的出现,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
综上所述,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现阶段教育的需求,开展小学体育创新性教学实践势在必行。学校和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积极地探索有效措施,解决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助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第二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