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的底色

来源 :读者·原创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u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昨天收到一个采访提纲,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疫情影响下,你对自由职业者有什么建议?
  其实疫情对我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并非天翻地覆,只是出门次数更少了。我每天仍旧是早起吃早饭,去花园看看,坐在书房看书、发呆、写一些自己怎么都不满意的内容,很沮丧。
  本来有一些计划,比如等春天重新设计一下花园,可那时工人们不上班,新买的家具也不发货,只好在家种一些小植物。我们全家都爱上了在花园里劳作。我妈穿着雨靴,上面沾满了泥浆,她包着头巾,手里挥舞着锄头或铲子。前两天,她去买蓝莓,发现一盒要将近200元,便扛了两棵蓝莓树回来,种在院子里。加上之前种的樱桃树、无花果树、核桃树……原本的小花园已经变成果园了。但是樱桃树结果子至少还得两年吧;蓝莓第二年开花结果,盛产期最快也要到第三年了。总不能为了省200块钱,每天就眼巴巴地给树浇水施肥吧,只好安慰自己,种花种树都重在情怀,切忌功利之心和口腹之欲。


  坐在花园里,吹着日益变暖的风,手里攥着一把超市买来的蓝莓,一边吃一边四下看。去年种的无花果树最近长出了手掌一样大的叶子,每一片都像马蒂斯晚年的剪纸作品。转念一想,就算树上真结出了果子也未必好吃,让人愉快的无非是抱着丰收的心情重复祖祖辈辈的普通劳作。我已逃脱了忙碌且令人焦慮的职场,就不能再给自己套上新的枷锁,就算果子苦涩难咽,也不允许自己的地盘生出荒原。
  院子里,猫活蹦乱跳,郁金香开了,这些都是我平凡生活里的大事。每每坐在书房,我便希望自己可以像个真正的手艺人那样,静下心,不断推翻自己。能发现自己过去的无知和肤浅是一种多么值得高兴的进步,只有冥顽不灵的人才会一直坚信自己是对的。
  虽然这个春天可以去的区域有限,但是我用这段时间回忆了走过的多个春天:在安吉听到竹子拔节,竹笋吐水;在太湖看到银鱼翻滚,那些银鱼尾鳍强劲;济南的荷塘露出的尖尖角,一夜裂开,粉色芯子如撑开的扇子;上海的白玉兰如千军万马奔腾……
  太宰治的《雪夜的故事》讲了一个美好的“愿望”—人的眼睛可以将看到的景物存储起来。小说中的“我”,丢失了要带给怀孕的嫂子的鱿鱼干,准备将一幅美景藏在眼底,然后带回家,对嫂子说一声:“嫂子,你多看几眼我眼睛里的景象,好让你肚子里的孩子长得更加漂亮!”
  我想起有一年在瑞士,带我们上雪山的瑞士老爷子说他有一次爬山时不幸跌落,悬崖特别陡峭,他觉得自己死定了。就在翻滚下山的瞬间,时间似乎变得特别长,他眼前闪过这一生很多重要的画面,“像幻灯片一样”,他自己也非常震惊,有些画面他已经遗忘了,而且不是所有的画面都是美好的回忆。神奇的是他没有受重伤,但从那之后他笃定,人去世时,眼睛里储存着所有的过往。
  这样说太玄乎,我们也很难说服自己去相信。不过我每次和倪志琪老师一起看展,看到不好的作品,他都特别不高兴地说:“我们赶紧看点好作品洗洗眼睛。”现在我秉承的观点也是多看好东西,如果看了差的东西,更要看好的盖过差的。
  把真实的、智慧的、美的东西牢牢储蓄在我们眼底,让其成为眼睛的底色。
其他文献
说起这家店,我好像连它的名字都没什么印象了,也可能从来就没有注意过。但我知道这是老于的店,那里也承载着我的故事,是我难忘却又百无聊赖的高中时光里无可替代的避风港。一  我和老于纯属不打不相识。现在细想,老于其实挺酷的:都快60岁的人了,整天穿的和旧时代的记者一样,如今回看,居然是当下正流行的工装风;头发三七分,梳得倒还整齐;每天骑着亮眼的橙色“死飞”自行车,兜里揣着个保温杯,来旧货店开门。那辆自行
期刊
2019年3月,为了赚钱养活自己,我找了一个做书店店员的兼职,现在看来算是“被骗”。  招聘广告上写的工作内容是:书店管理员,看管小孩,维护秩序,防止吵闹。我心想,这还不简单,不就是让小孩安静,有什么难的。  后来才知道,这是一家刚起步、悄悄营业的晚托班,就在一家小学附近的小区里。每天需要负责10来个孩子的课后作业和晚饭,有时还要进行课外辅导。  我抱着打工赚钱的心态开始了这份兼职,发现现在的孩子
期刊
一  我的理发师是个韩国人,英语不大好,但手艺好、价格便宜。  第一次去时,一进理发店,里面坐了好几个韩国大妈一起叽叽喳喳,我立刻觉得来对了地方—作为一个在韩国超市买了10多年菜的人,在我心目中,韩国大妈应该是最会过日子的一群人了,常年化着最精致的妆,抢着最划算的菜。  所以,韩国大妈看中的理发师,肯定不会差。  坐下之后,我掏出手机,指着里面的图片:“这样的。”理发师对着照片认真看了看,又看了看
期刊
一  几个月前,德国“室友”的父母整理旧物的时候清理出一本不知哪个年代的中国菜谱。书里象征性地讲了几个地区的家常菜,图文并茂,可操作性很强。  不久前我取消了回国的机票。那时候颇为难过,盼了好几个月的胡吃海喝的愿望一下子落了空,回家遥遥无期。有一天晚上和“室友”一起看烹饪视频,看完一道又一道,不禁悲伤起来。“室友”不忍看我太低落,把那本落了灰的菜谱拿过来,说想吃哪个菜尽管点,他明天给我做。  我随
期刊
《秋园》的作者杨本芬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老人。之前从来没有写作经验的她,却在60岁的某一天突然萌生了要把母亲的一生写下来的念头。于是,在自家不足4平方米的厨房里,用两只高低不同的凳子当桌椅,在洗菜炖肉的间隙,杨本芬断断续续写了20年。杨本芬写母亲梁秋园的故事,写一家人如何像水中的浮木般随波逐流、挣扎求生,也写中南腹地那些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这些普通人的经历不写出来,就注定会被深埋。她说:“书写的
期刊
吃穿用度、理发修容、精神滋养……這些我们生活中的必要元素,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周边的小店。它们构成了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因此,承载了我们的很多故事和情感。  这其中,有旅美作者赵奋斗常去的理发店、铁板烧店、韩国夫妇开的干洗店,还有难吃到不想再吃第二次的三明治店。店中人与她的交流,是她日常生活图谱的一部分,回想那些人、那些店,尤显珍贵。  有Lyndon的木雕屋。一位并不成功的雕塑家,做着自己
期刊
一  彼时,我正在阿绿的注视下与一碗黑得不能再黑的凉茶做斗争。看着她那坚定且不容置疑的表情,我心一横,双眼一闭,一碗凉茶就此下肚。整个口腔被又苦又涩的浓郁药味儿包围的感觉真的不太好,我有些怀念家乡外婆煮的甜甜的栀子花糖水了。  每次脸上多了几个痘痘,或是感冒发烧,阿绿都会带我来这里喝凉茶。和所有的广州本地人一样,凉茶在她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哎,都来广州三年多了,喝个凉茶还是这么不情愿。”
期刊
提起人类文化遗产,第一时间浮现在我们脑海里的,不是失落在时间长河中的城墙、深埋于地下的青铜器,就是传承百年的独门手艺—总之绝不会与“工业”沾边。“工业”二字,似乎总是弥漫着一股浓浓的铁锈味,带着钢铁和汽油的冰冷触感。我们在机床轰鸣的声音里,被裹挟着向未来奔去。  我们的城市已然建立在工业之上,我们的生活已然建立在工业之上—不再用石头堆砌城墙、不再把黄金玉器埋进墓地里的现代人,留给未来的遗产又是什么
期刊
一  与亦莹成为同桌时,我刚经历了两次沉重的人生打击。  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竟然离职了。她给我的第一篇作文打了满分,在我的每一篇周记后写下长长的评语,夸赞我颇有创作天分。我虽整体成绩不优,却因这份认可,始终开朗自信。  也许她会诧异为何唯独我没有出现在送别她的队伍里。那天风有点儿凉,我高坐在操场栏杆上,吸着鼻涕打着牙颤,远望她被簇拥着离去。  另一个打击来自我的死党阿希。我带她去看校内散文比赛获奖
期刊
一  住在美国中西部那个叫Sycamore的小镇时,大多数时间我是孤单的。  那是一个满是玉米地的小镇。秋天玉米成熟的时候,玉米火红而有些焦灼的穗子就在微风中摇摇晃晃,直到与农场里轰隆作响的收割机交织在一起,那摇晃着穗子的玉米秆才波澜壮阔地倒在一望无垠的土地上。  于是,小镇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玉米节。小镇的居民携家带口,簇拥着这黄灿灿、香喷喷的日子。  那天,老式的蒸汽机烹煮着成千上万根玉米,流水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