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课改 如何进行语文阅读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0703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数教师对改革后的课程标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有了较深刻的体会,并力求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却忽视了语文学科的另一性质——工具性。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融合呢?
  
  一、“变”与“不变”
  
  当前,时代在快速发展,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新的教育理念层出不穷。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赏识教育、课程改革等等这些新名词纷至沓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所有的改革包括教改,并不是对过去的全盘否定,而是保留其精华,革去其糟粕。创新也不是翻新,教育是一项长周期的事业,千万不可急功近利。
  无论何时,我们必须遵循教育规律,知识发展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办学,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这样才能抓住教育的本质。在当前,这种本质的东西就是要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
  让我们来认认真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并与新大纲对照,就会发现语文课程仍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仍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最终达到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这种工具性是不变的。但语文课程又强调“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习惯”,在阅读中“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是变的。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又是不变的,变的是“学”不只是学术水平,还有教育理念,还要终身学习,教学相长。当代教师,不能像蜡烛,春蚕那样只出不进,师生关系也不能是一桶水与一杯水的简单的数量关系,而要把教师对职业的责任感提升到对事业的敬业精神。
  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变”与“不变”的关系,以《课程标准》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二、新教参是朋友
  
  朋友应该是相知与共,同舟共济,相互提携,互相弥补的,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新教参就是我们最知心,最难能可贵的朋友。我们决不能把这样的朋友束之高阁,置于脑后。因为它清晰明了地告诉你课文的表达特点,教学重、难点,编者的意图,还可以提供科学、合理的教学建议,而且还准备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至于新教参的组成,大家在研读时就能明晰。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并超越它,应该注意两点问题。
  
  1.独立钻研课文
  教材说明把思想内容分析压缩到很短的篇幅,给教师自己独立理解课文留下极大的空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体验和感受,是引导学生和课文对话的基础。先独立钻研教材,再来看教材说明,对编者意图的领会就会更准确,更深刻。例如: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也是修订教材的亮点,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新教参动了很多脑筋。
  自主探究的引导,包括用什么问题给学生探究,如何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究;如何联系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联系已学知识探究,如何鼓励和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等,新教参都有切实可行的建议。如人教版语文第七册《和时间赛跑》一文,就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新教参做了多方面的提示:可抓住重点句子探究,可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的事例探究,可在朗读中体验,还可利用练习引导探究。
  学生合作学习的组织,包括讨论的题目,讨论的组织引导,以及如何反馈、评价,新教参都为教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策略。如人教版语文第七册《长城砖》如何组织合作学习,新教参做了如下建议:可用“朋友,你要自信”为题,组织交流。小组里一个同学扮演失去自信心的人,或者是对学好某学科没有信心,或者是不敢上台表演节目等等,其他同学对他进行劝说,具体事例可以是自己的例子,也可以是别人的例子,还可以是长城砖的例子。
  由此可见,我们一定要熟悉新教参这位新朋友。
  2.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在使用新教参时,既要充分留意教学建议的科学性,合理性,结合自己的体会作具体的教学设计;又要努力冲破教参的局限,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优化教学策略和方法,做到使用教参又不依赖教参,在使用中超越教参,在教学中做到教学相长。例《烛光里的妈妈》。
  
  三、课文也是“例题”
  
  叶圣陶老先生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一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句话指明了语文教材的特殊性——“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语文教材不是阐明知识的材料,而是一篇篇独立的表情达意的文章。从其课文本身看不出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进行什么训练。如果我们语文教师上课就是从头至尾地讲教材,认为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写人物和故事情节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的。那么如何发挥课文这一例题的作用,从而实现“举一而反三”,使学生阅读和作文的技能熟练起来呢?
  首先,研读课标,熟悉教材,明确每一学段,每一册,每一单元的读写知识的重点训练内容。把一篇篇文章当成例子,从文章本身的特点出发,确立每节课的训练点。但要注意这些点不是割裂开来的,要把它们作为分目标去实现并最终回归总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纵览全局,最起码应明确本学段的阶段目标,读写训练点及接续年段的阶段目标,读写训练点,这样就可以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使语文教学既不超前也不滞后,也就解决了平日我们老师经常说的欠账问题。
  训练点即教学重点,可依据读写例话提示的读写训练点,每一组课文前的导读提示的训练任务,教学的立足点,教参中重、难点的提示,及课文在单元中的位置,即编者的意图来确立。如人教版三年语文第六单元读写例话是“读文章,想画面”。恰好体现话——画之间的关系,一篇文章,往往是通过语言文字反映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和画面,阅读文章时,如果把文章中所描写的场景和画面在脑海里再现,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导读中除了提示了这一阅读训练点外,还强调了引导学生注意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景物和人物的,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学习运用。
  为此,在教学这组课文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荷花》时,确立“体会作者细致观察、细致描写的方法”为训练点。引导学生在品读中体会,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下的那一池荷花的美,凭借这样具体的语言感受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实际,闭上眼睛,在老师的感情朗读中去想象,勾勒学生心目中那一池大而活的荷花图,然后让学生回读课文,体会话——画——话的联系,学生的潜意识里就留下了把生活中的场景和画面变成语言文字的印痕,明晰话与画只是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展现你所看到的一切。
  语文能力的提高是个慢功,但如果我们教师能很好地利用每一个四十分钟,一点一滴地去训练,时日久了,积累得多了,语文素养自然也就形成了。
  其次,训练点的落实,也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及作文的 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可见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显然较之于获得课程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在阅读教学中,对学习方法要随机指导,自然渗透,做到“随风潜入”,“润物无声”。
  还以前面提到的《荷花》一课为例,这课的训练点是体会作者的细致观察,细致描绘的方法,为落实这一训练点,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1.出示一幅荷花图,请学生观察,描述,借以引出作者笔下的荷花,同时告诉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我们就重点体会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细致描绘荷花的。2.粗读课文,(1)可采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法,扫清字词障碍,(2)边读边体会荷花给你的印象,感受是什么?3.细读课文,品词品句,体会荷花的美。作者从闻到清香赶紧向荷花池跑去写起,先写眼中的荷花,荷叶的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从一个个大圆盘中冒出的不同开放状态的荷花;再写心中的荷花,实际上是由静态到动态的写,只是作者采用了精妙的构思,把自己想象成荷花池中的一朵,写出穿着雪的衣裳,随风摇动的荷花的婀娜姿态。这一环节可以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同学谈出自己的理解。4.感情朗读,领悟荷花的美,前文提到闭目想画面,告诉学生我们之所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缘于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抓住了荷花的姿态、颜色的特点进行了细致地描绘,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细致观察、细致描绘的方法,也明晰了这样做的作用,便于在自己的习作中应用。
  再次,课例的创造性使用,更好地为写作服务,前面已谈到过训练点的确立,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训练点的确立还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比如:笔者在作文批改中,发现学生无法把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写具体。对于自然段的教学,可尝试这样的模式:1.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2.选择典型自然段重点突破。例如人教版第六册第一单元的《放风筝》一课中的第6自然段,(1)初读弄清这段话中有几句,了解自然段的意思。这段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2)细读抓住关键词语释词理句,体会如何把“热闹”写具体的。(3)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谈谈对本段的理解。(4)设计练习,选择同样典型的自然段,让学生再次体会围绕一句话写具体的方法。教师提供材料,让学生写一写。在遇到合适的课例时,不妨好好利用一下。其实,有时一篇好的课文既是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课例,同时又是教给学生读写知识的课例,这样的文章就不一定非得按规定上两课时,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文尽其用,发挥其价值。
  当然,从某种角度看,课文确实是个例子。师生通过研究一篇篇具体的课文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然而,“例子”不应该是课文价值的全部。优秀的文本传承着人类的文明,经典作品更是人类的精神宝库。语文教学中,学生通过与大师、佳作对话,不断汲取精神、养分,锤炼着民族气节,内化着正确的思维方式,蓄积着丰富的民族感情。正是在这种量的积累中,学生点滴地积淀着语文的素养。这就超出了课文“例子”的功能。不少优秀课文,学生固然从中领悟到了欣赏作品的策略,有助于迁移嫁接,然而更多的,他们体验到了汉语的魅力,感受到了作品中形象的美好,以及课堂洋溢着的诗性文化。
  (责任编辑:梁 媛)
其他文献
适用年级:五年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目标:1.通过学生对家庭的卫生间水箱的调查、统计、计算,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灵活运用有关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体验到生活中处
本刊讯2005年4月1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CZ-3B捆绑式运载火箭,成功将“亚太”六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这是自1999年以来,我国首次进行的国际商业通信卫星发射。
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体现了新时期音乐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突出以审美为核心,以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兴趣爱好为重点,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听、唱、奏、表演、创造的艺术实践
在5月31日-6月2日于德国斯图加特召开的2005年发动机展览会上,德纳公司推出了先进的Intelligent Cooling(TM)电泵系列。
广东省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已经成为了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几个省份之一,多年以来的省内地区间贫富差距较大促进了广东省政府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广东省物流产业主要以出口
日前,国防科工委出台了《国防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这是对2004年10月22日发布的《国防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做出的细则性规定。该细则适用于国防科技奖的申报、评审、异议
随时知道孩子的位置,监控孩子声音,随时和孩子通话,危险SOS报警……时下儿童智能手表以其智能、电话、定位等新奇功能颇受家长的亲睐,
国内的人才竞争不仅日益激烈,而且出现了国际化竞争背景。加入WTO后,从员工流失的方向和流失员工的年龄结构看,国际化的人才争夺战,将愈演愈烈。国内企业如果不想束手就擒,就必须
摘要:解答高考文综合主观题的基本步骤是:第一步,审读设问。明确答题的具体要求;第二步,结合设问,审读材料,明确答题的事实依据:第三步,结合材料,联想教材。明确答题的理论依据;第四步,理清思路。组织答案。  关键词:主观题;解题步骤;结合;审读;明确 本文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