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历史与社会学科蕴涵着丰富的德育素材,为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借用马克思的一个比喻:德育存在于历史教学之中,“就像价格是同商品一起存在着一样”。
上海市特级教师钱梦龙对语文德育的艺术境界有过生动的描述:许多胸怀育人大目标的教师,把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性格培养、情操陶冶、个性发展交融起来,汇成一股推动学生天天向上的巨大力量;而且这交融浑然天成,不见人工掺杂痕迹。所以,观摩他们的课,每觉春风扑面,和煦宜人;犹如细雨无声,浸润心田……这令人神往的德育境界,不正是我们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德育追求的方向——德育无痕,润物无声吗?
“无痕德育”看似无痕,实则有痕,需要我们教师精心策划,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引发心灵共鸣。如果说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是一片片积雨云,那么教师的精心备课是阵阵春风,如何使德育润物无声,浸润学生心田?我在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中,在关注与追求无痕德育中,一路探寻,一路思索,现将一些感悟与同行们分享。
一、“春风化雨”——挖掘素材,精心备课
历史与社会学科蕴涵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有待我们教师去开发和利用。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是隐蔽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的备课中不能停留在教材表面的内容上,应当认真钻研教材,从中发掘教材中可拓展、深化的德育资源,结合新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以及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并将它与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德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年龄特征制约着德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新观点、新思想、新问题层出不穷,初中生的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觉醒,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先进,情感更加丰富。在备课时,我们教师设计德育目标要实,忌高、空,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情绪和情感,同时必须走在学生的前头,领先于教材,在细节拓展上下工夫。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构成,扩大阅读视野,要瞄准高校学刊、名人传记、回忆录,乃至最新的学术成果等,以淘金般的目光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点点滴滴,从而使春风源源不断,吹化片片积雨云。
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以时政为契机,激情引学生入戏
不分时机的说教必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厌恶,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抓住时机,寻求契机进行德育十分重要。
初中生对每天都在发生的社会新闻以及大家极为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都充满好奇,非常希望了解这些现实问题,而且渴望倾吐和交流。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以此为契机,把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引入历史与社会课堂,充分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课程资源,使之和历史事件有机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言“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所以,教师首先需动情,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建立起自己与历史人物的情感联系,并将这份真挚感情,融入教学之中。教师只有动情了,才可能用丰富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感情,根据不同的情况,语态或欢快、或悲伤、或高亢、或低沉,让学生感受情感的熏陶与催化。在不知不觉中使得学生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与历史及其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升华为精神动力。
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将德育融入知识情境之中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 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知识情境之于德育, 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德育需要融入知识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将德育以历史知识为载体,融入情境,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以史明理,以史怡情。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图片、史料、视频等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思考历史的思维。
案例展示: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这一新闻迅速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话题,学生也十分关注日本地震事件,课间听到了学生这么一段对话,“日本发生大地震了!”“对呀对呀,我也听说了,还很严重呢!”“日本人活该!”“日本挺可怜的,我们应该给些救助。”……我知道这些学生没有那样的坏心,但是可以肯定,有些学生的想法是错误的。既然学生这么关注这一问题,而且现在他们又充满着困惑,这个时候若结合相关历史事件对他们进行德育,岂不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天上课时,我将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屈辱的岁月”中的“甲午战争”和第七单元第五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先提上来上。一上课,我就问:“这两天,大家茶余饭后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日本地震、海啸。”学生不约而同地说。“刚听说日本地震海啸时,你的反应是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说着……“归纳一下大家的想法,大体两种,一种是同情,要给予日本帮助,一种有点幸灾乐祸,老师也搜索了百度,中国人对日本地震的反应大体也是这两种,为什么我们有些人会幸灾乐祸呢?这样做对吗?”“谁让他们侵略过我们。”有同学说道。“能具体点说吗?”我问道。“甲午战争、全面侵华战争……”个别学生小声地说着,其他学生则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明显表现出对这段历史的不了解,以及对该问题的不确定,我顺势播放了甲午战争、全面侵华战争两段视频,之后请学生说出日本侵略中国的基本史实。再显示三则材料:东史郎公开侵华战争期间日记、小泉纯一郎祭拜靖国神社、日本在中国汶川大地震时对中国的援助。“看了史料,你又有何感想?”学生又议论开了。我说:“现在日本人最好不要到旅顺、南京来,这里被日本兵杀死的冤魂太多了。如果要来,一定要带着忏悔的心来,尽管我们对历史的问题不主张血债要用血来还,但日本政府至少要承认侵华罪行,给中国人一个交代,而不是像小泉纯一郎那样跑到靖国神社去祭拜战犯,伤害中国人的感情。侵略是侵略,天灾是天灾。侵略者的暴行我们当然不能忘,但普通日本民众有什么错?不要忘了他们还曾积极援助过我们,为汶川地震组织过很多捐款,日本救援队是第一个到中国的救援队。”这些话引起了学生深深的共鸣。事实证明,在教学中抓住契机,有意识、有目的地引进学生熟悉的时政要闻、社会热点,恰如其分地结合教材,创设知识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使德育与教学活动浑然天成,不露痕迹。
当然,要做到“德育无痕”,远不止这些,这是一件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思考和探索。我们渴望德育无痕,期待享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德育!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
上海市特级教师钱梦龙对语文德育的艺术境界有过生动的描述:许多胸怀育人大目标的教师,把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性格培养、情操陶冶、个性发展交融起来,汇成一股推动学生天天向上的巨大力量;而且这交融浑然天成,不见人工掺杂痕迹。所以,观摩他们的课,每觉春风扑面,和煦宜人;犹如细雨无声,浸润心田……这令人神往的德育境界,不正是我们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德育追求的方向——德育无痕,润物无声吗?
“无痕德育”看似无痕,实则有痕,需要我们教师精心策划,激发学生内心情感,引发心灵共鸣。如果说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是一片片积雨云,那么教师的精心备课是阵阵春风,如何使德育润物无声,浸润学生心田?我在历史与社会教学实践中,在关注与追求无痕德育中,一路探寻,一路思索,现将一些感悟与同行们分享。
一、“春风化雨”——挖掘素材,精心备课
历史与社会学科蕴涵着丰富的德育素材,有待我们教师去开发和利用。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不可能像学科知识那样处处明显,它往往是内在的、深层的,个别是隐蔽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的备课中不能停留在教材表面的内容上,应当认真钻研教材,从中发掘教材中可拓展、深化的德育资源,结合新课程标准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并根据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以及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目标,并将它与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德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年龄特征制约着德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新观点、新思想、新问题层出不穷,初中生的主体意识得到进一步觉醒,获取知识的渠道增多,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先进,情感更加丰富。在备课时,我们教师设计德育目标要实,忌高、空,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情绪和情感,同时必须走在学生的前头,领先于教材,在细节拓展上下工夫。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构成,扩大阅读视野,要瞄准高校学刊、名人传记、回忆录,乃至最新的学术成果等,以淘金般的目光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点点滴滴,从而使春风源源不断,吹化片片积雨云。
二、“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以时政为契机,激情引学生入戏
不分时机的说教必定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厌恶,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抓住时机,寻求契机进行德育十分重要。
初中生对每天都在发生的社会新闻以及大家极为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都充满好奇,非常希望了解这些现实问题,而且渴望倾吐和交流。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以此为契机,把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焦点引入历史与社会课堂,充分开发利用这些宝贵的课程资源,使之和历史事件有机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言“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所以,教师首先需动情,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建立起自己与历史人物的情感联系,并将这份真挚感情,融入教学之中。教师只有动情了,才可能用丰富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感情,根据不同的情况,语态或欢快、或悲伤、或高亢、或低沉,让学生感受情感的熏陶与催化。在不知不觉中使得学生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与历史及其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升华为精神动力。
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将德育融入知识情境之中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 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知识情境之于德育, 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德育需要融入知识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将德育以历史知识为载体,融入情境,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以史明理,以史怡情。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图片、史料、视频等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思考历史的思维。
案例展示: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0级强烈地震并引发了海啸,这一新闻迅速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话题,学生也十分关注日本地震事件,课间听到了学生这么一段对话,“日本发生大地震了!”“对呀对呀,我也听说了,还很严重呢!”“日本人活该!”“日本挺可怜的,我们应该给些救助。”……我知道这些学生没有那样的坏心,但是可以肯定,有些学生的想法是错误的。既然学生这么关注这一问题,而且现在他们又充满着困惑,这个时候若结合相关历史事件对他们进行德育,岂不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天上课时,我将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屈辱的岁月”中的“甲午战争”和第七单元第五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先提上来上。一上课,我就问:“这两天,大家茶余饭后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日本地震、海啸。”学生不约而同地说。“刚听说日本地震海啸时,你的反应是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地说着……“归纳一下大家的想法,大体两种,一种是同情,要给予日本帮助,一种有点幸灾乐祸,老师也搜索了百度,中国人对日本地震的反应大体也是这两种,为什么我们有些人会幸灾乐祸呢?这样做对吗?”“谁让他们侵略过我们。”有同学说道。“能具体点说吗?”我问道。“甲午战争、全面侵华战争……”个别学生小声地说着,其他学生则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明显表现出对这段历史的不了解,以及对该问题的不确定,我顺势播放了甲午战争、全面侵华战争两段视频,之后请学生说出日本侵略中国的基本史实。再显示三则材料:东史郎公开侵华战争期间日记、小泉纯一郎祭拜靖国神社、日本在中国汶川大地震时对中国的援助。“看了史料,你又有何感想?”学生又议论开了。我说:“现在日本人最好不要到旅顺、南京来,这里被日本兵杀死的冤魂太多了。如果要来,一定要带着忏悔的心来,尽管我们对历史的问题不主张血债要用血来还,但日本政府至少要承认侵华罪行,给中国人一个交代,而不是像小泉纯一郎那样跑到靖国神社去祭拜战犯,伤害中国人的感情。侵略是侵略,天灾是天灾。侵略者的暴行我们当然不能忘,但普通日本民众有什么错?不要忘了他们还曾积极援助过我们,为汶川地震组织过很多捐款,日本救援队是第一个到中国的救援队。”这些话引起了学生深深的共鸣。事实证明,在教学中抓住契机,有意识、有目的地引进学生熟悉的时政要闻、社会热点,恰如其分地结合教材,创设知识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使德育与教学活动浑然天成,不露痕迹。
当然,要做到“德育无痕”,远不止这些,这是一件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思考和探索。我们渴望德育无痕,期待享受“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德育!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