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q135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负有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萌发小学生初步感觉美、表现美的重要使命。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以自己的情感去拨动小学生情感的琴弦,使之产生共鸣。这样才能融洽、愉快地完成“萌发小学生初步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的任务。“感受和表现”是音乐教育的宗旨,“萌发”和“初步”,能帮助我们把握教育的“度”,音乐教育最终的落脚点放在“情趣”二字上。
   一、以情育情
   “乐由情起”就是说音乐是由情感引起的。在构成音乐的诸多因素中,如果把节奏喻为音乐的“骨骼”,把旋律喻为音乐的“肌肉”,那么“情”便是音乐的“灵魂”了。也许正是这种“情”,牵动着无数颗童心,使之受到美的熏陶。
   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所以,音乐教育的重点应着眼于引导小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只有抓住这一因素,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创设育情的活动环境。音乐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这种过程就是以教师为一极,小学生为另一极的交互作用过程。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友爱、轻松、愉快的和谐气氛,才能激发小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小学生一年级新生刚入校,师生之间还存在着距离,大多数小学生不愿在集体中唱歌、表演。怎样利用音乐手段,达到情感交流,让小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呢?关键是一个“爱”字,因为老师的感情对小学生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在活动中,经常看着小学生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和动作去调整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同时,我还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小学生进行情感交流,通过扮演角色,逼真的表演,就把小学生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中。久而久之,小学生对教师有了亲切感、信赖感,期待和力量就化作了学习的动力,创造出和谐、融洽、活跃的心理环境,让小学生生思维更积极、记忆更深刻、情感更丰富。
   (2)挖掘作品的情感因素。不同的乐曲,歌曲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的变化都表现出他们各自的风格和不同的情感。所以,在每次音乐活动前,都要对教材做详尽的研究和分析,领会每个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    .
   例如:《我有一只小羊羔》这首歌曲,同样一段歌词通过教师的分析、引导,小学生就可以有多种情感体验,唱出不同的味道。如,我引导说“我有一只可爱的小羊羔,这是一个小秘密。”孩子们就会用轻轻的声音来演唱:当我引导说:“我们和小羊羔一起做游戏吧!”孩子們就会用兴奋、欢快的情趣来演唱,而当我引导说:“嘘,小羊羔要睡觉了。”孩子们就自然而然会用缓慢、轻柔的声音来演唱。由于我对教材做了详尽的分析,使一首平淡的歌曲显得耐人寻味,小学生的情感完全和作品本身的情感融合了,可见,挖掘作品本身的艺术情感是激发小学生积极性的首要条件。
   二、以趣引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学习动机与活动本身就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我国早期教育家冯德全说过:“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游戏化,因为儿童本身就处在心理发展的游戏世界。”因此,我就从让小学生在每次音乐活动中能保持长久和浓厚的兴趣着手来进行我的音乐活动。
   首先,音乐教材选择非常重视趣味性。如选那些旋律简单、形象鲜明,有模拟听声的歌曲,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小学生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
  其次,精心设计每一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我对每一个音乐教育活动都要根据教材对结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之情节化,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这样就能使小学生从一个音乐意境走向另一个意境。
   第三,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语气表情和动作都会不自觉地影响小学生的情绪。作为教师,应让孩子发现你、感知你也是喜爱、热爱音乐的,这就需要你在每次的音乐活动中表现出对音乐的热爱,而又要把这种兴趣感染给每个孩子。所以在每一节音乐课时,我总是以一股激情,和小学生一起跳呀、唱呀,用优美的歌声和动作感染小学生,把音乐课的气氛渲染的热闹、积极活跃,使小学生兴趣高涨,积极参与。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深深地领悟到“情”和“趣”对小学生音乐方面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愿将每一个小学生带进音乐美好的境界中,在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过程中纯洁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促进他们身心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改革课堂教学管理、优化课堂教学管理策略是摆在每一个教师面前的课题。管理与教学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顺利推进,而且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周围的情景,用丰富集体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可见,良好的教室环境有
期刊
在二十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生涯中,我越来越强烈地体会到语音教学在整个初中阶段的重要性。语音教学是整个中学英语教学发展的起点,也是教学的第一关。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通常是:初一差别不大,初二开始分化,初三距离拉大,究其根本原因,就是语音知识掌握不牢固,基本技能没有形成所致。实践表明,学生语音学习阶段如果打不好基础,单词的读音就有困难;单词不会读或记不准,又直接影响到单词的记忆和积累,而词汇量少,阅读
期刊
一、养成良好的做笔记习惯  在通常的教学中,最普遍的一种现象就是学生只是一直在听老师讲的内容,而没有去动手做笔记,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我们要让学生一边做笔记,一边思考,通过对课堂内容的记录,让学生课外可以进行反思与总结,所以,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做笔记的习惯是重要的环节。  二、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1)掌握解题的方法,反思解题的过程。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大多数学生在解题时,只是为了完成作业或
期刊
这些年来,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建设理论不断完善,实践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认识不足、重理论轻实践等各种主客观原因,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有效建设小学班级文化已成为当前教育的迫切需要。笔者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就有较建设小学班级文化整理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一、发展优秀班主任队伍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人物,一个好的班级通
期刊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触: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很难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小学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教育,小学生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对他们的终身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说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能弄懂教材的百分之九十九,教师只起到了
期刊
在中小学课程中,语文学科是最富情趣和灵性的学科,“每一个词都布满历史的脚印和充盈生命的呼吸”,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活动的目标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生命化课堂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沟通的过程。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因为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胸怀和彼此接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与自由交流,是主体性的弘扬
期刊
小学语文这门学科,其教学方法大多是通过完成作业来进行的,虽然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当前的语文作业发展现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作业量大且枯燥,这样既打消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性,也压抑了他们的开放思维。所以,如何让小学语文作业的质量提升以及提高小学语文质量的策略分析,是本篇文章的核心。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  (1)适量的作业。语文作为小学课程设置的重要部分,是学习新学
期刊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不断挖掘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功能,并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改善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 道德与法治 教学 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更加广泛地深入到教学领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通过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利用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实效
期刊
在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化学学科课时大大减少,辅导时间严重不足,教学任务依旧,因此实现教师有效教,学生有效学,就显得格外关键。那么怎样才能真正上好一节有效化学课呢?  课堂效率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科学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促进学生获得全面有效的发展。因此, 课堂效率应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有效,二是学生的有效。  一、教师的“
期刊
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元提问和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一、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教学活动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也要在实践教
期刊