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陈寅恪先生为近代文史大家,在近代学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傅斯年评先生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先生晚年目盲但仍坚持为学生授课,充分尽到一个“教书匠”的职责,其高洁人格仍值得后世敬仰、学习。
关键词:陈寅恪;教书匠;目盲
中图分类号:K825.41 文献标识码:B
陈寅恪学养深厚,可阅读梵语、波斯语、英、法、德多种语言,治史方面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佛教史、蒙古史、西域各民族史方面造诣颇深,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座高峰。
陈寅恪先生是一位文史大家,同时也是一位“教书匠”。他35岁从德国回国,适时清华设研究院国学门,经推荐任清华国学导师,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四大导师”,时年36岁的他与梁启超和王国维应聘成为清华研究院导师。1938年到昆明的西南联大任教,由于抗战形势的发展,又先后在广西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教于广州岭南大学,国家院系调整后,任教于中山大学[1]。观先生一生,教师是其另一身份,以身之所学弘教于各个高校间,为国故传承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治学和教书需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身体,但命运并未特意垂青先生。陈寅恪先生早年高度近视,在以后治学中用眼过度,从而导致在1937年间右眼视网膜剥离,因环境原因未接受手术治疗从而导致右眼几近失明。而在抗战期间,工作过度和营养不良等多重原因导致左眼失明。胡适先生闻陈寅恪先生双目失明,曾写道:“寅恪为我国史学界一大重镇,今两目都废,真是学术界一大损伤。”双目视力的丧失着实对先生治学产生不利影响,但其凭借自身强大毅力仍然在学术上建树颇多。
陈寅恪先生双目失明后仍未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劝回到清华任教的陈寅恪修养一段时间,但陈寅恪先生道:“我是教书匠,不叫我开课,那怎么叫教书匠?”后经双方协商决定,陈寅恪先生在家为学生上课。双眼视力几近丧失的人教课自然会有一定的难度。先生备课期间先由助手为其读史籍文献,陈寅恪先生在听的过程中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提出的问题由助手记录。在备课过程中,先生凭借听,进而思考,最终形成类似讲课提纲的草稿,然后再进行修改,由其夫人誊抄,最终形成讲义。上课时先生坐于藤椅上讲,由助手将讲课所需史料写于黑板上,需要补充的内容由助手于黑板上补充。陈寅恪先生授课一丝不苟,只要有学生选其课程,无论人数多少,他都认真备课、讲课,充分尽到为人师的责任。先生具有极强的记忆力,其助手回忆,在为先生读《资治通鉴》的过程中由于脱漏一字,先生敏锐察觉并让其重读一遍,果然发现错误之处。陈寅恪先生的博闻强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双目视力丧失的不足[2]。陈寅恪先生的学术水平之高也得到同人的一致认可,其在清华任教期间有“教授的教授”和“活字典”的称呼,在其授课期间吴宓、朱自清、冯友兰等著名学者均前去听讲。陈先生的高尚师德也体现在对学生的关怀上,关注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力所能及给予学生帮助。其授课方法较为科学,反对“填鸭式”的教育方式,采用合理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的考核也不拘一格,清华大学新生入学考试时请其为国文考试拟题,对对子一题拟为“孙行者”,作为上联,由学生拟下联。学生对出“胡适之”和“祖冲之”者为佳[3]。从这个例子可见其在教育方面的灵活变通、不拘一格,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陈寅恪先生学问可为人师,行为可为师范,其身上展现的知识分子光辉可供后来者学习。陈寅恪先生的言行也可作为当今教师学习的楷模。作为一名教师,要有扎实的功底,扎实的专业知识可以帮助教师在学生心目中自觉树立权威,才能更好得到学生的尊重。另外要有高尚的师德,陈寅恪先生双目失明仍不失教师身份,领一份薪水仍尽一份责任,在工作岗位上需尽职尽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变通,注意教学的灵活性。陈先生在为学生授课时可以不拘一格,为学生拟题时可以别出心裁,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即指此,充分发挥教学的灵活性。
陈寅恪先生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其留给后人丰富的学术遗产以及其高尚的人格。陈先生除学者身份,还是一个合格的传道授业者,其为师的风范值得后人不断学习。
参考文献:
[1]魏 宁.陈寅恪:坚守讲台的盲人“教书匠”[J].北京教育(普教),2013(3).
[2]李天星.陈寅恪的历史人物研究[D]. 合肥:安徽大学,2013.
[3]刘克敌.陈寅恪与20世纪汉学[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75-82.
关键词:陈寅恪;教书匠;目盲
中图分类号:K825.41 文献标识码:B
陈寅恪学养深厚,可阅读梵语、波斯语、英、法、德多种语言,治史方面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佛教史、蒙古史、西域各民族史方面造诣颇深,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座高峰。
陈寅恪先生是一位文史大家,同时也是一位“教书匠”。他35岁从德国回国,适时清华设研究院国学门,经推荐任清华国学导师,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并称“四大导师”,时年36岁的他与梁启超和王国维应聘成为清华研究院导师。1938年到昆明的西南联大任教,由于抗战形势的发展,又先后在广西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任教于广州岭南大学,国家院系调整后,任教于中山大学[1]。观先生一生,教师是其另一身份,以身之所学弘教于各个高校间,为国故传承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治学和教书需有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身体,但命运并未特意垂青先生。陈寅恪先生早年高度近视,在以后治学中用眼过度,从而导致在1937年间右眼视网膜剥离,因环境原因未接受手术治疗从而导致右眼几近失明。而在抗战期间,工作过度和营养不良等多重原因导致左眼失明。胡适先生闻陈寅恪先生双目失明,曾写道:“寅恪为我国史学界一大重镇,今两目都废,真是学术界一大损伤。”双目视力的丧失着实对先生治学产生不利影响,但其凭借自身强大毅力仍然在学术上建树颇多。
陈寅恪先生双目失明后仍未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劝回到清华任教的陈寅恪修养一段时间,但陈寅恪先生道:“我是教书匠,不叫我开课,那怎么叫教书匠?”后经双方协商决定,陈寅恪先生在家为学生上课。双眼视力几近丧失的人教课自然会有一定的难度。先生备课期间先由助手为其读史籍文献,陈寅恪先生在听的过程中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提出的问题由助手记录。在备课过程中,先生凭借听,进而思考,最终形成类似讲课提纲的草稿,然后再进行修改,由其夫人誊抄,最终形成讲义。上课时先生坐于藤椅上讲,由助手将讲课所需史料写于黑板上,需要补充的内容由助手于黑板上补充。陈寅恪先生授课一丝不苟,只要有学生选其课程,无论人数多少,他都认真备课、讲课,充分尽到为人师的责任。先生具有极强的记忆力,其助手回忆,在为先生读《资治通鉴》的过程中由于脱漏一字,先生敏锐察觉并让其重读一遍,果然发现错误之处。陈寅恪先生的博闻强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双目视力丧失的不足[2]。陈寅恪先生的学术水平之高也得到同人的一致认可,其在清华任教期间有“教授的教授”和“活字典”的称呼,在其授课期间吴宓、朱自清、冯友兰等著名学者均前去听讲。陈先生的高尚师德也体现在对学生的关怀上,关注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力所能及给予学生帮助。其授课方法较为科学,反对“填鸭式”的教育方式,采用合理引导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对学生的考核也不拘一格,清华大学新生入学考试时请其为国文考试拟题,对对子一题拟为“孙行者”,作为上联,由学生拟下联。学生对出“胡适之”和“祖冲之”者为佳[3]。从这个例子可见其在教育方面的灵活变通、不拘一格,这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陈寅恪先生学问可为人师,行为可为师范,其身上展现的知识分子光辉可供后来者学习。陈寅恪先生的言行也可作为当今教师学习的楷模。作为一名教师,要有扎实的功底,扎实的专业知识可以帮助教师在学生心目中自觉树立权威,才能更好得到学生的尊重。另外要有高尚的师德,陈寅恪先生双目失明仍不失教师身份,领一份薪水仍尽一份责任,在工作岗位上需尽职尽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变通,注意教学的灵活性。陈先生在为学生授课时可以不拘一格,为学生拟题时可以别出心裁,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即指此,充分发挥教学的灵活性。
陈寅恪先生早已离我们远去,但其留给后人丰富的学术遗产以及其高尚的人格。陈先生除学者身份,还是一个合格的传道授业者,其为师的风范值得后人不断学习。
参考文献:
[1]魏 宁.陈寅恪:坚守讲台的盲人“教书匠”[J].北京教育(普教),2013(3).
[2]李天星.陈寅恪的历史人物研究[D]. 合肥:安徽大学,2013.
[3]刘克敌.陈寅恪与20世纪汉学[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7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