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生成性资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优秀资源,教师应随时捕捉生成点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生成为预设添彩。本文提出几点策略供师生参考。
关键词: 课堂生成 课堂预设 教学策略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面挺进的旅程,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学习信息不断出现,教师应随时捕捉生成点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生成为预设添彩。
一、于矛盾处点拨——让预设“柳暗花明又一村”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导致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识。这时,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有效引导和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迸发新的火花,利用生成性资源巧妙化解学生的困惑,让预设柳暗花明。
在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中,引导学生体会小松树能看得远的原因是遇到了麻烦:一连提问了几个学生都认为小松树看得远是因为它长得比大松树高。预设与生成出现了矛盾,怎么办?这时我发现透过教室窗户正好可以看见学校不远处花圃里有一丛美丽的花。我灵机一动,请班里一高一矮两位同学到讲台边来,让高一些的同学站在讲台前,让矮一点的同学站在讲台上面,并问他们:“透过右边的窗子你看见操场上有什么了吗?”高个同学说:“老师,我什么都看不到呀。”矮个同学说:“我看到了花圃里的花儿,啊,还有两只蝴蝶在翩翩起舞呢!”为了证实他们的说法,我又请了几组一高一矮的学生上来体验,通过亲身观察体验他们感受到:高个同学看不到操场上的任何东西,而另一个同学虽然个头较矮,但在“讲台”的帮助下却能看见操场上的花。在此基础上我再次引导学生回到课文进一步朗读感受,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小松树和大松树看到的风景不同与他们本身的高矮没有多大关系,小松树能看到远处的风景是因为它得到了大山爷爷的帮助。随后学生又针对小松树的自大心理展开了热烈交流,教学难点轻松突破。
当学生的学习遇到困惑时,正因为我的从容驾驭和巧妙点拨,轻松化解了教师预设与生成的矛盾,使预设在“山穷水尽”时展现了柳暗花明的风采,为课堂精彩奠定基础。
案例2:《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时,我请学生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并请学生点评。
师: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错了,他把“树林抽出新的枝条”读成了“树木长出新的枝条”。
师:你认为“抽出”能改成“长出”吗?为什么?
生:用“抽出”更恰当,因为“抽出”写出了枝条旺盛的生命力,而长出却没有这种效果。
师: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并想一想树木抽出枝条时的样子。
生:品读。
师:谁来说说,抽出来的枝条看到春天时会怎么说,怎么做?
生1:枝条揉揉眼睛,笑着说:“多么美丽的春天呀!多么香的花儿呀!”
生2:枝条拍拍妈妈的肩膀,开心地叫起来:“我终于看到春天啦,原来春天这样美丽。”
生3:枝条向溪水招招手,说:“这么美好的时光来了,请你给大家唱支歌吧。”
这个环节中,当学生朗读出现错误时,我没有拘泥于预设的教学流程而是于错误处点化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课堂展现未曾预约的精彩。
二、于浅显处深化——让预设“读书声声声入耳”
钟启泉教授做过这样精彩阐述:“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在教学人教版第二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时为更好地引导学生读好“他天天看啊,看啊,种子就是不发芽”一句,我在教学时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问题:雄日去看种子时心情怎样?
大多数学生都回答说:“雄日心里很着急。”
还有更好的引导方式吗?我想起自己平时种花盼望花儿快点开放时的心理,于是改变策略,这样引导学生:
师:太阳刚刚露出小脸,瞧,雄日提着他的洒水壶给花种浇水了,但他发现今天和前几日一样花盆里没有什么变化,这时他会想些什么?
生1:我想他此时一定很奇怪,为什么自己以前种花时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精心却能种出美丽的花,为什么现在如此精心培育却不见花种发芽?
师:是呀,此时的雄日心中充满了疑问,请大家带着疑问的语气读一读。
师:最近,雄日听说小伙伴的花种已经发芽了并有的还开出了鲜红的花儿。他又来到了花盆前,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心情怎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2:雄日难过极了,他想难道我的培育方法错了,他自言自语:“花种呀!快点发芽吧,快点发芽吧!”我能把他的心情读出来。(生带着难过的语气读)
生3:我想雄日心情会较为平静,他对花种说:“种子呀,是不是你不想和我相见?”我也想读读这句话。(该生带着平缓的语气读)
师:十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一转眼一个月过去了,花种还是不发芽,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又会怎样?
生4:我想雄日此时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着急极了。
师:你走进了雄日的心里,真是他的知音呀!你们能把他的心情读出来吗?(该生带着着急的语气读——全班品读句子)。
“他天天看啊,看啊,种子就是不发芽”,这个句子看似简单,但在表现雄日诚实美德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雄日的心里,教师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引导深化想象,使课堂上学生的个性感悟、多元品读之花灿烂开放。
三、于意外处调控——让预设“便觉春光四面来”
尽管我们课前经过了精心预设,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小失误,这时,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及时调控,让教学过程沿着最佳轨道继续前行。
著名特级教师徐善俊在教完《赤壁之战》一课后问:“大战结束了,周瑜在庆功会上会怎样向将士总结这次取胜的原因?如果你是周都督,会说什么?同样,曹操必会总结这次大战失败的教训,如果你是曹操,会怎样向部下做总结?”
这时,一位男生提出了“质疑”:我看过《三国演义》,曹操是个从来不认错的人,他怎么会向部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呢?学生的一句话使课堂气氛像凝固了似的,教学出现了“意外”,这时徐老师会怎样处理呢?只见他先是一笑,继而表扬这位学生读书用心并说:“你说得对,咱们就不让曹操开总结会了,但是,你说曹操回去以后,独自一人时会不会反省一下失败的原因呢?我们现在就把他的内心话掏出来好吗?”这一问化险为夷——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把曹操的内心世界分析体会得入情入理。
当课堂出现小意外时,徐老师没有轻易向学生“屈服”而是来个“回马枪”,这一招使课堂“峰回路转”、“绝处逢生”,再次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让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持续探究的态度,使课堂涌动着生命的灵性。
参考文献:
[1]刘丹红.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和谐共振[J].教育科学论坛,2010,08.
[2]董黄香.语文课堂教学生成之有效性思考[J].科教文汇,2009,03.
[3]刘薇.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
关键词: 课堂生成 课堂预设 教学策略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面挺进的旅程,是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叶澜语)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学习信息不断出现,教师应随时捕捉生成点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让生成为预设添彩。
一、于矛盾处点拨——让预设“柳暗花明又一村”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导致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识。这时,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进行有效引导和点拨,让学生的思维迸发新的火花,利用生成性资源巧妙化解学生的困惑,让预设柳暗花明。
在教学《小松树和大松树》一课中,引导学生体会小松树能看得远的原因是遇到了麻烦:一连提问了几个学生都认为小松树看得远是因为它长得比大松树高。预设与生成出现了矛盾,怎么办?这时我发现透过教室窗户正好可以看见学校不远处花圃里有一丛美丽的花。我灵机一动,请班里一高一矮两位同学到讲台边来,让高一些的同学站在讲台前,让矮一点的同学站在讲台上面,并问他们:“透过右边的窗子你看见操场上有什么了吗?”高个同学说:“老师,我什么都看不到呀。”矮个同学说:“我看到了花圃里的花儿,啊,还有两只蝴蝶在翩翩起舞呢!”为了证实他们的说法,我又请了几组一高一矮的学生上来体验,通过亲身观察体验他们感受到:高个同学看不到操场上的任何东西,而另一个同学虽然个头较矮,但在“讲台”的帮助下却能看见操场上的花。在此基础上我再次引导学生回到课文进一步朗读感受,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到小松树和大松树看到的风景不同与他们本身的高矮没有多大关系,小松树能看到远处的风景是因为它得到了大山爷爷的帮助。随后学生又针对小松树的自大心理展开了热烈交流,教学难点轻松突破。
当学生的学习遇到困惑时,正因为我的从容驾驭和巧妙点拨,轻松化解了教师预设与生成的矛盾,使预设在“山穷水尽”时展现了柳暗花明的风采,为课堂精彩奠定基础。
案例2:《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时,我请学生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并请学生点评。
师: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错了,他把“树林抽出新的枝条”读成了“树木长出新的枝条”。
师:你认为“抽出”能改成“长出”吗?为什么?
生:用“抽出”更恰当,因为“抽出”写出了枝条旺盛的生命力,而长出却没有这种效果。
师: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并想一想树木抽出枝条时的样子。
生:品读。
师:谁来说说,抽出来的枝条看到春天时会怎么说,怎么做?
生1:枝条揉揉眼睛,笑着说:“多么美丽的春天呀!多么香的花儿呀!”
生2:枝条拍拍妈妈的肩膀,开心地叫起来:“我终于看到春天啦,原来春天这样美丽。”
生3:枝条向溪水招招手,说:“这么美好的时光来了,请你给大家唱支歌吧。”
这个环节中,当学生朗读出现错误时,我没有拘泥于预设的教学流程而是于错误处点化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课堂展现未曾预约的精彩。
二、于浅显处深化——让预设“读书声声声入耳”
钟启泉教授做过这样精彩阐述:“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要鼓励师生在互动中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
在教学人教版第二册《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时为更好地引导学生读好“他天天看啊,看啊,种子就是不发芽”一句,我在教学时设计了一个这样的问题:雄日去看种子时心情怎样?
大多数学生都回答说:“雄日心里很着急。”
还有更好的引导方式吗?我想起自己平时种花盼望花儿快点开放时的心理,于是改变策略,这样引导学生:
师:太阳刚刚露出小脸,瞧,雄日提着他的洒水壶给花种浇水了,但他发现今天和前几日一样花盆里没有什么变化,这时他会想些什么?
生1:我想他此时一定很奇怪,为什么自己以前种花时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精心却能种出美丽的花,为什么现在如此精心培育却不见花种发芽?
师:是呀,此时的雄日心中充满了疑问,请大家带着疑问的语气读一读。
师:最近,雄日听说小伙伴的花种已经发芽了并有的还开出了鲜红的花儿。他又来到了花盆前,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心情怎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2:雄日难过极了,他想难道我的培育方法错了,他自言自语:“花种呀!快点发芽吧,快点发芽吧!”我能把他的心情读出来。(生带着难过的语气读)
生3:我想雄日心情会较为平静,他对花种说:“种子呀,是不是你不想和我相见?”我也想读读这句话。(该生带着平缓的语气读)
师:十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一转眼一个月过去了,花种还是不发芽,此时此刻他的心情又会怎样?
生4:我想雄日此时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着急极了。
师:你走进了雄日的心里,真是他的知音呀!你们能把他的心情读出来吗?(该生带着着急的语气读——全班品读句子)。
“他天天看啊,看啊,种子就是不发芽”,这个句子看似简单,但在表现雄日诚实美德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雄日的心里,教师结合平时的生活经验,引导深化想象,使课堂上学生的个性感悟、多元品读之花灿烂开放。
三、于意外处调控——让预设“便觉春光四面来”
尽管我们课前经过了精心预设,但在实际教学中,有时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小失误,这时,教师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及时调控,让教学过程沿着最佳轨道继续前行。
著名特级教师徐善俊在教完《赤壁之战》一课后问:“大战结束了,周瑜在庆功会上会怎样向将士总结这次取胜的原因?如果你是周都督,会说什么?同样,曹操必会总结这次大战失败的教训,如果你是曹操,会怎样向部下做总结?”
这时,一位男生提出了“质疑”:我看过《三国演义》,曹操是个从来不认错的人,他怎么会向部下分析失败的原因呢?学生的一句话使课堂气氛像凝固了似的,教学出现了“意外”,这时徐老师会怎样处理呢?只见他先是一笑,继而表扬这位学生读书用心并说:“你说得对,咱们就不让曹操开总结会了,但是,你说曹操回去以后,独自一人时会不会反省一下失败的原因呢?我们现在就把他的内心话掏出来好吗?”这一问化险为夷——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把曹操的内心世界分析体会得入情入理。
当课堂出现小意外时,徐老师没有轻易向学生“屈服”而是来个“回马枪”,这一招使课堂“峰回路转”、“绝处逢生”,再次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让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持续探究的态度,使课堂涌动着生命的灵性。
参考文献:
[1]刘丹红.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和谐共振[J].教育科学论坛,2010,08.
[2]董黄香.语文课堂教学生成之有效性思考[J].科教文汇,2009,03.
[3]刘薇.新课程下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