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多数读者心目中,郭保林的散文,如江河激流,汪洋恣肆,抒情写景,铺张扬厉,气势恢宏,撼人心魄。其实,他也写些纤细静美的散文,如春风明月,诗意流泻,似山涧清泉,涓涓汩汩。《我寄情思与明月》属于后者。现在让我们走进《我寄情思与明月》,领略其美。
作品开始便营造出抒情氛围。“久离故土,难免心中郁积起了一叠叠沉甸甸的乡情。”这是一句很动情的话,它从作者心灵深处喷出,触动了多年的情思,是全篇的统领。然后,作者用一个新奇的比喻,说明乡思郁积,难以割舍,“乡情像一条坚韧而绵长的丝线”,“一头系着故乡,一头系在我心中”,无论走到哪里,都伴我前行。优美形象的比喻道出乡情殷殷,用字不多,写出情思无限。同时点题示目:如何寄托这沉重的乡思?接下来,用两个疑问句,说明乡情珍重,难以托付,为寄情思与明月作了铺垫。这在写法上也许并不新鲜,但两个疑问句幽幽艾艾,清新淡雅,是上等的诗句。“托给那一缕飘逸的风。可它太放浪了,靠得住么?托给那一片悠悠的云。可它太轻薄了,载得动么?”
那么,托给谁呢?自然是明月。一个“哦”字,透出找到寄托的惊喜。“那一脉幽幽的月光”则不仅修辞用字新鲜贴切,而且风韵雅致。接下来写月亮“会”将我的情思带给故乡的小河,带给白杨林,带给梨园,带给场院,带给野花小草……铺陈排比,似乎烦琐,但情思初泻,收笔不及,源源涌出,说明思乡情深,也说明作者情感体验。
既然寄情思与明月,就要写故乡的明月。但作者拓开一笔,先写城里的月,这是写实,也是衬托。前者缘于细致观察,真切感受,后者则是艺术匠心。二者合一,便有了如下文字:城市的月光,即使中秋之夜,“也是慵慵的,倦倦的,只在遥远的天国微微睨着,月色淡淡的黄,像贫血少女的面魇”。忆及故乡的月色,“如水的清澈,如银的锃亮”。两相对比,为表现故乡情思,即为写故乡的月找到合乎情理的艺术高地。
郊外赏月,营造意境,是寄托情思的需要,也是艺术铺垫。山野独处,意境静雅,有了后面的诸多情思,也有了独语深思的氛围,这实在是一段优美的文字。观察细致,语言精练,描写雅致,令人击节。形容语句如“灯火万家的烟城”,“一羽鹅毛似的絮云”,“一匹尼龙纱巾似的流水”,“出水的明珠”,“浴后的白莲”等,自然贴切,令人遐想。而“在月儿的脸上抚来抚去”,“网住了月儿的蝉鬓”,“施施然脱颖而出”,“山野盛满了月的思想”中的动词,则恰到妙处,富有创意,令人赞叹。
所谓故乡情思,就是思念故乡的人、事、景,通过对故乡人、事、景的描写寄托或表现情思,因而思乡散文的主体构成便是在深切眷恋的情思中写故乡。构思立意不同,作者对故乡的描写也就不同,郭保林寄情思于明月,在完成了铺垫衬托之后,下面所写,大都在月夜之中。
首先是故乡五月的月夜。那的确是迷人的画,——是否“迷人”,重在描写。五月的月夜固然迷人,倘艺术功力不到,写不出迷人所在,只是惊叹,是没用的,此处所谓“的确”,是就作品的描写而言。与城市月色不同,故乡的“天空像刷洗过一般,没有一丝云雾,蓝莹莹的又高又远”,这是月的布景。故乡的月则“像一位姗姗来迟的妩媚的少女”,把月亮比做少女并不新鲜。但比喻后面的修饰,却千差万别,有雅俗之分。郭保林用“满目晴朗朗的光晕撒下来”领启,即符合了妩媚的月光,也写出乡下的月夜。尔后的描写,如“满院便是一片明晃晃的晶莹,槐花瓣上便注满月的流汁、月的凝脂,空气里弥漫着花的幽香、月的芳馨”等,使得故乡月夜景色迷人有了具体内容。
在这美丽的月夜,“我”躺在母亲的怀抱里,数星星,望月亮,听母亲唱儿歌,其乐融融!作品以儿童口吻问月,以儿童的心思理解月,充满稚气,也充满情趣。即使稍长,在月光里与小伙伴们奔跑、追逐、嘻闹,也情趣丛生,令人向往天真烂漫的童年,赞叹作者童心未泯。作品的情调是轻盈欢快的,也是抒情的,滤就了世俗铅华,留下清新雅韵。而诸如“歌清朗朗”、“湿润润的吻”、“幽幽的香”、“柔柔的情”等语句,更是凭空增添了些许迷人的色泽。
其次写瓜棚月夜。对乡村男孩而言,这是最动人的情景,作者的描写也充满情趣。妙笔到处,瓜园月夜风景跃然纸上。暮霭沉沉,萤火虫从夜帷里钻出来,像夜空飘撒下的星星,无声地飘荡,在瓜棚、瓜园四周飞舞。月亮升起来,“田野就像洒了一层银粉,远远的树林,近处的田陌、沙冈,呈现出一派既清晰、明亮,又空灵、柔和的景色”。这是一段令人心醉的文字,遣词用语生动空灵,犹如神来;诗情微泻,轻静柔和,好似天籁。迷人的意境,寄托着浓浓的故乡情思,令人神往,沁人心脾。
接下来便是富有诱惑力的瓜园。介绍瓜的品种,状其形,写其味,闻其香,品其甜,情趣万端。温柔的夜风伴着瓜果的芳香,四处弥漫,加上富有情趣的描写,故乡的瓜园月夜令人陶醉。更富有情趣的是“偷瓜”,这是乡村男孩子经常表演的喜剧、闹剧、恶作剧。此处描写,细致而不烦琐,嬉闹而不荒诞,顽皮而不令人生厌。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欢快的气氛。末一句“我们就躲在河滩里,趴在草地上,尽兴地享受‘战利品’,吃饱了,打着饱嗝,带着一种满足,一种快意,一种甜蜜,‘宿窝’去了……”如同省略号,意味悠长。
顺便说明,作品标点符号的运用十分讲究。写思念故乡,寻求寄托部分,多用句号,表示恳切;回忆儿时故乡生活内容,每段开始多用感叹号,缘于幽幽深情,也强化了抒情性。下面几段,作者告别天真烂漫的童年,开始阅读故乡这部沉甸甸的大书,少了欢快,添了忧思,因此少了感叹号,多用句号。作品最后,又多用感叹号,表达对故乡无尽的思念。标点符号,是心灵弹奏的音符,服从心灵的律动,也传达出律动的节奏。
童年的故乡生活是美好的,对童年故乡生活的回忆也是美好的。但童年的生活并不是故乡的全部,作者寄托的情思也不止于童年。在饶有兴趣地回忆了童年的故乡生活之后,作者的笔触又转向青年故乡生活的回忆。与童年相比,青年多了成熟和冷静,深刻和复杂,因而故乡也不只是欢歌笑语的月夜,那里充满了沉重和深奥,甚至苦涩。
但作者阅读故乡这部大书是在高考福音降临的时候,而且将阅读定格在月光明媚的河边,因而,初读故乡,尽管知道沉重深奥,画面里流泻的仍然是明快欢乐的情思。月夜河边,一切都鲜美如画。金黄的明月,抖抖地生起,“它金色的流汁,金色的柔光泼泼洒洒地倾泻在故乡广阔的田野上,远近的房檐、树梢、垛顶、水痕,全都泛出淡淡的金色光芒,一阵微风吹过,田野的光霭便闪闪地流动起来——飘到东,飘到西,飘到南,飘到北,对这耳语一阵,对那亲吻一会,悄悄地,悄悄地,不出一点儿声响”。万籁俱寂的月夜,安谧恬静的河边,独立着对前途充满憧憬的青年,他沉浸其中,也陶醉其中。皓月当空,月光如织,作者正是借着月光阅读故乡这部祖传的老书。卧在月光下的牛,溶进月色的紫烟,破旧的屋舍,古老的磨房,发黑的麦枯垛,长着绿醭的水坑,皲裂的辘轳把,弯弯曲曲的小路……一页页,一行行,都包含着极其丰富,也颇沉重的内容。作者似乎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萌动了苍茫的历史感和使命感,但他的心被美好的情思笼罩着,左右着,无法挣脱,也不愿挣脱。他只是轻手一点,避开了沉重与古老,很快又将笔触转移到最令人眷恋的中秋月夜。
中秋月出,雄伟壮观;中秋赏月,刻骨铭心。中秋时节,秋高气爽,风清夜明,是赏月的时光。同时,中秋月圆,人事常阙,也是亲人相聚,思念故乡,寄托情思的最佳时刻。面对当空明月,作者自然情思万端,于是便有了本文的压轴大戏中秋赏月。这里有赏月的仪式,月饼的样式,更有赏月过程中的母子深情。“母亲并不急着吃,望着我这远归的儿子那种吃月饼时甜甜的、贪婪的样儿,脸上的皱纹化为美丽的微笑。”简约而不简单,正所谓寥寥数语,写出了母亲对远归的儿子的无限的爱。
倘说,这是写中秋佳节散文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并不新鲜,也无须特别说明,那么,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通过咀嚼月饼,巧妙地“咀嚼”出时代的变化。离开时的故乡,尽管在回忆中重现,诗意地写出,却掩饰不住古老、落后、贫穷;而现在的故乡,则早已告别了古老的象形文字的书写,走进充满现代气息的新时代,农家大院里传出了马达轰鸣,农民的生活中有了现代娱乐设施——电视,农民的欢声笑语里“流淌着收获的喜悦,火红的富足,甜美、热烈、沸腾的追求”。因此,这篇思乡散文便在不经意间走出狭小的私人情感空间,感染了时代内容。
作品最后,照应开头——离开妻与子,到郊外山野,对月思乡,从对故乡亲人的深情回忆中,从对故乡月夜的美好回忆中,来到现实,结束寄托。夜依然那样静,情依然那般浓。作者似乎感到,不是自己乘着缥缥渺渺的月光飞回故乡,而是故乡在静穆中向他走来,带着童年的回忆、少年的足迹和熟悉的乡音,带着小河……向他走来。感觉错位,使他情不自禁,默默感念:“难忘的故乡!难忘的亲人!”并顺手点题:将浓浓的情思托付给天上明月,带给他的故乡——鲁西平原上的小村!(责任编辑张茂林)
作品开始便营造出抒情氛围。“久离故土,难免心中郁积起了一叠叠沉甸甸的乡情。”这是一句很动情的话,它从作者心灵深处喷出,触动了多年的情思,是全篇的统领。然后,作者用一个新奇的比喻,说明乡思郁积,难以割舍,“乡情像一条坚韧而绵长的丝线”,“一头系着故乡,一头系在我心中”,无论走到哪里,都伴我前行。优美形象的比喻道出乡情殷殷,用字不多,写出情思无限。同时点题示目:如何寄托这沉重的乡思?接下来,用两个疑问句,说明乡情珍重,难以托付,为寄情思与明月作了铺垫。这在写法上也许并不新鲜,但两个疑问句幽幽艾艾,清新淡雅,是上等的诗句。“托给那一缕飘逸的风。可它太放浪了,靠得住么?托给那一片悠悠的云。可它太轻薄了,载得动么?”
那么,托给谁呢?自然是明月。一个“哦”字,透出找到寄托的惊喜。“那一脉幽幽的月光”则不仅修辞用字新鲜贴切,而且风韵雅致。接下来写月亮“会”将我的情思带给故乡的小河,带给白杨林,带给梨园,带给场院,带给野花小草……铺陈排比,似乎烦琐,但情思初泻,收笔不及,源源涌出,说明思乡情深,也说明作者情感体验。
既然寄情思与明月,就要写故乡的明月。但作者拓开一笔,先写城里的月,这是写实,也是衬托。前者缘于细致观察,真切感受,后者则是艺术匠心。二者合一,便有了如下文字:城市的月光,即使中秋之夜,“也是慵慵的,倦倦的,只在遥远的天国微微睨着,月色淡淡的黄,像贫血少女的面魇”。忆及故乡的月色,“如水的清澈,如银的锃亮”。两相对比,为表现故乡情思,即为写故乡的月找到合乎情理的艺术高地。
郊外赏月,营造意境,是寄托情思的需要,也是艺术铺垫。山野独处,意境静雅,有了后面的诸多情思,也有了独语深思的氛围,这实在是一段优美的文字。观察细致,语言精练,描写雅致,令人击节。形容语句如“灯火万家的烟城”,“一羽鹅毛似的絮云”,“一匹尼龙纱巾似的流水”,“出水的明珠”,“浴后的白莲”等,自然贴切,令人遐想。而“在月儿的脸上抚来抚去”,“网住了月儿的蝉鬓”,“施施然脱颖而出”,“山野盛满了月的思想”中的动词,则恰到妙处,富有创意,令人赞叹。
所谓故乡情思,就是思念故乡的人、事、景,通过对故乡人、事、景的描写寄托或表现情思,因而思乡散文的主体构成便是在深切眷恋的情思中写故乡。构思立意不同,作者对故乡的描写也就不同,郭保林寄情思于明月,在完成了铺垫衬托之后,下面所写,大都在月夜之中。
首先是故乡五月的月夜。那的确是迷人的画,——是否“迷人”,重在描写。五月的月夜固然迷人,倘艺术功力不到,写不出迷人所在,只是惊叹,是没用的,此处所谓“的确”,是就作品的描写而言。与城市月色不同,故乡的“天空像刷洗过一般,没有一丝云雾,蓝莹莹的又高又远”,这是月的布景。故乡的月则“像一位姗姗来迟的妩媚的少女”,把月亮比做少女并不新鲜。但比喻后面的修饰,却千差万别,有雅俗之分。郭保林用“满目晴朗朗的光晕撒下来”领启,即符合了妩媚的月光,也写出乡下的月夜。尔后的描写,如“满院便是一片明晃晃的晶莹,槐花瓣上便注满月的流汁、月的凝脂,空气里弥漫着花的幽香、月的芳馨”等,使得故乡月夜景色迷人有了具体内容。
在这美丽的月夜,“我”躺在母亲的怀抱里,数星星,望月亮,听母亲唱儿歌,其乐融融!作品以儿童口吻问月,以儿童的心思理解月,充满稚气,也充满情趣。即使稍长,在月光里与小伙伴们奔跑、追逐、嘻闹,也情趣丛生,令人向往天真烂漫的童年,赞叹作者童心未泯。作品的情调是轻盈欢快的,也是抒情的,滤就了世俗铅华,留下清新雅韵。而诸如“歌清朗朗”、“湿润润的吻”、“幽幽的香”、“柔柔的情”等语句,更是凭空增添了些许迷人的色泽。
其次写瓜棚月夜。对乡村男孩而言,这是最动人的情景,作者的描写也充满情趣。妙笔到处,瓜园月夜风景跃然纸上。暮霭沉沉,萤火虫从夜帷里钻出来,像夜空飘撒下的星星,无声地飘荡,在瓜棚、瓜园四周飞舞。月亮升起来,“田野就像洒了一层银粉,远远的树林,近处的田陌、沙冈,呈现出一派既清晰、明亮,又空灵、柔和的景色”。这是一段令人心醉的文字,遣词用语生动空灵,犹如神来;诗情微泻,轻静柔和,好似天籁。迷人的意境,寄托着浓浓的故乡情思,令人神往,沁人心脾。
接下来便是富有诱惑力的瓜园。介绍瓜的品种,状其形,写其味,闻其香,品其甜,情趣万端。温柔的夜风伴着瓜果的芳香,四处弥漫,加上富有情趣的描写,故乡的瓜园月夜令人陶醉。更富有情趣的是“偷瓜”,这是乡村男孩子经常表演的喜剧、闹剧、恶作剧。此处描写,细致而不烦琐,嬉闹而不荒诞,顽皮而不令人生厌。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欢快的气氛。末一句“我们就躲在河滩里,趴在草地上,尽兴地享受‘战利品’,吃饱了,打着饱嗝,带着一种满足,一种快意,一种甜蜜,‘宿窝’去了……”如同省略号,意味悠长。
顺便说明,作品标点符号的运用十分讲究。写思念故乡,寻求寄托部分,多用句号,表示恳切;回忆儿时故乡生活内容,每段开始多用感叹号,缘于幽幽深情,也强化了抒情性。下面几段,作者告别天真烂漫的童年,开始阅读故乡这部沉甸甸的大书,少了欢快,添了忧思,因此少了感叹号,多用句号。作品最后,又多用感叹号,表达对故乡无尽的思念。标点符号,是心灵弹奏的音符,服从心灵的律动,也传达出律动的节奏。
童年的故乡生活是美好的,对童年故乡生活的回忆也是美好的。但童年的生活并不是故乡的全部,作者寄托的情思也不止于童年。在饶有兴趣地回忆了童年的故乡生活之后,作者的笔触又转向青年故乡生活的回忆。与童年相比,青年多了成熟和冷静,深刻和复杂,因而故乡也不只是欢歌笑语的月夜,那里充满了沉重和深奥,甚至苦涩。
但作者阅读故乡这部大书是在高考福音降临的时候,而且将阅读定格在月光明媚的河边,因而,初读故乡,尽管知道沉重深奥,画面里流泻的仍然是明快欢乐的情思。月夜河边,一切都鲜美如画。金黄的明月,抖抖地生起,“它金色的流汁,金色的柔光泼泼洒洒地倾泻在故乡广阔的田野上,远近的房檐、树梢、垛顶、水痕,全都泛出淡淡的金色光芒,一阵微风吹过,田野的光霭便闪闪地流动起来——飘到东,飘到西,飘到南,飘到北,对这耳语一阵,对那亲吻一会,悄悄地,悄悄地,不出一点儿声响”。万籁俱寂的月夜,安谧恬静的河边,独立着对前途充满憧憬的青年,他沉浸其中,也陶醉其中。皓月当空,月光如织,作者正是借着月光阅读故乡这部祖传的老书。卧在月光下的牛,溶进月色的紫烟,破旧的屋舍,古老的磨房,发黑的麦枯垛,长着绿醭的水坑,皲裂的辘轳把,弯弯曲曲的小路……一页页,一行行,都包含着极其丰富,也颇沉重的内容。作者似乎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萌动了苍茫的历史感和使命感,但他的心被美好的情思笼罩着,左右着,无法挣脱,也不愿挣脱。他只是轻手一点,避开了沉重与古老,很快又将笔触转移到最令人眷恋的中秋月夜。
中秋月出,雄伟壮观;中秋赏月,刻骨铭心。中秋时节,秋高气爽,风清夜明,是赏月的时光。同时,中秋月圆,人事常阙,也是亲人相聚,思念故乡,寄托情思的最佳时刻。面对当空明月,作者自然情思万端,于是便有了本文的压轴大戏中秋赏月。这里有赏月的仪式,月饼的样式,更有赏月过程中的母子深情。“母亲并不急着吃,望着我这远归的儿子那种吃月饼时甜甜的、贪婪的样儿,脸上的皱纹化为美丽的微笑。”简约而不简单,正所谓寥寥数语,写出了母亲对远归的儿子的无限的爱。
倘说,这是写中秋佳节散文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并不新鲜,也无须特别说明,那么,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通过咀嚼月饼,巧妙地“咀嚼”出时代的变化。离开时的故乡,尽管在回忆中重现,诗意地写出,却掩饰不住古老、落后、贫穷;而现在的故乡,则早已告别了古老的象形文字的书写,走进充满现代气息的新时代,农家大院里传出了马达轰鸣,农民的生活中有了现代娱乐设施——电视,农民的欢声笑语里“流淌着收获的喜悦,火红的富足,甜美、热烈、沸腾的追求”。因此,这篇思乡散文便在不经意间走出狭小的私人情感空间,感染了时代内容。
作品最后,照应开头——离开妻与子,到郊外山野,对月思乡,从对故乡亲人的深情回忆中,从对故乡月夜的美好回忆中,来到现实,结束寄托。夜依然那样静,情依然那般浓。作者似乎感到,不是自己乘着缥缥渺渺的月光飞回故乡,而是故乡在静穆中向他走来,带着童年的回忆、少年的足迹和熟悉的乡音,带着小河……向他走来。感觉错位,使他情不自禁,默默感念:“难忘的故乡!难忘的亲人!”并顺手点题:将浓浓的情思托付给天上明月,带给他的故乡——鲁西平原上的小村!(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