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上弹奏出的乐章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mmer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多数读者心目中,郭保林的散文,如江河激流,汪洋恣肆,抒情写景,铺张扬厉,气势恢宏,撼人心魄。其实,他也写些纤细静美的散文,如春风明月,诗意流泻,似山涧清泉,涓涓汩汩。《我寄情思与明月》属于后者。现在让我们走进《我寄情思与明月》,领略其美。
  作品开始便营造出抒情氛围。“久离故土,难免心中郁积起了一叠叠沉甸甸的乡情。”这是一句很动情的话,它从作者心灵深处喷出,触动了多年的情思,是全篇的统领。然后,作者用一个新奇的比喻,说明乡思郁积,难以割舍,“乡情像一条坚韧而绵长的丝线”,“一头系着故乡,一头系在我心中”,无论走到哪里,都伴我前行。优美形象的比喻道出乡情殷殷,用字不多,写出情思无限。同时点题示目:如何寄托这沉重的乡思?接下来,用两个疑问句,说明乡情珍重,难以托付,为寄情思与明月作了铺垫。这在写法上也许并不新鲜,但两个疑问句幽幽艾艾,清新淡雅,是上等的诗句。“托给那一缕飘逸的风。可它太放浪了,靠得住么?托给那一片悠悠的云。可它太轻薄了,载得动么?”
  那么,托给谁呢?自然是明月。一个“哦”字,透出找到寄托的惊喜。“那一脉幽幽的月光”则不仅修辞用字新鲜贴切,而且风韵雅致。接下来写月亮“会”将我的情思带给故乡的小河,带给白杨林,带给梨园,带给场院,带给野花小草……铺陈排比,似乎烦琐,但情思初泻,收笔不及,源源涌出,说明思乡情深,也说明作者情感体验。
  既然寄情思与明月,就要写故乡的明月。但作者拓开一笔,先写城里的月,这是写实,也是衬托。前者缘于细致观察,真切感受,后者则是艺术匠心。二者合一,便有了如下文字:城市的月光,即使中秋之夜,“也是慵慵的,倦倦的,只在遥远的天国微微睨着,月色淡淡的黄,像贫血少女的面魇”。忆及故乡的月色,“如水的清澈,如银的锃亮”。两相对比,为表现故乡情思,即为写故乡的月找到合乎情理的艺术高地。
  郊外赏月,营造意境,是寄托情思的需要,也是艺术铺垫。山野独处,意境静雅,有了后面的诸多情思,也有了独语深思的氛围,这实在是一段优美的文字。观察细致,语言精练,描写雅致,令人击节。形容语句如“灯火万家的烟城”,“一羽鹅毛似的絮云”,“一匹尼龙纱巾似的流水”,“出水的明珠”,“浴后的白莲”等,自然贴切,令人遐想。而“在月儿的脸上抚来抚去”,“网住了月儿的蝉鬓”,“施施然脱颖而出”,“山野盛满了月的思想”中的动词,则恰到妙处,富有创意,令人赞叹。
  所谓故乡情思,就是思念故乡的人、事、景,通过对故乡人、事、景的描写寄托或表现情思,因而思乡散文的主体构成便是在深切眷恋的情思中写故乡。构思立意不同,作者对故乡的描写也就不同,郭保林寄情思于明月,在完成了铺垫衬托之后,下面所写,大都在月夜之中。
  首先是故乡五月的月夜。那的确是迷人的画,——是否“迷人”,重在描写。五月的月夜固然迷人,倘艺术功力不到,写不出迷人所在,只是惊叹,是没用的,此处所谓“的确”,是就作品的描写而言。与城市月色不同,故乡的“天空像刷洗过一般,没有一丝云雾,蓝莹莹的又高又远”,这是月的布景。故乡的月则“像一位姗姗来迟的妩媚的少女”,把月亮比做少女并不新鲜。但比喻后面的修饰,却千差万别,有雅俗之分。郭保林用“满目晴朗朗的光晕撒下来”领启,即符合了妩媚的月光,也写出乡下的月夜。尔后的描写,如“满院便是一片明晃晃的晶莹,槐花瓣上便注满月的流汁、月的凝脂,空气里弥漫着花的幽香、月的芳馨”等,使得故乡月夜景色迷人有了具体内容。
  在这美丽的月夜,“我”躺在母亲的怀抱里,数星星,望月亮,听母亲唱儿歌,其乐融融!作品以儿童口吻问月,以儿童的心思理解月,充满稚气,也充满情趣。即使稍长,在月光里与小伙伴们奔跑、追逐、嘻闹,也情趣丛生,令人向往天真烂漫的童年,赞叹作者童心未泯。作品的情调是轻盈欢快的,也是抒情的,滤就了世俗铅华,留下清新雅韵。而诸如“歌清朗朗”、“湿润润的吻”、“幽幽的香”、“柔柔的情”等语句,更是凭空增添了些许迷人的色泽。
  其次写瓜棚月夜。对乡村男孩而言,这是最动人的情景,作者的描写也充满情趣。妙笔到处,瓜园月夜风景跃然纸上。暮霭沉沉,萤火虫从夜帷里钻出来,像夜空飘撒下的星星,无声地飘荡,在瓜棚、瓜园四周飞舞。月亮升起来,“田野就像洒了一层银粉,远远的树林,近处的田陌、沙冈,呈现出一派既清晰、明亮,又空灵、柔和的景色”。这是一段令人心醉的文字,遣词用语生动空灵,犹如神来;诗情微泻,轻静柔和,好似天籁。迷人的意境,寄托着浓浓的故乡情思,令人神往,沁人心脾。
  接下来便是富有诱惑力的瓜园。介绍瓜的品种,状其形,写其味,闻其香,品其甜,情趣万端。温柔的夜风伴着瓜果的芳香,四处弥漫,加上富有情趣的描写,故乡的瓜园月夜令人陶醉。更富有情趣的是“偷瓜”,这是乡村男孩子经常表演的喜剧、闹剧、恶作剧。此处描写,细致而不烦琐,嬉闹而不荒诞,顽皮而不令人生厌。简洁的语言,传达出欢快的气氛。末一句“我们就躲在河滩里,趴在草地上,尽兴地享受‘战利品’,吃饱了,打着饱嗝,带着一种满足,一种快意,一种甜蜜,‘宿窝’去了……”如同省略号,意味悠长。
  顺便说明,作品标点符号的运用十分讲究。写思念故乡,寻求寄托部分,多用句号,表示恳切;回忆儿时故乡生活内容,每段开始多用感叹号,缘于幽幽深情,也强化了抒情性。下面几段,作者告别天真烂漫的童年,开始阅读故乡这部沉甸甸的大书,少了欢快,添了忧思,因此少了感叹号,多用句号。作品最后,又多用感叹号,表达对故乡无尽的思念。标点符号,是心灵弹奏的音符,服从心灵的律动,也传达出律动的节奏。
  童年的故乡生活是美好的,对童年故乡生活的回忆也是美好的。但童年的生活并不是故乡的全部,作者寄托的情思也不止于童年。在饶有兴趣地回忆了童年的故乡生活之后,作者的笔触又转向青年故乡生活的回忆。与童年相比,青年多了成熟和冷静,深刻和复杂,因而故乡也不只是欢歌笑语的月夜,那里充满了沉重和深奥,甚至苦涩。
  但作者阅读故乡这部大书是在高考福音降临的时候,而且将阅读定格在月光明媚的河边,因而,初读故乡,尽管知道沉重深奥,画面里流泻的仍然是明快欢乐的情思。月夜河边,一切都鲜美如画。金黄的明月,抖抖地生起,“它金色的流汁,金色的柔光泼泼洒洒地倾泻在故乡广阔的田野上,远近的房檐、树梢、垛顶、水痕,全都泛出淡淡的金色光芒,一阵微风吹过,田野的光霭便闪闪地流动起来——飘到东,飘到西,飘到南,飘到北,对这耳语一阵,对那亲吻一会,悄悄地,悄悄地,不出一点儿声响”。万籁俱寂的月夜,安谧恬静的河边,独立着对前途充满憧憬的青年,他沉浸其中,也陶醉其中。皓月当空,月光如织,作者正是借着月光阅读故乡这部祖传的老书。卧在月光下的牛,溶进月色的紫烟,破旧的屋舍,古老的磨房,发黑的麦枯垛,长着绿醭的水坑,皲裂的辘轳把,弯弯曲曲的小路……一页页,一行行,都包含着极其丰富,也颇沉重的内容。作者似乎理解其中的含义,因此萌动了苍茫的历史感和使命感,但他的心被美好的情思笼罩着,左右着,无法挣脱,也不愿挣脱。他只是轻手一点,避开了沉重与古老,很快又将笔触转移到最令人眷恋的中秋月夜。
  中秋月出,雄伟壮观;中秋赏月,刻骨铭心。中秋时节,秋高气爽,风清夜明,是赏月的时光。同时,中秋月圆,人事常阙,也是亲人相聚,思念故乡,寄托情思的最佳时刻。面对当空明月,作者自然情思万端,于是便有了本文的压轴大戏中秋赏月。这里有赏月的仪式,月饼的样式,更有赏月过程中的母子深情。“母亲并不急着吃,望着我这远归的儿子那种吃月饼时甜甜的、贪婪的样儿,脸上的皱纹化为美丽的微笑。”简约而不简单,正所谓寥寥数语,写出了母亲对远归的儿子的无限的爱。
  倘说,这是写中秋佳节散文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并不新鲜,也无须特别说明,那么,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通过咀嚼月饼,巧妙地“咀嚼”出时代的变化。离开时的故乡,尽管在回忆中重现,诗意地写出,却掩饰不住古老、落后、贫穷;而现在的故乡,则早已告别了古老的象形文字的书写,走进充满现代气息的新时代,农家大院里传出了马达轰鸣,农民的生活中有了现代娱乐设施——电视,农民的欢声笑语里“流淌着收获的喜悦,火红的富足,甜美、热烈、沸腾的追求”。因此,这篇思乡散文便在不经意间走出狭小的私人情感空间,感染了时代内容。
  作品最后,照应开头——离开妻与子,到郊外山野,对月思乡,从对故乡亲人的深情回忆中,从对故乡月夜的美好回忆中,来到现实,结束寄托。夜依然那样静,情依然那般浓。作者似乎感到,不是自己乘着缥缥渺渺的月光飞回故乡,而是故乡在静穆中向他走来,带着童年的回忆、少年的足迹和熟悉的乡音,带着小河……向他走来。感觉错位,使他情不自禁,默默感念:“难忘的故乡!难忘的亲人!”并顺手点题:将浓浓的情思托付给天上明月,带给他的故乡——鲁西平原上的小村!(责任编辑张茂林)
其他文献
“期望”和“期待”在词语城是邻居,也是一对亲密要好的朋友,它们都可为人们表示希望、等待的意思,更有不少人喜欢用来表达对小朋友的希望、等待的心意,因此,它们很是居功自傲,这不,今天一大早,它们便争论起来。  “期望”说:“我的功劳突出,侧重表示‘希望’义。如,华夏子孙期望祖国统一。”  “期待”毫不示弱,开口道:“我的作用明显,侧重表达‘等待’义。如,爷爷期待着你的来信。”  “期望”亮了亮嗓门,又
欢度“六一” 萌娃童“畫”
期刊
一、传统师生关系解构    1、传统师生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形态  (1)传统师生关系的理论走向  在教学理论层面上,19世纪初,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主张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传授知识。在师生关系中重视教师的绝对权威,强调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支配作用,学生沦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家,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师生观。杜威指出,“学校生活组织应该以儿
为适应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提高中学英语教师对新教材教法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我省中学英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依托教育厅与爱德基金会合作的中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分暑期培训和脱产一学期培训对全省中学英语骨干教师进行培训。由江西省教育厅聘请外籍教师任听说、口语、英美文化背景等英语课程教学,江西师大教师任听力、阅读、新课标及解读、新教材教法、英语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程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聘请省内优质英语课教学
6月16日 星期日 天气:雨  今天是周末,本来计划和小伙伴一起去商业街逛一逛,结果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乱了计划。就在我打算重新钻回被窝的时候,妈妈坐到我身边,笑着说:“不如我们自己找点事情做?”  “比如玩一会儿电脑。”我开心地回道。  “可以,不过……”妈妈故意卖个关子,說道:“你要先答出妈妈出的这道题……”  “就知道是这样!不过我才不怕!”我信誓旦旦地等着妈妈给我出难题。  有一座时钟现
11月1日 星期五 小雨淅沥沥  “王博,起床了!8点半了,太阳出来晒屁股了!公鸡叫了十遍啦!该写作业啦,给你两分钟起床,不起的话,看我怎么收拾你!”天哪!一口气说了五六十字,真有能耐。我不情愿地穿衣服,嘴里嘀咕着:“什么呀,今天明明下大雨,哪来的太阳晒我的屁股?再说了这里可是城市,不是农村,哪来的鸡呀!”  “还在那废什么话?写作业去,先去练三页字。”我赶紧穿好衣服,开始练字,生怕被k。  二十
自文明发轫以来,人类便一直在沟通—除了使用语言之外,也通过在山洞或大自然间发现的记号与图形。自然界的草木鸟兽,在早期人类的眼中是神灵或超自然的化身。这些神灵以象征形式存在,多与动植物有关,如中华民族的龙象征着祥瑞、权力及好运;鸽子在全世界都代表和平;大蛇在多种文明中皆代表生命的循环;古代近东文化(今中东地区)和爱琴海文明都认为蜜蜂是上界与下界之间的桥梁;古埃及的圣甲虫是再生与复苏的象征;莲花在佛教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改革产生了广泛影响,并成为教育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把多元智能和各学科教学结合的研究越来越多。外语界也兴起了把多元智能和英语教学整合的探索和研究。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涵义    著名心理学家H.Gardner在其著作《心智结果》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这一理论突破了一般传统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
6月21日 星期五 天气:云  今天,天空阴云密布,紧张的气氛笼罩了整个教室,小沫和泽元正在为谁做题速度更快而争论不休。  “我只用了10分钟就做完了老师留的4道数学难题!”“哼,吹牛谁不会呀!我还用10秒钟就做完了呢!”“那我一道題只用1秒钟。”“我还4道题只用1秒钟呢!”  “咳咳!”实在不想继续听他们俩吵个没完,我决定亲自出马。“昨天老师一共留了4道数学题,你们各自回忆一下完成的时间,我用时
摄影师克里斯蒂安·里希特在一个原本属于东德的地区长大,在他14岁的时候,柏林墙被推倒了。“很多地方都开始变得萧条,从那个时候起,我经常去游览那些被荒废的建筑,有时候是和朋友们一起,有时候我一个人去。”里希特回忆说。这种对荒废建筑的探索很快变成他对被遗忘场所的喜爱,包括被遗忘的工厂、教堂、住宅和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