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湖北地区宗藩墓葬的墓室特点

来源 :大众考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uxiao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广是明朝分封藩王数量较多的行省之一,有“宗藩棋布”之名。明王朝先后在湖北地区分封了楚(武汉)、湘(荆州)、辽(荆州)、郢(钟祥)、襄(襄阳)、荆(黄冈)、梁(钟祥)、兴(钟祥)、惠(荆州)等藩,其中太祖时期封有楚、湘、辽、郢4个藩系,仁宗时期封有襄、荆、梁3个藩系,宪宗封有兴藩,神宗封有惠藩。湘、郢、梁藩仅传一王,无子国除,未分封郡王。兴献王次子朱厚熜入继大统,兴藩不再传承,兴献王墓葬也按帝陵规制升级改建为显陵。楚、辽、襄、荆四藩有明一代都有传承。亲王下还封有郡王、将军、中尉等,到了明末宗藩人数不计其数,宗藩墓数量也十分可观。




  宗藩墓是明代陵寝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北地区宗藩墓众多。墓室是墓葬的核心部分,是探究陵寝制度的重要参照。这里根据湖北地区已公布资料的宗藩墓,对其墓室部分进行分类和分析,从总体上了解湖北地区明代宗藩墓葬墓室的特点。
  墓室分类
  依据墓室数量可将湖北地区宗藩墓葬墓室分为5类:七室墓;五室墓;双室墓,包括单墓道双室墓和双墓道双室墓;单室墓;土坑竖穴墓。
  其中七室墓、五室墓这类多室墓,主要为始封王所使用,只见于明代初期,1425年以后亲王墓葬不见多室墓。
  单墓道双室墓(两室横向排列)两墓室之间不见通道,且壁龛彼此对称分布,可能是单室带壁龛的夫妻同冢合葬墓或双墓道双室墓的变体。单墓道双室墓(两室纵向排列)都为高等级的亲王墓,时间跨度较大。
  双墓道双室墓( 两室之间无通道连接)有明一朝基本都有使用,而双墓道双室墓(两室之间有通道连接)流行的年代多集中于1509年到嘉靖(1522—1566)中后期这一段时间。这两类墓存在一定的交叉发展关系,多为将军、中尉等级使用,无郡王及以上的高等级者,墓室面积几乎都在10平方米以下。
  单室墓多为郡王或亲王级别,明朝始终都有使用。其中单室墓带耳室或壁龛者,楚、辽两藩都有发现。这类墓室的单体面积较大,集中于亲王、郡王或王妃这些高等级的墓葬中。其中已发掘的两座郡王妃墓明显小于亲王和郡王的墓室面积。这类墓自1424—1643年皆有使用,时代跨度较大。单室墓不带耳室或壁龛者的使用时间大概在1478—1595年之间,基本只见于襄藩,多为石室墓,亲王级别较多,墓室面积多集中在50平方米左右。镇国将军也有使用者,由于破坏严重,具体不详。
  土坑竖穴墓多见于楚藩和荆藩,主要集中于1526—1570年间,几乎都为石灰糯米混合结构墓葬,亲王与王妃、将军和中尉都有使用。亲王级别的墓室多为石灰糯米和青砖的混合结构,但明早中期的高等级墓中不见这类形制,其大规模的使用说明1526—1570年间可能是这类墓葬的高度发展时期,而非发端期。
  自身传承
  从目前已公开的墓葬资料来看,每个藩系自身的传承关系远大于各不同藩系之间的关系。


  楚藩墓葬
  楚藩各墓葬的墓室结构基本一致,皆为带斜坡墓道的单室砖墓,始终未有太大变化。材质上,墓葬中大量使用砖、石等建材,以石灰为粘合剂,有些墓葬还在墓室外侧版筑三合土、木炭等保护层,密封效果较好,可防蛀防潮。墓室结构上,墓顶多为券顶,建有耳室或壁龛,呈“凸”或“中”字形,还设有3扇仿木结构的石门。楚藩墓葬的等级差异主要体现在墓室的面积大小及用料上,就目前已公开资料的楚昭王墓来看,其墓室面积明显大于郡王墓;从景陵王与妃的同园并穴墓来看,郡王墓面积大于王妃墓。通城王朱英焀墓墓室面积却略小于其妻墓,但墓室用料十分讲究,为其他墓葬所不及。可知楚藩王墓皆为单葬墓,夫妻合葬方式为同地异冢合葬,不见同冢合葬。


  目前公布资料的楚藩将军和中尉等级的墓葬,主要集中在1509年到嘉靖(1522—1566)晚期這一段时间内,由于时间相对集中,墓葬形制也没有显著变化,分为土坑墓和带墓道的砖室墓两大类。与楚藩王合葬制度相同,夫妻也无同穴合葬者。除土坑墓外,楚藩将军、中尉等级的墓葬也大多为券顶砖室墓,皆带有墓道和壁龛。这种带有墓道的双室砖墓在墓葬结构上和藩王级别的墓葬保持一致,只是规格上有较大差异,整体面积、墓葬用料明显低于郡王级别的墓葬。


  辽藩墓葬
  已公开资料的辽藩墓葬有辽简王墓和辽王妃曹氏墓。辽简王玄宫结构仿帝陵而建,为单葬墓;辽王妃墓为带壁龛的单室墓。辽藩墓葬资料有限,目前来看辽藩可能为单葬墓,暂无同穴及同冢合葬形制,可能为夫妻异穴合葬。辽藩所用的建筑材料以砖为主,不同于楚藩大量使用石灰糯米将墓室整体包裹,但也用石灰糯米浆做粘合剂。
  荆藩墓葬
  荆藩墓葬形制有着比较典型的过渡变化,根据《金玉默守—湖北蕲春明荆藩王墓珍宝(图录)》介绍,荆宪王(1453年卒)、荆靖王(1461年卒)、荆和王(1504年卒)三位荆王的墓葬虽然破坏严重,但从残留痕迹看,其墓室应该都是砖石结构,可惜因受到破坏,无法判断墓室结构。其中荆藩早期宗藩墓,如第一任荆王宪王墓及都梁悼惠王朱见溥夫妻合葬墓(据推测)皆为前后两室的砖石墓。明代中后期以后,荆藩不论亲王墓还是镇国将军墓,皆为土坑竖穴结构,墓室面积较小,大量使用三合土、石灰糯米等建材。荆端王朱厚烇次妃刘氏(1560年卒)墓,墓四壁和底部全用三合土筑成,墓顶两檐用青砖斜铺,中间用瓦堆成屋脊,但无墓门和墓道,南开大学刘毅教授在《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研究》中认为其墓葬“可以看作是由券室墓向无墓室之石灰椁墓过渡的例证”。到了天启年间(1621—1627),荆定王朱由樊墓的三合土基本上为黄褐色,还夹杂着许多民窑生产的粗瓷碗,已经完全没有早期和中期荆藩王墓的气派。


  从已公布的材料来看,荆藩早期可能为同冢同穴合葬形式,随着墓葬形制向土坑三合土墓的演变,夫妻合葬可能变为同冢异穴、次妃另葬的形式。
  襄藩墓葬
  襄藩墓的墓葬形制在明代未有明显变化,自身特色较为明显,自亲王到将军等级的墓葬多以单室石室墓为主。襄藩墓中结构较为明确的有襄宪王、襄怀王、襄康王、襄庄王、镇国将军平川公墓等,这些墓葬前部均设墓道、甬道以及石质墓门。按墓室数量分为两类,一


  类为双室墓,如康王墓、庄王墓,这类墓葬整体面积较大,两室相连处还建有甬道和石质墓门;一类为单室墓,如宪王墓等。襄藩亲王墓的发展变化似乎不同于其他藩系,时代较早的墓葬墓室面积小,而中后期(康、惠二王)墓室面积则较大。襄庄王墓室有仿木建筑、庑殿顶等结构,装饰华丽。
  石灰糯米材料的大量使用
  湖北地区宗藩墓大量使用三合土、石灰糯米等材料,有些在墓室外包裹三合土和木炭,如楚昭王墓和楚藩的一些郡王墓;有些则使用石灰糯米密封墓室或填砌缝隙,如通城王朱英焀及其妃徐氏墓、辽简王墓、郢靖王墓、朱显栻家族墓等;有些墓葬则使用三合土、石灰糯米浆建造整个墓室,如明中后期的荆藩王墓。石灰糯米的使用主要是为了防腐防潮,石灰、木炭不仅可以吸收水分和湿气,充当“干燥剂”,还具有消毒的功效。明人吕坤认为:“土有燥湿,灰隔御湿也,宜于江南……江南下湿,水易浸棺,故作灰隔,假其燥以御湿也。”
  楚昭王墓为单室墓,而同一时期的辽简王墓、郢靖王墓和湘献王墓则为多室墓,楚昭王玄宫面积明显小于辽、郢两王,但楚昭王陵园却远大于同时代始封亲王,这说明楚昭王玄宫面积小未必是为了缩减成本,很可能是在建墓时,由于工程难度的限制,使楚昭王玄宫不能建造成大型多室墓。楚昭王墓使用石灰糯米和木炭将整个墓室包裹,并使用了石灰糯米做粘合材料,这种建造方式非常注重墓室的密封性和防腐防潮。“夫妻双圹穿墙孔曰孝顺洞,通魂往来何愚也,皆损圹,夫圹仅容棺。空隙处须糯粥调石灰筑实为妙,曷尚虚文哉。”当时人认为“过洞”的设置都会“损圹”,更何况是结构复杂的多室墓,且墓圹刚好容纳棺木者“实为妙”,这就说明要保证墓葬的密封性,墓室面积不能过大,墓室结构也不能过于复杂。使用三合土包裹墓葬者,墓室结构都较为简单,而楚藩无夫妻同室合葬的情况可能也有此考虑。


  明中后期荆藩墓葬大量使用三合土、石灰糯米等材料,墓室面积普遍较小。荆藩因水患、蚁患迁葬的例子在《明实录》中也有记载,在蕲春县西河驿石粉厂朱怡仙墓志中写到“己亥(1539)冬十月,攒发果罹蚁蚀之患、夫人不胜悲恸,遂易棺改附西河驿广教寺”。蕲州地区地势较为低洼,三面环水,土壤湿气重,若墓葬在建造时防水防虫工作不善,易造成蚁患。蕲春王宣村荆藩亲王墓为男女同坟异穴合葬墓,两墓之间凿有方形过洞,墓室外壁包裹三合土。明中后期荆藩墓室大量使用石灰糯米三合土等建材、将墓室面积缩小的做法更利于墓葬的防腐与防潮。


  湖北地区明宗藩墓葬中还有一类—碗墓,其中的代表如楚藩镇国中尉朱显栻夫妻合葬墓,其墓是将上万个碗上下扣合,并用石灰糯米進行粘合,上下共六层,每层内外叠放两圈,最终形成圆角长方形的墓葬。碗墓使用石灰糯米的混合物为粘合料,黏连度好。此外,荆定王墓的三合土中也夹杂了民窑生产的粗瓷碗。墓葬使用的碗为瓷土高温烧成,和砖相比吸水性几乎为零,碗与石灰糯米浆的组合,能更加有效保证墓室的密封性;同时这些瓷碗制作粗糙,多为残次品,相较于大规模使用三合土建造墓室,碗墓的建造成本更低,但防潮效果却很好。
  本文为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明代明器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研究”(项目编号为TJZLQN20-00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为南开大学博物馆馆员)
其他文献
Books Exhibition 书讯  《考古随笔(套装3册)》  陈星灿 著  文物出版社,2021年4月  《考古随笔(一)》收录了作者1990—2000年间写的50余篇随笔,生动地展现了古人的行为、生活、思想和信仰。《考古随笔(二)》收录了作者2000—2010年间写的60余篇随笔,采用对比研究的视角,讨论“物”背后的“人”与“文化”。《考古随笔(三)》收录了过去20年作者的大部分随笔及少
期刊
迦陵频伽是佛教典籍中记载的一种神鸟,因其声音美妙动听,婉转如歌,故又名妙音鸟,形象为人首鸟身。《旧唐书》记载,元和十年(815年)八月,“诃陵国遣使献僧祗童及五色鹦鹉、频伽鸟并异香名宝”。有唐一代,迦陵频伽形象既广泛存在于莫高窟、榆林石窟、龙门石窟的壁画中,又作为装饰图案出现在中原佛寺塔基券门以及舍利石棺中。如西安小雁塔的券门门楣上,有迦陵频伽线刻画。1958年在山西长治城内西南隅一座唐代残塔的塔
期刊
2018年10月,洛阳西工区纱厂路保利大都会建设工地发现一座西汉时期大墓。这座西汉大墓(编号为C1M16090)由墓道、主墓室、侧室、廊道、耳室、坠室6部分组成,占地面积近210平方米。墓葬形制独特,保存相对较好,出土遗物精美罕见,其中玉器及玉饰件的数量达100件以上。  墓中发现了一件“玉温明”。温明即是漆面罩,关于温明最早的记载出自颜师古注《汉书?霍光传》引东汉服虔:“形如方漆桶,開一面,漆画
期刊
甘熙故居在南京民间俗称“九十九间半”,位于南京城内南捕厅历史街区,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其主人是被誉为“江南甲姓”的金陵甘氏家族。甘熙故居由三组坐南朝北(南捕厅15号、17号、19号)、一组坐东朝西(大板巷42号)的多进穿堂式古建筑组成,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其内营造假山鱼池,广植花卉树木。甘熙故居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建
期刊
“这里的婴儿在出生四五天后就被放到一个芦苇和柳枝编织成的小床上,他们的面部朝下,女人们用两块板子紧紧夹住小婴儿的头部,一块放在额前一块放在脑后,孩子们要一直忍受这种痛苦,直到他们的头部变平定型。”  这一段来自16世纪修道士Landa 的叙述,记录了玛雅人延续数千年的颅骨变形传统。在古代,颅骨变形的现象几乎遍布各大洲,玛雅地区发现的变形颅骨的数量和种类更是令人惊叹。玛雅人为何如此热衷于这一习俗,不
期刊
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百年,具有重要的纪念性意义。百年以来,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考古学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建设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大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系统建构了中国“考古学”学术体系、知识体系和概念体系。这一体系主要由断代考古、区域考古、专题考古等方面构成,在整个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技术科学体系中,考古学拥有其独特的
期刊
明朝实施分封制,将皇子封于全国各地,以形成“诸子各有茅土之封,藩屏王室,以安万姓”的局面。藩王陵墓制度是明代帝王陵墓制度的组成部分,也是研究皇帝陵墓制度的重要参照物。从考古调查或发掘资料来看,散处各地的明代藩王陵墓不仅时代特征明顯,地域特征也很突出。这里以明楚藩愍王陵园为例探讨楚藩陵园的规制布局。  楚藩陵园概况  楚藩是朱元璋第六子朱桢的封国,王府位于湖广行省武昌府(今武汉市武昌区),辖境包括今
期刊
说起玻璃,大多数人脑海里会浮现琳琅满目、晶莹剔透的玻璃产品,诚然,玻璃已在现代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各类玻璃制品随处可见。或许很多人认为玻璃是近现代才有的一种人造材料,其实玻璃跟陶瓷一样也有较为漫长的发展历史,世界范围内最早的玻璃制造始于公元前25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玻璃制品年代为春秋末战国初。虽同属硅酸盐质材料,陶瓷在古代中国的发展一直光彩夺目,颇有“带头大哥”的风
期刊
明初,太祖朱元璋为避免重蹈元末军阀割据的覆辙,决定依靠宗室子孙加强对地方的掌控与制衡。从洪武三年(1370)开始,前后三次封藩于诸王,分镇全国各地。四川位居长江上游,往东为出入吴楚之咽喉,北依秦岭沟通川陕,西南为高原所环抱,自古是出入滇藏必经之地,战略和军事上的重要性,决定了它必然成为明王朝建藩封国的要地。洪武十一年(1378),在朱元璋进行第二次册封时,年仅七岁的十一皇子朱椿被册封为蜀王。朱椿于
期刊
明朝对皇族实行分封制,封在今天河南境内的有周、唐、赵、郑、伊、徽、秀、崇、汝、潞、福诸藩,较之他地,河南的王府最多。这些藩王就国以后,不仅在生前修盖豪华的王府,死后还要在封地附近修建规模宏大的寝园建筑。河南诸藩,尤以封在开封的周藩传国时间最久,宗人最繁,墓葬数量自然也多,其墓葬特征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河南地区明代藩王墓葬的发展脉络。历年来通过正式考古发掘并发表的周藩墓葬资料寥寥,笔者在甄别相关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