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策略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0x8u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教学的过程。有效的师生互动能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积极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要真正体现它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互动形式与实质的关系。形成互动的师生关系是走向和谐课堂教学的需要,更是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怎样建立一种和谐、平等、有效的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找准“契入点”,借机互动
  1、寻找“兴趣点”,以趣引动。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助推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符合学生身心特征的“兴趣点”,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激起学生参与互动的欲望,达到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目的。如在学习《镜子改变了什么》一课时,我就以激趣的方式导入新课。上课之前请八位同学玩一个游戏,游戏规则:两位同学一组,其中一位扮演照镜子的人,另一位扮演他的像,表演的动作自编,看哪两个同学的表演最精彩,合作最默契。学生对四组同学的表演,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根据学生的猜测,灵活地引出镜面对称,从而揭示课题。上述片段就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征,由生动活泼的表演着手,唤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达到了课堂设计的初衷。
  2、寻找“探究点”,以研引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一知半解”的事物更容易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需要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在知识的“结合点”上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产生新问题、新困惑,并以此为探究点,引导学生探究思考。这种时机的把握能充分提升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在讲解物体正对镜面时像的特点,我组织了如下活动。
  师:每位同学对着镜子,举起你的左手,镜子中的像举起的是哪一只手?
  生1:左手。生2:右手。
  此时我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开始寻求证明自己答案的途径和方法。这里,教师正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利用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设置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由已知探求未知,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正互动,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3、创造“思维点”,以思引动。数学思维的训练始终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任务。然而,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教学内容的区别,有些知识中的思维过程比较难以把握。此时,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点”。在学习截几何体时,我先作教师谈话,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可能是什么形状?然后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从“可能性”出发,猜测所截得截面的不同形状。再让学生利用小刀对所带正方体进行切截,并与自己的猜想的结果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让学生懂得探索数学问题是从猜想开始的。但又不能停留在猜想上,还需对猜想进行证实。猜想与证实结果的比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创设好路径,铺路互动
  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互动包括行为互动、情感互动和认知互动。行为互动是基本的互动形态,指师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双方是否积极或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情感互动是指师生在课堂中的情感投入,双方学习中是否伴随着积极的情感。认知互动是指师生在课堂中所采用的策略,双方思维的活跃程度是通过一些策略来体现的,认知互动能够使学生获取和整合新知识。由此着手,我们也就把握了达成师生有效互动的三条基本路径。
  1、实践——重探究过程的师生互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过程与方法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现代教学观认为,学习是一个以知识学习过程为载体的,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提高适应能力的一种活动。因此,有效的师生互动应该实践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以“实践”为特征的师生互动过程更多的是以外显的行为来体现的。在初中数学教材中,许多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验,然后发现、探究、总结等得出规律。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教师要精心放手交给学生自行探索、解决。教师只提供必要的“研究材料”,并挑战性地设问,引发学生合作兴趣,激发学生深层求知欲望。使学生迅速进入积极思维的创新境界。
  2、体验——重情感熏陶的师生互动。情绪感染在教学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教师的教育热情和学生的学习情绪往往是影响师生互动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情感投人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关注学生的需要,要适时地肯定学生的学习。这样的师生互动有利于数学学习的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容易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3、思辨——重思维发展的师生互动。有效的师生互动,必须有师生思维碰撞的过程。它既可能是师生思维的冲突,也可能是师生思维过程的相互补充,对于养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数学课堂中的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正确地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摒弃虚假,追求真实,努力探索数学教学互动的有效途径,实现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有效化,是当前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所应实现的基本变革,也是使数学课堂真正得以重新建构的前提。以上所述是我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课堂教学初步的探讨。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还将更进一步地研究,使自己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追求数学课堂的有效互动,在教学中不断加以运用,使之不断完善,通过提高互动效果以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作为根本目的。
  
其他文献
也许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考试后,教师与学生都有一大堆遗憾,许多题目讲过了、做过了、甚至考过了,有的还不只考过一遍,最终还是错了,拿不到分数。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知识结构的残缺和认识上的盲点造成的。要克服这一弊病,最佳的方法就是建立一本错题集。  一、为什么要建立错题集  在数学学习中,不论是考试还是作业,学生总会有一些题目出现问题或者做错。尤其是某些题目,学生一错再错,还不知道为什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怎样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变单调、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的
期刊
教育家斯宾塞曾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然而,无论在初中还是高中,地理学科在不少师生和家长心目中都是所谓的“杂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干劲让人不敢恭维。那么,作为一名地理教员,我们该如何逆流而上,努力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创建愉快学习的原动力,从而让学生乐在其中呢?在二十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着积极地探索和尝试,并获得了一定的
期刊
早在二十世纪的时候就有许多科学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的世界,生物知识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空间。确实如此,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处处都能看到尖端的生物知识的广泛应用。要使学生在初中阶段打好良好的生物基础,除了要很好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把课本上的相关知识与我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中的生物群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使学生觉得生物知识大有可为。现就我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作简单的总结。  在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途径之一就是实施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以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为基础,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为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有效果。有效果是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逾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  2、有效率。教学活动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教学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问答。而课堂教学效率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通过双边的活动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教学效果之间的比率。在单位课堂教学时间内,课堂教学效率越高其效果就越好。教学的成败直接取决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让数学课堂焕发出它的魅力,对于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一、
期刊
高考是以基础知识为载体,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核心的选拔性考试,因此高考试题就成为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工具。高考生物试题信息来源广泛,涉及社会、科学、技术等方面,有的题目解题条件隐蔽,有的故意设置迷惑条件,考题设置的情景真实地模拟现实,不像书本知识高度理性化、模式化。有些情景设置是学生前所未闻的,这就要求学生能将试题中的相关信息与学科知识挂钩,进行重组和整合,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
期刊
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指的是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书本上的数学知识,内化成自己的数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调动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从“未知”向“理解”转化的能力,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  一、变“教”为“学”,突破知识难点  低年级数学书本上的很大部分知识,学生在课外已获得了,而且印象颇深,但他们的这种获得很大程
期刊
学生是生命体,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体。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说真话、表真情、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体验,将孩子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等都调动起来参与课堂活动,这样的教学“生成”才能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复杂性。这段话启示我们: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按照预设的
期刊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智慧集中在手指尖上”。小学生总是对具体的、新奇的事物感兴趣。《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过程。布鲁姆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只有根据教材的特点,创造条件,利用学具,动手操作,获得新知,才能真正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